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研究其耐药特性及机制。 方法:应用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采用阿霉素(ADM)大剂量间歇诱导法,建立多药耐药细胞系BEL-7402/ADM。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用MTT法检测该耐药细胞株对多种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该耐药细胞表面多药耐药基因(MDR)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谷胱甘肽硫转移系统(GSH/GST)的表达情况,应用RT-PCR检测MDR、MRP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BEL-7402/ADM对多种抗癌药物产生耐药,对ADM的耐药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提高了17.31倍。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65.5±5.8)%的BEL-7402/ADM细胞表面P-gp 表达阳性,而对照细胞BEL-7402表达仅为(31.3±4.3)%;(32.4±3.5)%的BEL-7402/ADM细胞表面MRP表达阳性,而对照细胞BEL-7402表达仅为(23.4±3.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BEL-7402/ADM和BEL-7402细胞的GSH/GST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RT-PCR检测发现BEL-7402/ADM中MDR及MRP mRNA高表达。 结论:BEL-7402/ADM具有明确的多药耐药性,其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及MRP mRNA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研究其耐药特性及机制.方法:给予移植人肝癌细胞的裸小鼠腹腔注射阿霉素(ADM)长期诱导,获得多药耐药细胞系BEL-7402/ADM.相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细胞,MTT法检测耐药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表面多药耐药基因(mdr)的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谷胱甘肽硫转移系统(GSH/GST)的表达.结果:BEL-7402/ADM对多种抗癌药物产生耐药,对阿霉素的耐药性提高了20.33倍.BEL-7402/ADM细胞表面P-gp和MRP表达阳性,与对照细胞BEL-7402表达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GSH/GST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BEL-7402/ADM具有明确的多药耐药性,该模型的建立对研究肝癌多药耐药的产生及逆转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中ERK5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hepG2/ADM和BEL-7402/5-FU)及亲本细胞(hepG和BEL-7402)中ERK5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多种化疗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K5在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及亲本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ERK5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hepG2/ADM对ADM、5-FU 、CDDP的耐药指数分别为12.34、5.74、3.81;BEL-7402/ 5-FU对5-FU、VCR、OHP、MTX和ADM的耐药指数分别为15.32、10.08、5.85、6.74和3.26.与亲本细胞相比较,在hepG2/ADM细胞中ERK5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而在BEL-7402/5-FU细胞中ERK5 mRNA表达降低,ERK5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ERK5的表达与人肝癌多药耐药的发生密切相关,为逆转治疗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EGCG逆转人耐药肝癌细胞株多药耐药的体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体内逆转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检测肝癌耐药细胞株BEL-7404/ADR与其亲本细胞BEL-7404耐药倍数,采用BEL-7404/ADR种植于裸鼠皮下,建立肿瘤耐药模型,两周后EGCG灌胃,腹腔注射阿霉素(ADM),联合治疗两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瘤体内ADM含量,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瘤组织mdr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低、中、高EGCG联合ADM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ADM组,瘤重明显低于阿霉素组;EGCG联合ADM可增加瘤体内ADM的含量 (P<0.01);三个EGCG联合 ADM组与阿霉素组相比HE病理图片显示肿瘤组织纤维包裹,炎细胞浸润; mdr1 mRNA和P-gp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阿霉素组 (P<0.01).结论:EGCG在体内具有逆转BEL-7404/ADR的耐药作用,机制可能是EGCG下调了肝癌细胞mdr1基因的表达,使P-gp的表达降低,瘤组织内药量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化痰散结方对乳腺癌MCF-7/ADM移植瘤的逆转耐药机制。方法制备荷瘤小鼠模型;设立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阿霉素组、阿霉素+维拉帕米组、阿霉素+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肿瘤组织内阿霉素蓄积情况,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各组移植瘤耐药细胞P糖蛋白( P-gp)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及维拉帕米组均能减轻瘤重,提高抑瘤率,与生理盐水组及阿霉素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及维拉帕米组均能够降低P-gp含量、提高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其中高剂量中药组对细胞内阿霉素、P-gp的影响较维拉帕米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化痰散结方能逆转阿霉素耐药,增减肿瘤组织中阿霉素含量,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降低P-gp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和苦参碱(Matrine,MAT)联合对膀胱肿瘤T24/ADM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以T24/ADM细胞为靶细胞,MTT法检测CsA对T24/ADM细胞的细胞毒效应及逆转作用。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分析CsA和MAT联合对T24/ADM细胞的逆转作用,观察CsA和MAT联合对T24/ADM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检测T24/ADM细胞膜P-gp的表达情况。结果 CsA在非毒性剂量浓度4μg/ml以下能逆转细胞耐药。CsA和MAT单独应用均对T24/ADM细胞的耐药性有较强的抑制效应,两者联合呈协同效应。与T24/ADM耐药细胞组比较,T24/ADM+MAT组p-gp表达量降低(P〈0.01),而T24/ADM+CsA组p-gp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两者联合应用时作用大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结论 CsA和MAT联合可协同逆转膀胱肿瘤T24/ADM细胞的耐药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T24/ADM细胞膜P-gp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不同浓度中药柴胡(Bupleurun Chinese DC,BCDC)提取物对BEL-740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和p53表达的影响,以探索柴胡逆转BEL-7402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用Fura-2/AM作为细胞内钙离子的荧光指示剂,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浓度柴胡提取物作用下BEL-7402细胞内[Ca^2+]i及其剂量-效应关系;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条件下BEL-7402细胞的p53表达。结果:柴胡可使人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下降(P〈0.001),但不具有剂量-效应关系;BEL-7402细胞呈p53天然突变。结论:柴胡可使人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下降,为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提示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为柴胡逆转BEL-7402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之一;BEL-7402细胞呈p53天然突变也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肿瘤多药耐药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与环孢菌素A(CsA)单独及联合逆转人红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K562/MDR的多药耐药性(MDR),并进一步探讨其耐药逆转机制。方法:分别以倍比稀释后不同浓度的TMP(50~6 400 mg?L-1 )和CsA(0.5~256 mg·L-1 )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MDR细胞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率,确定TMP和CsA的非细胞毒性剂量;采用非细胞毒性剂量,实验分为5组:G1组(TMP+ADM+K562/MDR)、G2组(CsA+ADM+K562/MDR)、G3组(TMP+CsA+ADM+K562/MDR)、阴性对照组(以K562/S代替K562/MDR)、空白对照组(以1640培养基代替药物),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50%的ADM浓度,即IC50,计算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细胞内ADM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跨膜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TMP及CsA的非细胞毒性剂量分别为320和2.0 mg·L-1,K562/MDR细胞的耐药倍数为19.2倍;TMP及CsA均能降低K562/MDR细胞的耐药性,逆转倍数分别为5.2及9.6倍,并且两者联合应用,逆转倍数为15.6倍;TMP和CsA单独及联合应用均能明显增加K562/MDR细胞内ADM浓度;TMP及CsA单独应用均能降低K562/MDR细胞P-gp的表达,并且两者联合应用使K562/MDR细胞P-gp的表达率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MP和CsA单独及联合应用可逆转K562/MDR细胞对化疗药物ADM的MDR,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其逆转机制可能为降低P-gp水平,升高细胞内ADM浓度,增强对ADM的敏感性,从而发挥治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拮新康对耐药白血病细胞增殖及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急性难治/复发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MTT法及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观察经拮新康处理后耐药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及P-gp表达的改变.结果10%拮新康人血清+ADM组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率较10%正常对照人血清+ADM组增高(P<0.01);10%拮新康血清+ADM组较10%正常对照人血清+ADM组P-gp阳性表达率下调(P<0.05);10%拮新康血清+ADM组较10%正常对照人血清+ADM组P-gp的半定量表达明显减低(P<0.05).结论拮新康能抑制耐药白血病细胞增殖.拮新康通过降低耐药白血病细胞P-gp的表达逆转MDR.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体外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FU)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MTT比色法测定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的剂量效应曲线,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内罗丹明123 (Rho123)浓度的影响,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选取合适的索拉非尼实验剂量.以MTT法测定索拉非尼对抗癌药物细胞毒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转运蛋白(P-gp)的表达,RT-PCR法检测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 索拉非尼浓度在4μmol/L时逆转效率较高且毒副作用较小,4 μmol/L的索拉非尼能部分逆转BEL-7402/FU细胞的耐药性,对ADM、5-FU、GEM、DDP的逆转倍数分别为2.98、7.16、1.99、10.08倍,并可部分下调BEL-7402/FU细胞P-gp的表达,使mdrl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27.3%.结论 索拉非尼具有体外逆转人肝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可能与下调mdr1基因表达、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的蓄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与生存素(Survivi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合成Survivin siRNA,以不同浓度转染BEL-7402细胞,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RT-PCR、Western-Blot检测BEL-7402细胞Surviv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BEL-7402细胞转染FAM荧光标记的siRNA后,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表达。分别以10、30、50nmol/LSurvivin siRNA转染细胞后,MTT测得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8.80±1.71)%,(54.50±1.16)%,(66.79±1.10)%,RT-PCR测得的Survivin mRNA表达分别为0.42±0.02,0.28±0.01,0.12±0.01,Western-Blot测得Survivin蛋白表达分别为0.55±0.04,0.32±0.02,0.21±0.02,三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Survivin siRNA浓度的增加,细胞抑制率呈上升趋势,Survivin mRNA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呈浓度-效应关系。结论:Survivin siRNA能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与Survivin基因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shDNA-PKcs沉默DNA-PKcs基因对肝癌耐药细胞Bel7402/5-FU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酶切、测序分析鉴定shDNA-PKcs干扰质粒;用阳离子脂质体法将shDNA-PKcs质粒转染BEL7402/5-FU细胞,根据荧光细胞数计算转染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沉默效率;MTT法检测细胞药物敏感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gp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质粒约为6300bp,测序结果显示插入序列为shDNA-PKcs序列。荧光细胞计数显示质粒的转染率为62.2%。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NA-PKcs mRNA及蛋白水平的沉默效率分别为82.6%、71.8%;MTT检测结果显示shDNA-PKcs实验组的ADM和5-FU的IC50值比对照组ADM、5-FU低(P〈0.05),DDP和MMC的IC50值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P-gp 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1)。结论 shDNA-PKcs干扰质粒能够有效抑制BEL7402/5-FU细胞中DNA-PKcs表达,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P-gp蛋白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金丸对人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HCT-116)/奥沙利铂(L-OHP)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皮下移植瘤耐药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L-OHP)组、左金丸组,以及左金丸低、中、高剂量联合L-OHP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干预28 d,每组留下半数荷瘤裸鼠观察生存期;其余裸鼠于末次给药后12 h,剥取肿瘤,测量、计算抑瘤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糖蛋白(P-gp)表达,用q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ABCB1的mRNA表达。结果:左金丸高剂量联合L-OHP组荷瘤小鼠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他各组(P0.05);而在抑瘤率方面,左金丸低、中、高剂量联合L-OHP组的抑瘤率均显著高于L-OHP组(P0.01),且高剂量组优于低、中剂量组(P0.05),呈剂量依赖性。左金丸联合L-OHP干预后,肿瘤组织内P-gp和ABCB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1),并且随着左金丸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也加强,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左金丸可抑制人HCT-116/L-OHP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延长裸鼠的中位生存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组织中P-gp和ABCB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人肝癌BEL-7402/5-FU多药耐药细胞株。方法:采用体外低浓度梯度递增联合大剂量间断冲击的诱导方法建立5-FU获得性BEL-7402/5-FU多药耐药细胞株。MTT法检测耐药细胞株对多种化疗药物的交叉耐药性。观察其细胞形态学、生长曲线、倍增时间、平板克隆形成率、贴壁率、细胞周期分布、染色体核型以及裸鼠致瘤性。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霉素在亲本及耐药细胞株内的积聚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胸苷酸合酶在耐药细胞内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人肝癌BEL-7402/5-FU多药耐药细胞株模型。该耐药细胞对阿霉素、长春新碱、奥沙利铂及甲氨蝶呤均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但对羟基喜树碱仍较敏感。体外培养见细胞趋向群集性生长。耐药细胞株倍增时间较亲本细胞株长,克隆形成率则较亲本细胞株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耐药细胞贴壁率在23、h明显低于亲本细胞株,其G0/G1期细胞分布比率较低而S期比率明显增加。阿霉素在耐药细胞株内的积聚量低于亲本细胞株,耐药细胞株胸苷酸合酶的蛋白表达量较亲本细胞株明显增强。结论:人肝癌BEL-7402/5-FU多药耐药细胞株可以成为研究5-FU获得性耐药机制及开展多药耐药逆转剂筛选较好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聚维酮(PVP)对膀胱肿瘤T24细胞内不同时点阿霉素浓度及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PVP联合阿霉素处理T24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ADM组、ADM+2.5%PVP组、ADM+5%PVP组)不同时点(2、24、48、72h)细胞内阿霉素平均荧光强度,光镜下计数各组不同时点细胞数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细胞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自48h开始ADM+2.5%PVP组细胞计数较ADM组明显减少,自24h开始ADM+5%PVP组细胞计数较ADM+2.5%PVP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一时间点3组间细胞内阿霉素荧光强度随PVP浓度的增高而增高,且自2h开始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随PVP浓度的升高而降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能明显延长阿霉素对膀胱肿瘤细胞的作用时间,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特点,能够协同阿霉素下调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膀胱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莱特(KLT)注射液诱导Bel-7402人肝癌细胞分化作用,为肝癌的分化治疗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选用反映肝细胞恶变的甲胎蛋白(AFP)的分泌量、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醛缩酶(ALD),反映肝癌细胞分化的酶学指标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TAT),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和碱性磷酸酶(ALP)作为观察肝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指标。结果 Bel-7402人肝癌细胞经10μl/ml康莱特注射液处理后,AFP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γ-GT和ALD活力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反,OCT、TAT和ALP的活力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证明康莱特注射液是体外培养Bel-7402人肝癌细胞有效的分化诱导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诱导BIU-87细胞对羟基喜树碱(HCPT)产生耐药,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交叉耐药,观察维拉帕米(VPM)逆转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用间隙给药法诱导BIU-87细胞对HCPT产生耐药,MTT法测定交叉耐药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Bcl-2和生存素Survivin,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VPM逆转耐药性的效果.结果耐药诱导5个月,BIU-87/HCPT细胞对HCPT、长春新碱(VCR)、丝列霉素(MMC)和顺铂(CDDP)的耐药性均有提高,其中HCPT为55倍,VCR为26.88倍,而对阿霉素(ADM)耐药性提高不明显.经检测P-gp和MRP1均为++,Bcl-2和Survivin均为+++.VPM逆转耐药性有一定效果.结论BIU-87/HCPT细胞具有多药耐药性,对VCR的耐药指数最大,VPM能逆转其耐药性,但逆转效率低于文献报道,这些结果都可能与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机制复杂和BIU-87/HCPT细胞的Bcl-2与Survivin的表达量比P-gp与MRP1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