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锐 《华夏医学》2005,18(4):631-632
眼外伤所致视力下降有相当一部分因屈光改变引起,忽略屈光状态常影响到眼外伤的诊断和治疗.现就我院21例外伤性屈光不正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屈光不正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屈光不正是继发于眼球震荡后常见的病理变化,然而临床上在处理眼外伤时往往只注意外伤所致的眼部其他表现,常忽略了外眼的屈光改变.本文将我院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31例眼外伤致屈光不正患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搞好儿童弱视的防治工作,我们对7193名3~6岁儿童进行了视力普查,并对确诊为屈光不正及弱视的儿童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2002年1月-2003年6月焦作地区范围内3~6岁儿童(主要为幼儿园及学前班)7193人,男:女=1.03:1。排除眼外伤、手术及严重眼病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视诱发电位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特殊意义。通过VEP验光及主觉插片验光比较,探讨及评价VEP验光技术在眼外伤鉴定中的医用价值。并为损伤程度和劳动能力的法医学损伤提供准确依据,将其VEP验光用于眼外伤后视力的客观评定。方法选取裸眼视力0.1~0.4,矫正视力0.6~1.0,外伤1月~1年。40人73只眼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分别对其进行主觉插片验光及VEP功能做验光。比较两种验光方法所测屈光度数。结果经统计学处理,VEP验光测屈光度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鉴定中,VEP验光可为视出客在与主览插片验光所观评定。其是一种客观、定量定位评定视功能及屈光不正的方法。并可以对眼外伤损伤程度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5.
钟晖  黄翠娥  周丹  梁道劲 《当代医学》2009,15(10):94-95
目的观察外伤性屈光不正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探讨其发生机理及治疗,以利于眼外伤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79眼)外伤性屈光不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79眼)外伤性屈光不正患者88.6%为外伤性近视,11.4%为外伤性远视,两者之比约为7.8:1,其中30.3%合并有散光。大多数外伤性屈光不正患者病程短,对药物治疗反应好,预后好。结论外伤性屈光不正并不少见,常规的屈光状态检查是必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分1析病情,判断预后,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4~13岁视力低常儿童眼屈光状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视力低常儿童眼屈光状态分布情况,各地区由于检查的方法及年龄不同,报道不一.为了解天津市视力低常儿童眼屈光状态分布,笔者将1998年5月~2004年2月间首次门诊就诊的2050例(4050眼)4~13岁视力低常儿童的散瞳验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屈光状况是影响其视功能发育的重要因素,屈光不正性弱视及屈光参差性弱视是弱视儿童常见类型。我们就1999年~2003年在我院门诊确诊并进行治疗的148视儿童进行屈光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8.
65例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经放瞳验光矫正视力的体会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许树海关键词屈光,眼,屈光参数,矫正视力中图法分类号R770.421高度近视是我国眼科常见病之一,国内外一般认为与遗传有关。屈光参差是两眼的屈光度相差-2.0D以上,如屈光参差超过-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岁正常群体儿童屈光参差分布状况,为本地弱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1-2岁正常群体儿童进行屈光检查,2008年随机收集232例分析。结果男童133例,屈光参差12例,占9.02%;女童99例,屈光参差11例,占11.1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2岁儿童女性屈光参差高于男性,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B超检查在眼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32例眼外伤B超检查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2眼中 ,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损伤同时并存 ,其中玻璃体病变 114眼、视网膜出血 2 0眼、眼内异物 18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 12眼等。结论 :B超检查不受屈光间质混浊影响 ,优于光学检查。疑有眼内异物 ,B超检查不受异物性质影响 ,对球内、球壁、球外异物的鉴别 ,优于X线检查。是临床诊断、治疗眼外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各种弱视中,除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与屈光直接有关外,斜视性弱视也与屈光状态有密切关系,为深入了解各类弱视的屈光情况,探索其规律,我们将1975年以来门诊确诊为弱视的儿童,按电脑验光和检影验光结果进行分析。1材料和方法本文431例弱视患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弱视的屈光状态及其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1例263眼在睫状肌麻痹状态下的验光结果,按屈光不正类型、屈光度,屈光参差、注视性质、弱视程度进行记录,应用统计学进行屈光状态及其与弱视程度进行分析。结果:263眼弱视中,轻度屈光不正占25.8%、中度占43.35%、高度占30.8%。屈光不正类型以远视性最高,占82.89%,其次混合散光占13.31%,近视性占3.8%,弱视程度与屈光度、屈光参差程度相一致,与注视性质有关。结论:儿童弱视以中度屈光不正最多,屈光不正类型以远视性为主。弱视程度与屈光度、屈光参差程度呈正相关,与注视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B超检查在眼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00例眼外伤B超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4眼阳性表现错综复杂,其中玻璃体病变20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8眼、眼内及眶内异物4眼等。结论 B超扫描对眼外伤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阳性率34%,尤其在屈光间质浑浊或疑有眼内异物时更是简便有效而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对了解伤害程度及与周围眼组织的互相关系给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明显优于光学法以及传统的X线定位法可弥补上述两法的不足,应列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4.
眼外伤为眼科常见病,有些眼外伤可致近视性屈光不正。我院1年来遇见的外伤性(近视性)屈光不正5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20岁,额部被撞,视力下降1天,双眼结膜略充血,额部有1处皮肤伤口,余无异常发现。双眼裸眼视力皆为0.1,插片矫正,双眼皆-2.00DS→1.0.用复方托吡卡胺点眼3次散瞳后,屈光度未改变,视力不能提高,眼底检查(-)。给双氯芬酸钠眼药水及一般处理后1个月视力恢复,半年后,复查双眼裸眼视力皆为1.0。例2:男,35岁,左眼被木刺刺伤,视力下降2天,检左眼角膜中央有1处溃疡,直径约1mm。裸眼视力0.1,插片矫正-0.75DS-1.00-DC×100→0.8.用复方托吡卡胺点眼3次,散瞳  相似文献   

15.
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功能发育的常见眼病,弱视的病因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屈光不正。关于弱视屈光不正的关系,长期以来已有小少学者进行探讨,但结果不一。为了进一步确定屈光不正与弱视之间的关系,寻找预防和治疗弱视更确切更有效的方法,本文就我院1998—2004年诊治的220例380眼屈光不正弱视患儿的弱视与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的关系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宋艳  蒋晨 《新疆医学》2009,39(3):36-37
眼的屈光结构的正常与否及相互间关系是正常视功能的必备条件。不同的屈光结构就会产生不同屈光状态,目前对不同年龄正视眼的屈光结构生理值及应用,有多种方法进行了探讨,来了解不同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的关系。我们对在校大学生502人(917)进行不同屈光程度生物学测量,探讨不同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屈光参差及屈光不正与弱视关系的分析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首建义,龙沛之关键词屈光参差;屈光不正;弱视;儿童弱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国内外文献报道,弱视患病率约为2%~5%[1]。为了保护儿童视力,减少弱视的发病率,有必要了解弱视的发病原因,以便早期发现,早期...  相似文献   

18.
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步渠  时恒舰 《河北医学》2003,9(10):900-902
目的:探讨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屈光状态与弱视的关系。方法:对110例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屈光类型、屈光度与弱视的发生率、程度及视力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以双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最多(53.6%),其次为远视性散光参差(31.8%),远视屈光参差度最小O.75D,最高8.00D,散光最小参差度0.50D,最高3.50D。结论:导致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主要是远视屈光参差,其次为远视性散光参差,远视最小屈光参差度0.75D,远视散光最小参差度0.50D,屈光参差度越大。视力差越大,弱视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9.
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分析陶耘(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柳州市545001)关键词屈光参差;弱视弱视是严重损害儿童视力的一种常见病,为了更好地开展儿童弱视的防治工作,现将我院4年来67例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本文67例均来自于我院...  相似文献   

20.
<正>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患者常因睑裂部长翳影响美容而就诊。笔者2000年4月~2001年2月对104例128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屈光状态进行了检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