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用左氧氟沙星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并将其分成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患者(83.7%),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左氧氟沙星相比,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莫西沙星组40例和左氧氟沙星组40例。结果:莫西沙星组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恢复时间、胸部阴影明显吸收>50%时间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莫西沙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及副作用。方法选择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7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莫西沙星组96例、环丙沙星组56例和左氧氟沙星组45例,研究对象除抗菌药物治疗不同,其他药物均相同。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组、环丙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5%、76.8%、71.1%。莫西沙星组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0.7,P0.05)。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P0.05)。莫西沙星组、环丙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71.4%、66.7%。三组比较,莫西沙星组细菌清除率最高(P0.05),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组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组、环丙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5.4%、4.4%,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比较,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更好的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化、开放、阳性药物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予以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6.7%;实验组有效率为88.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χ2=10.370,P=0.016;两组细菌学疗效,比较χ2=10.158,P=0.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莫西沙星临床疗效确切、细菌清除率高,且不良反应与左氧氟沙星无明显差别,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徐庆翰 《当代医学》2021,(11):173-174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口服莫西沙星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基础组和拓展组,各25例。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基础组患者进行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治疗,拓展组患者在基础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莫西沙星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结果拓展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拓展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基础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拓展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时,在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莫西沙星口服治疗,既能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又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肺部啰音、发热等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文采用随机、开放、前瞻、多中心临床试验。收集86例伴有吸入因素的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别给予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治疗结束后7~14d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结果:莫西沙星组治愈36例(80%),对照组治愈23例(56.1%),组间临床治愈率存在显著差异。细菌清除率:莫西沙星组清除率76.2%。对照组66.7%。两组病原菌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共有10例次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对照组共有15例次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两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莫西沙星治疗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35%,比较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05%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9.3%显著低于对照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可行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不但用药方便快捷,更能快速改善患者情况,清除细菌,改善预后,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观察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用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86例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病患,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43例(记为观察组),左氧氟沙星43例(记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2%,住院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体温复常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莫西沙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较左氧氟沙星更加适宜,疗效较高。  相似文献   

9.
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5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强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674-1674,1676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莫西沙星组)和对照组(左氧氟沙星组)各45例,治疗组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400 mg,每日1次;对照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g,每日2次.疗程均为5~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88.9%)优于对照组 (57.8%),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86.8%)高于对照组(51.4%),P<0.05.结论:莫西沙星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可用于治疗获得性肺炎.  相似文献   

10.
程新高 《大家健康》2016,(8):143-144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其中42例患者采取莫西沙星治疗,作为莫西沙星组;另外42例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作为左氧氟沙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治疗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莫西沙星组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均显著大于左氧氟沙星组(P<0.05);莫西沙星组病灶吸收率、治疗有效率大于左氧氟沙星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莫西沙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小于左氧氟沙星组的38.1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可靠,但莫西沙星治疗的痰菌阴转、病灶改善效果及安全性均优于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89例广泛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在基础抗结核药物上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组联用莫西沙星,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广泛耐多药肺结核中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莫西沙星联合基础抗结核药物其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曾思强 《当代医学》2012,(28):50-51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了两组,每组患者50例,称为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给予莫西沙星注射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针对不同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退热时间方面左氧氟沙星组为(4.231±2.134)天、莫西沙星组为(2.975±1.987)天;在咳嗽改善时间方面左氧氟沙星组为(4.231±2.456)天、莫西沙星组为(3.387±1.456)天;在肺部啰音改善时间方面左氧氟沙星组为(4.907±2.974)天、莫西沙星组为(3.789±2.109)天;在痰培养结果转阴率方面左氧氟沙星组为70%、莫西沙星组为42%.莫西沙星组均优于左氧氟沙星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门诊口服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礼星 《当代医学》2009,15(16):127-128
目的探讨门诊应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比较。方法选择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别给予莫西沙星(A组)、左氧氟沙星组(B组)口服,观察2组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3.3%。总费用391.5元。B组有效率为60%,总费用为201.8元。结论莫西沙星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大多数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无需住院治疗;而左氧氟沙星组较经济,疗效一般,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4.
迟戈夫  丁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3,(3):36-36,39
目的比较分析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确诊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试验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对照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疗程为1-2周。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总显效率为91.4%,而对照组总显效率为74.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院的7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静脉滴注qd;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400mg,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和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和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中,患者对两者的耐受较好,安全性相当.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研究组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2.5%),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吸入因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比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更佳,可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7.
黄泽燕  刘学军  秦永生 《西部医学》2012,24(12):2294-2295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CAP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莫西沙星400m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400mg,每天1次,疗程均为2周。对两组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2%和52.8%;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和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春霞 《当代医学》2014,(35):148-149
目的探讨单纯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两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20例单纯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60)。实验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4 d、治疗后28 d的临床疗效及病原学的清除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率与对照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性盆腔炎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临床效果均有效,且两者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莫西沙星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黎晓萍 《吉林医学》2014,(20):4503-450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清除细菌概率为77.78%,观察组清除细菌概率为96.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方案应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病症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以莫西沙星配合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另选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纯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2组患者肺部啰音、发热症状的消退时间、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最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46/6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0例患者肺部啰音消失、发热症状消退以及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分别为5.00%(3/60)、6.67%(4/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配合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肺部啰音症状、发热症状、咳嗽、咳痰症状,促使患者血常规检查转归正常,整体疗效较高,且较为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