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辣椒素(Capsaicin)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与坏死的改善作用。方法取24只C57/B6小鼠,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NAFLD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诱导NAFLD动物模型)、实验组(给予高脂饮食诱导NAFLD动物模型+capsaicin干预),三组各8只。对三组小鼠肝脏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比较三组小鼠血糖水平、血脂四项和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肝脏可见脂肪体积增大,明显脂肪变性,核被挤向一侧,气球样变性和坏死,并且肝小叶中心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明显坏死。相比模型组,实验组小鼠肝脏脂肪细胞排列相对完整,脂肪体积明显缩小,脂肪变性、炎症程度和坏死明显减轻。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血清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下降(P 0. 05);相比模型组,实验组小鼠血清FBG、TC、TG及LDL-C含量显著降低,HDL-C含量明显升高(P 0. 05)。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小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明显升高(P0. 05);相比模型组,实验组小鼠AST、ALT及GST活性明显下降(P 0. 05)。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可知,实验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程度和坏死明显减轻。结论 Capsaicin可有效改善高脂饮食诱导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与坏死,具有保护小鼠肝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部分切除大鼠内毒素血症与再生肝结构功能的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大鼠内毒素血症与再生肝组织结构以及功能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102只健康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假手术(SO)组和肝部分切除(PH)组,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循环血内毒素(E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结合胆红素(CB)与透明质酸(HA)水平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血清ET在PH术后6~72h期间升高,在12h、48h呈现峰值,分别与NC组比较(P<0.05,P<0.01);血清ET在SO组各时间点与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清ALT在PH组术后6~72h期间升高,与血清ET动态变化趋势比较呈正相关(r=0.817,P<0.01);血清AST在PH组术后6~48h期间升高,与血清ET动态变化趋势比较呈正相关(r=0.717,P<0.05);血清ALB在PH组术后6~72h期间下降,与血清ET动态变化趋势比较呈负相关(r=-0.790,P<0.05);血清CB在PH组术后6~48h期间升高,与血清ET动态变化趋势比较呈正相关(r=0.836,P<0.01);血清HA在PH组术后6~72h期间升高,与血清ET动态变化趋势比较呈正相关(r=0.849,P<0.01);上述肝功能各指标在SO组各时间点与NC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再生肝组织出现损伤的时间段与血清ET升高的时间段(6~72h)一致,肝细胞坏死明显的时间点与血清ET出现峰值的时间点(12h,48h)一致;SO组各时间点肝组织与NC组肝组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PH后产生的内毒素血症可能直接造成再生肝组织结构与功能损伤,但这种损伤在数天内可自行完全恢复。提示对健康机体施行肝部分切除获取供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膳食纤维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确诊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所有NAFLD患者均接受保肝治疗和健康宣教等基础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膳食纤维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膳食纤维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检测并比较2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内毒素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98例NAFLD患者均成功完成研究。2组治疗3个月血清ALT、AST、γ-GT检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上述肝功能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内毒素和炎症因子IL-6、hs-CRP检测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期间,2组患者均无身体不适及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好。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膳食纤维片能有效降低NAFLD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抑制肝细胞炎症反应,改善并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病情进展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各25例,比较3组肝脏病变程度相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肝纤维化4项[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分析外周血Th17、Treg及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与肝脏病变程度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吸烟史、高血压病、肝硬化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合并糖尿病者7例,显著少于NAFL组18例和NASH组19例(P 0.05)。3组外周血Th17、Treg、IL-10、IL-17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NASH组ALT、AST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组(P 0.05); NAFL组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NASH组TBil、DBil水平与NAFL组、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ASH组PCⅢ、Ⅳ-C、LN、HA水平以及Fibro-touch评分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 0.05),且NAFL组H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h17、IL-17与ALT、AST、TBil、DBil、PCⅢ、Ⅳ-C、LN、HA、Fibro-touch评分、病情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 0.001),Treg、IL-10与ALT、AST、TBil、DBil、PCⅢ、Ⅳ-C、LN、HA、Fibro-touch评分、病情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 0.001)。结论 NAFLD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比例失衡,Th17、Treg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可作为评估NAFLD病情进展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从简单的脂肪变性(又名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肝硬化、肝癌的一系列疾病谱。NAFLD反映了疾病严重程度的频谱性改变,它并非单一的代谢紊乱。本文从NAFLD的定义着手,讲述了肝脂肪变性的评估和量化,NAFLD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以及与NAFLD相关的内分泌代谢紊乱。饮食和肠道菌群可促进NAFLD的发生和发展。基于流行病学、饮食习惯和肥胖等相关因素,糖尿病与NAFLD之间关系密切,二者形成了恶性循环。饮食及药物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AFLD与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5-脱氧前列腺素J2(15 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12周末制成NAFLD大鼠模型;再将模型组随机分为4组:15 d-PGJ2低剂量治疗组(LT组),15 d-PGJ2高剂量治疗组(HT组),模型对照组(MC组),饮食疗法组(DT组).治疗2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水平.结果 与MC组大鼠相比,LT组、HT组及DT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LU、TG、TC的水平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炎症浸润均有减轻,其中以LT组改变最明显(P<0.05).结论 适量的15d-PGJ2对NAFLD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改善大鼠的NAFLD.  相似文献   

7.
徐云  沈薇  张兴洪  王兴远 《华西医学》2005,20(2):273-274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浓度变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LeptinTNF-α,化学法检测SOD。结果:(1)NASH组瘦素浓度(13.320±5.323ng/ml)显著高于NASFL组(8.068±2.320ng/ml)(P<0.05)和NC组(3.533±1.686ng/ml)(P<0.05),NASFL组瘦素浓度显著高于NC组(P<0.05)。(2)NASH组TNF-α浓度(0.322±0.165ng/ml)显著高于NC组(0.254±0.093ng/ml)(P<0.05),NASH组与NASFL组TNF-α浓度(0.271±0.098ng/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ASFL组与NC组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NC组SOD浓度(112.200±7.978U/ml)显著高于NASH组(72.540±1.325U/ml)(P<0.05),NAS FL组SOD浓度(109.900±8.903U/ml)显著高于NASH组(P<0.05),NASFL组与NC组SOD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Leptin≥10.35ng/ml,伴有TNF-α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提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等强度游泳运动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3/07在河北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室完成,取雄性清洁级SD大鼠22只,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n=6):给予普通饮食8周。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n=8):喂高脂饲料,即在普通饲料的基础上加100g/L猪油和20g/L的胆固醇,共8周。③高脂运动组(n=8):喂高脂饲料,并进行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游泳5d/周,1次/d,90min/次,共8周。实验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比较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光镜下评估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按照肝小叶内含脂滴细胞数/总细胞数比值:0(-);<1/3( );1/3~2/3(!);>2/3(");≈1($)。结果:实验过程中运动组1只大鼠溺水死亡。最后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和运动组分别为6,8和7只大鼠。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和运动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大鼠严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运动组和对照组脂肪变性程度-, ,!,"分别为0,0,3,5只;2,3,2,0只;6,0,0,0只(P<0.05)],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相比,运动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P<0.05)。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都显著高于对照组([912.18±252.71,419.25±74.34;3281.82±776.32,2186.43±334.73)nkat/L(P<0.05)],运动组谷丙转氨酶显著低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536.94±186.7)nkat/L(P<0.05)],但运动组谷草转氨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3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能够改善高脂饮食造成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肝脏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23例NAFLD患者及56例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等反应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结果:对照组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FL)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组血清T3浓度随病情进展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血清T4、TSH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ASFL患者血清HA、PⅢNP浓度与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Ⅳ、L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SH组血清HA、PⅢNP、CⅣ、LN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NA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SFL患者血清T3水平与HA呈负相关关系(P<0.05);NASH组患者血清T3水平与HA、PⅢNP、CⅣ、LN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T3水平降低,其下降程度与病情及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一致;检测NAFLD患者血清T3变化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芪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影响,探讨其延缓NAFLD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高脂饲料喂养造模,8周后,空白组与模型组各取8只处死取材,评价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每天给予柴芪汤5.67 g/kg灌胃,8周后,处死各组动物,检测血清AST,A LT,TG,TC,LDL-C,H DL-C,TNF-α及I L-6水平,空腹血糖(fast ing blood glucose,FBG)及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取肝组织,镜下观察病理形态。结果:高脂饲养8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FBG,FINS及IRI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柴芪汤治疗8周后,大鼠血清ALT,AST,TG,TC,LDL-C,TNF-α及IL-6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较模型组轻,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结论:高脂饲养8周后,NAFLD大鼠模型制备成功;柴芪汤可减轻NAFLD大鼠模型肝脏炎症反应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下调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降低血清TG,TC及LDL-C,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大鼠小肠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目的 探讨脓毒症大鼠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及其蠕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制备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 N)、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1h后再灌注 1h( I/ R1)、2 h( I/ R2 )和 4 h( I/ R4 )以及再灌注 2 h后复合内毒素 2 h( I/ RL)共 5个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或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 ( DAO)、D 乳酸、D 木糖水平及肠蠕动 ,同时进行小肠普通光镜检查。结果  I/ R1、I/ R4和 I/ RL组血浆 DAO活性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小肠组织 DAO在 I/ R2和 I/ RL 组均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从 N、I/ R1、I/ R2、I/ R4到 I/ RL,各组血浆 DAO和小肠 DAO的相关分析可见呈高度负相关( r= 0 .90 9,P<0 .0 0 1) ;I/ R 1、I/ R 2和 I/ RL组血浆 D乳酸均显著升高 ( P均 <0 .0 5 ) ;与 N组比较各组肠传输速度显著加快 ( P均 <0 .0 5 ) ;I/ R 1和 I/ RL组血中 D木糖浓度较 N组高 ,3h后仍高于 N组 ;血 DAO浓度与血 D乳酸浓度变化相关 ( r=0 .5 5 9,P<0 .0 5 )。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的屏障、吸收、通透和蠕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缺血再灌注复合内毒素血症时再次加速或加重了小肠屏障、吸收、通透和传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胡国忠  何存弘  邱凤梅 《疾病监测》2011,26(12):993-996,1003
目的 为掌握浙江省岱山县海岛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岱山县1986 -1988年和2009-2010年两个时期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 岱山县两个...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卒中负担国。随着卒中医疗质量的进步,我国卒中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卒中发生率仍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国在卒中教育、研究和护理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影响力的学术成就,对中国卒中医疗质量提升、溶栓及新的治疗方法探索、中国卒中建设发展等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并展望了中国卒中管理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照云  杨雨强  李汝昌 《疾病监测》2011,26(7):560-561,585
目的 了解云南省祥云县当地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制定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析祥云县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导出的2010年数据信息,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祥云县2010年共报告死亡2759例,报告年平均死亡率为6.02,男性1648例,年死亡率为7.05,女性1111例,年死亡率为4.94。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死亡2001例,占总死亡例数的72.53%;前4位死因顺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恶性肿瘤,共死亡2384例,占总死亡例数86.41%。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抗Hp治疗的效果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454例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Hp的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Hp治疗方案1、4C-UBT结果等,分析其感染率及治疗效果。对调查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未抗Hp的患者中14C-UBT阳性率为53.7%,经抗Hp的患者中14C-UBT的阳性率为25.9%(P〈0.001)。在70例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中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14例(20%)患者经过2次或2次以上抗Hp治疗,治疗方案以含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三联治疗为主。4周后随访,77.1%患者14C-UBT转阴,其中19例患者在8周以后复查,其阳性率较低(15.8%)。7例四联治疗患者Hp全部根除。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4C-UBT的结果与抗Hp的次数和处方医师是否是消化科医师显著相关(P〈0.05)。29.6%的患者有不良反应。结论:常用的抗Hp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在77.1%左右,含铋剂的四联治疗方案有较高的根除率;患者的再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9.
张玉龙  张一英 《疾病监测》2011,26(6):491-495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伤害发生状况,为伤害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上海市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伤害监测点医院,对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 日到医院门诊就诊并被诊断为伤害的首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 共报告伤害病例17 391例,男女性别比为2.27 ∶ 1;伤害病例以15~39岁年龄组最多(50.55%);本区户籍占44.67%,外地户籍占55.33%;7月发生的伤害人数最多(12.12%),发生时间多在08:11-16:37;以非故意伤害和轻度伤害为主;前5位伤害发生原因是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66.28%)、跌倒/坠落(22.07%)、非机动车交通事故(6.47%)、机动车交通事故(1.86%)、烫伤(1.59%)。 结论 物体/器具的机械性作用、跌倒/坠落、交通事故为优先防治的伤害种类,应重视外来人口的伤害干预。  相似文献   

20.
Trends in Nursing Education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