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豆片外敷治疗液体外渗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临床输液中由于患者躁动,血管通透性大,活动不当等原因常造成液体外渗致局部肿胀,影响了液体的正常输入。我们采用土豆片外敷肿胀处以治疗液体外渗5 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新鲜土豆洗净,切成约2mm厚的薄片贴于肿胀处,以胶布固定,隔6h可见土豆片变色、干燥,予以更换。5 0例患者约6h后可见肿胀明显减退,于12~36h肿胀消除。讨论 土豆的主要成分为水、淀粉、糖,具有补气、健脾、消炎的作用。外用治疗烫伤、腮腺炎。优点 此法取材方便,价廉,患者无痛苦,操作简单,肿胀消除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土豆片外敷治疗液体外…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2007年6月,我们对40例输液外渗患者采用生土豆片外敷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常用的临床操作和重要的给药方法之一。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病人中的地位更为突出。为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快建立起静脉通道,给抢救赢得时间,减少病人痛苦,现将几种难穿刺静脉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淑清 《护理研究》2007,21(6):1626-1626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给药方法之一,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病人时的地位尤为突出。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给抢救赢得时间,减少病人痛苦。现将几种难穿刺静脉的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治疗工作的进行,患者必须要有良好的血管条件接受治疗,这关系着疾病的转归,临床治疗中,大多药物通过静脉给药,因此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血管,减少患者的痛苦,所以静脉穿刺技术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就对我科800人次静脉输液患者的观察以及如何做好保护血管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儿静脉穿刺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性操作,依靠静脉输液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将不同年龄小儿分为三个年龄组,分别采取不同的穿刺部位,对穿刺方法及成功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谭影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5):632-633
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药液性质,浓度,输注速度,患者自身原因,护理人员操作经验等,静脉输液过程中易发生药液外渗,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也给继续输液增加困难.临床常用硫酸镁湿敷,操作简便,但效果不明显.紫草油主要成分有紫草、冰片、忍冬藤、白芷,其主要功效有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局部水肿、抗炎、镇痛、凉血、解毒的作用[1].  相似文献   

8.
孙燕  申巧红 《护理研究》2005,19(9):1913-1913
静脉输液不仅是护理人员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补液、给药方法,在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有资料表明,70%以上的住院病人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这就要求护士穿刺技术一定要过硬、过强。怎样才能做到静脉输液时,既要一针见血,又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保护血管,提高护理质量。通过临床实践,对两种静脉输液方法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一些药物的浓度高,对血管的刺激性大,或因病人烦躁,不配合等原因造成液体外渗,引起局部肿痛、疼痛,出现静脉类。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还相应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的难度,影响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我们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应用马铃薯局部外敷治疗。48例静脉渗漏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给药方式,静脉穿刺是一个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输液和一般患者有所不同,具备一定的特点,如何针对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做好静脉穿刺与输液的护理工作,现将多年临床实践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给药是临床给药的一个主要方法,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保证治疗药物及时有效地应用,而且还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临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是手背部的静脉,经临床实践采用改进方法可使手背部静脉穿刺成功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外敷治疗血管穿刺后所致皮肤淤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雨晨  范丽梅  常红  高利 《护理研究》2010,(4):1075-1075
静脉输液、抽血、造影等血管穿刺操作可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漏人血管外皮下组织即产生皮肤淤斑,是临床中常见的现象。皮肤淤斑的产生,不但会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还会给下次静脉用药、采血或穿刺带来困难,增加继发感染的机会,影响疗效。尤其是血管创伤性较大的操作,皮肤淤斑的发生率高且淤斑的面积较大,不宜吸收愈合。  相似文献   

13.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给药是临床给药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治疗和护理病人的重要手段。不仅保证了治疗药物的及时有效应用,而且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年龄、病人的心理因素等均会使血管发生质的改变,给穿刺带来—定的难度。凭本人多年的临床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重要的给药途径。在整个输液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少量药液的“合理”丢失现象,使进入体内的药液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浓度。为减少药物的浪费,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对药液的丢失量减少到最低点进行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静脉穿刺为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输液、输血、静脉推药,抽血以及有些试验都离不开静脉穿刺,尤其是静脉输液,临床上更为常用,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6.
段燕平 《家庭护士》2007,5(2):38-38
静脉给药是临床给药的一个主要方法,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至关重要,它不仅保证治疗药物及时有效地应用,而且还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现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刘冰 《现代护理》2008,14(2):176-176
静脉输液由于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对救治患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于手背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中,往往会选择手指静脉进行输液。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选择手指静脉穿刺不如手背静脉固定牢固,常因患者手指的活动造成液体外渗而进行第2次穿刺,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一次性压舌板来固定手指静脉穿刺,临床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穿刺后按压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也不少见。如何避免穿刺部位的出血、淤血,取得较好的按压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现介绍如下。1穿刺部位出血、淤血的原因穿刺后,患者经常因有其它检查,按压时间较短,尤其冬季更因温度低,为求保暖,往往按压时间更短。进行静脉穿刺时,多数情况下,先进入皮下,然后向前穿刺一小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因此,有2个穿刺点,患者按压时只按压住皮肤处的穿刺点,使血管穿刺处出血、淤血。临床上用于按压的物品有棉球、棉签、输液贴,棉球和输液贴按压范围较大,柔软舒适,易被患者接受;棉签按…  相似文献   

19.
静脉穿刺(VP)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如何提高VP技术的成功率,并使其操作更趋于完善、规范,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现将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1血管的因素及对策1.1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衰老,其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浅,易滚动,不易固定,容易刺破,回血缓慢,凝血较快。针对老年人血管特点,采用左手拇指绷直血管下端,示指固定血管上端,在选择穿刺点下方1—2cm处进针,  相似文献   

20.
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采取的拔针后按压方法各不相同。按压方法不当。容易造成皮下淤血、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痛苦,影响再次穿刺的成功率。现将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