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4):232-232
2006年3月10日卫生部于公布了2006年2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006年2月(2006年2月1日零时至2月28日 24时),全国共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258992例,死亡524人。2月除鼠疫、登革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22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  相似文献   

2.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7):445-445
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发病830055例,死亡2043例。本季度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23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  相似文献   

3.
卫生部今日公布2008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2008年10月(2008年10月1日零时至10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327841例,死亡1027人。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2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梅毒和淋病,  相似文献   

4.
《世界临床药物》2008,29(12):749-749
卫生部近日公布2008年1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2008年11月(2008年11月1日零时至11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299682例,死亡884人。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2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痢疾和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89%。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狂犬病、肺结核、乙型肝炎和出血热,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4%。本月,全国共报告霍乱46例,无死亡。10月底至11月初海南省发生霍乱暴发疫情,目前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近期无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5.
视点     
卫生部公布2008年10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08年11月10日,卫生部公布2008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327841例,死亡1027人。除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  相似文献   

6.
数字     
《中国药店》2008,(9):20-20
0.25% 卫生部近日公布,2008年7月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394201例,死亡985人,死亡比例占0.25%。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狂大病、肺结核、乙型肝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3.01%。  相似文献   

7.
《世界临床药物》2012,(11):665-665
2012年8月(2012年8月1日零时至8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601703例,死亡1379人。其中,甲类传染病中鼠疫无发病、死亡报告,霍乱报告18例,无死亡;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  相似文献   

8.
2月l0日,卫生部公布了2005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005年1月1日零时至l2月31日24时,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428548例,死亡13263人,报告发病率为338.70/10万,死亡率为1.01/10万,病死率为0.30%。与2004年相比,发病率上升了12.70%,死亡率上升了81.92%。  相似文献   

9.
2013年5月,全国(不含台港澳)共报告法定传染病721605例,死亡1526人。其中,甲类传染病中报告霍乱8例,无死亡;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37223例,死亡1475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3%。  相似文献   

10.
卫生部1月10日公布了2006年12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12月全国报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201例,死亡14人,发病数与11月的46例相比上升了336.96%,死亡数与11月相比增加了10人。  相似文献   

1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南宁市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动态分析,为科学化卫生管理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集安市2010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集安市2010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51068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449.57/10万;报告乙类传染病三位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细菌性痢疾,分别占传染病报告总的37.45%、16.10%和8.80%,丙类传染病中以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最高,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0.97%.结论 应加强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及细菌性痢疾及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磐安县近10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区域传染病防控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磐安县2004—2013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传染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磐安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509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为240.6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59/10万。2004—2007年磐安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8—2013年呈波动状态,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和梅毒居前五位。结论掌握区域内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特征,有助于科学防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林莉 《福建医药杂志》2000,22(2):109-110
为了解我市传染病疫情态势,现将福安市1990~1999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旨在为制订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数据来自福安市1990~1999年传染病疫情汇编;人口资料由福安市统计局提供。1.2 传染病分类:1990年前分为肠道、呼吸道和虫媒及动物源性等3类;1990年后分为肠道、呼吸道、血源及性传播、虫媒及动物源性传染病4类。2 结果2.1 传染病发病率总趋势:1990~1999年我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8种,计8016例;死亡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4.49/10万,年平均死亡率0.126/10万,病死率为0.09%,…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阳春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阳春市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8年阳春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阳春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共12种1519例,死亡17例,发病率为163.00/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为57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依次是:肺结核(948例)、肝炎(285例)、痢疾(104例)、梅毒(100例)、淋病(27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6.38%(1464/1519)。结论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肺结核、乙型肝炎、性病的监测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0,(36):3432-3432
<正>本刊讯2010年7月(2010年7月1日零时~7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751 250例,死亡1 397人。其中,甲类传染病中报告霍乱10例,无死亡。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丹东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1种,发病数为6209例,发病率为254.69/10万;死亡13例,死亡率为0.53/10万;病死率为0.21%。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5264例,发病率为215.93/10万;丙类传染病6种945例,发病率为38.76/10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市传染病发病情况,制定相应控制措施,特对我市1987-1998年法定传染病进行初步分析,报道如下。l对象与方法1987~1998年牡丹江市居民从口数来自市统计局)根据各县(市)、区卫生防疫站上报市站的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月报,年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2调查结果1987-1998年我市报告法定传染病病种12-14种,共计60273例,死亡30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2.77if0万,死亡率为0.87110万,病死率为0.50o/o12年疫情统计结果表明,我市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幅度较大,!987年报告发病率为268.68/10万,到!998年报告发病率149‘13/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山西省近十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布特征及对人群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为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三类3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来源于山西省12个疾病监测点,这些监测点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由3个城市,9个由不同类型的农村监测点组成,12个监测点共计观察人口50余万人,我省疾病监测系统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统一的设计方案,采用统一的报告卡,册,进行数据的收集。死因统计采用ICD-9编码,并采用WHO1975年第9次疾病分类会议推荐的国际疾病,外伤和死因的统计分类手册的分类模式进行统计,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率的标准化用直接标准化法进行,结果 1990-1999年山西省甲,乙,丙三类3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死亡率呈先下降后回升的态势,甲,乙,丙3类35种传染病中,24种有病例报告,其中以痢疾,肝炎,麻疹,肺结核发病率为高,艾滋病感染者1998年开始出现;死亡率以肺结核,肝炎,痢疾,麻疹,乙脑为高,肺结核死亡率成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主要死因,少年儿童是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高发年龄段,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城乡均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几年中均以7、8、9月为法定报告传染 病的高发季节,10,11,12月次之,1,2,3月最低,在甲,乙,丙三类传染病中,麻疹,猩红热,流感都表现出了周期性的特点。结论 1990-1999年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死亡率有所回升,防治的重点传染病为痢疾,肝炎,肺结核,麻疹及性传播疾病,降低城市,农村发病率,提高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治水平,降低其死亡率,保护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感人群是该地区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综合防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国家卫计委官网公布了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85649例,死亡1409人.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无发病、死亡报告. 报告显示,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白喉、脊髓灰质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22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78526例,死亡1397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淋病以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6%,相较于1月份的疫情概况, 略高一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