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47眼眼压控制不良的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了前房穿刺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结果47眼手术顺利,无脉络膜爆发性出血等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3~12个月,41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1mmHg=0.133kPa),其中5眼需局部加用降眼压药物,手术成功率87.2%。结论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闭角型青光眼运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眼压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60例(60只眼)联合应用药物24~48h眼压控制不佳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随机选择38例(38只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组);22例(22只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前房形成、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60只眼手术顺利,未引发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追踪8~15个月,术后第1天浅前房发生率观察组为5.3%,明显低于对照组22.7%(P<0.05).术后随访8个月时,观察组34只眼眼压控制在6-21mmHg(89.5%),对照组15只眼压控制在6-21mmHg(68.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 P<0.05),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占86.9%,较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63.6%为多(x2=4.42 P<0.05).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复合式小粱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青光眼眼压持续24~48h不降者,应及时复合式小粱切除术,以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损害,但必须掌握急症高眼压下的手术技巧才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高眼压下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眼压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32例(36眼)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采取术中先缓慢降压的方法,进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无光感1眼,光感-数指5眼,0.02-0.05者11眼,≥0.3者19眼。术后眼压≤16mmHg者24眼,17-22mmHg者9眼,23-30mmHg者3眼。结论 对于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在高眼压下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小梁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张胜玉 《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9,6(5):294-295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6例(26眼)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行前房穿刺放液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26例手术顺利无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结论对于持续性高眼压下的青光眼应及时地实施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2/2016-02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2例62眼,其中对照组34例34眼(术前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眼压<21mmHg),观察组28例28眼(术前眼压28~50mmHg;高眼压持续3d以上).两组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3 mo视力较术前提高、不变和下降的比例分别为68%、21%和1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眼压分别为11.10±2.20、11.73±2.71mmHg,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前房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轴长度均较术前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有效的,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眼压下急症抗青光眼手术会带来严重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故在术前均需用药物将眼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药物治疗无法控制部分高眼压,为避免进一步引起视神经器质性的严重损害,我院自1993年2月至1997年2月对72例(78眼)青光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眼压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33例3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实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其中A组:18例18眼患者经联合用药48~72 h后,眼压仍在35 mmHg以上,在高眼压下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B组:15例16眼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眼压降至21 mmHg以下,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
结果:患者34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随访6~18mo,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均有明显改善,分别由术前0.02±0.01、0.04±0.02提高到0.2±0.06、0.3±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0眼眼压均控制在9~23mmHg,3眼联合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正常,1眼滤过失败, A、B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本降至正常,分别为17.9±9.1、15.4±8.4mmHg,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持续高眼压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应果断考虑高眼压下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以防视功能进一步损害甚至丧失。只要术前全面考虑,术中精心操作,术后仔细护理,持续高眼压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方法:选取33例3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实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其中A组:18例18眼患者经联合用药48~72 h后,眼压仍在35 mmHg以上,在高眼压下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B组:15例16眼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眼压降至21 mmHg以下,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
结果:患者34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随访6~18mo,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均有明显改善,分别由术前0.02±0.01、0.04±0.02提高到0.2±0.06、0.3±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0眼眼压均控制在9~23mmHg,3眼联合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正常,1眼滤过失败, A、B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本降至正常,分别为17.9±9.1、15.4±8.4mmHg,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持续高眼压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应果断考虑高眼压下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以防视功能进一步损害甚至丧失。只要术前全面考虑,术中精心操作,术后仔细护理,持续高眼压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高眼压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42例(47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药物治疗不能使眼压降至正常的情况下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均在切除小梁组织前在透明角膜缘上行前房穿刺,缓慢放出房水,眼压降低后再常规完成手术。结果本组病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只眼出现脉络膜脱离,7只眼前房形成延缓,经治疗后逐渐恢复,本组病例手术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结论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时手术治疗十分必要,可以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9.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的特点及效果。方法对应用大剂量降眼压药物2~3天后眼压仍持续在40mmHg以上的60例65眼施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先间断地缓慢放出房水,减低眼压后进行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65眼术前视力均在0.05以下。术后1周视力≥0.05者64眼,视力≥0.3者31眼;眼压≤21mmHg者52眼。术中术后无玻璃体脱出、脉络膜脱离、脉络膜下大出血或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时,小梁切除术术中多次间断缓慢放出房水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5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和并发症等情况,评价手术效果。术后进行3月-12月的随访。结果术后平均眼压15.6±5.7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41.2±6.8mmHg相比差异有显著性(<0.01),术后大多数病例保留了较好的视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较好地控制眼压,避免了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手术特点、手术可行性、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2例(36只眼)经大剂量降眼压药物等综合治疗2~3d眼压仍≥40mmHg的患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结果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明显提高,1只眼低眼压,2只眼浅前房,2只眼前房积血,经治疗观察后1个月内逐渐恢复。结论 APACG持续高眼压经药物及前房穿刺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的病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对25例26眼充分降眼压后眼压仍不正常的青光眼患者, 前房穿刺放出房水后行复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玻璃体脱出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眼压控制≤21mmHg,术后视力提高25眼,总有效率96.2%。
结论: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简便、可靠。对药物不能控制的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放出房水后再行复合小梁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术后发生高眼压(>21mmHg)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07/2014-09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出现高眼压的病例24眼,分析其常见原因、处理方法。
结果:导致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因素有:发生滤过泡瘢痕11眼(46%)、滤过内口阻塞4眼(17%)、恶性青光眼3眼(12%)、虹膜切除不合理2眼(8%)、前房积血2眼(8%)、包裹性囊状滤过泡2眼(8%)。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眼压均控制在21 mmHg以下。
结论: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是由多因素造成的,术前、术中尽量避免,术后及早发现给予对症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07/2014-09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出现高眼压的病例24眼,分析其常见原因、处理方法。
结果:导致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因素有:发生滤过泡瘢痕11眼(46%)、滤过内口阻塞4眼(17%)、恶性青光眼3眼(12%)、虹膜切除不合理2眼(8%)、前房积血2眼(8%)、包裹性囊状滤过泡2眼(8%)。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眼压均控制在21 mmHg以下。
结论: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是由多因素造成的,术前、术中尽量避免,术后及早发现给予对症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经各种方法治疗后仍不能降低眼压者30例(30眼)为临床试验组,经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者60例(60眼)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高眼压拆线降眼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青光眼标准小梁切除手术后滤过泡扁平或失败、高眼压患者,经眼球按摩或/加调整缝线拆除后滤泡仍不隆起、眼压仍高者37例(44只眼),平均眼压(28.3+7.4)mmHg,采用一次性1ml注射器针头或显微剪拆线加分离联合眼球按摩,随访3~24月。结果35例(42只眼)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最后一次拆线处理3月后的眼压平均(16.4±3.5)mmHg。经t检验,眼压降低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2.89,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或/和显微剪拆线加球结膜分离联合眼球按摩,是小梁切除术后失败患者简单、安全、有效和实用的拆线降眼压方法,适用于广大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可调整缝线复合小梁切除术对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28例(28眼)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行可调整缝线复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炎性反应、眼底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记录术后1周、1月、6月及1年的随访情况。结果28例中术后26例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2例无提高。随访1年成功控制眼压22眼。未发生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或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把握时机行可调整缝线复合小梁切除术,术中及术后注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可获得较高手术成功率,挽救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手术特点。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小梁切除术治疗48例50眼PACG,按手术前用药下的眼压情况分为治疗组(12眼,眼压≥40mmHg,1mmHg=0.133kPa)和对照组(38眼,眼压<40mmHg),并对两组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手术并发症和成功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手术成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2),但后期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PACG,为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可早期行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