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何育  赵冠华 《华夏医学》2003,16(2):191-193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同期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用质子泵抑制剂 抗生素——铋剂基础上加服中药“愈疡场”;对照组50例以质子泵抑制剂 铋剂 抗生素治疗。疗程2—6周,观察8—10周,随访6—12个月。结果:观察组治愈30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5例,6个月后复发2例;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13例,6个月后复发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0%(45/50),复发率4.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74%(37/50),复发率16.2%(6/37)。两组间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随证加减配合西药内服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胶囊、吗丁啉口服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达  刘艾 《广东医学》1998,19(4):306-306
我们从1990年-1997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期消化性渍疡68例,疗效佳,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134例经纤维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经尿素酶试验检查证实为幽门螺旋杆菌(HI,)阳性。门诊88例,住院杨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例,男54例,女14例,年龄to-76岁,平均65岁,病程3个月一刀年,平均17年。对照组6例,男52冽,女14例,年龄61-75岁,平均64岁,病程2个月一明年,平均16年。两组均伴有程度不等的胃窦炎及十二指肠炎。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历)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自制中药平疡灵治疗.2组均15日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半年后统计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76.6%,总有效率93.3%,复发率13.1%;对照组治愈率56.6 %,总有效率83.3%,复发率为58.8%.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将76例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中药加雷尼替丁,对照组34例采用雷尼替丁治疗,两组治疗半年后均作纤维胃镜检查,并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愈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1a后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稳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自己拟定的健胃清疡汤结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83例,同时设对照组42例,结果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笔者近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6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26岁~40岁28例,41岁~65岁40例;病临床经验程最长10年,最短5个月。经X线钡餐造影或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21例,十二指肠溃疡47例;HP(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66例,阴性2例。2治疗方法2.1基本治疗包括心理疏导,解除精神紧张和焦虑,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适当锻炼身体,少食多餐,细嚼,避免生冷刺激性饮食,忌烟酒。2.2西药治疗维敏胶囊150mg,…  相似文献   

11.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点是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易复发。河南鹤壁市煤业集团总医院自1997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56例消化性溃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胃敛溃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0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95.08%;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1.43%,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治疗组56例,占91.80%,对照组46例,占73.02%,治疗组总疗效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年复发率上治疗组7例,占11.48%,对照组14例,占22.22%,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较单纯用西医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为农村常见多发病。笔者自1983年元月~1989年12月采用白芨、积壳与痢特灵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18例,并设随机对照组,治疗前后均由同一操作者作胃镜检查和复查,取得满意疗效,优于对照组。白芨、积壳及痢特灵药源广,价格便宜,特别适合农村应用,具有推广价值。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徐银领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6):1860-186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16例经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早空腹一次,口服果胶必胶囊100mg,每日4次,连服6周;口服克拉霉素胶囊0.5g,每日2次;甲硝唑片0.4g,每日2次,连服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治疗。6周后做胃镜复查并做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症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16例经胃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早空腹一次,口服果胶必胶囊100mg,每日4次,连服6周;口服克拉霉素胶囊0.5g,每日2次;甲硝唑片0.4g,每日2次,连服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治疗.6周后做胃镜复查并做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症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西药结合中药自拟左金丸加减方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86例,并与对照组78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治疗组110例占92%,对照组65例,占81%,两组比较(P<0.0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点是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易复发。河南鹤壁市煤业集团总医院自1997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56例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1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与中西药联合对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在胃镜下确诊为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242例,按入院的先后随机分为法莫替丁组、中西药联合组.法莫替丁组94例,平均年龄42±4a,GU80例,DU9例,复合溃疡5例;中西药联合组148例,平均年龄49±6a,GU91例,DU53例,复合溃疡4例.法莫替丁组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用药6wk.中西药联合组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用药6wk,中药汤散剂并服2wk.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率比较中西药联合组与法莫替丁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率比较中西药联合组与法莫替丁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中药治疗PU复发率低,HP转阴率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西药采用抗酸和解痉剂,中药采用平胃安中汤治疗。结果 本组50例中,痊愈2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