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复杂的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现已公认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近年来发病率在我国呈迅速上升趋势,机体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以及发展中起关键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反映各种急慢性炎症的蛋白,CRP是冠心病的一种预测因子,冠心病患者CRP水平升高,可以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资料充分显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高C-反应蛋白、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强有力的预测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CRP、TC、TG、HDL—C、LDL—C与冠心病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李健  许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4):166-16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和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们生活习惯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我国每年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肌梗死的约40万人,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不同,冠心病分为五种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群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在发达国家中这种上升趋势尤为突出。60年代,美国、北欧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冠心病死亡是第一位死因。以美国为例。每年因患冠心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肿瘤和外伤。近10年来,许多国家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等方面对冠心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5.
积极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事件发生和减少因CHD事件死亡的关键。世界各国人群中都观察到总胆固醇水平与CHD的危险呈连续性相关。由于人群中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总胆固醇水平高度相关,所以LDL—C与CHD危险存在着相同关系。并且是对数线性关系。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检测评估和治疗专家委员会第三次报告(ATPⅢ)中再次明确LDL—C是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并已被多个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所证实。NCEPATPⅢ最新报道依据最近公布的临床试验提出了更为积极的降脂目标。  相似文献   

6.
混合性血脂异常[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伴高甘油三酯(TG)血症及/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和严重的高LDLC血症是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治疗上使用一种降脂药难以使血脂水平满意达标,常需要联合作用机制不同的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7.
石蕾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165-16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类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结果分为高胆固醇组(73例)、高三酰甘油组(28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79例)、混合血脂异常组(35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结果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混合血脂异常例数分别为73(33.95%)、28(13.02%)、79(36.74%)、35(16.28%);四组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分别为86.30%(63/73)、89.29%(25/28)、82.28%(65/79)、71.43%(25/53);颈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双侧颈动脉。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患者血脂异常类型密切相关,胆固醇增加、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近4 a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同期予以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6 min行走距离、心功能变化及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变化。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心功能平均级数明显降低,6 min行走距离显著增多,左室舒张末内径与收缩末期内径数值明显减低,左室射血分数升高,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同期予以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所谓血脂异常是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前三者水平的升高和后者水平的降低,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则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故其又被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甚至被称为长寿因子。  相似文献   

10.
马海萍  王丽  迟福艳 《中外医疗》2023,(35):195-19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随着医学界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认为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脂异常属于关键性指标。临床治疗冠心病应用调脂类药物,旨在帮助患者将血脂控制在一定水平,从而稳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表达,延缓疾病进展。其中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贝特类降脂药物等,均为当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降脂类药物。随着中医药发展,在冠心病调脂治疗中也取得一定进展,并且应用安全性与有效性均较高,如血脂康胶囊、首参颗粒等。基于研究不断深入,其他新型调脂类药物也在临床应用。本文综述冠心病预防中调脂治疗的目标、冠心病治疗中的常见调脂类药物,为后续冠心病治疗降脂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省中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74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急性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①观察组患者TC、LDL-C分别为(4.83±0.10)、(2.83±0.09)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42±0.14)、(2.48±0.12)mmol/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DL-C水平[(1.46±0.04)mmol/L]低于对照组[(1.69±0.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TG值[(1.71±0.10)mmol/L比(1.50±0.13)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TC、LDL-C、HDL-C异常值检出率[60.34%(105/174)、72.99%(127/174)、50.57%(88/174)]显著高于对照组[60.34%(105/174)、72.99%(127/174)、50.57%(88/17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G异常值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C、LDL-C、HDL-C均与急性脑梗死发生相关(P〈0.01)。结论 TC、LDL-C、HDL-C异常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HDL-C水平降低是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血管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同时也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有调查研究表明:人格特征、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联系。心血管疾病是一组与情绪反应密切相关的疾病,各种心理应激引起的情绪反应常常伴有明显的心血管功能的改变。因此,对病人开展有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络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合并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血脂异常合并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辨证属脾虚痰阻兼血瘀,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 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二级预防常规用药,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组采用通络调脂汤加单硝酸异山梨酯。两组疗程均为 12周。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合并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能减轻患者症状,调节血脂,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情。  相似文献   

15.
李薇  王岚峰 《医学综述》2012,(19):3234-3237
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和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认为,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呈负相关,其机制包括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抗氧化、抗血栓、调节内皮功能等。但是,由于高密度脂蛋白组成成分复杂,调节其功能比升高其总体水平更重要。目前调节高密度脂蛋白的治疗主要有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新近的生物制剂,以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群的第1位死亡原因,而血脂异常是CH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过去20年中,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水平成为防治CHD的主要目标,在CHD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已经证实了该途径的有效性.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及减少CHD约30%,这也说明仅靠降低LDL-C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背景: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并减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然而,对于他汀类药物所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目前仍无相关数据描述。目的:了解LDL—C和HDL—C水平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互关系。设计、地点及患者:对4项前瞻性随机试验(1999~2005年在美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进行)的原始数据进行事后分析。其中1455例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他汀治疗(18个月或24个月)时进行了系列血管内超声扫描。所有超声分析均在相同的核心实验室中进行。主要观测指标:脂蛋白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体积的相互关系。结果:他汀治疗期间,LDL—C平均(SD)水平从124.0(38.3)mg,/dL(3.2[0.99]mmol/L)降至87.5(28.8)mg,/dL(2.3[0.75]mmol/L)(下降23.5%;P〈0.001),HDL—C水平从42.5(11.0)mg/dL(1.1[0.28]mmol/L)升至45.1(11.4)mg/dL(1.2[0.29]mmol/L)(上升7.5%;P〈0.001)。LDL—C与HDL—C比值从平均(SD)3.0(1.1)降至2.1(0.9)(下降26.7%;P〈0.001)。这些变化同时伴随平均(SD)百分粥样斑块体积的增加(从39.7%[9.8%]增至40.1%[9.7%])(增加0.5%[3.9%];P=0.001)以及平均(SD)总粥样斑块体积的减小(2.4[23.6]mm^3;P〈0.001)。在单变量分析中,LDL—C、总胆固醇、非HDL胆固醇、载脂蛋白B以及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平均水平和治疗引起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速率显著相关,而治疗所致HDL—C变化则与动脉粥样斑块体积负相关。在多变量分析中,平均LDL—C水平(β系数,0.11[95%可信区间,0.07~0.15])以及HDL—C升高(β系数,-0.26[95%可信区间,-0.41--0.10])依然为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的独立预测因子。动脉硬化显著消退(动脉粥样斑块体积减少≥5%)见于治疗期间LDL—C水平低于均值(87.5mg/dL)和HDL—C升高百分比大于均值(7.5%;P〈0.001)的患者。临床事件的发生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在LDL—C显著降低以及HDL上升〉7.5%时,他汀治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相关。这些结果提示他汀治疗的获益源自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的降低以及HDL.C的升高。尽管血脂水平的这些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相关,但是后者是否可以转化为临床事件的显著减少,并改善临床预后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8.
运用自拟“益老冠心汤”治疗冠心病,疗效满意。收集的30例患者中,痊愈8例,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通常是指血中胆同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甘油三醋(TG)超过正常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下。既往常采用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的概念,卡要是指TC、LDL-C或TG增高。而近年来,HDL-C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因而将低HDL-C血症纳入其中,统称为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中起十分重曼的作用,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及肭卒中等具有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但由丁血脂异常通常无明显症状,往往通过查体化验或发生了相应的心、脑血管事件才得以发现,因而早期识别血脂异常,并积极进行干预对于防治动脉硬化、减少心腑血管事件、降低死亡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防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血脂异常是指血液脂质代谢异常,包括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血液中的脂质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包括能量的产生和储存。胆固醇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能稳定细胞膜的流动性,并且也是合成类固醇激素和胆酸的重要原料。血脂代谢异常却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