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一种具有分化和增殖能力的内皮前体细胞,在~定条件下能被动员到缺血组织参与损伤血管的修复和血管新生,被视为血管修复能力的标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PC数量的变化在脑缺血的发生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EPC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被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文章就EPC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起源于骨髓的一种下细胞,具有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参与血管内皮修复和促进缺血组织的新生血管形成.EPC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牛和预后密切相关.EPC移植可改善缺血部位的血液供应、加速血脑屏障修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因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领域可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分化和增殖能力。大量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均显示,EPC在治疗缺血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文章对EPC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种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内发的前体细胞。该细胞不仅参与胚胎血管生成,还在出生后的血管新生和血管内皮损伤后的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缺血性脑血管病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现就EPCs的来源、特性、作用、表面标志、影响因素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其中血小板活化因子研究较多,文章 就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脑血管病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6.
脑电图检查是通过安放在头皮上的电极记录脑电活动信号的一种技术,能方便、及时、无创地评价脑细胞的生理状态,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文章对脑电图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辅助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PC)在脑梗死后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EPC移植有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文章阐述了新血管形成和EPC与脑缺血的关系,并探讨了EPC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影响因素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选择素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素是粘附分子的一个新家族,由P-选择素、L-选择素和E-选择素组成。3种粘附分子均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炎性病理过程,其中L-选择素主要在白细胞表达,介导白细胞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滚动接触,  相似文献   

9.
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PC)在脑梗死后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EPC移植有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文章阐述了新血管形成和EPC与脑缺血的关系,并探讨了EPC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影响因素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能使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的理论和临床新成果得到及时广泛应用,本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发病机制、分类、危险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诊治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胱冬酶(caspase)是一组执行细胞凋亡的主要酶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胱冬酶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在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中.其中,胱冬酶-9是该家族最重要的启动分子之一.文章综述了胱冬酶-9的结构特点、活化与调节以及对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并简述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细胞内的能量感受器,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维持细胞和机体能量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初,AMPK在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较多;近年来,AMPK在脑组织中的分布以及酸中毒、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学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发现,卒中后人为调节AMPK活性可改变神经细胞结局。因此,AMPK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负向调控,可导致翻译抑制或mRNA降解.miRNA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广泛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凋亡等生理或病理学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特定miRN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参与了脑缺血后的损伤机制以及保护和修复机制的调控.充分认识各种miRNA的功能意义及其表达水平改变所起的调节作用,不仅有助于明确治疗靶点,阻止神经元死亡,减轻缺血性脑损伤,而且还能通过其表达水平的调控清除凋亡细胞,促进血管发生和神经发生.此外,miRNA也可能为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和诊断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腩血管病的治疗,是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每年发病人数约为120万~150万,几乎所有病例均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显微外科手术、介入神经外科学以及神经外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和完善,脑血管病的诊断技术进展迅速,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有很大进展.文章就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和去骨瓣减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降脂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广泛的多效性.文章对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的多效性进行了综合和归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防卒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于2000年10月—2009年10月间因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2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术后的血管造影、临床症状等资料及氙CT检测脑血流的改善情况。结果①217例患者平均年龄(42±13)岁,其中男131例(60.4%),女86例(39.6%)。所有患者术前6个月内均存在脑缺血症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17例(53.9%)、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37例(17.1%)、完全性卒中63例(29.0%)。所有患者术前接受血流动力学评价,显示受累血管区局部脑血流量降低。②术前血管造影显示,烟雾病62例(28.6%),一侧颈动脉闭塞72例(33.2%),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57例(26.3%),介入治疗困难的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26例(12.0%)。③术后脑血管造影显示,388个吻合口中,380个通畅,通畅率为98.0%(380/388)。围手术期9例(4.1%)患者出现颅内血肿,1例(0.5%)因颅内血肿引发脑疝死亡。④217例患者中,10例患者失访,失访率4.6%。其中17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8±18)个月,81例患者于手术后1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⑤共50例患者术后1个月接受氙CT定量检测脑血流,显示患侧局部脑血流量较术前明显改善(t=3.312,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后的中长期临床随访,显示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对血流动力学性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are a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 of cells that are provided by the bone marrow and other adult tissue in both animals and humans. They express both hematopoietic and endothelial surface markers, which challenge the classic dogma that the presumed differentiation of cells into angioblasts and subsequent endothelial and vascular differentiation occurred exclusively in embryonic development. This breakthrough stimulated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ir physiologic function to allow development of new therapeutic options. One focus has been on their ability to form new vessels in injured tissues, and another has been on their ability to repair endothelial damage and restore both monolayer integrity and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denuded vessels. Moreover, measures of their density have been shown to be a better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both in healthy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opulations than the classical tools used in the clinic to evaluate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review the effects of EPCs on revascularization and endothelial repair in animal models and human studies, in an attemp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function, which may lead to potential advancement in clinic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