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尼可地尔治疗12周,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及次数明显减少(P〉0.05),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明显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尼克地尔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尼可地尔治疗12周,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及次数明显减少(P0.05),心脏指数(GI)、左室射血分数(I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尼克地尔可明显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郁光辉 《吉林医学》2012,33(19):4120-4121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缺血情况的作用。方法:124例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给予尼可地尔治疗,12周后,使用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等评价其心功能指标及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心肌缺血时间及次数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未期容积指数(ESVI)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能够显著改善心脏供血,提高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功能,从而有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自身对照方法观察尼可地尔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4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尼可地尔治疗12周,采用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心功能、心肌缺血及心率变异性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服用尼可地尔治疗12周后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长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24h R-R间期标准差(SDNN)、24h 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明显优于服药前(P<0.05),而平均心率等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 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心功能、HRV及心肌缺血具有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左心房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72例不伴心房颤动的CHF患者,同时选择56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对照.生化技术测定两组样本的血清尿酸水平,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样本的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房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血流峰速和肺静脉逆向血流峰速,并对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脏超声结果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左心房前后径和左心室舒张未期内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房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血流和肺静脉逆向血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正相关(r=0.264,P=0.026),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强负相关(r=-0.639,P<0.001),但与左心房前后径、心房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血流和肺静脉逆向血流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尿酸可能通过介导心室重构、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直接影响到CHF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心房收缩功能的变化继发于心室重构后出现.  相似文献   

6.
应用超声心动图来评价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有很多指标,左室射血分数(EF)在评价心脏收缩功能中应用较多,多普勒超声二尖瓣血流图舒张早期和晚期的血流峰值之比(E/A)作为左室舒张功能评价的指标之一,而Tei指数是近几年来出现的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新指标。本文旨在探讨Tei指数评价高血压心脏病及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和噻氯匹定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UA患者随机单盲分为A,B,C3组:在UA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阿司匹林,B组加用TP,C组和Fra5和TP。结果 C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率比A,B组明显,且心脏左室射血分数和快速充盈期与心房收缩期二尖瓣口血流比改善均优于A组和B组,并且C组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远较A组和B组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长P-R间期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方法 筛选28例长P-R间期患者做观察组,筛选28例健康人做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左室射血分数(EF)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较对照组降低(P<0.01),肺静脉血流频谱显示心室收缩期S波的最大速度(S)、心室舒张期D波的最大速度(D)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反向心房收缩A波的最大速度(Pva)较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 长P-R间期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和肝素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心电图ST段抬高降低50%时间、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ST段抬高降低50%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绞痛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王艳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4):3049+3110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无明显症状酗酒者心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状态。方法:酗酒组31例及对照组2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及左室内径(LV),收缩末期左房内径(LA)、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左房收缩期速度(A),计算E/A以及等容舒张时间(IVRT),舒张早期E峰下降减速度时间(DT)。应用实时三平面成像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结果:酗酒组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增加,E/A比值减小,DT、IVRT延长(P<0.05);LVMI增加(P<0.05)。结论:无症状酗酒者早期即存在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CRT)对扩张型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左室机械重构疗效差别。 方法 入选21 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组(13 例)和缺血型心肌病组(8 例)。所有 患者均符合CRT 指南的I 类适应证。分别观察CRT 术后6、12 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左室收缩内 径、左室舒张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二尖瓣反流面积的变化。结果 ①扩张型心肌病 组CRT 术后6 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容积,二尖瓣反流 面积较术前减少(P <0.05),术后12 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和收 缩末容积,左房内径较术前减小(P <0.05);②缺血性心肌病组术后12 个月射血分数较术前增加(P <0.05); ③扩张型心肌病组CRT 术后6 个月二尖瓣反流面积的变化量大于缺血性心肌病组(P <0.05),射血分数增加 量大于缺血性心肌病(P <0.05),术后12 个月扩张型心肌病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和收缩末容积的变化 量大于缺血性心肌病组(P <0.05)。结论 CRT 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室逆重构效果优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  相似文献   

12.
付莹 《当代医学》2021,27(2):65-67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因射血分数低、心功能不全,且超声检查提示心脏扩张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后,结合临床综合诊断,明确缺血性心肌病者35例,扩张型心肌病者40例,酒精性心肌病16例,克山病9例。结果经分析,两组患者右室内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主动脉瓣口收缩期峰值速度、左室舒末容积、左室缩末容积、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鉴别缺血性心肌病及扩张型心肌病,可以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该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并探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在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受试者共80例,其中健康志愿者47例,心肌梗死患者33例。所有受试者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每搏指数、心排指数,转换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模式分别测量以上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比较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对左室功能测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人中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左室舒张末容积为0.838、收缩末容积为0.917、每搏输出量为0.611、心输出量为0.579、左室射血分数为0.648、每搏指数为0.514、心排指数为0.541。在心肌梗死患者中两种方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左室舒张末容积为0.811、收缩末容积为0.872、每搏输出量为0.797、心输出量为0.774、左室射血分数为0.757、每搏指数为0.708、心排指数为0.754。同一观察者对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变异范围为1.3%±4.7%。观察者间对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变异范围为1.8%±5.9%。结论 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不仅与改良Simpson法对正常人左室收缩功能相关性良好,而且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相关性也很好。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一项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辅助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斑块稳定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至12月我院收治的4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尼可地尔辅助治疗,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斑块稳定性(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2、血清中五聚素-3:PTX3)及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血浆中内皮素-1:ET-1),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VFS、LVEF、CI水平在治疗前比较,P 0.05;两组治疗后LVFS、LVEF、CI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Lp-PLA2、PTX3及NO、ET-1水平在治疗前比较,P 0.05;两组治疗后Lp-PLA2、PTX3及ET-1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增加尼可地尔进行辅助治疗,心绞痛患者心功能、斑块稳定性及血管内皮功能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5.
超声心动图对6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功能变化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前后左、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对62例成功施行经皮穿刺ASD封堵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大小及功能的改变。结果:ASD封堵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每搏量及左室射血分数增大,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未见明显改变;右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室每搏量、右室射血分数及右室心肌工作指数均减小。结论:经皮穿刺ASD封堵治疗既可减轻右室容量负荷,改善右室功能,也可改善左室的收缩功能:超声心动图对ASD封堵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评价及疗效的观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并研究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及左室造影法对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受试者共110例,其中健康志愿者47例,冠心病病人63例。所有受试者取心尖四腔心,应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每搏量、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每搏指数、心排指数,转换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模式分别测量以上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比较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功能的相关性。并且比较2种方法对于左室指标的测量有无差异。3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左室造影,并与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测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且比较左室造影、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改良Simpson法对于左室指标测量有无差异。结果在正常人中2种方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左室舒张末容积0.838、收缩末容积0.917、每搏量0.611、心输出量0.579、左室射血分数0.648、每搏指数0.514、心排指数0.541。在冠心病病人中2种方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左室舒张末容积0.875、收缩末容积0.912、每搏量0.693、心输出量0.664、左室射血分数0.725、每搏指数0.688、心排指数0.684。所有受试者2种方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左室舒张末容积0.850、收缩末容积0.920、每搏量0.627、心输出量0.604、左室射血分数0.711、每搏指数0.617、心排指数0.631。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左室造影法对左室收缩功能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左室舒张末容积0.842、收缩末容积0.892、每搏量0.651、心输出量0.614、左室射血分数0.709、每搏指数0.616、心排指数0.630。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及左室造影法对于左室功能指标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左室造影对左室收缩功能测量指标相关性均良好。并且该方法与以上2种方法在左室收缩功能测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一项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服尼可地尔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以在我科住院需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尼可地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48h给予尼可地尔每次5mg,每天3次,术后继续以相同剂量口服尼可地尔8周。比较两组PCI治疗前及治疗后6、12、24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观察术后8周病人心电图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结果 PCI术后24h尼可地尔组血清CK-MB、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040、2.241,P<0.05)。PCI术后血清CK-MB、cTnI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上限者尼可地尔组5例(16.7%),对照组13例(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PCI术后8周尼可地尔组心电图疗效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u=2.475,t=2.061,P<0.05)。结论口服尼可地尔对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预处理联合冠状动脉介入(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PCI 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rh-BNP 预处理联合PCI 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室重构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血清相关指标值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3 个月的左室 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值低 于对照组患者(P <0.05),而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 心房收缩期流速值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观察者患者手术后血清氨基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PCI 术前rh-BNP 预处理可以增强AMI 患者的心功能,有助于远期治疗 结局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王小云  赵江林 《西部医学》2013,25(7):1078-1080,1083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改善糖尿病患者并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灌注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短期疗效。方法 36例Ⅱ型糖尿病并左心室功能障碍伴有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左心射血分数38±6%)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例接受曲美他嗪治疗3个月,对照组17例接受安慰剂治疗。结果三个月后,治疗组在收缩期室壁增厚指数及左室射血分数上有明显改善,但在心肌灌注缺损无明显改变。差异记分(SDS)越明显的患者收缩期室壁增厚指数(SWTI)及射血分数改善得越明显。总的运动时间在治疗组有改善,而在安慰剂组无变化。结论对糖尿病心脏病,短期的TMZ治疗会改善左室心肌功能和功能性容量,尽管心肌灌注无明显改变。建议对慢性心肌缺血的糖尿病患者进行TMZ治疗以改善左心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王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0):1354-1356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未接受血管重建患者7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利尿剂、洋地黄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醛固酮拮抗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查B型利钠肽、6 min步行试验距离及超声心动图;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6个月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2%, 对照组为80.6%, 2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 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B型利钠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 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出院后随访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5.56%, 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 尼可地尔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