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双吻合器致吻合口瘘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方法,3年中共应用双吻合器实施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70例,对发生吻合口瘘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示,发生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为571%(4/70)。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双吻合器吻合安全可靠。吻合口瘘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术中止血不彻底及吻合操作不规范所致。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对照研究双吻合器联合双侧减张法在预防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14例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双吻合器联合双侧减张组105例和单纯双吻合器吻合组109例,对比研究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 双吻合器联合双侧减张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单纯双吻合器吻合组发生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5,P=0.02)。结论 双吻合器吻合是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联合吻合口双侧减张法可进一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间取适宜病例行双吻合器法根治直肠癌72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瘘3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13例,年龄38~80岁,平均56.3岁;发病时间1个月~2年,肿瘤下缘距齿状线4.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VI瘘的影响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直肠癌患者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VI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56例直肠癌患者均行前切除术,发生吻合口瘘24例,其中行保守治疗8例(7例治愈,1例转手术治疗后治愈);行末端回肠造瘘术11例,横结肠造瘘术5例,均治愈。单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患者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肠梗阻、肿瘤与肛缘距离、肿瘤的分期等因素有关(P〈O.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肠梗阻、肿瘤分期、肿瘤与肛缘距离为吻合口瘘发生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正确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吻合口瘘发生,减轻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是临床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使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使用双吻合器进行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细胞分化程度、吻合口部位、TNM分期、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术前贫血及是否进行术前新辅助放疗的单因素分析,旨在进一步判断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风险。结果:150例患者中共7例发生吻合口瘘,其中3例行二次手术回肠造瘘,4例保守治疗后愈合。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证实,吻合口距肛距离、术前新辅助放疗是影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使用双吻合器技术进行直肠前切除的吻合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相对较低,吻合口距肛距离、术前新辅助放疗是影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吻合口瘘的高危患者可以考虑选择性的进行保护性小肠造口。 相似文献
6.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术中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 2 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根治性切除直肠癌 2 0例。其中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 34~ 80岁。肿瘤下缘距肛缘 5cm者 1例 ,6~ 8cm者 16例 ,9~12cm者 3例 ;大体类型、增生型 8例 ,溃疡型 10例及浸润型 2例 ;组织学类型 :腺癌 18例 ,粘液癌 2例 ;Duke’s改良分期 :A1及A2 期 2例 ,B期 10例 ,C1期 8例 ;低位吻合 19例 ,超低位 1例。1.2 手术方法游离直肠清除淋巴结同Miles手术。腹组充分游离直肠后 ,由助手经直肠腔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RCAR)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接受RCAR的直肠癌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术后情况以及患者疼痛症状及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38%(5/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8%(1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的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焦虑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实施RCAR后应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可较好地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高危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月至2008年7月1677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发生吻合口瘘后的治疗措施。[结果]共有44例患者(2.6%)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诊断发生吻合口瘘的中位时间为术后第6d。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小于7cm、术前肠道梗阻为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吻合口瘘后,有9例患者采取了保守治疗,19例患者立刻采取了积极手术治疗,另有16例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后采取了手术治疗。[结论]男性、肿瘤下缘距肛门小于7cm、术前肠道梗阻的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易出现吻合口瘘,治疗方式应根据病人临床状况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直肠癌低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直肠的解剖、直肠癌病理认识的提高,手术技巧和方法的改进,器械设备的更新,综合治疗的广泛应用,直肠癌外科治疗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根治性保肛手术逐渐成为首选的方式。而吻合口瘘则是保肛手术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因此,如何预防以及对吻合口瘘的正确处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吻合器的发展和应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越来越多,术后吻合口漏仍是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国外报道为3%~19%,国内报道为2.5%~9.3%,另有报道显性漏10%~20%。隐性漏30%~50%;吻合口漏与许多因素有关。我院行低位直肠癌前切术73例,4例发生吻合口漏,均行保守治疗痊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Dixon)经肛加固吻合口对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年08月至2022年05月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Dixon)患者共127例。根据指南,中低位直肠癌为肿瘤下缘距离肛门10 cm以内,根据吻合口加固方式不同分为三组:经肛连续缝合组(n=43);经肛间断缝合组(n=42);对照组(未经肛门缝合组)(n=42)。对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肛周疼痛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经肛连续缝合组和经肛间断缝合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流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肛周疼痛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吻合口瘘方面,连续缝合组为4.65%,间断缝合组为4.76%,对照组为16.67%,三组间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P=0.079),但提示经肛缝合可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病,术后住院时间,间断缝合组为(8.17±1.52)d,连续缝合组为(8.15±1.69)d,对照组为(12.13±1.57)d,有统计学差异(P=0.035),经肛连续缝合组和经肛间断缝合组间比较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级吻合口瘘对照组例数为3例,多于经肛缝合组1例。结论: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经肛连续吻合口加固和经肛间断吻合口加固能降低术后吻合口瘘,技术操作简单,并缩短住院时间,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2015—2019年行LAR术5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国际直肠癌研究小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Rec...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双套管肛管对腹腔镜辅助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黄石市中医医院200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共收治的65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除外手术时即行预防性造瘘患者)资料,按照术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A组(325例)患者应用双套管肛管的处理方法,B组(333例)患者应用常规的处理方法.比较2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后需二次手术率以及术后半年复查出现吻合口狭窄情况.结果 658患者中出现术后吻合口瘘30例(4.6%,30/658),其中A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12例(5.1%,12/325),B组发生吻合口瘘18例(5.4%,18/333),2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为(9.5±3.1)d,B组平均为(15.3±4.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5.3±5.4)d,B组为(20.4±6.7)d;A组患者住院费用为(43572±3234)元,B组为(53387±479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再次手术情况有2例(2/12,16.7%),B组有12例(12/1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半年复查无吻合口狭窄情况出现,B组有6例出现吻合口狭窄,通过扩肛治疗后排大便顺畅.结论 使 用双套管肛管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有利于降低腹腔镜辅助下对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吻合器双荷包吻合法预防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食管癌根治术食管一胃重建时采用吻合器双荷包吻合法(双荷包组)吻合,并与同期行吻合器常规吻合法吻合的80例(常规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结果双荷包组术后仅2例发生轻度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狭窄8例,其中5例为中一重度狭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吻合器双荷包吻合法行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一胃重建操作简单,可有效预防术后的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17.
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193例中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3例中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中有12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瘘发生率为6.2%,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肿瘤超过1/2周肠管10例,小于1/2周肠管2例;Dukes’B期1例,C期11例:合并糖尿病8例,无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肠梗阻9例,无合并肠梗阻3例:术前放疗5例,无术前放疗7例;低蛋白血症10例,无低蛋白血症2例;明显贫血10例,无明显贫血2例。[结论]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Dukes’分期、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前放疗、合并糖尿病及合并肠梗阻等因素与吻合口瘘的发生密切相关。针对以上冈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减少中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根治术中双吻合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和评价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90例直肠癌根治术中行双吻合器吻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传统根治术75例,扩大根治术7例,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者8例,吻合过程顺利。术后切口感染3例(3.33%),吻合口狭窄5例(5.56%),吻合口瘘3例(3.33%)。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吻合口复发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3例,随访期间肝转移5例。全部病例中83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58.6%。结论双吻合器应用于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结直肠吻合具有操作简单,节约手术时间和安全等优点,并可适当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法防治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数据完整的开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0例采用简易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法防治术后吻合口瘘(观察组),107例采用传统腹腔引流方法防治术后吻合口瘘(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以及手术干预率、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结果全部217例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4.0豫(8/217),其中观察组4例(3.63豫,4/110),对照组4例(3.7豫,4/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时间均为(7.3±1.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均未再次行手术干预,而对照组有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而行手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分别为(9.7±2.7)d 和(16.4±3.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7±4.3)d 和(21.5±6.4)d(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简易双套管不能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但可提高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成功率,降低吻合口瘘手术干预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 分析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中临时性造口的效果,为评估临时性造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临床决策依据。[方法]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2 321例行直肠癌LAR患者中,根据是否行临时性造口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共匹配279对。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1年的随访数据来评估造口相关指标情况。定量变量使用t检验,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造口组术前放化疗比例高于未造口组(39.4% vs 10.0%,P<0.001),肿瘤位置低于未造口组(距肛缘6.0cm vs 9.0cm,P< 0.001)。与未造口组相比,造口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更低(0.4% vs 3.6%,P=0.039),二次手术率更低(0.4% vs 2.9%,P=0.044),手术时间更长(214.8min vs 151.3min,P=0.009),首次排气时间更短(3.4d vs 4.1d,P=0.005)。还纳手术是相对安全的,但21.1%的造口患者在第一次手术后1年内因各种原因未完成还纳手术。年龄大(P=0.029)和AJCC分期晚(P=0.043)可能是影响造口不能还纳的高危因素。[结论] 对于高危患者,临时性造口手术耗时长,但可以降低LAR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再手术率。考虑到日常生活不便、其他相关并发症,以及较高的不能还纳比例等问题,临时性造口应更多地应用于低位吻合及新辅助治疗后的患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