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胰腺炎病因主要有胆源性、酒精、高脂血症,而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相对少见,主要是成人患流行性腮腺炎比较少,但是在患流行性腮腺炎的成人患者中,并发急性胰腺炎却不少见.本院2000~2004年收治成人患流行性腮腺炎89例,并发胰腺炎32例,现作一下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和探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检查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和胰腺B超。结果全组血、尿淀粉酶增高,血脂肪酶异常38例,占84.44%,胰腺B超检查异常42例,占93.33%。45例患儿均给予保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多为水肿性,保守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成人流行性腮腺炎11例临床分析赵健丽(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口腔科210024)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儿童,成人少见。作者曾经治11例成人流行性腮腺炎,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11例,男性10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在25~40岁之间。发病...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RNA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也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两岁以下者少见.并发脑膜脑炎(简称腮脑)为常见并发症,成人患者易发睾丸炎或卵巢炎,部分患者亦可并发胰腺炎等.现将我科近3年收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腺)并发症10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单侧耳聋听觉脑干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并发耳聋的发生率约为0,02~0.05%,成人可高达4%[1]。由于并发单侧耳聋占80%.双侧仅占20%、故临床上易漏诊。鉴于目前国内文献尚缺乏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单侧耳聋听觉脑干反应的记载,部分人对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单侧耳聋又重视不够,而且儿童和成人患流行性腮腺炎,如并发耳聋,耳蜗的受损程度是一样的,听觉脑干反应可鉴别蜗性受损与蜗后病变,供临床参考.材料与方法一、病例材料:本文42例,均有明确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单侧耳聋的病史。男26例,女16例。分两…  相似文献   

6.
张建国 《微创医学》2002,21(1):41-42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较少见.我科自1992年1月~2001年6月共收治17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为流腮)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并发脑膜脑炎、胰腺炎比较多见,并发前庭神经元炎比较少见。现将该院收治的流腮并发前庭神经元炎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102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02例住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学龄期儿童多见,占66%,男:女=2.8:1;②并发脑炎58例(57%),胰腺炎30例(30%),病毒性心肌炎12例(12%),其次是睾丸炎,血小板减秒,肝功能异常等;③本组病例住院2-17天,平均住院8天,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多,主要为脑炎和胰腺炎,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6例急性胰腺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2例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72h后未再出血,1例手术探查止血,1例反复间歇性黑便,2例大呕血后死亡。结论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可确诊,治疗除抑制胃酸分泌、局部止血外,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以发热、腹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均有腮腺和(或)颌下腺肿大,冬春季节高发,男孩多于女孩,发病年龄集中于6~9岁。30例患儿血尿淀粉酶均明显高于正常。20例患儿胰腺B超检查回音低,胰头、胰体、胰尾及胰管内径肿大。入院后给予禁食、补充电解质及抗感染治疗。病程平均14 d,均临床痊愈。结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胰腺炎临床症状、体征典型,血尿淀粉酶升高明显。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胰腺炎患儿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以腮腺炎非化脓性炎症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起病急骤,腮腺肿胀疼痛,咀嚼不便为特征,儿童易并发脑膜炎,成人易并发胰腺炎,心肌炎,睾丸炎,病程约1~2周,临床无特殊治疗方法,本文采用六神丸外敷加内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时肝功能发生损害临床并不少见,但文献报道不多。我院近3年收治45例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患者。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4例,女性31例。年龄40~68岁,平均53岁。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血尿胰淀粉酶...  相似文献   

13.
赖坤生  黄木营  赖陈三 《吉林医学》2012,33(11):2296-2297
目的:观察应用生长抑素(丽枝雪)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50例被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予以常规抗病毒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抗病毒的基础上加用丽枝雪持续静脉滴注[0.0035 mg/(kg.h)],维持24 h)连用3~6 d。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淀粉酶为(110.0±32.4)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48.3)U/L(P<0.05);治疗组的治疗治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P<0.01);治疗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清淀粉酶恢复的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丽枝雪能够有效缓解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腹痛,降低血清淀粉酶,提高小儿胰腺炎的治愈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有增多趋势,常并发脑炎、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或卵巢炎、心肌炎、肾炎等,其中合并脑膜脑炎多见。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流腮并发脑膜脑炎(以下简称腮脑)6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脊髓炎1例报告吴玉琴郑秀凤(附属医院271000)流行性腮腺炎常并发睾丸炎、胰腺炎、脑膜脑炎、心肌炎等,而并发脊髓炎者仅占0.2~0.8%。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14岁,学生。因发热、两腮腺肿大6天,于1994年4月20日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易感因素并探讨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外科收治的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SAP并发深部真菌感染以念珠菌为主,病死率50%。病情严重、病程长、全身性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机体免疫力低下对真菌感染有重要影响。结论 深部真菌感染与SAP病情严重、全身性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对SAP本身的综合治疗是防治深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观察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年龄5~15岁临床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儿,于腮腺肿大后不同时期进行胰腺超声检查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有5例在腮腺肿大数日后合并急性胰腺炎,发生率7.3%。结论:超声检查能准确地反映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时间、发展程度、预后情况,以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流行性腮腺炎病情轻重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近几年成人病例有增多趋势。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胰腺炎、卵巢炎、睾丸炎等。2003年1月-2008年9月我科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48例,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心、脑和肺损伤及与SAP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1982年10月至2000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SAP回顾调查,了解SAP并发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胰性脑病发生率及病死率和治疗情况。结果 手术治疗SAP 69例(71.9%),非手术治疗27例(28.1%),治愈77例(80.2%),死亡19例(19.8%),发生各种并发症68例(70.8%)。SAP合并心、脑和肺损伤33例(34.4%),死亡6例(16.7%),其中SAP伴ARDS14例,伴休克13例,伴胰性脑病13例,SAP的心、肺和脑损伤患病死率明显高于无心、脑和肺损伤SAP患(P<0.05)。结论 有ARDS、休克和胰性脑 的SAP患治疗困难,是导致SAP患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胃癌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少见的严重并发症,诊断困难。本院从1990年2月至2005年5月共实施胃癌根治术1295例,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