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蟑螂携带霉菌的调查,已见前报。本文报道1983年深入工作的结果。地点仍在本市市区酱品厂、医院、食堂、居民点。捕捉的虫种为美洲大蠊(P.americana)和黑胸大蠊(P.fulginosa)。由于黄曲霉毒素(AFT)的产生集中于黄曲霉(A.flavus)和寄生曲霉(A paraciticus),我们重点分离了这两种曲霉,并做了产黄曲霉毒素B1(AFTB_1)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黄曲霉毒素B1与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了解黄曲霉菌超微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我们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黄曲霉菌10株产毒株和12株无毒株的超微形态差别。现将方法和结果叙述如下: 方法和步骤 将察氏培养基上的黄曲霉菌连同培养基切成5×5×1mm~3的小块,以1.5%KMnO_4固定2小时,再用1%OsO_4固定2小时。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Smith和Halls已经论证指出,大肠杆菌的某些菌株产生一种能够引出聚积在已经结扎的动物肠袢内的液体的有过滤作用的物质。Gyles进一步叙述了两种大肠杆菌的肠毒素:一种是能透析的耐热的毒素,另一种是具有较大分子的非透析的相对不耐热的肠毒素。许多研究者后来进行广泛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了上述两种肠毒素具有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地区粮食中黄曲霉产毒性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7省、区524份粮食样品中分离的1660株黄曲霉,其产毒株的百分率以广西最高,甘肃未分离出产毒株;产毒菌株的平均产毒量也是广西最高,辽宁和吉林最低,总的趋势是华南、华中和华东地区高,华北较低,东北和西北最低;各地产毒菌的百分率与全国普查粮食中黄曲霉毒素B_1 的阳性率呈非常显著的等级相关,并与各地区肝癌死亡率呈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在对腹泻病原和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对致泻性大肠杆菌的认识已日益深入。目前已发现致泻的大肠杆菌有三种:(1)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2)病原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3)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其中对产毒性大肠  相似文献   

6.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埃希菌(E.coli),俗称大肠杆菌,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在新生儿和幼畜出生后,即从口进入肠道,随之大量繁殖,寄居终生,是兼性厌氧正常菌群的优势菌种。一些血清型对维持肠道生理功能及可合成维生素B、K等供宿主利用起着重要作用。当大肠杆菌侵入肠外组织或宿主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肠外感染。  相似文献   

7.
辽宁产东亚钳蝎毒镇痛作用与脑内中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立体定位、核团内注射与电解损毁核团技术及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方法,以猫丘脑后核内脏大神经诱发单位放电为内脏痛指标,观察向尾状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杏仁内侧核内注入东亚钳蝎毒及在电解损毁3个核团前后PO内脏大神经诱发单位放电的变化。在损毁诸核之前刺激内脏大神经引起单位诱发放电,损毁诸核之后诱发放电减弱或消失,这与辽宁产东亚钳蝎毒注入诸核团中的作用相一致。表明蝎毒的作用部位与上述核团有关,更进一步证明蝎毒作用部位  相似文献   

8.
对从广州市某医院儿科病房腹泻儿童粪便中检测获得的46株产肠毒性大肠杆菌的4种遗传型菌株,用14种常用抗生素进行敏感试验和质粒特征分析,结果:在124株大肠力中,分别用ETEC的4种^32P-DNA基因探针检测,总阳性率为37.10%(46/124),ST-p的阳性率最高,占60.87%(28/46),有三例病人分别受到2株具有不同遗传型ETEC感染。药物敏感试验,多数的菌株对青霉素G(100%)、  相似文献   

9.
对从广州市某医院儿科病房腹泻儿童粪便中检测获得的46株产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的4种遗传型(LT-h、sT-p、ST-h和CFA/I)菌株,用14种常用抗生素进行敏感试验和质粒特征分析,结果:在124株大肠杆菌中,分别用ETEC的4种 ̄(32)P-DNA基因探针检测,总阳性率为37.10%(46/124),ST-p的阳性率最高,占60.87%(28/46),有三例病人分别受到2株具有不同遗传型ETEC感染。药物敏感试验,多数的菌株对青霉素G(100%)、红霉素(73.91%)、氨苄青霉素(69.57%)和羧苄青霉素(65.22%)有抗性,82.61%以上的菌株对多粘菌素B、氟哌酸、庆大霉素和先锋霉素V是敏感的,46株ETEC的质粒携带率为63.04%(29/46),各菌株之间的质粒图谱不尽相同,菌株的质粒携带数1-11个不等,分子量1.1-75.6Md.发现抗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菌株中,质粒的含量有显著差异(χ ̄2=15.99、P<0.01)。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1897株(下称1897)是目前最有实用前途的灭蚊幼微生物。对其杀灭效果已有许多研究,但发酵条件对1897产毒的影响却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1.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蛋白胨、花生蛋白、硫酸铵、硝酸铵、尿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产毒力有机氮优于无机氮,而有机氮中以植物性花生蛋白最高。尿素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葡萄糖、麦芽糖、甘油及淀粉均能提高产毒能力,山梨醇、蔗糖虽能刺激生  相似文献   

11.
12.
眼镜蛇毒与蝮蛇毒均有抗凝作用。本文采用其粗毒对正常人血浆进行体外凝血功能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蛇的粗毒均能显著延长PT,KPTT,Rvv-CT,TT,AT,且加速血浆凝块在尿素中溶解。提示这两种蛇毒对外、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多种凝血因子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黄曲霉素是已知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类,其致癌作用,已在多种实验动物中得到证明,它在自然界主要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产生。前报已述蟑螂体表和消化道均可带染多种霉菌,其中不乏产毒黄曲霉菌,甚至有产毒毒能力高达几十万ppb的强毒株。为了对蟑螂传播霉菌,危害人类健康的机制进行探讨,我们用人工方法将产毒黄曲霉菌孢子悬液注射到蟑螂消化道,  相似文献   

14.
黄绿青霉菌不同培养基上产毒能力差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黄绿青霉菌在不同培养基上产毒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 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分别培养黄绿青霉菌 ,然后提取培养基中的黄绿青霉毒素 ,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毒素含量。结果 黄绿青霉菌在查氏培养基上生长旺盛 ,产毒能力大于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结论 利用查氏培养基培养黄绿青霉菌可得到比较高的毒素产量。  相似文献   

15.
辽宁产东亚钳蝎毒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离体脑片技术及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方法,研究了 东亚钳蝎毒及某些活地海马CA1区痛敏神经元的影响,以了解蝎毒的作用机制,以CA1区记录到细胞内放电54个单位,其静息电位平均值为45±5mV,当给予海马伞入口处一定强度刺激时,在海CA1区记录到细胞内放电,向海马脑片灌注蝎毒液时,CA1区细胞内放以抑制,说明蝎毒液有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其毒性和结构有关。凡二呋喃环末端有双键的毒性较强,并有致癌性,如B_1、G_1和M_1。经1988年对216份主粮霉菌污染调查统计,检出黄曲霉的有88份,检出率为40.74%,而所检大米、小麦、面粉、豆类和玉米等五种主粮均检出黄曲霉,检出率在32~60%之间。为进一步了解我区主粮污染黄曲霉的产毒情况,我们于1989年4~6月将去年调查中分离的部分黄曲霉菌株作了产毒实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产东亚钳蝎毒内脏痛镇痛作用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辽宁产东亚钳蝎毒对内脏痛的影响。方法:用立体定位技术和细胞外记录方法,并做了蝎毒的镇痛作用与吗啡进行比较。结果:以丘脑后核内脏大神经诱发单位放电做为内脏痛的指标,静脉注射蝎毒提取液后,在20只猫中16例受到抑制。实验中观察了血压的变化,注射蝎毒提取液后未见血压的降低,反而出现血压一过性升高。结论:蝎毒的镇痛作用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效价强于吗啡。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活体观察腐皮镰刀菌、黄曲霉菌感染小鼠角膜的过程,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影像学资料。方法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右眼分别接种腐皮镰刀菌和黄曲霉菌,采用角膜划痕法制作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行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激光共焦显微镜图像显示:在感染早期,腐皮镰刀菌表现为短线状或蚯蚓状结构,中期为长而支挺、分支极少的长线状结构,病变部位角膜形态结构破坏明显;黄曲霉菌在早期为短小、弯曲的蠕虫状结构,中期为走行更加弯曲,分支较多呈树枝状或簇状结构,病变部位角膜形态结构消失。后期均未见真菌结构。结论不同菌种感染所致真菌性角膜炎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菌丝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且同一菌种不同时期在角膜组织中菌丝形态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