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玲琍 《当代医学》2014,(28):27-28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12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n=60)。实验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3.65±0.62)d及平均切口愈合时间(10.86±1.27)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8.65±1.64)d,(18.50±2.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波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操作简单,切口愈合效果令人满意,治疗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2009年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30例患者,均给予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切口后,分为胰岛素+高糖注射治疗(试验组)、切口内置高渗盐水+庆大霉素8 U纱条引流治疗(对照组),观察其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别.结果 所有病例切口全部愈合,试验组平均疗程10~12 d,对照组平均疗程16~18 d,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创后行胰岛素高糖注射治疗是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一种有效的方法.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电刀,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治疗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微波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9.12±2.35)d,短于对照组的(11.44±3.27)d(P〈0.01)。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采用微波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加快切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药物联合物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再次缝合率。结果观察组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住院时间、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再次缝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物理治疗对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效果显著,其可有效促进患者伤口愈合时间,降低再次缝合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蜂蜜外抹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组在常规换药后期予以蜂蜜涂抹创腔。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蜂蜜应用于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能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渗葡萄糖配伍胰岛素治疗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两组,试验组予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和胰岛素5U,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两组全部治愈,治疗率100%.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2).两组切口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张秀平 《吉林医学》2014,(15):146-3343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优化临床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52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用红光照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2.1±0.9)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5.8±3.1)d;治疗5 d后,试验组伤口愈合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两项指标试验组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治疗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郑雯娜  张瑗  孟玉春 《吉林医学》2014,(6):1178-117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选择脂肪层厚度≤4 cm 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术后第3天皮下联合注射2 ml庆大霉素加1 ml地塞米松加1 000 U糜蛋白酶。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结果:治疗组2例出现脂肪液化,切口Ⅱ期缝合后愈合,其他均5~7 dⅠ期愈合。对照组20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切口Ⅱ期缝合后切口愈合,其他7~15 dⅠ期愈合。结论: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皮下联合应用处理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可减少住院时间,患者乐于接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术后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1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50例)脂肪液化之切口,用大黄、芒硝混匀后外敷,并给予红外线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n=51例)应用普通换药及挤压方法,每日换药1次。结果试验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更换敷料及应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切口次数、二次清创缝合术的几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外敷加红外线治疗能促进脂肪液化伤口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加快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涂爱风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761-4761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产科24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经过合理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妇产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与患者皮下脂肪含量过多、电刀的使用、切口暴露时间过长、止血不彻底、自身愈合能力下降等有关。结论针对相关高危因素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疗、护理措施,对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临床统计了48例妇产科剖宫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行大黄、芒硝合并美宝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碘伏消毒后加用l%依沙吖啶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及愈合率,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74.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黄、芒硝合并美宝外敷有利于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有助于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余光琼 《中外医疗》2013,(12):102-102,104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经上述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无脂肪液化及切口感染发生,其肥胖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长于非肥胖患者的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与肥胖、贫血及糖尿病关系密切,加强围术期的管理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优化临床治疗方案;调查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伤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52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用红光照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有效率.选取100例发生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结果 实验组脂肪液化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肥胖、手术时间长、ASA分级严重.结论 红光治疗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危险因素为肥胖、手术时间长和ASA分级严重.  相似文献   

14.
薛红册   《中国医学工程》2013,(6):86-86,90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接受切口置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有助于所缩短其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于艾灵 《大家健康》2013,(11):105-106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将52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配到青霉素治疗组(对照组26例)和青霉素配合紫外线治疗组(治疗组26例)。术后第一天,对照组接受500ml生理盐水稀释8万U青霉素静脉注射治疗,直至切口愈合;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腹部手术切口每天进行30分钟短波紫外线[1]灯照射治疗,直至切口愈合。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切口脂肪液化程度[2]。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相总有效率为84.6%,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紫外线配合治疗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有较好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黄加芒硝治疗妇产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将4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在严格消毒下每天在已出现脂肪液化的腹壁切口边缘用手挤出黄色液体,挤压后用大黄加芒硝外敷;对照组20例在严格消毒下将液化的腹壁充分扩开,定时换药。结果:40例患者切口全部治愈,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天~3天,平均2天。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为7天~14天,平均10.5天。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黄加芒硝外敷治疗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能有效的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住院日,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梅 《吉林医学》2014,(13):2891-2892
目的:探讨皮下留置负压持续引流在预防妇产科腹部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选持行腹部手术的200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的切口缝合处理,实验组术后采用切口处皮下置管持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脂肪液化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术后采用切口皮下置管持续负压引流可有效降低脂肪液化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董霞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53-153
目的研究有效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出现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病人110例进行临床治疗研究。结果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10例,通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之后,患者切口愈合情况良好,患者全部痊愈后出院。本次研究表明和腹部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相关的因素有产妇胎膜早破、剧烈运动、术后咳嗽、肌体愈合能力差、切口过长时间曝露在外、患者体质肥胖等。结论妇产科开展临床工作时,强化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早期预防工作,实行妇产科腹部切口早期干预,对保障切口安全快速愈合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次性头皮针软管抽吸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及妇产科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一次性头皮针软管抽吸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换药次数、渗液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切口渗液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次性头皮针软管抽吸法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为以后的治疗和保健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治疗及预防措施,观察对比两组的切口愈合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手术切口脂肪化的主要原因分别为肥胖、妊娠期高血压、营养不良、糖尿病、使用高频电刀等因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妇产科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治疗时间,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