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优点。方法 76例 ( 82眼 )采用反弧形巩膜隧道切口摘出白内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并与 65例 ( 68眼 )传统大切口手术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 1周及 2月随访观察 :小切口组裸眼视力≥ 0 5者分别占 5 6 1%和 79 3 % ,平均散光为 ( 1 92± 1 0 2 )D和 ( 0 92± 0 75 )D ;大切口组裸眼视力≥ 0 5者分别占 3 4 0 %和 60 3 % ,平均散光为 ( 4 5 6± 1 5 2 )D和 ( 2 5 1± 1 48)D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小切口手术组织损伤轻 ,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 ,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贫困地区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摘除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336例(336只眼)Ⅳ级以上核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晶状体摘除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天、3天视力在0.5以上分别为240只眼(71.4%)、265只眼(78.8%)。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眼压升高。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小切口晶状体摘除治疗Ⅳ级以上核白内障切口小,术后反应轻,散光小,并且视力恢复快,费用低。手术技巧的提高可避免或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68例(68只眼)硬核白内障通过6mm小切口用劈核器碎核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称非超声乳组);随机抽取32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简称超乳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一周视力≥0.5,非超乳组50只眼(78.09%);超乳组26只眼(81.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术后散光均较小。非超乳组主要并发症为:可逆性角膜内皮混浊,后囊膜破裂。结论:硬核白内障用劈核器碎核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创伤小,技术难度小,费用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性白内障285例285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充分散瞳,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手术,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d裸眼视力>0.3者265眼(93.0%),≥0.5者245眼(86.0%)。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有切口愈合快、术后反应小、减少术后散光,易于防止和处理术中发生的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其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优点。方法 对656例(679眼)施行小切口手术,做右上象限(9点钟与12点钟之间)沿角膜缘切开球结膜,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10点钟与11点钟之间紧靠角膜缘的巩膜上,做一直线形半切开,切口两端各距角膜缘1-1.5mm,切口宽5.5-6.0mm。术中根据核硬度适当延长切口。结果 术后3天视力达0.5以上者516眼(76%),术后1月视力0.5以上者627眼(92%),术后散光轻,伤口愈合快,视力提高快,并发症少,结论 此手术由于切口小,无需缝线,设备简单,易于掌握,便于在基层开展。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研究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9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上方角膜缘后做5.5mm角膜隧道小切口,对67例(81眼)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分割术摘出,并植入人工晶状体。对照组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ECCE)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术后3天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小切口组占91.36%,对照组占63.16%,两组之间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小切口组术后第3日。1周、1月和3月时的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P<0.05)。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获得与超声乳化术相近的术后结果,而且对Ⅵ级和Ⅴ级硬核白内障则更安全,且投资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72例172眼,排除术前合并其他眼疾和不适宜手术的患者。麻醉按白内障手术常规。术前充分散瞳,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手术。结果:术后各期视力恢复情况:172例172眼手术后1wk;1,3mo后,视力均有大幅度提高。其中术后1wk,裸眼视力>0.5(93%),>0.8(7%)。术后1mo,视力>0.6(24%),>0.8(43%),>1.0(33%)。术后3mo,视力>0.8(29%),>1.0(71%)。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有切口愈合快、术后反应小、减少术后散光,易于防止和处理术中发生的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其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改良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5年在我院行改良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32例(38眼)。手术中隧道切口较长(内切口与外口之间距离3~4mm)。植入光学部直径为6.0mm的PMMA一体型人工晶状体,通过被植入人工晶状体,利用C襻驱使切口12:00点处皮质进入瞳孔区和前房后吸出。术后随访1~2a。结果术后1周内裸眼视力达到0.5以上者30眼,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达到0.5以上者32眼,1a后仍保持0.5以上者30眼。术后1周、1~2个月、1a角膜散光分别为(1.15±0.56)D、(1.05±0.46)D、(0.76±0.23)D,与术前(0.56±0.28)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渗漏,前房形成良好,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术后2a5眼出现晶状体后囊点状混浊。结论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免缝线,手术安全性高,效果良好,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118例白内障患者的118只眼,随机分为2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组58只眼与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60只眼。对比观察两种术式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并发症、近远期术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成本低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且学习曲线短。结论: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在基层医院的白内障治疗中推广。眼科学报2007;23:247-25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联合除风益损汤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IOL植入术治疗的120例120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57眼)与中药治疗组(63例63眼),对照组术后主要是常规抗感染以及对症支持治疗,中药治疗组术后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使用除风益损汤.术后1wk观察患者前房纤维蛋白渗出程度和视力情况,术后6mo观察患者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术后1wk前房纤维蛋白渗出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中药治疗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疗效评价,术后6mo,对照组无效26眼(45.6%),有效10眼(17.5%),显效21眼(36.8%);中药治疗组无效6眼(9.5%),有效17眼(27.0%),显效40眼(63.5%),中药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联合除风益损汤治疗白内障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230眼)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男115例(121眼),女100例(109眼),年龄30~89(平均59.5)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50例(160眼),外伤性白内障15例(15眼),青光眼并发白内障5例(5眼),代谢性白内障30例(35眼),先天性白内障15例(15眼).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的眼数术后1d,1wk,1mo分别为115眼(52.3%),163眼(74.1%),192眼(87.3%).10眼视力没有提高.主要原因:(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眼;(2)老年性黄斑病变2眼;(3)高度近视眼底改变2眼.结论:此项手术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效果可靠,适应证广,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13.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白内障患者90例(90眼)于9点至12点角膜缘后作6~8mm的巩膜隧道切口,撕囊或截囊后以晶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注吸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d视力:3眼<0.05,66眼≥t0.05~<0.3,21眼视力≥0.3;术后1mo复查时视力2眼<0.05,32眼≥0.05~<0.3,56眼≥0.3.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2眼人工晶状体植入失败.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效果满意,适宜于开展白内障防盲治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在表面麻醉下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01/2013-03在我院眼科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者358例372眼,观察术中疼痛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感,术中麻醉效果明显,能很好地配合手术者342眼(91.9%);术中偶感轻微疼痛,可忍受并能配合手术顺利完成者17眼(4.6%);另有8眼(2.2%)患者因疼痛无法耐受手术;5眼(1.3%)患者因无法固视而改行球后或球周麻醉。术后第3d最佳矫正视力4.0~4.5者57眼(15.9%),4.5~4.8者213眼(59.3%),4.8以上者89眼(24.8%)。结论: 表面麻醉下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手术避免了相应的并发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质量较好,适宜于基层的防盲治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04/2008-12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12例312眼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05者307眼,脱盲率98.4%;≥0.3者285眼,脱残率91.3%。术中、术后并发症:后囊膜破裂4眼(1.3%);术后角膜水肿75眼(24.0%);虹膜损伤2眼(0.6%);术后暂时性高眼压5眼(1.6%);瞳孔轻度变形者6眼(1.9%);人工晶状体夹持2眼(0.6%);术后葡萄膜炎12眼(3.8%);人工晶状体未能一期植入者5眼(1.6%);1wk后角膜平均散光1.53±1.32,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易行,特别是对基层医院不失为防盲复明手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方法。方法观察76N(93眼)手术结果,随访2~24月.对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预后作了分析和讨论: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占72.04%。主要并发症有后囊破裂,虹膜损伤,角膜水肿等。结论本手术是基层医院一种有效的术式,早期因操作不当和经验不足可引起一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368例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视力及安全性等进行研究。结果:小切口手术对眼球组织损伤小,炎症反应轻,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时间短,费用低,眼压控制好。结论:小切口手术与常规大切口手术相比有显著效果,可获得与超声乳化手术相近的效果,简单易行,投资小,费用低,安全可靠,效果理想,适宜在中小地区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194眼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视力较前明显提高,视力>0.5者152眼(78.4%),0.5~0.1者37眼(19.0%),<0.1者5眼(2.6%)。结论:小切口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易掌握、切口闭合好一般不需缝合、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小瞳孔状态下白内障手术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方法:对42例46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利用黏弹剂钝性分离虹膜后粘连或瞳孔缘放射状剪开的方法扩大瞳孔,白内障囊外摘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6~18mo,所有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04~0.1者8眼(17%),0.2~0.5者18眼(39%),0.6~1.0者20眼(44%),其中视力<0.1者均为眼后段病变所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小瞳孔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