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以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作为早期动脉硬化指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IMT变化及其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糖尿病组,其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作为控制良好亚组(37例),HbA1c>7.0%作为控制不良亚组(123例).另选择糖耐量正常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38名).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和股动脉(FA)的IMT.结果 糖尿病组的CCA-IMT、ICA-IMT、FA-IMT均显著厚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0.05、0.01);且控制不良亚组均显著厚于控制良好亚组(P值均<0.05),经年龄校正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糖尿病组中,CCA-IMT、ICA-IMT及FA-IMT与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bA1c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较糖耐量正常人群CCA,ICA、FA的IMT明显增厚,动脉硬化较严重,调控血糖、血脂有助于减轻IMT增厚,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血脂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HbAlc的测定结果将纳入研究者分为两组,A组(HbAlc控制较差):HbA1c7.0%,60例;B组(HbAlc控制较好):HbA1c≤7.0%,60例;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A组和B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组,HDL-C则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A1c7.0%)TC、TG、LDL-C明显高于B组(HbA1c≤7.0%),HDL-C则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bAlc与TC、TG、LDL-C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异常,TC、TG、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人,HDL-C则低于正常人,降低HbAlc可明显降低TC、TG、LDL-C,因此HbA1c及血脂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诊断、病情控制和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伟 《疑难病杂志》2010,9(4):267-26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66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组)和45例单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B组)以及42例老年正常体检者(C组),对其相关指标包括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等进行检测。结果A组,B组的SBP、DBP、BMI等均高于C组(P<0.05,P<0.01),且A组高于B组(P<0.05);A组、B组的HbA_(1c)、FBG、TG、HDL-C、hsCRP、UA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A组HDL-C、UA、hsCRP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血尿酸和血脂异常,监测血脂及血尿酸水平并进行干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强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抑制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将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A组25例,强化血糖、血压控制;B组12例,A组基础上加用强化血脂治疗;C组20例和D组15例,在B组基础上分别加用维生素E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 A组空腹血浆肥胖抑制素水平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血浆肥胖抑制素浓度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负相关(P均<0.05),与HDL-C呈正相关(P<0.05);逐步校正年龄、性别、BMI、WHR、血糖和血压后,较高水平的空腹血浆肥胖抑制素浓度与强化控制血脂相关(P<0.01).结论 强化控制血脂较未强化控制血脂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肥胖抑制素水平升高,肥胖抑制素可能与脂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在该院2015年5~12月就诊患者中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在同期体检健康的人群中选择80倒,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血脂指标,并对指标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HbA1c、FBG、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胆固醇(LDL)、高密度胆固醇(HDL)等指标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观察组中TC、TG、LDL等指标的变化与HbA1c、FBG呈正相关,HDL的变化与HbA1c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与HbA1c的变化与血糖控制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将HbA1c与血脂指标联合检测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和相关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CA19-9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31例住院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A组,HbA1c<7%)、控制欠佳组(B组,HbA1c 7%~9%)、控制差组(C组,HbA1c> 9%),比较3组血清CA19-9升高的患病率,并分析CA19-9水平与各项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血清CA19-9升高的患病率为25.30%,其中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CA19-9与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CA19-9升高与血糖控制水平及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樊爱青  苏齐  彭欣  侯进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7):1207-1209
目的 了解浦东中部社区建立全科家庭医师责任制管理模式下的社区2型糖尿病及其伴发中心性肥胖的关系和血糖达标情况。 方法 调查上海浦东某社区纳入浦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系统在册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 055例,共收回901例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85.40%,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压、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等各项指标作基线调查,统计其相关性。 结果 9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发中心性肥胖403例(44.73%,中心性肥胖组),未伴发中心性肥胖498例(55.27%,非中心性肥胖组)。中心性肥胖组与非中心性肥胖组患者病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9,P=0.025)。非中心性肥胖组患者FPG、Hb A1c、血脂达标率均高于中心性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浦东中部社区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管理模式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过半,伴中心性肥胖者血糖、血脂达标率低,加强社区肥胖体型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干预是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重要防治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信息管理系统(DIMS)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对患者预后的作用,以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 选取在上海市同仁医院糖尿病专科门诊连续治疗1年以上的患者,分为3组.A组:应用DIMS为患者建立电子病历并进行健康教育,每季度举办糖尿病俱乐部进行强化教育.B组:在患者接受门诊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C组:仅接受普通门诊治疗.观察治疗后6、12个月时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动脉压(MAP)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情况.同时,采用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CSSD70)评价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时的综合情况.结果 治疗6、12个月时,3组的FPG、2hPG和HbA1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值分别<0.05、0.01).治疗6个月时,A、B组的2hPG、HbA1c、TG和LDL-C达标率显著高于C组(P值均<0.05),A组的MAP达标率显著高于C组(P<0.05).治疗12个月时,A组的血糖、血压和血脂各项指标的达标率均显著高于B、C组(P值分别<0.05、0.01),且A组的HbA1c达标率也显著高于C组(P<0.01);A、B组CSSD70量表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C组(P值分别<0.05、0.01),A组的生活习惯评分显著高于B、C组(P值均<0.05).结论 DIMS和健康教育的联合应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实现良好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糖控制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北京市某社区40岁及以上的T2DM患者及非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及血脂等实验室指标检测、baPWV测量。根据HbA1c结果将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分析血糖控制情况与baPWV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341名研究对象,包括733名T2DM患者及608名非患者。与非患者相比,T2DM患者中baPWV异常(baPWV≥1700 cm/s)率较高(40.8% vs.26.8%, P<0.001)。分别以HbA1c<6.5%和HbA1c<7.0%为血糖控制目标时,非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组、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组之间的baPW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n-diabetes vs. HbA1c<6.5% T2DM vs. HbA1c≥6.5% T2DM:26.8% vs.32.8% vs.42.6%,P<0.001;non-diabetes vs. HbA1c<7.0% T2DM vs. HbA1c≥7.0% T2DM:26.8% vs.36.0% vs.43.4%,P<0.001)。控制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病程、心血管疾病史、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因素后进行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HbA1c<6.5%的糖尿病患者baPWV异常的OR值为0.927(95%CI 0.560~1.537),HbA1c≥6.5%的糖尿病患者baPWV异常的OR值为1.826(95%CI 1.287~2.591);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HbA1c<7.0%的糖尿病患者OR值为1.210(95%CI 0.808~1.811),HbA1c≥7.0%的糖尿病患者baPWV异常的OR值为1.898(95%CI 1.313~2.74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baPWV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血糖控制不良是baPWV异常的危险因素,良好控制血糖可能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路径干预与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1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路径干预组9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97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1c水平、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路径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HbAlc、体重指数、总胆固醇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路径干预与管理模式可较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管理在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为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将 120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方法相同。研究组给予社区随访、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用药指导等强化管理措施,对照组不予处理。比较 2 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结果 管理 1 年后,研究组 FPG、2hPG、 HbA1c 都明显降低,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 1 年后 FPG、2hPG、 HbA1c 明显上升,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年后两组 FPG、2hPG、 HbA1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糖尿病管理对 2 型糖尿病防治具有积极作用,能明显降低血糖水平。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是有效控制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松江区叶榭社区内确诊的6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35例,实行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的综合干预;对照组326例,仅常规药物治疗,历时2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糖控制率。结果经过2年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其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上述指标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干预组血糖控制率为5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糖控制率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是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有效防治的理想手段,值得在社区内积极开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A199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2例健康体检者(A组,对照组)及146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按HbAlc水平分为控制组(B组,HbA1c<7.5%)及未控制组(C组,HbA1c>7.5%)两组。比较3组CA199水平;分析HbA1c与CA199的相关性;以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比较各变量对CA199的影响程度。结果 C组的CA199水平显著高于B组及A组(P<0.05),而B组及A组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A199与HbA1c、FPG、2hPG、TG均呈正相关。结论血糖未控制的T2DM患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控制患者及健康者;HbA1c是影响CA199的独立危险因素,T2DM患者CA199升高与血糖长期控制差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某大学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及血脂达标情况,为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大学社区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22名,并按照HbA1c<7.0%为达标值分为达标组患者(90例)和未达标组患者(132例),收集其基本信息、体检信息、人口学信息、现病史、既往史、并发症信息、治疗现状及实验室检查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222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达标率为40.54%;单项指标达标率较低,血压、血脂及体重指数的达标率分别为50.45%、31.53%、40.99%。血糖达标的同时血压、血脂得到控制的患者分别有22.97%、11.71%。而血糖、血压、血脂均达标的为7.66%,达标率较低。结论:目前大学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较低,伴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者血压、血脂同时达标率更低。因此,对大学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血糖、血压、血脂、BMI水平等危险因素综合性的治疗,提高各项指标的综合达标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和死亡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30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远程随访组及门诊随访组。通过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糖、HbA1c、血糖达标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及1年时,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PG及HbA1c水平均较基线时明显下降(P0.05)。随访1年时,远程随访组患者的餐后2h PG及HbA1c水平均较门诊随访组明显降低(P0.05)。随访1年时,远程随访组HbA1c达标率明显高于门诊随访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远程血糖管理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对患者长期的血糖控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干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144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糖尿病知识知晓水平及自我管理效能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知识知晓水平和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开展8次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6个月后结果显示,干预组的BMI、SBP、DBP、TC、LDL-C、FPG及Hb 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的BMI、SBP、TC、LDL-C、FPG及Hb A1c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2个月后,干预组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水平和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干预组总自我管理效能、饮食自我效能、用药自我效能及急症处理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参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水平及自我管理效能,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晓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8):2156-2158
目的:观察初发的2型糖尿病病人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改用口服药物对血糖的影响以及药物成本分析。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28例,随机分为两组,疗程12个月。强化组在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达标后改口服药物。对照组初发一直口服药物控制血糖。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每月药费。结果: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强化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强化治疗后强化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未经强化)明显改善,每月的药费花销也明显较对照组少,而对照组的药物种类、药量、给药次数明显要比强化组多。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还可以降低药物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140例糖尿病患者,90例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伴并发症组患者其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而糖尿病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治疗效果的一项良好指标,与空腹血糖检测相结合更有利于临床对糖尿病诊断、监控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类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24 h血糖波动特点,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糖进行早期监测和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皮肤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血液病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其中DM1组静滴甲强龙40 mg,DM2组静滴地塞米松10 mg,DM3组一次口服强的松30 mg;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 d.对三组患者分别行3 d动态血糖监测,比较其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全天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等动态血糖参数的变化.同时在患者行3 d动态血糖监测的第2天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监测其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血糖漂移情况,包括低血糖时间比率、高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结果 DM2组患者的HbA1c、MAGE、SDBG、MPPGE水平均高于DM3组和DM1组,而DM3组的HbA1c、MAGE、SDBG、MPPGE水平均高于DM1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组患者的MO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1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为(17.35±4.27)%,血糖波动系数为(2.52±1.22);DM2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为(26.30±6.30)%,血糖波动系数为(3.98±1.57);DM3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20.29±4.03)%、血糖波动系数(3.31±1.17);由此可知DM2组患者的高血糖时间比率、血糖波动系数显著高于DM1组及DM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1组、DM2组、DM3组三组患者的低血糖时间比率分别为(2.60±1.42)%、(6.61±2.07)%、(3.87±1.92)%,故低血糖时间比率由低到高依次为DM1组、DM3组、DM2组,其中DM2组患者的低血糖时间比率最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尿病患者除全程常规监测HbA1c外,还应动态监测血糖,以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郑维聪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9-60,63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tropathy,DPN)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及血糖等指标,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上述指标与DPN发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及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随着病情加重,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有升高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38、16.515,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尿酸、高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与DPN的发生密切相关,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对于改善DPN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