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及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国内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提前,为了解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趋势和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而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温州地区8所医院(市级2所,县级4所,镇级2所)收集1990-01/2001-12脑卒中患者10563例,调查每例性别、发病年龄、脑卒中类型,对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1342例中的556例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关注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是否伴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有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结果:共收治脑卒中10563例,其中发病年龄≤50岁的有1342例,占脑卒中住院患者总数的12.7%,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1998/2001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1.9岁,比1990/1993的64.3岁提前了2.4岁,≤50岁脑卒中患者比率呈上升趋势,为14.65%,比1990/1993的8.39%增加了6.26个百分点;反馈调查556例发病年龄≤50岁的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44.03±6.89)岁,男女比例为1.27∶1,男性占55.9%,40~50岁者占≤50岁的脑卒中患者总数的83.1%,职业为农民的占59.9%(339/556),伴有高血压者50.5%(281/556)、高血脂者8.8%(49/556)、心脏病者5.6%(31/556)、糖尿病者2.2%(12/556)、血液病0.7%(4/556),嗜酒患者占31.4%(175/556),吸烟患者占30%(167/556)。结论:温州地区脑卒中发病年龄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年龄变化情况及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实践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3年在该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2 250例,调查并统计脑卒中发病年龄变化情况及中青年脑卒中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2.7±12.8)岁,不同年份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为(42.2±9.5)岁,2011年为(41.2±7.9)岁,2012年为(40.8±7.2)岁,2013年为(39.5±6.4)岁。不同年份的中青年患者患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的脑卒中患者的患病率不同,≥41~50岁为中青年脑卒中的患病率最高。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液病、肿瘤出血已成为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41~50岁是该病的高发期。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较多,建议对该群体定期进行体检与尽早防治。 相似文献
3.
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对36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50Y)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及临床分析。结果高血压12例,血脂异常11例,血管畸形及动脉瘤7例,其他病因6例。结论中青年人脑卒中常见原因为高血压、血管畸形及动脉瘤,CT、MRI是首选的诊断性检查,DSA对明确病因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闫彩华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3)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中青年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114例缺血性脑卒中中青年患者作为患病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行常规体检的200例健康中青年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两组的各项临床资料作为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和长期吸烟史等与缺血性脑卒中中青年患者的关联性。结果:患病组中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和长期吸烟史的人数多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和长期吸烟史是诱发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和长期吸烟史是诱发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降低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的高危险性的疾病,其致残率,致死率极高,近年来,脑卒中年轻化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中以高血压、吸烟、饮酒、高血脂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1].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及时进行健康宣教,是降低脑卒中发病及致残率的关键.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喜崔小丽高俊卿宋迪尹毅丹孙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18):1922-1925
目的 探讨不同TOAST病因分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与认知损害特点。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陕西省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TOAST病因分型,并分析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中青年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后将观察组患者依照不同TOAST病因进行分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42例,其他原因(OD)型26例,小动脉闭塞(SAO)型16例,不明原因(UD)型13例,心源性脑梗死(CE)型3例。对比不同TOAST病因分型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并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中患者的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力、语言功能、视空间、抽象思维、计算力和定向力评分来评价患者认知损害的特点。结果 两组患者TOAST病因分型中UD、CE、LAA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D分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SAO分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我国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临床早期干预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提供指导与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的相关文献,对文献文题、作者、发表年份、研究机构、期刊分布、基金资助情况、关键词及危险因素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共纳入124篇文献,近10年研究呈减弱趋势,发表于94种期刊,护理类期刊仅有1篇,具有基金资助的有14篇,出现>10次的高频危险因素包括11个.结论 对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逐年减弱,缺乏护理类期刊,未来需加大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的相关内容与深度.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发病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分析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脑卒中患的相关因素,为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l/200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5484例住院脑卒中患的疾病种类、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及其并发症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结果 ①种类:出血性占发病总数的20.57%。缺血性占79.430%。②性别:男性占发病总数的58.84%,女性占41.16%。③年龄:65~74.9岁为本病的高发年龄段,此年龄段的发病率为37.69%。④危险因素。高血压为首位危险因素。脑卒中患中有高血压史的高达90.22%;糖尿病占15.2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7.43%;房颤占6.33%;心脏病(心律失常,瓣膜病,心功能不全等)占3.29%。⑤并发症:脑卒中并发感染的患有10.27%。其中,肺部感染的占8.65%,泌尿道感染的占l.62%。⑥发病趋势:199l/2000脑卒中的发病呈每年递增的趋势。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和心脏病等依然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其中高血压是首位危险因素,应加以控制和监测,并坚持长期治疗和随访。 相似文献
9.
10.
11.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因此研究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一级康复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一对照分析。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脑卒中组100例为1997-07/2000-1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科住院患者,其中青年(&;lt;44岁)患者63例,老年前期(45~49岁)患者37例,平均年龄(42.91&;#177;6.38)岁。另随机收集同期100例无脑血管病史的外科病患者为对照组,年龄(42.70&;#177;2.98)岁,中青年组61例,老年前期组39例。方法:两组进行12项危险因素对照研究,并将中青年和老年前期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各项危险因素患病率比较。结果: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脑卒中家族史、眼底动脉硬化、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发病的新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传统的公认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血液成分异常等仅能解释一部分脑卒中事件、对上述危险因素的干预性治疗虽明显地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并非能对心脑血管系统进行全部保护,而且,约有36.1%脑卒中病因仍不明确,因此继续研究新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且已成为目前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3.
14.
背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因此研究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一级康复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分析.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脑卒中组100例为1997-07/2000-1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科住院患者,其中青年(<44岁)患者63例,老年前期(45~49岁)患者37例,平均年龄(42.91±6.38)岁.另随机收集同期100例无脑血管病史的外科病患者为对照组,年龄(42.70±2.98)岁,中青年组61例,老年前期组39例.方法两组进行12项危险因素对照研究,并将中青年和老年前期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各项危险因素患病率比较.结果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脑卒中家族史、眼底动脉硬化、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对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先彬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5):104-106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中青年脑血管病患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0例1845岁中青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60例健康体检的1845岁中青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160例健康体检的1845岁中青年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中青年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家族性糖尿病史外,研究组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高黏血症、烟雾病、吸烟、嗜酒、肥胖和高血压家族病史、高血脂家族病史、脑卒中家族病史、心脏病家族病史者比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脑卒中家族病史、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青年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调查结果显示,导致中青年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家族病史、高血压。临床上可针对此类因素进行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6.
青年脑卒中分布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stroke)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位居第三。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均报道脑卒中发病年龄呈现降低趋势,卒中发生时的年龄〈45岁为青年脑卒中,患者年轻化的危害性日益生突出,不仅会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更大的痛苦,也给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青年脑卒中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许多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都证实脑卒中的发生与许多危险因素有关,了解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干预,预防脑卒中发生的前提。本文将青年人脑卒中的分布状况及危险因素特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324例确诊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与对照组比较,相关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吸烟、冠心病、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性脑卒中病例与对照组比较,相关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饮酒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颈动脉斑块是独立危险因素。饮酒、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青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中青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病人认知障碍情况,依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和正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98例中青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27例发生认知障碍,71例未发生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7.55%;且轻度认知障碍发生率>中重度。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认知障碍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吸烟史、饮酒史、心房颤动史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与认知障碍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心房颤动史、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影响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青年轻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7.55%,且多数为轻度认知障碍,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吸烟史、饮酒史、心房颤动史、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分组对照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血管性痴呆是目前惟一能通过控制其危险因素而预防的痴呆。因此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有重要意义。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患确诊的脑血管病患226例分为血管性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分别比较两组与痴呆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病年龄≥65岁血管性痴呆占52/59,非痴呆占83/167;病程≥5年前占50/59,后占69/167;受教育年限≤初中前占49/59.后占103/167;脑卒中发病次数≥2次前47例(47/59),后74例(74/167);病灶数目≥2个前48例(48/59),后70例(70/167);痴呆组脑梗死48例(48/101),脑出血7例(7/48);病灶部位基底核22例(22/43),丘脑18例(18/33);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嗜烟在血管性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分别为53,107例;23,37例;34,69例;16,25例;44,96例,统计学分析均有显意义。结论:血管性痴呆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年龄大,病程长,化程度低,多次脑卒中,多发病灶,缺血性脑梗死,以基底核、丘脑部位为主的病灶易患痴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嗜烟是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应加以监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对我科2003-07~2005-07收治的29例18~45岁缺血性脑卒中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