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近视患者经系统正规的术前检查后未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原因。方法对1235例(2463眼)近视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眼部检查,对其中未能行LASIK手术的275例(543眼)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75例(543眼)中角膜厚度不足者104例(208眼,占38.30%),矫正视力<0.4者68例(136眼,占25.05%),角膜屈光力偏高或偏低者37例(74眼,占13.63%),眼压较高者23例(46眼占8.47%),思想顾虑较大者16例(32眼,占5.90%),眼底病变及其它原因27例(47眼,占8.65%)。结论LASIK手术并非近视患者人人适宜,严格的术前检查对掌握手术的适应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丁明  杨振 《河北医药》2004,26(7):605-605
为总结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 mileusis,LASIK)~散光的疗效,现将我院2003年5~9月应用LASIK治疗散光度≥-1.00D并随访3个月以上43例(78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完善近视眼术前检查未做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原因。方法对近视眼患者2317例4615眼进行术前检查后未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146例279眼进行随访跟踪调查。结果 146例279眼中角膜病变27例51眼占18.5%,眼底病变16例28眼占11.0%,全身疾病13例26眼占8.9%,眼屈光异常22例42眼占15.1%,眼部解剖异常8例15眼占5.5%;思想有顾虑期望值高者36例71眼占24.7%,其他原因放弃手术24例46眼占16.4%。结论 LASIK患者应先进行有效沟通,消除顾虑;掌握检查后未做手术者的实际情况并定期跟踪随访,提高接受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LASIK)是当前迅速发展的眼科技术。但LASIK是一种选择性手术,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必须遵守严格的术前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才能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我们对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本院预行LASIK及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的719例(1432眼)屈光不正患者中未行手术的217例(422眼)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第1天出现的角膜瓣皱褶形成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针对LASIK术后第一天复查时出现的10例角膜瓣皱褶病例均马上在表面麻醉下将有皱褶的角膜瓣掀起,刮除角膜瓣下或基质床上的角膜上皮,将层间冲洗干净,复位角膜瓣后戴绷带角膜接触镜。结果经复位处理的角膜瓣皱褶消失,位置正常,无角膜上皮内生或植入,术后视力达到或好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 LASIK术后早期出现角膜瓣皱褶主要与术后保护性眼罩固定不牢和患者自行摘眼罩揉眼有关,发现皱褶后及时处理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ASIK治疗近视的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方法对2890例LASIK手术患者予以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全方位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2890例(5780眼)全部得以脱镜,手术后裸眼最佳视力1.5,裸眼最低视力0.7,裸眼视力≥1的患者为5230眼,占90.5%。手术后一周进行患者手术满意度的调查,满意率为99.2%。结论 LASIK可以矫正近视屈光度,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近视的手术方式。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学习,规范手术流程,围手术期的全方位护理,是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飞秒激光+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成人屈光性弱视治疗后的视力变化情况。方法对22例(38只眼),年龄大于18周岁、度数稳定2年以上的屈光不正伴弱视的患者进行飞秒激光+LASIK手术治疗,并对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最佳视力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术后所有屈光性弱视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9只眼术后视力达到1.0及以上。结论飞秒激光+LASIK治疗屈光不正伴弱视患者,术后视力可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卢宇玲  梁品琪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56-255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作为一种新型屈光矫正手术在国内开展已有10多年。由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预测性及安全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我院2004年3月引进日本NIDEK EC-5000CX准分子激光系统以来,对498例近视患者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治疗近视眼的手术方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作为其主流术式更有着许多的优越性。本文主要针对PRK、LASIK、LASEK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 用准分子激光机和自动微型板层角膜刀对127例近视进行LASIK术。结果 随访6个月,根据病人术前屈光度分为3组即Ⅰ组(中低度组)、Ⅱ组(高度组)和Ⅲ组(超高度组)。平均裸眼视力:Ⅰ组1.16,Ⅱ组1.02,Ⅲ组0.53;屈光度矫正率;Ⅰ组109.9%,Ⅱ组99.6%,Ⅲ组88.2%;基本摘镜率和完全摘镜率分别为:Ⅰ组99.2%和96.6%;Ⅱ组90.8%和81.4%;Ⅲ组54.7%和14.2%。结论 LASIK适合治疗各种不同屈光度近视,对超高度近视由于角膜厚度的限制和并发症的影响,其疗效稍差。  相似文献   

12.
刘永琰  周琼  张莉花 《江西医药》2008,43(12):1273-1275
目的探讨术前屈光度数、角膜瓣、切削光区及角膜基质床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对视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高度近视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已行LASIK术并且随访1年以上的189例332眼近视患者,按术中选用不同角膜刀所做角膜瓣不同分为两组,A组(薄角膜瓣组)83例(147眼),B组(常规角膜瓣组)106例(185眼),记录术前的屈光度数、角膜厚度;术中激光切削光区大小、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术后视力、屈光度数以及术后屈光回退的情况,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A组中发生屈光回退者5眼(3.40%);B组中发生屈光回退者27眼(14.59%)。屈光度≤-10.0D者发生屈光回退有19眼(7.22%);而屈光度>-10.0D者发生屈光回退有13眼(18.84%)。激光切削光区≤5.5mm的有9眼(33.33%)发生屈光回退;切削光区为5.5~6.5mm的有15眼(17.44%)发生屈光回退;切削光区≥6.5mm的有8眼(3.65%)发生屈光回退。剩余角膜基质床≤300μm的有30眼(13.10%)发生屈光回退;剩余角膜基质床>300μm的有2眼(1.94%)发生屈光回退。结论LASIK术矫正高度近视眼中随着预矫屈光度数的增加,术后屈光回退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采用薄角膜瓣、增加激光切削光区的大小和剩余角膜基质床的量可以减少术后屈光回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ASIK手术治疗远视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将25例47眼远视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中低度组(≤6.0D)26眼,高度组(〉6.0D)21眼,采用MoriaⅡ角膜板层刀和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1年,分别检查裸眼远视力、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记录并分析。结果:中低度组术后3、12个月裸眼视力≥0.8在中低度组分别为20眼(76.9%)、19眼(73.0%),高度组分别为13眼(61.9%)、11眼(52.3%);屈光度≤(±0.5)D在中低度组分别为17眼(65.4%)、19眼(73.0%).高度组2次均为11眼(52.3%);术后3个月屈光度≥(±1)D在中低度组2眼(7.69%),在高度组为5眼(23.8%),术后12个月屈光度≥(±1)D在中低度组仍为2眼(7.69%),在高度组增加到7眼(33.3%),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中低度组在术后12个月无一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以上,而在高度组有3眼(14%)。结论:LASIK手术治疗中低度远视是安全可行的;而对于高度远视,由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比例大,而且术后稳定性差.回退比例高,证明LASIK手术在治疗高度远视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LASIK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应用LASIK治疗近视575例1128眼。结果术中并发症有角膜瓣部分缺损、薄瓣和瓣下金属性细小碎屑或细小纤维残留;术后并发症有角膜瓣皱折、弥漫性板层角膜炎、欠矫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结论选择安全性高、重复性好、性能稳定的板层角膜切开刀和熟练掌握手术技巧,恰当处理并发症,是保证LASIK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Q值引导的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眼的疗效。方法接受Q值引导的非球面切削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53例(106只眼)作为试验组,同期接受标准LASIK手术的60例(120只眼)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时,试验组与对照组裸眼视力(UCVA)均达到最佳矫正视力(BCV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瞳孔直径为6mm时,试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球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值引导的非球面切削术术中引入的球差小于标准LASIK术。  相似文献   

16.
古学军  易敬林 《江西医药》2007,42(10):953-95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因为设计合理,更符合人眼的角膜解剖生理特性,术后视力恢复快,稳定性好而成为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一个高质量的角膜瓣是LASIK手术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LASIK前后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值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值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术前屈光度为-1.50~-13.00D的患者103人204眼行LASIK治疗,术后随访1年。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用NCT测量眼压,比较术前和术后NCT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术前NCT平均值15.92±2.55mmHg;术后1年8.74±2.29mmHg,平均减少7.18±2.31mmHg,差异有显著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ASIK后眼压值的改变和术前眼压、等效球镜屈光度、术后角膜曲率有关。结论LASIK后NCT测量读数下降,角膜形态的改变使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发生改变是眼压值降低的真实原因。眼压测量值的下降与术前眼压、等效球镜屈光度、术后角膜曲率有相关性,必须对测量值进行校正后才能更准确地评估术后患者的眼压状况。  相似文献   

18.
申华  李军  董坤峰 《河北医药》2016,(8):1184-1186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接受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的患者中,选取300例(600眼)患者,按照近视程度分为3个组,即低度组、中度组、高度组,每组100例(200眼)。3个组都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进行矫治。手术前、手术后3个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指标进行对比,包括屈光度指标及眼压值指标、眼角膜厚度指标。结果通过治疗,手术后3个组患者的屈光度指标及眼压值指标、眼角膜厚度指标均有明显改变( P <0湝.05),眼压值指标下降,眼角膜厚度变薄,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矫治近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手术前患者屈光度及眼压值、眼角膜厚度指标与手术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低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1.95±0.63),眼压值为(16.1±2.2)mm Hg,眼角膜厚度为(542.3±12.2)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3±0.10),眼压值为(12.2±2.1)mm Hg,眼角膜厚度为(468.1±32.3)mm;中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4.4±0.84),眼压值为(16.0±2.4) mm Hg,眼角膜厚度为(459.3±28.1) 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8±0.11),眼压值为(10.9±1.4) mm Hg,眼角膜厚度为(459.3±28.1) mm;高度组患者手术前屈光度为(-7.75±1.33),眼压值为(17.2±2.3)mm Hg,眼角膜厚度为(542.3±28.3)mm,手术后屈光度为(-0.62±0.13),眼压值为(9.1±3.2)mm Hg,眼角膜厚度为(447.4±45.3)mm。结论临床应用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疗效确切、安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方法,对治疗低度、中度、高度不同程度的近视眼患者,均能收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LASIK术后屈光度数回退因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SAIK)是目前治疗近视的主要方法。其优点是保存了角膜前弹力层,更符合角膜生理状态;术后患者疼痛少,视力恢复快;手术预测性高,矫治范围广[1]。但也发现少数患者在LASIK术后出现了屈光度数回退的问题。我们对在我院行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术后屈光度数回退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初步探讨其成因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