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简称AOSC),又名急性阻塞性胆管炎或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国内最近统一命名为重症急性胆管炎。本症约占全部胆管炎的5%或15%。常伴发阴性杆菌败血症和内毒素性休克。临床往往由于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够及时,致死亡率高达17~50%。国内统计的死亡率为10~30%。发病原因AOSC系指胆道阻塞,伴有化脓性感染与胆道内积脓,据手术、尸检、造影等发现,阻塞是致病的主要环节。引起阻塞的原因以原发性胆色素结石最为常见。结石多位于胆总管内,但单独肝内胆管结石也可导致AOSC,并有高达12.9%的报告。因胆道  相似文献   

2.
对47例胆管炎及胆道梗阻病人进行内毒素血症研究,内毒素检测采用鲎试验法(LLT)。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4例中LLT阳性11例(79%),急性胆管炎14例中LLT阳性3例(21%),14例慢性胆管炎及5例恶性肿瘤梗阻病人LLT均阴性。内毒素血症与胆管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DIC有密切关系。提出LLT可作为急性胆管炎选择手术时机和估计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内镜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对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内镜治疗老年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细胞因子IL-6、TNF-α、内毒素水平及住院时间变化,以同期青壮年组作对照.结果 在治疗后第5天起.两组IL-6、TNF-α、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明显增加.青壮年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明显改善优于老年组,血浆细胞因子下降明显快于老年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 内镜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能改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降低细胞因子、内毒素水平,但比青壮年组恢复时间延迟.  相似文献   

4.
取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盐水组、大黄组。利用大肠杆菌诱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盐水组和大黄组分别经口灌服生理盐水和大黄1ml/100g·日。以血浆内毒素及血清酶学为指标,观察了大黄对大鼠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早期血浆内毒素及肝功的影响。结果显示:1.盐水组术后3天内死亡4只,大黄组死亡2只,正常组无死亡。2.盐水组大鼠术后3天血浆内毒素含量明显升高,大黄组含量较盐水组明显降低(P<0.01)。3.术后3天血清AKP和GPT与正常组比均有明显增高,而盐水和大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大黄具有降低化脓性胆管炎大鼠的早期死亡率及显著降低内毒素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81例超声诊断分析瞿桂香张志忠(东海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22300)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B超分类号R657.45急性阻塞性化脓性胆管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我院自1990年至1997年收治了81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术前均...  相似文献   

6.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系胆总管和肝内胆管在急性梗阻的基础上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随着管内压力不断地升高,压迫肝细胞、发生坏死,大量细菌内毒素和  相似文献   

7.
林争  黄炳耀 《广东医学》1995,16(2):94-95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治中的应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510220)林争,黄炳耀,雷朝晖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以阻道梗阻、感染为病理基础,胆道内压高,败血症和毒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内毒素血症等是造成临床上胆道外科...  相似文献   

8.
应用鲎试验偶氮基质显色法对50名健康人和43例梗阻性黄疸病人、42例急性胆管炎病人以及24例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血浆内毒素进行定量测定,并对血浆内毒素的正常值范围、内毒素血症的定义以及测定方法学和测定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以定量测定血浆内毒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时大鼠肝组织中清道夫受体-A(scavenger receptor A,SR—A)的表达及其与炎症介质的产生和肝组织损害的关系。方法结扎大鼠胆总管,于胆总管内注入大肠杆菌O111:B4(菌落浓度5&#215;10^9cfu/ml),建立急性胆管炎动物模型。测定血浆中内毒素,观测不同时相点肝组织中SR—A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同时测定TNF-α含量变化,并与结扎胆总管注射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比较。结果在急性胆管炎组中,随着梗阻感染时间的延长和血浆内毒素浓度的升高,血浆中TNF-α含量明显增加,肝组织中SR—A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同时可见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的肝组织损伤的病理改变。结论AOSC时,随着肝组织在SR—A表达的下调,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s)清除、灭活内毒素的能力下降,同时KCs激活释放的细胞因子增多,诱发并加重肝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急性胆管炎时肿瘤坏死因子(TNF)对肝脏的影响及抗TNF单克隆抗体(TNF—McAb)和头孢噻甲羧肟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本实验在大鼠急性胆管炎模型上,检测血浆TNF、内毒素(ET)水平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观察肝组织一般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急性胆管炎组大鼠血浆TNF、ET水平及ALT活性显著升高(P<0.01),相应肝脏病理变化显著,TNF—McAb和头孢噻甲羧肟保护组血浆TNF、ET水平及血清ALT活性显著下降,肝组织病理变化较轻,结果提示;TNF是急性胆管炎时肝脏损害的重要介质;TNF—McAb和头抱噻甲羧肟对急性胆道感染肝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十年的36例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结果显示:依梗阻是否完全,ACST可分成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SC),前者发展凶猛,死亡率极高,后者则预后较好。另外本文采用44只日本种长耳家兔以不同胆道梗阻制成胆道管炎模型,结果也证实,完全梗阻组48小时血压下降幅度达7.6kpa(55mmHg),较不全梗阻组(4kpa)为高(p<0.05),作者认为:胆道梗阻程度是ACST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文中发现血内毒素与血压变化并不平行,可能存在其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急性化脓性胆营炎的认识和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又有进一步改观。只要条件许可,对于结石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可急诊行内镜下取石治疗.与传统手术比较,内镜治疗急性化脓性胆蟹炎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诊断标准和命名不甚统一,本文报道104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资料;对既往文献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评价,认为三联征标准过宽,五联征标准偏严,专题讨论会的标准有的又不十分可靠,并认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命名比重症急性胆管炎要好。  相似文献   

14.
胆道系统发生的急性细菌性感染 ,包括化脓性的严重炎症 ,称为急性胆管炎 (acutecholangitis,AC)。它是胆道外科各种疾病的常见合并症 ,多在胆道存在梗阻因素的基础上发生。自 1 877年Chorcot氏描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具有上腹痛、寒颤发热、黄疸三联征的临床表现以来 ,在较长时间内 ,临床上常常难以分辨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直到 1 95 9年Reynolds报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cuteob structivesuppurativecholangitis,AOSC)以后 ,胆道梗阻的病理改变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机制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黄疸(壶腹周围肿瘤)易并发急性胃粘膜损伤,是高危因素之一,死亡率高。我院自1978~1989年确诊21例,现就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发病年龄17~81岁。阻塞性黄疸并急性胃粘膜损伤良性病变所致者3例。均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恶性病变所致者18例。发病至入院时间9~47天。临床多无自觉症状,而由急性呕血入院者17例,占80.9%,3例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者心窝部疼痛剧烈;4例为便血。  相似文献   

16.
<正>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为一常见急腹症,同时又是急腹症中病死率较高的病,目前在概念及诊治等问题上还存在不少分歧,为提高对本病认识,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概念 急性胆管炎(AC)、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SC)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三者在文献上无明确区分,大多认为三者系病理过程的连续,只是程度上的不同;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类型,是指在具有临床症状的AOSC的基础上出现了严重肝损害、休克、败血症、肝肾综合征、呼衰等多器官衰竭的一个多样化临床过程;用AOSC可反映发病机理,而且包括有时不易分清的轻、重症在  相似文献   

17.
吴中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153-154
目的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确诊后48h内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以动态评价ENBD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内镜ENBD治疗,B组行保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前3d的白细胞数、胆红素、体温的动态变化,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胆管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患者A组较B组在24h、48h、72h体温、白细胞数、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差异显著,两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胆管炎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差异显著。结论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中,早期应用ENBD后疗效可靠,可作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曹学庆 《基层医学论坛》2015,(10):1429-1430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治疗有效率为96%,病死率为4%,死亡原因包括不可逆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手术方式和时机进行适当选择,有助于治疗有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化脓性与非化脓性胆管炎之间MRI征象的差异,探讨MRI鉴别化脓性与非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胆道取石并在术中发现胆管内有脓液聚集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例33例,随机选取合并胆管结石的非化脓性胆管炎病例45例。在MRI上比较化脓性和非化脓性胆管炎的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等的发生率以及胆总管结石最大径的差异。并计算有差异的MRI征象诊断化脓性胆管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在MRI上,化脓性和非化脓性胆管炎间胆总管结石、肝脏异常灌注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增厚、胆囊炎发生率及胆总管结石最大径在化脓性胆管炎和非化脓性胆管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胆总管结石、肝脏异常灌注是预测化脓性胆管炎较有意义的MRI指标。胆总管结石诊断化脓性胆管炎的敏感性较高,为60%,肝脏异常灌注诊断化脓性胆管炎的特异性较高,为79%,联合胆总管结石和肝脏异常灌注两个指标诊断化脓性胆管炎的特异性可达到85%。结论在MRI上,肝脏异常灌注、胆总管结石可作为鉴别化脓性胆管炎与非化脓性胆管炎较有价值的征象,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董建婷 《基层医学论坛》2012,(33):4381-4382
目的探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术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2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入院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T形引流管进行有效引流,治愈22例,治愈率为95.6%,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