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纯西医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及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显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本疗法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6~2003年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7例,疗程2~25周,平均4.5周。其中单侧76例,双侧51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颈椎X线片或MRI确诊,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颈椎退变,行枕颌牵引、推拿按摩、颈神经根及痛点封闭注射、中药外敷理疗法、中西医药物内服,配合功能锻炼6种方法治疗。每2~3周为1疗程。结果127例患者中,经6~14个月随访,疗效优63例,良45例,有效率达8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减轻神经根受压,有利于神经根炎性水肿的消除,放松颈肩臂部肌肉,缓解痉挛,松解粘连,改善神经痛症状,操作方便,有序,损伤小,安全性高,适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血瘀气滞,风痰阻络,予以中西药加牵引治疗,然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4例,好转12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0月至2007年1月门诊共40例急性CSR患者进行此法治疗,对其临床疗散进行评价.结果:所柯患者获得6月随访,进行自身对照颈椎功能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有效率9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多发于中年人 ,而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 ,临床上 ,采用单一疗法疗效欠佳 ,自2 0 0 0年开始 ,我科对门诊收治的 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以综合疗法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0例 ,男 4 3例 ,女 37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2 4岁 ,平均 4 8岁 ,病程小于 1月者16例 ,1- 12个月 33例 ,12个月以上 31例 ,其中单侧发病 6 5例 ,双侧发病 15例。1 2 症状体征 :本组 8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颈、肩、背疼痛 ,沉重感及上肢放射、麻木乏力症状 ,个别患者由颈根部呈电击针刺样疼 ,并可放射至前臂及手 …  相似文献   

7.
文莉  朱湘生 《中国医刊》1999,34(4):48-48
1临床资料我们观察病例共175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加穴位注射组125例,男58例,女67例;年龄40~62岁,平均484±576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23年,平均5±786年;单纯颈椎病71例,合并冠心病12例,脑动脉硬化12例,腰椎病30例...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锋 《中原医刊》2003,30(15):38-38
我院从 1993年来 ,采用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6例 ,男 3 6例 ,女 40例 ,年龄 41~70岁 ,平均 5 6例。病因 :外伤 5例 ,劳损 3 3例 ,受寒 6例 ,落枕10例 ,不明 2 2例。病程 1个月~ 8年 ,平均 10个月 ,76例患者有颈肩背及上肢不适、酸胀感、麻木、沉重感 ,3 4例压颈试验阳性 ,3 0例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5 0例有颈椎棘突偏歪。颈椎X线片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 ,48例颈椎生理曲弧度消失变直或反曲 ,3 2例椎间后缘连续中断 ,12例后纵韧带钙化。1 2 诊断依据 :同时具备以下三…  相似文献   

9.
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因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椎间孔狭窄,以及神经组织的增生纤维化刺激和压迫神经根,引起以颈及上肢疼痛麻木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病证。目前非手术治疗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数年来笔者通过对颈椎病的临床多种外治方法应用对比研究,发现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多种外治物理疗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自1997年至2003年对160例颈椎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以神经根受压迫、炎症刺激引起的颈肩臂疼痛、手指麻木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我们以中医辨证治疗加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尝试应用穴位注射加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加中药口服,同时设单纯中药对照组作对照,观察其治疗效果与有效所需的治疗天数。结果:表明穴位注射加中药治疗组在临床有效率及有效所需治疗天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内外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我科目2005年以来,对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人均为我科2005年来门诊收治的病人,40例中:女性13例,男性37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1周至3个月。临床表现:顽固性的肩背部疼痛,上肢疼痛  相似文献   

14.
王明 《中国医学杂志》2006,4(12):684-685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型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且此类病人多病程长、病情重或伴有严重的内脏疾病等,常成为手术之禁忌,故运用非手术疗法对该型颈椎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就显的尤为重要。本人从事医院针、推门诊工作十余年来,运用牵引、针灸、推拿和相关药物等疗法相结合,对该型颈椎病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其他型颈椎病要难。自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型颈椎病109例,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09例中,男60例,女49例;年龄25~58岁,平均51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1.5年。其中58例伴有神经...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根据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98例,疗效确切,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98例,男62例,女36例,年龄40~68岁。自诉有眩晕、头痛、记忆减退、视力下降或模糊,颈部。快速旋转时症状加重,甚至突然昏倒。体检发现,大多病例有颈项部肌肉僵硬,  相似文献   

17.
翟良全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5):28-28,49
笔者在临床上分别采用单纯颈椎牵引及手法按摩法、颈下部神经根药物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各36例,经临床对照,发现后者疗程短,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95%。本文阐述了两种疗法的作用机理,并且对比了两种疗法的疗效,阐明了颈下部神经根药物注射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例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联合穴位注射;对照组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疼痛和颈椎功能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疼痛有显著改善;颈椎功能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临床上分别采用单纯颈椎牵引及手法按摩法、颈下部神经根药物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各36例,经临床对照,发现后者疗程短,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95%.本文阐述了两种疗法的作用机理,并且对比了两种疗法的疗效,阐明了颈下部神经根药物注射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正> 作者近年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78例,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378例系门诊患者,男231例,女147例;年龄32~76岁,其中32~40岁27例,41~50岁87例,51~60岁171例,60岁以上93例;病程6个月~16年。 症状体征 颈项部酸痛强直、活动受限,上肢麻木放射痛,手指麻木、握力差,部分病人手指感觉减退及上肢肌肉萎缩。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颈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颈椎棘突旁压痛。 X线片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及椎间孔狭小。 治疗 颌枕牵引,患者取坐位,头部略向前倾15°~30°为宜,牵引重量5~10kg,最重可达15kg。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患者感觉舒适能耐受为度。每次牵引时间不少于15分钟,每日1~2次。在医生的指导下可在家中自行牵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