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院2002—01~2005—12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腺肌病8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有半数病人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误诊、漏诊率甚高。本文就我院1992年1月~1997年12月妇科切除的子宫标本522例中经病理确诊而术前误诊或漏诊的子宫腺肌病38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的术前诊断的准确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最小39岁,最大58岁,41~50岁28例,占76.69%。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46例,38例术前曾有误诊或漏诊,误漏诊率为82.60%。1.2 临床症状 部分病例有2种或2种以上症…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病患者4种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4种血清肿瘤标记物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子宫腺肌病患者89例、子宫肌瘤患者66例血清中CA125、CA19-9、AFP、CEA的水平。结果:子宫腺肌病组CA125值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P〈0.01。CA125在子宫腺肌病组中阳性率为78.65%,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3%、92.2%、92.1%、77.6%,CA19-9,、AFP、CEA值与子宫肌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子宫腺肌病血清CA125升高,对子宫腺肌病有较好的诊断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我们MRI诊断子宫腺肌病3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6~50(平均36)岁,其中17例伴有痛经和月经过多,10例无明显痛经但月经过多,3例无明显症状但妇检子宫增大。  相似文献   

5.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内分泌的影响及副作用。方法:选择2003-04~2006—04在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Ⅰ组30例服用米非司酮6.25mg/d,连服6个月;观察Ⅱ组30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d,连服6个月。定期随访,比较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疗效、副作用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2组痛经症状均有缓解,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痛经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6.6%,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Ⅰ组恶心症状发生率(20.0%),明显低于观察Ⅱ组(56.7%),观察Ⅰ组血清性激素平均无明显变化,观察Ⅱ组血清孕酮水平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对内分泌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误漏诊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5-07~2005-07共收治子宫内膜癌45例,其中误漏诊11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年龄35~60岁,平均49岁。其中未孕4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5例,卵巢肿瘤合并子宫肌瘤1例,卵巢肿瘤例、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腺肌病1例,上节育环后子宫出血1例。临床表现;阴道出血7例;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按其异位的部位,可分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和其他部位子宫内膜异位)。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均提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我院1990年1月~1999年9月共行子宫切除术2 535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腺肌病181例,其中有166例术前误诊,误诊率91.7%。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子宫腺肌病早期诊断率。方法:对1995-2005年间我院妇产科268例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B型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35—44岁的,占62.69%;经腹部B超确诊170例,占64.43%;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84例,占31.34%;单纯子宫腺肌病184例中,痛经176例,占95.65%。月经紊乱104例,占56.62%。结论:临床症状、体征、B型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7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7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18岁57岁。有人工流产史者76例(59.9%),行剖宫产术者38例,引产6例,结扎16例,置宫内节育器60例。月经改变85例。初潮年龄≤13岁57例(44.9%)。合并子宫腺肌症及子宫肌瘤57例,黄体囊肿8例。85例临床结合B超得到确诊.确诊率为66.9%。结论: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与经血逆流及月经频发、体内雌激素高有关;临床上需结合临床表现、B超检查、CA125测定等综合情况提高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症人工流产后剧烈腹痛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磊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9):671-671
近年子宫腺肌症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此病以继发性和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过多、贫血、子宫增大为特征[1]。据我院统计,因妇科良性疾患而行子宫切除术病例中,子宫腺肌症占20%,低于石凌懿等[2]报道的34·5%。但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症,行人工流产后剧烈腹痛的却鲜有报道。我院1999年5月~2003年5月间对妊娠合并子宫腺肌症孕妇行人工流产术25例,其中10例(40%)术后出现剧烈腹痛。本文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大39岁,最小28岁,平均35岁。均有分娩史,其中剖宫产3例,自然分娩7例。曾人工流产1次者2例,2次者2例,3次以上者6…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近年来子宫腺肌痛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7例子宫腺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子宫腺肌痛患者占我院同期妇科住院人数的9.6%、妇科子宫切除手术的21.3%。术前痛经者58例(66.7%),月经过多者35例(40.2%),人流后急性腹疼3例(3.4%)。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病51例,诊断符合率为58.6%,B超诊断符合率为49.4%,血CA125测定阳性率为69.2%。除3例行腺肌瘤剔除术外,其余均行全子宫切除术,其中32例术前曾使用内美通、丹那唑、米非司酮、避孕1号等治疗达3个月以上,76.0%痛经明显缓解,但73.7%患者停药后第1个月经周期痛经即复发。结论:子宫腺肌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物对子宫腺肌病痛经均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妇科常见疾病 ,与子宫肌瘤在临床症状及超声诊断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故常将子宫腺肌病误诊为子宫肌瘤 ,使超声诊断有一定困难 ,误诊率较高。为了提高超声诊断水平 ,本文作者就我院超声误诊的 1 7例子宫腺肌病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文 1 7例 ,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 ,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年龄 35~ 53岁 ,平均年龄 4 2岁。1 2 仪器与方法使用仪器为AlokaSSD 6 30、SSD 50 0型实时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 3.5MHZ。经腹部超声检查 ,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后…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2005—01-2006—06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1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妇科常见病 ,但临床误诊率高 ,多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1 ] ,现对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146例就其临床表现与子宫肌瘤进行比较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0 1~ 1999- 12我院施行的子宫切除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病者 146例 ,为腺肌病组 ,其中单纯子宫腺肌病 6 9例 ,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 40例 ,子宫肌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37例 ,患者年龄 2 7~ 5 3岁 ,平均 42 .76岁。随机抽样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者 146例 (除外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 ) ,为肌瘤组 ,患…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中 ,卵巢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 ,约占 80 %,由于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误诊率亦较高。本文对 34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 1995 - 0 1~ 2 0 0 0 - 0 6 5 a间妇产科住院患者 ,同期住院的异位症 (不含子宫肌腺病 ) 12 7例 ,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98例 ,误诊 34例 ,占异位症的 2 6 .8%,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 34 .7%。年龄 2 4~ 49岁 ,平均 35 .6岁。未婚 1例 ,已婚 33例 ,已婚未孕 1例。主要症状体征 :以下腹部包块为多计 17例 ,占 5 0 %。其他症状有下腹坠痛 ,…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病36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超声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结合36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的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学研究的深人,有不少学者认为,子宫腺肌病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在病因、流行病学、症状及治疗方面均有特殊性,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经典的治疗为手术子宫切除。子宫腺肌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常常误诊,为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再手术前较难确诊。本文对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年轻妇女子宫切除病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切除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109例年龄35岁以下的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年龄超过35岁的2 767例子宫切除病例为对照组,手术指征及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子宫切除病例中,年龄35岁以下者占3.76%;良性病变手术指征占63.3%;35岁以下组子宫腺肌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产科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恶性病变中,35岁以下组绒毛膜癌、子宫颈癌及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子宫腺肌症及内膜异位症已成为严重影响年轻妇女生活质量的疾患之一;②子宫切除术是年轻妇女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0~2003年采用经阴道及经腹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子宫局部的腺肌症92例,对其进行声像图分析,旨在探讨这些声像图表现的形成机理。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本组经手术证实38例,临床症状典型,经治疗后症状好转,且复查声像图变化较明显54例,年龄24~5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月经失调、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