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肠癌同期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1996.1~1999.10的114例大肠癌进行术前血清CEA、AFP、HBsAg测定及肝脏B超和CT检查,并记录原发灶大小、部位、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结果114例大肠癌中有同期肝转移25例,联合应用B超与CT对>1cm的转移灶的检出率为78.9%.同期肝转移多发生在左肝叶,原发灶超过肠腔一半、直径≥3cm(79%)、有周围淋巴结转移(89%)、无肝硬化者好发肝转移,差异有显著性.高分化癌的同期肝转移率相对高于其他类型,但无统计学意义.血CEA值≥15ng/ml与<5ng/ml的病人比较,同期肝转移率明显增高(75%vs1.4%)(p<0.01).结论CEA水平≥15ng/ml、有周围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3cm,浸润超过肠周径一半,无肝硬化均是大肠癌同期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应提高对高分化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的警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癌术后患者肝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72例结肠癌患者术后进行随访,采用x2检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以明确结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肝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97例(9.98%)发生肝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术前CEA水平均为肝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进一步经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血清CEA值、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是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清CEA值、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是结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11月间经临床病理学确诊的大肠癌肝转移80例的临床资料.对发病情况、肿瘤部位、病理分期、组织分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随机抽样同期收治的无肝转移的大肠癌4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转移组年龄24~83岁.平均63.36岁,男女比1.58:1;无转移组年龄27~82岁,平均65.22岁,男女比1.14:1.统计学分析: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浸润程度、肿瘤大体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肠癌的肝转移与肿瘤的病情发展进程(浸润深度、肿瘤大体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早期诊断、治疗对减少大肠癌肝转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 14 9例肝脏手术中运用了术中超声 (IOUS) ,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肝脏恶性肿瘤 ,并分别比较了 CT、螺旋 CT、MRI和 IOU S在上述病例中诊断的敏感性。 (以段为单位所发现的病灶数 )。在 6 1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中 ,CT、螺旋CT、MRI和 IOU S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 6 9.2 %、82 .5 %、84 .9%和 95 .2 %。通过术中探查和 IOU S在 14例 (2 3% )患者中发现了 2 3个术前没发现的肿瘤病灶 ,另外还有 11例患者仅通过 IOUS发现了 18个额外病灶。其中由于术中探查和IOU S的应用 ,13例患者改变了手术的切除范围 ,8例患者被确认癌肿是不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同期外科切除的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影响其远期生存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行同期手术切除的70例大肠癌肝脏转移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的短期及长期疗效,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7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情况及影响其远期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30 d无死亡,其中位生存时间为46个月,1年生存率为78.57%,2年生存率为55.71%,3年生存率为48.57%,5年生存率为42.86%;全部70例患者有66例的肝转移灶获得R0切除,包括52例楔形切除、13例半肝切除以及1例扩大切除;另4例为R1切除。并发症共发生9例,占12.86%。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术前化疗、肝转移病灶数、肝转移最大直径、癌胚抗原水平以及糖链抗原199对患者的生存率有影响(P0.05),而年龄、性别、原发瘤位置、肿瘤类型、病理类型、肝转移灶分布对患者的生存率无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术前化疗、肝转移病灶数、转移灶最大直径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淋巴结转移、术前化疗、肝转移病灶数、转移灶最大直径是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情况,术前检测患者血清CEA水平,探讨两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10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12、13密码子突变情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CEA水平,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K-ras基因突变者39例(39.0%),其中12号密码子突变31例,13号密码子突变8例。有淋巴结转移者K-ras基因突变率(57.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3.6%),有肝脏转移者K-ras基因突变率(62.5%)明显高于无肝转移者(34.5%),TNM分期Ⅲ、Ⅳ期K-ras基因突变率(56.5%)明显高于Ⅰ、Ⅱ期(24.1%)。K-ras基因突变率与肿瘤大小、部位、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无密切关系。49例CEA水平超出正常范围(49.0%)。有淋巴结转移或肝转移患者CEA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或肝转移患者(P0.05)。在肿瘤不同的临床病理分期(Duke's、TNM分期)间C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uke's D期和TNMⅢ、Ⅳ期出现高阳性率。CEA水平在肿瘤不同浸润深度、体积及分化程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和血清CEA水平超出正常水平预示结直肠癌可能合并淋巴结转移或肝转移,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遴选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和早期诊断肝转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367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型、肿瘤家族史、是否合并肝炎肝硬化、有无合并肠梗阻、术前癌胚抗原(CEA)和CA19-9、原发肿瘤部位和大小、分化程度、肿瘤侵及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19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发生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56例.占同期结直肠癌患者的15.3%。在发病年龄、是否有肠梗阻、是否有盆腔转移结节及肿瘤浸润深度方面,肝转移和无肝转移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结肠癌肝右叶转移瘤者明显多于左叶,而左侧结肠癌转移瘤多分布于全叶。当术前CEA大于22.1μg/L时,患者发生肝转移的可能性增加。结论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与患者年龄、是否存在肠梗阻、盆腔有无转移及CEA水平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以期提高疗效。方法:对1994年4月~2000年11月入院的55例结直肠癌同时伴肝转移病例与同期100例结直肠癌无肝转移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与肿瘤大小、大体类型、侵犯肠管周径、肠壁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因素有关。结论:本文提示原发癌肿直径大于3cm、大体病理为浸润型、侵犯肠管周径>1/2圈、癌肿浸润浆膜或浆膜外、分化程度差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易发生肝转移,因而对有上述情况的病例术中应仔细探查肝脏,术后加强随访,以提高肝转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肠癌发生肝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79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特点、血清CEA水平、转移淋巴结、原发灶的病理类型和静脉侵犯。结果 以肝转移灶为首诊原因的有 1 6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远距离淋巴结转移及镜下静脉侵犯发生率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要重视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远距离淋巴结转移或镜下静脉侵袭均预示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的可能性增加。对可能发生肝转移的高危病人 ,有必要行术中门静脉插管预防性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ndostatin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术前及术后2周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并与大肠腺瘤患者(大肠腺瘤组)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大肠癌组术前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大肠腺瘤组及对照组(P均〈0.01)。2)大肠癌组术前血清Endostatin水平显著高于大肠腺瘤组及对照组(P均〈0.01)。3)大肠癌组术前血清VEGF、Endostatin水平与原发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均〈0.05),与性别、肿瘤部位等因素无关(P〉0.05)。4)大肠癌组术后2周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而血清Endostatin水平较术前升高(P均〈0.01)。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升高,且与原发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及Dukes分期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血清VEGF和Endostatin水平是评价大肠癌恶性行为、预测浸润和转移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2056例非连续性结直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直肠癌远处转移与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P0.05),与肿瘤部位、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最大径、组织类型、病理分级、T分期、N分期、术前CEA水平等因素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T分期、N分期、术前CEA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远处转移与肿瘤最大径、T分期、N分期、术前CE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的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1995-2001年间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103例的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生存率,以Cox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8%和43.7%,术后1、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g.6%和49.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EA水平、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术中切缘情况、肝门淋巴结转移、肝内卫星灶的存在与否、肝转移灶的最大直径、数目及有无包膜影响患者的术后肝内复发和术后累积生存率,而术后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切缘情况、肝内卫星灶的存在与否和肝转移灶的最大直径是影响肝内复发和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因素,而肝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累积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有无包膜是影响肝内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 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有效的治疗手段。转移灶与原发灶的治疗间隔时间、切缘情况、肝内卫星灶、肝转移灶的大小和包膜、肝门淋巴结转移等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291例结直肠癌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占肠腔周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类型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无关,而肿瘤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术前血癌胚抗原(CEA)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和肠壁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肿瘤分化程度和肠壁浸润深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单纯肺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提高高危患者随访的针对性和早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6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16例(6.0%)患者术后出现单纯性肺转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16例术后单纯肺转移患者中单侧肺转移10例,双侧肺转移6例;原发灶根治术后至诊断肺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3.9月;81.3%(13/16)的肺转移患者是经胸部增强CT诊断。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水平、原发肿瘤部位、TNM分期及术后辅助化疗与术后肺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部位(P=0.003,OR=5.503,95%CI:1.794—16.884)和术前CEA水平(P=0.019,OR=4.319,95%CI:1.269—14.692)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直肠癌和术前CEA水平异常增高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高危因素,对这部分患者术后要加强随访,常规行胸部增强CT检查。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初步判断结直肠癌患肝转移的危险性,方法:选择10个可能会影响肝转移的因素:患年龄、性别、地区分布、肿瘤病理类型、部位、大小、浸润深度、侵犯肠管周径、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建立原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危险性预测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年龄、术前CEA水平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这3个因素对肝转移影响较为显,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0215,0.9584和0.6404;标准误分析为0.0113,0.02740和0.29892;P值分别为0.0379,0.0005、0.0268。其他因素如浸润肠壁深度及侵犯肠管周径等对肝转移的发生也有影响,但非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术前CEA水平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原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3个显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Ten cases of surgically resected pulmonary metastases arising from colorectal cancer were analyzed. Five 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se patients was 14%. Only one patient survived more than five years, whose primary and metastatic lesions were not so progressive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rate of 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25% and the patients with positive nodes died or had recurrence within 2 years. Serum CEA level was useful as a tumor marker and high-level of serum CEA after operation suggested remnant disease.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16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49.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x^2=1.46,r=0.035,P〉0.05)和肿瘤部位(x^2=3.86,r=0.012,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而年龄(x^2=13.1,r=0.064,P〈0.05)、肿瘤大小(x^2=77.161,r=0.245,P〈0.01)、大体类型(x^2=144.831,r=0.341,P〈0.01)、组织学类型(x^2=128.310,r=0.318,P〈0.01)、分化程度(x^2=120.418,r=0.319,P〈0.01)及浸润深度(x^2=227.287,r=0.434,P〈0.01)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的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按密切程度依次递减为: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与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x^2=509.599,r=0.661,P〈0.01)。结论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术前血清CEA水平的上升提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术前血清降钙素(Ctn)及癌胚抗原(CEA)水平与甲状腺髓样癌(MTC)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术后血清Ctn及CEA水平的变化以及其对MTC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的92例甲状腺髓样癌病人的血清Ctn、CEA水平及临床病理特征信息和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及术后血清Ctn和CE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术前血清Ctn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癌灶、N分期较高、肿瘤直径较大病人的术前Ctn水平更高(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N分期与术前Ctn水平呈正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预测N1b转移的最佳血清Ctn水平切点值为167 ng/L,曲线下面积为0.842,灵敏度85.3%,特异度77.6%。术前血清CEA的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4 cm时,术前CEA水平值更高。根据血清Ctn变化情况,将术后随访病人分为缓解组、稳定组和进展组。绘制3组病人的无病生存情况(DFS)的K-M曲线,结果显示不同Ctn水平变化情况与DFS显著相关,进展组病人的DFS较差。Ctn水平进展组病人的原发灶肿瘤直径更大(P=0.012)或N分期更高(P<0.01)。大部分进展组病人在术后12~36个月出现明显的血清Ctn水平倍增,但CEA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结论 术前血清Ctn水平对MTC病人的瘤负荷和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术后血清Ctn水平变化可较好地反映MTC病人的病情进展情况,而围手术期CEA水平的变化没有Ctn水平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