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硝苯吡啶对心衰的血液动力学效果。 8例正常窦性心律的慢性心衰患者,年龄为31~64岁,男女各4人。血液动力学测量:采用常规心导管术或Swam-Gang导管连续测量肺动脉与压心输出量。体动脉和肺动脉压及心室内压力用Hewlett-Packard 1280c压力传感器进行测量。测量用药前(对照)和舌下含化20mg硝苯吡啶后10~30分钟的  相似文献   

2.
减少左心室喷血阻抗可以改善左心衰竭的血液动力学。血管扩张药能减低左室充盈压(LVFP)和增加心排出量,仅略降低动脉血压。文献报道用血管扩张药物治疗高血压或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的急性左心衰竭和缺血性、原发性心肌病或二尖瓣关闭不全所引起  相似文献   

3.
风湿性心脏病因合并瓣膜损害,心房颤动或心内膜炎等,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均发生改变,导致心腔、血管内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可进人并嵌顿于外周动脉或肺动脉,造成血流中断,组织缺血、坏死或器官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哌唑嗪(PZ)与肼苯哒嗪和硝酸盐作用不同,它具有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作用,对静脉和动脉都具强有力的作用,使心前负荷和后负荷均减低。作者对12例严重慢性充血性心衰用地高辛和利尿剂治疗无效的病人,进行PZ口服以观察其远期疗效。患者口服PZ,一日三次,首次于晚上服0.5mg逐渐增量。两周内根据血压下降的情况和临床反应调整至最大剂量(3—20mg/日),地高辛和利尿剂的用量不变。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第  相似文献   

5.
9例机械通气肺心病患者应用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后,测定血液动力学和血气,结果为肺动脉楔压明显下降(P<0.05),心率明显增加(P<0.05),而肺动脉压、心输出量、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则无明显改变。说明体外膈肌起搏在救治此类患者中无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6.
某些血管扩张剂治疗肺动脉高压产生的血液动力学影响,曾有过详细描述,但这些药物对血气交换的影响,却很少有仔细的观察。本文作者根据临床,肺功能,血气分析,选择了16例男性肺心病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全部患者均用7号顶端有气球的French ballonfipped漂浮导管进行右心插管,Teflon导管经桡动脉,肱动脉,进行动脉血压监护和反复采血样,多波  相似文献   

7.
硝苯吡啶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观察30例继发于伴左至右分流的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硝苯吡啶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以了解硝苯吡啶对不同严重程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经舌下含化硝苯吡啶1小时后,肺动脉压、肺总阻力指数及肺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下降;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及氧输送量明显增加;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所改善,但阻力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改善不甚明显;体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右心室工作指数的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硝苯吡啶是治疗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12例冠心病患者,男性,年龄25—64岁。6例用β阻滞剂心得安,另6例用α-β阻滞剂柳氨苄心定进行急性血液动力学随机比较。心得安组用心得安后发现静息时患者系统血压无改变,但在运功中下降,心输出量和心率减少,且无论静息时或运动中肺动脉压和SVR均明显增加.柳氨苄心定组用柳氨苄心定后,患者静息时和运动中系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心包切开对急性肺栓塞右室压力超负荷引起的血液动力学损害的影响,我们在一组(6只)急性肺栓塞溶栓对照犬,于注栓约5.0小时后开胸心包切开,阔胸0.5小时后复查血液动力学各参数。急性肺栓塞使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明显升高,溶栓疗法使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明显降低,对照组两参数在栓塞后随时间无明显变化。两组心排血量在肺栓塞后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下降、心包切开使对照大周围动脉压明显下降,而肺动脉平均压和肺血管阻力无显著性变化。心包切开术在无明显心排血量下降犬不能逆转或改善血液动力学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吸入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动力学的作用。方法11例患者行机械通气、右心漂浮导管,观察吸入NO前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吸入NO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压明显下降(P<0.05),血压、体循环阻力、心排血量等均无变化。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P<0.05),动脉血氧分压稍有下降及肺内分流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升高(P<0.01)。结论吸入NO可选择性扩张老年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降低肺动脉高压,符合Rubin提出的要求。对血氧运输可能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心衰时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左心室扩张、充盈压上升、心排量减少伴外周血管收缩反射性增强,可导致左室后负荷及心肌耗氧量增加,梗塞范围扩大。治疗应立即降低前或后负荷,以降低左室壁张力。降低前负荷可应用利尿剂(如静注速  相似文献   

12.
肺动脉高压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功能和(或)结构改变,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特点,符合血液动力学诊断标准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伴进行性右心室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右心室衰竭,甚至死亡.动脉性肺动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属于第1类肺动脉高压,临床特征是存在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25 mm Hg(1 mm Hg =0.133 kPa),肺小动脉楔压≤15 mm Hg,心输出量正常或降低],不存在引起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的任何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尿激酶和尿激酶-链激酶用于肺栓塞的试验证实,纤维蛋白溶解疗法对大面积肺动脉血栓栓塞(MPTE)有效,对阻塞肺动脉的再灌注和肺动脉压的降低均优于肝素。现评价肺动脉内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MPTE的疗效。病例选择和方法共16例MPTE并发休克(收缩压≤10.6kPa)的患者,经血管造影确定有2个或2个以上的肺叶动脉阻塞。这些患者无心肺疾病史和明确的纤溶治疗的禁忌证。在测定血液动力学后,经肺动脉干造影确定诊断后,将导管插入阻塞的肺动脉(如果阻塞肺动脉为双侧,则置于肺动脉干)。在注射尿激酶前,先试用导管尖端破坏血凝块,所有患者初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浅低温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心血管外科术后严重心衰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07年~2010年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术后严重心力衰及患者中的患者8例;应用CRRT减低心脏负荷,控制中心血温34℃;至肺动脉楔压12 mmHg,平均动脉压>70mmHg、心排血量>4.0 L/min后恢复中心血温36.5℃,撤除CRRT,对比血滤前后心输出量、平均动脉压、肺动脉楔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评估肝、肾等各脏器功能.结果 浅低温CRRT治疗后叫治疗前,中心静脉压下降[(16.2±4.5)mmHg vs.(8.7±1.7)mmHg,P<0.05),心输出量有上升趋势[(3.9 ±0.7)L/min vs.(4.5±1.1)L/min,P>0.05),肺动脉楔压有下降趋势[(15.5±4.1)mmHg vs.(12.1±0.6)mmHg,P>0.05).1例死于严重代谢紊乱,7例出院.结论 浅低温联合CRRT治疗心血管外科术后严重心衰患者,可减轻其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脏做功,降低机体代谢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肺动脉导管检查已广泛用于血液动力学检测以及危重和严重创伤患者的监护。为了测定肺动脉压,导管通常要进入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气胸或许是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2%,这取决于术者的经验。其他并发症包括空气栓塞、右房穿孔(可伴发心包填塞)、静脉血栓(肝素治疗无效)和感染。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受损可形成血肿甚至血胸。伤及胸导管可发生乳糜胸。当导管向前通过心脏进入肺动脉时,心律失常并不罕见,通常是暂时的,并不严重。严重的心律失常则需要撤出导管或停止插管。心房纤颇、心房扑动、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室纤颤都有过报导。心瓣膜亦可受损,如引起三尖辦撕裂和腱索断裂。尸检证实肺动脉插管超过48小时的患者,在其三尖辦和肺动脉辦处均有较大病变(心内膜炎或出血)。  相似文献   

16.
氧疗法常用于闭塞性肺血管病(OPVD)患者,但对其血液动力学效应尚未见系统研究。作者测定了OPVD 成年患者吸氧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并对氧疗效果进行评价。OPVD 引起肺动脉高压者14例,其中女性10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8例,继发性肺动脉高压6例。平均42(24~65)岁。用右心导管证实全部患者肺动脉压明显升高,肺动脉楔压(PAWP)<15mmHg,而左心功能正常。于给氧前反复检测各项指标作为对照。经面罩给50~70%氧气,在吸氧20~30min,以及停止给氧20~30min 后分别检测血液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49例不同原因的肺动脉高压病人的血液动力学资料发现:肺动脉交替脉的发生与肺动脉压及肺循环阻力有关;肺动脉高压可使左、右心排血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对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插入导管时,分别从静脉注入硫酸吗啡15毫克,盐酸杜冷丁100毫克和镇痛新60毫克,应用心回声图作对比观察,以了解这三种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用吗啡或杜冷丁者未发生不良的血液动力学影响。相反,镇痛新使全身动脉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继发性肺动脉高压(PH)患者用硝苯吡啶(N)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对7例晚期COPD、3例肺纤维化(隐源性纤维性肺泡炎、晚期结节病、风湿性肺疾病各1例)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研究。方法治疗前24h停用除β_2激动剂外的所有药物,3h前停吸氧及β_2激动剂。用Swan-Ganz三腔热稀释管插管,监测肺动脉压。用热稀释法测心输出量。在心率、血压、呼吸稳定情况下开始试验,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基础变量值包括:平均右房压  相似文献   

20.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是由经肺热稀释和动脉脉搏轮廓分析两种方法组成的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可同时进行心肺功能的监测,相对微创,技术难度小,并发症少。有研究表明,PICCO 参数与肺动脉导管参数有很好的相关性,能有效地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指导临床治疗[1-2]。我们对 PICCO的常用临床监测指标以及在 ICU 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