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间14例经手术证实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及CT检查资料。结果:胆石性肠梗阻CT表现为小肠积气、扩张或见液平;肝内胆管积气,胆囊变形,壁增厚,胆囊内积气;小肠内见“同心圆”形高密度影。结论:胆石性肠梗阻具有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性高。凡60岁以上老年人怀疑胆石性肠梗阻,应首选CT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病症,按肠梗阻发病的病因可分为多种,但是胆石性肠梗阻在临床上却是比较罕见的。我院于2003年10月曾收治1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胆石性肠梗阻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机械性肠梗阻,约占急性肠梗阻的1%~4%,但却占65岁以上老年人非绞窄性肠梗阻的25%左右。由于临床少见,好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极易被延误诊治而致严重后果,因此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1995年8月-2005年6月共收治胆石性肠梗阻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旭 《临床医学》1998,18(7):3-4
胆石性肠梗阻系一类少见复杂的胆肠内瘘并发症,乃一个或数个阻塞一处或多处肠腔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并能反复发作,常胆结石与肠瘘并存。且患者高龄无腹部手术史,术前多不容易做出明确诊断,常导致延误手术治疗并带来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70年~1996年收治胆石性肠梗阻42例,现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经腹部平片、B超和CT等检查,9例术前确诊,6例误诊;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无1例死亡.结论:胆石性肠梗阻需结合胆道结石史和肠梗阻症状、辅助影像学检查获得确诊,肠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石性肠梗阻是由于胆道内瘘,胆囊或胆总管结石通过瘘口进入肠道,引起肠道的机械性梗阻。其发病率低,占急性小肠梗阻的1%~4%。我院14年来共收治胆石性肠梗阻12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7.
胆石性肠梗阻是指一个或多个胆道结石通过异常通道进入肠道,嵌顿于肠管而引起的肠道机械性梗阻,属胆石病的少见并发症.Bouveret于1896年首先报道胆石性十二指肠梗阻,故又称 Bouveret综合征.该疾病临床表现隐匿多变,术前诊断较困难,影像学报道较少.笔者回顾性分析3例胆石性肠梗阻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年收治的12例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 料。结果 手术后并发高冠心发作1例,急性左心衰1例,肺部感染1例,伤口感染1例,均对症处理痊愈。无手术 死亡。结论 有急性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结合有反复发作性胆道疾病史,既往影像学检查发现胆囊或胆管结石,腹 部X线检查具有胆道充气征和液平者即可确诊。早期手术解除肠梗阻,酌情Ⅰ期或Ⅱ期处理胆道病变。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1997~2004年误诊老年胆石性肠梗阻术中处理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胆石性肠梗阻是一类病因独特 ,处理与一般肠梗阻有所不同的疾病 ,因胆囊区严重粘连 ,解剖不清 ,术中易造成胆、肠损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为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治有更深的认识 ,我们分析总结 1986年~ 2 0 0 0年诊治 9例胆石性肠梗阻的资料。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9例 ,男性 3例 ,女性 6例。年龄 6 3~ 82岁 ,平均 6 9.3岁。病程 2周~ 5年 ,平均 3年。临床均表现为中上腹或剑突下疼痛 ,无背部放射痛或右肩牵涉痛 ,体温37~ 37.6℃。 1例有隐性黄疸 ,8例无黄疸。 4例伴有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含胆汁胃内容物。术前均行B超检查 ,发现胆囊…  相似文献   

11.
几种少见特殊类型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肠梗阻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发展较快,因而临床上很难避免误诊误治,对一些少见特殊类型的肠梗阻更是如此.假性肠梗阻、炎性肠梗阻、胆石性肠梗阻、腹茧症是临床上几种特殊少见类型的肠梗阻,诊断困难,如果对其认识不足,很有可能在治疗上选择错误方法,使病情复杂化.现对它们的发病机理和诊疗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胆石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石性肠梗阻在临床上不多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间隙性腹痛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多发于老年女性患者。我院于1 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1月收治胆石性肠梗阻共 4例 ,现报告如下。例 1 :女 ,6 6岁 ,因间隙性皮肤黄染 1年 ,阵发性下腹痛伴恶心、呕吐 2 0d入院 ,有糖尿病病史。体检 :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膨隆 ,下腹压痛(+) ,反跳痛 (+) ,肠鸣音高亢。腹部平片 :肝内胆管积气 ,小肠扩张充气伴液平。B超 :胆囊萎缩 ,肝内外胆管积气伴结石。CT :肠管充气扩张 ,有一密度不均的重密度阴影 ,考虑胆石嵌顿于肠腔引起肠梗阻。术前诊断为胆肠瘘 ,胆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胆囊结石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6例患者术后无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随访2年,除2例感右上腹不适,1例多次发生胆道感染外,余3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手术是治疗胆石性肠梗阻最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胆石性肠梗阻是由胆结石经胆囊十二指肠瘘或Addis括约肌进入胆道后引起肠道堵塞所致的肠梗阻,1654年由Bartholin首先报道。其发病率极低,在机械性肠梗阻中仅占1~4%,但是在65岁以上老年患者非绞窄性肠梗阻中发病率约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CT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6-2017.6收治的54例疑似胆石性肠梗阻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B超及CT扫描进行诊断。观察不同诊断方式对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的影响,探讨CT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在灵敏度(95.74%)、准确度(94.44%)及特异度(85.71%)上均比B超(76.60%、72.22%、42.86%)高(P<0.05),B超误诊率(20.37%)显著比CT(3.70%)高(P<0.05),而在漏诊率上,B超(7.41%)与CT(1.8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CT诊断技术应用于胆石性肠梗阻诊断中时,能较好的观察到病灶狭窄段和正常肠管交界处改变,有效避免B超受腹部肠气等因素的干扰,同时还可清晰显示结肠供血不足现象,其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较高,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胆石性肠梗阻临床上较为少见,仅占机械性小肠梗阻的1%~3%[1]。因此,临床上术前仅能诊断为肠梗阻,剖腹探查时才能被发现。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用于诊断的设备也越来越多,术前明确诊断胆石性肠梗阻已不再是难题。同样由于临床上少见,经治医生缺乏处理本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胆石性肠梗阻是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通过胆肠内瘘进入肠道造成的机械性肠梗阻,是一种少见的胆石症并发症[1],约占急性肠梗阻的1%~4%[2],好发于老年人,占65岁以上老年人非绞窄性肠梗阻的25%左右[3],症状隐匿且多变,一经确  相似文献   

18.
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力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9):1498-1500
目的 探讨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1990-2005年收治的18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7.3岁,13例(72.2%)伴有合并症,术前确诊5例(27.8%)。行肠壁切开取石5例;肠壁切开取石、胆囊切除、内瘘修补12例;肠壁切开取石、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内瘘修补1例。 结果 18例均痊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22.2%),其中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心功能不全1例。 结论 重视病史询问,仔细分析相关检查有助于术前确诊。手术是解除肠梗阻惟一手段,胆肠内瘘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酌情一期或二期处理。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85年至2003年,手术治疗胆石性肠梗阻5例,全部标本均经病理检验为胆固醇结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胆石性肠梗阻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超声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诊断仪和彩超仪。观察胆囊,但管有无积气,胃腔有无潴留,肠有无扩张积液、结石强回声光团并声影。结果 12例患者中,有胆管积气6例,胆囊积气2例,肠扩张积液11例,肠腔见巨大结石强回声光闭并声影10例。3例超声动态观察巨大胆石在胆道消失后在肠腔出现。结论 超声对胆石性肠梗阻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