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晓燕 《光明中医》2013,28(2):347-348
目的探讨中西医疗法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确诊川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配合中医辨证论治的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单纯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口服阿司匹林,均半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21.4,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川崎病比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佳,并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粘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可累及心血管系统,损害冠状动脉,成为小儿冠心病的原因,引起严重后果。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2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日本MCLS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0例枣庄市薛城人民医院(277000)陈增芳关键词川崎病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观察我院1990~199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2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班拟定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亦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系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于1967年首次报道,以急性发热、出疹、口腔黏膜溃疡糜烂(临床多见杨梅舌)、手足水肿、颈部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改变为主的急性发热性小儿疾病 ,以 5岁以内的男孩多见。自 1999年 6月~2 0 0 0年 12月 ,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 32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共 32例 ,其中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8个月~ 4岁半 ;病程 6~ 11天。临床以发热 5天以上 ,周身散在皮疹 ,双眼结膜充血 ,口腔粘膜潮红 ,咽充血 ,唇红而干、裂 ,颈部淋巴结肿大 ,手足硬肿 ,后期出现指、趾端膜状脱皮为特征。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计数增高者 32例 ,血沉增快者 2 8例 ,EB病毒抗体阳性者 8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冠…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证候和诊断作了分析和阐述,并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川崎病的辨证施治及疗效,同时结合病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军仓  赵明德 《新中医》1995,27(5):32-3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4例王军仓,赵明德主题词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温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卫气营血辨证儿童川崎病,又称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CLS),为婴儿及儿童时期一种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临床以皮肤多形性斑丘疹,眼结膜充血,口...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6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26例曹县中医院(274400)郭龙恩关键词川崎病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中西医结合疗法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简称MLNS或MCLS,是一种以全身过敏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病死率为1.5%~2%,婴儿...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若萍 《光明中医》2008,23(7):943-94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确诊为小儿川崎病患儿,给予西药:免疫球蛋白、抗炎、抗凝类药物;中药: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类药物;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结合心脏彩超及各种相关检查,调整药物的用量用法;结果:临床治愈9例,好转3例,对冠状动脉微扩张患儿,做一年以上追踪。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川崎病,患儿病情相对稳定,无再次发病率及明显并发症出现,疗效显著,特做一回顾性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6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以西药组和中西结合用药组治疗,并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均有腹痛、呕吐、腹泻等不适1例,调整药物剂量即可。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川崎病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80例临床观察北京东单儿童医院(100006)王卫玲,崔彩善,贾俊英关键词川崎病,中西医结合,热入营血,气阴两虚夹瘀川崎病于1967年首次报道以来,发病数逐年增加。本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小儿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以持续发热、粘膜皮肤的...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1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级以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以2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2.3%,100%,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8.75%,68.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急性的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发病年龄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合并巨大胆囊患儿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案资料患儿,男,4岁,因"发热伴左侧颈部肿物1d"于2013年12月4日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 38℃,神清,反应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小儿川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s,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好发于婴幼儿,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可累及心脏,尤其是冠状动脉,可引起冠状动脉损害、冠状动脉瘤。目前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已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1]。研究显示,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s,IKD)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存在诊断困难、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等情况[2],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则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7.
不完全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的疑难杂症,病因至今未明,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方法.通过文献整理与总结,比较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并对此病的认识进行文献整理与总结,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的思路,将病程分为3个阶段,提出中西医诊断方法,对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思路进行阐述.以期提高疗效,改善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病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蔷华  李淑华 《新中医》2008,40(6):90-9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给予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的同时,按川崎病的不同阶段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气营两燔型、阴虚邪恋型、气阴两伤型3型治疗.结果:显效2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川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Kawasaki)病,又名婴儿急性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MCLS)。1967年首先由日本儿科医师川崎富作报道而得名。病因至今未明,但细菌、病毒感染、免疫反应或环境污染等致病因素受到普遍重视。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川崎病的概况综述如下,仅供参考。一单方治疗李氏报道的一组7例,临床均见发热,四肢末端红斑,唇红干裂,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用加味银翘地黄汤(银花,连翘各6~12克,赤芍,丹皮各3~5克,青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5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院儿科自1985~1988年收治川崎病5例。笔者试用中药为主,配合西医支持疗法,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3岁以下3例,5岁、9岁各1例;发病于复秋两季。均符合日本 MLNS 研究委员会对该病(1984)修订的第4版诊断标准:(1)发热持续5日以上;(2)四肢末端改变,急性期掌跖发红、硬肿,恢复期指趾端膜样脱皮;(3)多形性皮疹;(4)双眼球结膜充血;(5)口唇潮红,草莓舌,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6)急性期非化脓性淋巴结肿胀。主要临床表现:体温4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