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陕西省农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陕西省农村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3—07/12,采用按比例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陕南、陕北及关中3个地区农村调查8500人,所有受检人员均进行标准问卷调查,包括询问青光眼确诊史、家族史、发作史及手术史,并进行了相关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外眼、眼前节、眼底检查。≥50岁人群及怀疑有高眼压者对其应用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对可疑青光眼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复查眼压、前房角镜检查、视野检查。结果:8500人中共有6815人完成了青光眼的相关检查,受检率为80.18%。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共有9例,年龄为38-80(平均62.0)岁,患病率为0.13%,≥30岁、≥40岁和≥50岁人群患病率分别为0.23%、0.28%和0.39%。可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有12例(0.18%),年龄为35-77(平均54.7)岁,比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平均年龄约小7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23)。除年龄外,高度近视也是该人群开角型青光眼发生的危险因素。有青光眼确诊史的患者占22.22%,其中无1例接受过药物或手术治疗。66.67%(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其中盲目占33.33%。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与国内其他报道相近,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绝大部分患者无青光眼确诊史,并且从未接受过任何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光眼在限定人群患病情况、性别、年龄分布特点,为青光眼防治提供流行病资料。方法:2008-03/2008-08,对50岁及以上眼科体检人群,总计1743人进行青光眼调查。检查项目包括常规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周边前房深度、眼压及直接眼底镜检查。对可疑青光眼患者进一步详细检查眼压、前房角镜、视野检查及眼底检查。结果:体检人群中确诊为青光眼者36人,患病率为2.06%,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患病率分别为:1.55%、0.40%和0.11%,男性青光眼患者的患病率为1.51%,女性为2.53%,女性青光眼患者明显高于男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明显高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且各型青光眼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5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与既往青光眼流行病调查的患病率接近,且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高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女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高于男性,与青光眼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亦接近。  相似文献   

3.
1843名老年人体检中确诊为剥脱综合征57例和青光眼68例,后者患病率为3.7%,高于我国群体中青光眼的患病率(1%)。68例青光眼中有19例为ES合并青光眼,占27.9%。57例ES中囊性青光眼的患病率为33.3%。19例中男15例(16眼),女4例(5眼)。年龄58-91岁。双眼22例,单眼17例。15例(16眼)为开角型。4例(5眼)为闭角型。4例(4眼)眼压正常;15例(17眼)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4.
1843名老年人体检中确诊为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syndrome,ES)57例和青光眼68例,后者患病率为3.7%,高于我国群体中青光眼的患病率(1%)。68例青光眼中有19例为ES合并青光眼(称囊性青光眼),占27.9%。57例ES中囊性青光眼的患病率为33.3%。19例中男15例(16眼),女4例(5眼)。年龄58-91岁。双眼2例,单眼17例。15例(16眼)为开角型;4例(5眼)为闭角型。4例(4眼)眼压正常;15例(17眼)眼压升高。2例(2眼)C值>0.13;17例(19眼)C值≤0.13。11例(12眼)患ES后6个月-6年合并青光眼;7例(8眼)患原发性青光眼后1-21年发生ES;1例(1眼)患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后4年双眼发生ES。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眼病筛查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经过眼病筛查发现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1例与健康对照组70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对象在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ISA)、房角隐窝面积(ARA)和前房容积(ACV)及晶状体参数的差异。结果青光眼患者组ACD、AOD、TISA、ARA和ACV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青光眼患者组晶状体参数低于健康者(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部前房参数与晶状体参数均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助于早期筛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陕西省农村≥40岁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2003—07/12,采用按比例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陕南、陕北及关中3个地区农村调查8500人,其中≥40岁人群3500人,所有受检人员均进行标准问卷调查,包括询问青光眼确诊史、家族史、发作史及手术史,并进行了相关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外眼、Van Herick周边前房深度评估、眼底检查。≥50岁人群及怀疑有高眼压者对其应用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对可疑青光眼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包括复查眼压、前房角镜检查、暗室试验、视野检查。结果:8500人中有6815人完成了青光眼的相关检查,总受检率为80.18%,其中≥40岁人群3500人中有2835人完成了青光眼的相关检查,受检率为81.00%。VanHerick周边前房深度分级:2级、1级和0级分别占10.4名、3.0%和0.2%。≥40岁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3l例,其患病率为1.09%,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显著增加(P=0.008)。虽然女性较男性多见(OR:1.77,95%CI为0.77-4.10),文盲较非文盲多见(OR:1.71,95%CI为0.76~3.87),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不同性别=0.180,P不同文化程度=0.199)。事前未被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占67.74%(21例),在另外10例有确诊史的青光眼患者中只有6例(60%)曾作过虹膜根切术。48.39%(15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其中盲目占29.03%。70.97%(22例)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结论:陕西省农村≥40岁人群的窄房角比例高于亚洲其他国家人群。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与国内其他报道相近,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大部分患者无青光眼确诊史。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蓟县桑梓村40岁及以上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天津蓟县桑梓村40岁及以上人群中青光眼的患病率。方法 2003年1~3月,对天津蓟县桑梓村1987人进行青光眼的普查,每一位受检者接受了问卷调查、视力、色觉、眼前节检查、前房深度、眼压测量及眼底检查,部分接受了倍频视野仪、Goldmann前房角镜及中心视野检查。结果 1701人完成了检查,受检率为85.61%。青光眼患病率为1.59%,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1.1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0.35%,继发性青光眼为0.12%;高龄、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原发性青光眼患病率较高。所检出的27例青光眼患者中,有19例视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中6例双眼盲,5例单眼盲,4例双眼低视力,4例单眼低视力;19例视力损伤中13例患者年龄≥70岁。结论 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十分严重的,高龄伴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加强原发性青光眼的机会性筛查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早期发现和确诊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有利于减少青光眼引起的盲和视力损伤.开展机会性筛查工作是更早、更及时地发现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有效方法.机会性筛查是指一些人因为健康体检或者其他问题来眼科就诊时,眼科医师有意识地进行青光眼方面的必要检查而发现的有关青光眼的情况,这应当是眼科临床工作的一部分.由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具有明显不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因此所采用的机会性筛查方法应当不同.作为眼科医师应当明确认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注意筛查试验和诊断试验的重要区别,选择筛查试验方法要力求简便、易行,重视防治青光眼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这对于做好机会性筛查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赵家良 《中华眼科杂志》2009,46(10):481-484
早期发现和确诊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有利于减少青光眼引起的盲和视力损伤.开展机会性筛查工作是更早、更及时地发现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有效方法.机会性筛查是指一些人因为健康体检或者其他问题来眼科就诊时,眼科医师有意识地进行青光眼方面的必要检查而发现的有关青光眼的情况,这应当是眼科临床工作的一部分.由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具有明显不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因此所采用的机会性筛查方法应当不同.作为眼科医师应当明确认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注意筛查试验和诊断试验的重要区别,选择筛查试验方法要力求简便、易行,重视防治青光眼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这对于做好机会性筛查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加强原发性青光眼的机会性筛查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o JL 《中华眼科杂志》2010,46(6):481-484
早期发现和确诊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有利于减少青光眼引起的盲和视力损伤.开展机会性筛查工作是更早、更及时地发现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有效方法.机会性筛查是指一些人因为健康体检或者其他问题来眼科就诊时,眼科医师有意识地进行青光眼方面的必要检查而发现的有关青光眼的情况,这应当是眼科临床工作的一部分.由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具有明显不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因此所采用的机会性筛查方法应当不同.作为眼科医师应当明确认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连续体的概念,注意筛查试验和诊断试验的重要区别,选择筛查试验方法要力求简便、易行,重视防治青光眼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这对于做好机会性筛查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即小切口三联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38例42眼,行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24月,平均12.5月,对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术后随访视力≥0.5者26眼,占61.9%;0.2-0.4者9眼,占21.4%,视力〈0.2者7眼,占16.7%。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1mmHg)38眼,占90.5%,4眼术后眼压在21-24.38mmHg,用噻吗洛尔眼水滴眼,眼压可控制正常。功能性滤过泡占80.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是既有效,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西长安街社区5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市城市社区50岁以上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状况及其视功能损害情况。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50岁居民。方法共检查2410人,应答率88.06%。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检查,询问青光眼家族史。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测量周边前房深度,观察视盘有无青光眼性视神经改变。对已确诊为青光眼者,记录其青光眼发作史、手术史等。对高危人群及可疑青光眼患者Goldman眼压计测量眼压、前房角镜检查、激发试验、视野检查等。主要指标青光眼患病率,盲与低视力比例。结果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50岁及5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49%,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患病率分别为1.66%、0.62%、0.08%。57.89%的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有损伤,青光眼患者中双眼盲比例为7.02%,均为≥66岁的患者。单眼盲、双眼低视力和单眼低视力的比例分别为24.56%、5.26%和21.05%。结论社区居民青光眼患者中以原发性青光眼为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较既往有增加的趋势。防治青光眼是今后社区防盲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的联合治疗方法并评介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8年10月经治的11例(11眼)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4例药物治疗;其余7例采用不同的手术治疗:对于青光眼手术后发生的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4例行前段玻璃体切除、前房形成、房角分离联合品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白内障摘出联合抗青光眼术后发生的3例,其中1例行部分晶状体后囊切开、玻璃体前界膜及前部玻璃体切除:另2例行人工晶状体摘出,后囊连续环行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其中1例摘出人工晶状体稳定半年后行人工晶状体二期植人。结果11例前房均恢复并保持良好,视力提高,平均眼压(15.3±2.7)mmHg,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是一种有多种因素造成的难治性青光眼,早期药物治疗有效,如药物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表麻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45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能很好配合,无一例更换麻醉方法。术后随访3~24月,患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眼压全部降至正常范围,由术前平均(31.8±4.3)mmHg降至术后(13.1±5.2)mmHg,功能性滤过泡者42眼,占(93.3%),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爱尔凯因表麻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社区青光眼筛查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建军  徐亮  王爽  杨桦  郑远远  陈长喜  安莹  李杨 《眼科》2009,18(1):24-28
目的探讨社区青光眼筛查模式的可行性。设计人群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市东城区社区≥50岁居民6886人。方法2007年9月~2008年4月在北京市东城区18个社区进行青光眼为主的眼病筛查。由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在进行视力检查及简单问卷后,在社区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非散瞳眼底数码照相。眼底图像不清楚者,用眼底照相机照眼前节照片。图像上传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的数据库,由专业人员集中阅片。可疑青光眼的诊断主要依据视乳头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形态学改变,并转到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主要指标可疑青光眼的患病率。结果发现可疑青光眼405例(5.88%),男性占38%,平均年龄(71.0±7.8)岁。50~59、60~69、70~79、80岁以上者分别占8.O%、24.O%、56.6%、11.4%。经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检查后诊断青光眼146例,占可疑青光眼的36.05%,占筛查总人数的2.12%,其中87例(59.59%)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此外,筛查出需手术治疗的白内障289例(4.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57例(8.09%);其他眼病375例(5.45%)。结论以非散瞳数码眼底照相为基础的社区青光眼筛查模式是可行的。它可以实现对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等多种致盲性眼病联合筛查。组织实施及人员培训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眼压状态下施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的疗效。方法对33例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先行前房穿刺缓慢放出房水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前房,滤过泡及眼压、视力变化情况。结果33例高眼压下施行青光眼手术的病人恢复顺利。术后一月眼压控制率93.9%,观察2年以上眼压控制率84.8%。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眼压状态下前房穿刺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是持续高眼压性青光眼治疗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空蝶鞍综合征眼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洪涛  李树宁  王宁利  杨本涛 《眼科》2012,21(5):309-312
目的  探讨空蝶鞍综合征的眼部临床表现及预后。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经MRI检查诊断为空蝶鞍综合征的32例患者。方法  对这些患者的检查治疗资料及眼部表现进行分析。主要指标 视力、眼压、眼底、视野、房角。结果 32例患者中因明显视力下降就诊者20例(62.5%)。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8者45眼,其中低于0.1者5眼,0.1~0.3者14眼,0.4~0.7者26眼。眼压在21~29 mm Hg者13眼(20.3%)。眼底检查13眼(20.3%)有视盘水肿,19眼(29.7%)有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48眼(75.0%),其中9眼有类似青光眼的视野缺损,10例患者为双颞侧偏盲。房角开放者28例56眼(87.5%),房角窄或可疑关闭者4例8眼(12.5%)。3例空蝶鞍综合征患者合并闭角型青光眼,1例合并开角型青光眼,2例合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3例患者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最佳矫正视力好转。结论 空蝶鞍综合征的眼部表现可有视力下降、视盘水肿、视神经萎缩及视野缺损。对于不能由眼科疾病解释而怀疑本病者,应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协助治疗。(眼科, 2012, 21: 309-31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semiconductor diode laser transscleral photocoagulation,TSCP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接受TSCPC治疗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记录并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病因、激光能量、视力、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用药种类和炎性反应、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54例(54眼),随访时间为(13.7±4.2)个月,使用的激光能量为(112.7±31.0)J。TSCPC术后1 a手术完全成功率为72.2%,相对成功率为85.2%;眼压由术前的(42.4±10.0)mmHg(1 kPa=7.5 mmHg)降至术后的(13.3±5.8)mmHg,用药种类由术前的(2.68±0.83)种减少至术后的(0.15±0.43)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眼压和用药种类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SCPC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优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眼(9.3%)发生了并发症,其中持续的炎性反应2眼(3.7%)。结论 TSCPC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并且减少用药种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穿透性角膜移植及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疾病及眼表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板层角膜移植及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手术共98例(101眼),观察术后视力、排斥反应、继发青光眼及原发病复发。随访6~24月,平均12.8月。结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79例(82眼)巾,62例(78.48%)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提高,排斥反应11例(12眼),原发病复发3例(3眼),继发青光眼10例(10眼)。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无明显变化,排斥反应1例(1眼),未见原发病复发及继发青光眼。结论角膜移植是治疗严重角膜疾病及眼表疾病有效手术方式,积极预防及治疗术后并发症可以提高角膜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青光眼住院患者的类型构成、性别、年龄分布、变化特点及相关因素。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住院的青光眼患者5058例。方法对邢台眼科医院2004年6月-2009年5月间住院的青光眼患者5058例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指标青光眼的类型、年龄、性别及所占的百分比。结果5058例青光眼住院患者中,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各占青光眼总数的59.07%、37.92%和3.01%,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占原发性青光眼的88.6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占11.35%。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急性闭角青光眼占53.1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占46.85%;其中40岁以上女性占69.54%,男性26.95%。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40岁以上女性28.02%,男性占44.5%。2004年6月-2005年5月原发性青光眼住院患者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占11.32%,而于2008年6月-2009年5月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占12.44%,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原地区青光眼住院患者构成仍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主要类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构成仍然较低,可能与地域经济文化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