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目的挖掘专利中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相关数据信息, 为临床用药和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检索慢性胃炎与中医药相关的专利信息, 利用R语言提取专利中提及的中药名称, 利用Python和Excel针对专利分布及其涉及的中药进行词频统计和药物组合情况分析, 了解治疗慢性胃炎中药使用频次及其组合情况, 生成词云图、药物功效分类图、药物归经图, 利用Vosviewer进行中药的聚类分析, 了解每一类中的典型中药及其规律。结果经过筛选纳入有效专利信息1 639条, 共涉及421味中药并将频次出现前40味进行归纳总结;按照功效分类主要以补虚、行气药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 兼顾肝经、肺经。药物聚类分析将所有中药主要归结为补中益气类、疏肝理气类、健脾消食类、化痰行气类4个大类。结论慢性胃炎与脾、胃、肝、肺等脏腑关系最为密切, 多选用具有补虚、行气功效的药物, 充分揭示了专利数据库中中医药对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 为临床及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近年来中医药在促进新血管生成、提高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及改善各种缺血性疾病症状方面的研究及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章,检索词“血管生成、中医药”.对检索到文章进行初审,纳入有关促进血管生成的中医复方、单味药、中药提取物、针灸的治疗研究.结果:最终引用35篇相关文献,对中医药促进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论: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疾病中有明显的疗效,且副作用少.但各原药成分之间是否存在多层面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影响血管生成的量效关系均有待再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医药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广泛使用和不断推进,中医药对COVID-19的防治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及时把相关创新成果的专利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一方面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更快速地利用专利情报挖掘和筛选更有效的药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启发研发人员加强创新成果的专利保护。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为主线,对用于医学观察期的推荐中成药以及用于临床治疗期的基础方剂、推荐处方和推荐中成药的相关专利信息进行梳理分析,阐述推荐处方和推荐中成药的专利技术路线,并进行重点专利信息分析,试图为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析现有中药专利保护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帆  孟锐 《中国药房》2011,(3):193-195
目的:指出现有中药专利保护的缺陷,对我国的中药专利保护的改进提出建议.方法:基于中医药理论原理,分析我国现有中药专利保护现状.结果与结论:应借鉴现代专利制度,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建立我国特有的中药专利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药治疗肝腹水领域的专利文献,为该领域的新药研发提供文献参考。方法 以中国专利数据库、SFDA网站为检索源,以肝腹水、肝硬化和中药为关键词,对1991-2017年公布或公开的专利申请进行检索,再通过人工降噪的方法确定最终肝腹水文献,以IPC分类、申请人类别、重点申请人、法律状态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检索到肝腹水有关的中医药专利文献共计242篇,主要集中在A61大类中,有效专利占总专利数的12%,失效专利占到总专利数的65%,专利申请的主体以自然人为主,从专利申请增长率方面来看,该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在逐年增大,但是截止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针对该类疾病的上市中成药,处于市场空白期。结论 治疗肝腹水领域的有效专利数少,成果产业化低,目前在已上市中成药中还没有专门针对该类疾病药品,所以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治疗肝腹水的中药新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国治疗慢性胃炎中成药的组方特点与安全性,为临床应用及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查询药智网中成药处方数据库,筛选功能主治为"慢性胃炎"的中成药,通过整理处方信息、检索文献典籍,对处方的组方规律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我国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共有61种,组方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有甘草、海螵蛸、木香、白芍等,主归脾、胃、肺、肝经,治法以补气、收涩、清热、理气、活血为主。其中34个中成药含"有毒"中药,13种中成药有不良反应报道,大多数为含有"有毒"中药的处方。结论我国慢性胃炎中成药的组方特点与临床治疗要求一致,但是安全性尚有不足,需警惕使用含"有毒"中药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简要介绍治疗糖尿病的新型中药制剂,重点阐述其知识产权保护的突出问题,为从事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的工作者们提供借鉴作用.方法 通过相关文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检索,对申请专利的数量、类型、成分、申请机构和各省份的专利申请量做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中药制剂的专利申请量在糖尿病中药药物中所占比例仅为0.143,专利来...  相似文献   

8.
郑昊钏  龙芳  杨华  李萍 《中国药房》2014,(30):2846-2848
目的:综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方法:通过检索工具查阅急性冠脉综合征近10年相关参考文献,概述其发病机制、治疗现状并对中医药治疗前景进行了展望和讨论。结果:斑块破裂、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介入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术和药物治疗。中药复方以其多成分、多靶点等特点将成为新一代药物研究的热点。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不可估量的优势,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试论检索策略与检索效果之间的关系王予英邱彤(河南省中医药信息研究检索中心郑州市450003科研课题的立项及新药、成果、专利的申报,进行有效的信息检索,是成败的重要因素,为此,施用检索策略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检索策略,就是为实现检索目标而制订的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2~2013年上海地区的中药相关专利的特征信息与IPC分类号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药专利的信息与技术主题分布情况。研究发现2002~2013年上海地区公布的中药专利数量年分布增长趋势不显著;所占比重较大的专利集中由极少数申请人/发明人申请/发明;对中药"提取物"与"提取物组合物"的专利保护数量已超过专利总数的2/5,成为中药研究的主流;对专利的主题词、IPC分类号、IPC主分类号的分析结果,揭示了上海地区的中药专利所涉及的热点药用动植物科属分布、中药用途分布,以及中药制剂的治疗活性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09—2020年治疗克罗恩病方剂,并建立网络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次、频率、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此次共收集方剂126首,涉及中药共166种,高频中药为白术(49.2%)、茯苓(42.9%)、白芍(33.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分析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生物医学1990—2020年的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数据进行药物频数、组合、配伍、新方组合等的挖掘分析。结果 检索文献1 449条,纳入处方204首,中药166种,使用频次2 552次,排前三的药物为红花、透骨草、伸筋草,常用药类为祛风湿、活血化瘀药;主要归经为肝、肾、脾经。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二联关联以“没药→乳香”最高,三联关联以“乳香+伸筋草→没药”最高。结论 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可靠,用药规律以祛风湿为主,兼以活血化瘀、补益、清热、解表;祛风湿药可与活血化瘀药、补益药、清热药、解表药联合应用,并且祛风湿药在治疗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成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遴选并整理《中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新编国家中成药》和《新药转正标准》收录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成药处方,对其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处方99首,涵盖18个证候,涉及中药206味,功效分类以化痰止咳平喘、补虚、清热等为主;药性偏温、寒、平,药味偏苦、辛、甘,主归肺、脾、心经;关联规则得到核心药对组合11个;系统聚类分析归为7类;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发现其核心药物为甘草、麻黄、葶苈子等。结论:中成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用药重视清、宣、润功效的结合,具有"宣清合法""清中有润""气阴兼顾"等组方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和总结叶天士治疗疑似肝癌病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 查阅《叶天士医学全书》中治疗疑似肝癌验案中有效中药组方,建立中药数据库,进行标准化处理,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研究。结果 本研究纳入有效处方64首,涉及中药129味。其中高频药物为当归、茯苓、川楝子、桃仁、小茴香、香附等;中药四气以温为主,平、寒次之;中药五味以辛为主,苦、甘次之;中药归经主要归脾经,其次为肝、心二经;关联规则得到22条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共得到8类药物;核心处方是以金铃子散和暖肝煎为基础方加减。结论 叶天士治疗疑似肝癌病以温阳扶正、化痰逐瘀为主要治法,可为肝癌中医药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清  马浩然  喻强强  孙朋  余建玮  叶超 《中国药事》2022,36(10):1174-1181
目的:探究已上市中成药治疗哮喘的药物相互作用关系和用药配伍规律。方法:在药智网-中成药处方数据库中查找治疗哮喘的中成药处方,通过Excel 2019、古今云医案平台(V2.3.5)、IBM 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3.9.1、Origin Pro 2022对其中药组方规律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成药处方62个,涉及中药209味,累计药物频次601次,包含6个证型,用药频次较多的药物有麻黄、甘草、苦杏仁等,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味居多,归经以归肺经为首,功效大多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药物关联规则得到21对具有强相关性的药物;系统聚类分析归为四类。结论:通过古今云医案平台数据统计方法和相关数据挖掘技术对已上市中成药中治疗哮喘的处方进行整合,探究其药物组方规律,为临床用药及辨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妊娠期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全面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推荐的中药处方及中成药中的药物在妊娠期使用是否安全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在诊疗方案中推荐的中药处方有10个,组方药物有68味中药,列入妊娠禁忌中药的有7味。推荐使用的中成药有14种,共有57味中药组成,列入妊娠禁忌中药的有15味。结论:COVID-19妊娠期患者中药的使用应权衡利弊,正确辨证,合理配伍并使用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HP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根据中医辨证分为5型,对照组用西药抗HP三联疗法,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辨证施治,疗程4周后,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86例总有效率气滞血瘀型(Ⅰ型)91.2%、脾胃湿热型(Ⅱ型)85.7%、脾虚肝胃不和型(Ⅲ型)87.5%、胃阴亏虚型(Ⅳ例)87.5%和气血两亏型(Ⅴ型)100.0%,HP阴转率与各型的治愈率相同;对照组86例有效率Ⅰ型68.8%、Ⅱ型75.0%、Ⅲ型77.3%、Ⅳ例70.0%和Ⅴ型66.7%,HP阴转率与各型的治愈率相同,两组各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72例中,以气滞血瘀型、脾虚肝胃不和型多见。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HP感染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析便秘患者治疗中的中医用药归经特点,为规范便秘患者中医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健康信息系统(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诊断为便秘的患者信息,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便秘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药物频次及归经特点进行描述、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便秘患者12786例,其中男性5043例(39.44%),患者年龄0~100岁,中位年龄64岁。12786例患者中,5623例患者接受纯中药治疗(43.98%),3788例患者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29.63%)。接受中药治疗的9411例患者中,5487例使用了中药饮片(58.30%),中药饮片使用频数排名前五位的药物为甘草、白术、火麻仁、枳实及厚朴。中药的归经分析显示药味归经均数排名前五为脾、胃、肺、大肠及心。女性患者使用中药归经为"肝"的多于男性患者。结论便秘患者的中药治疗以固护脾胃为主,通调肺、肠为辅;对于女性便秘患者,用药多投以肝经药味。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作为功能性胃肠病,中医临床通过病症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将其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等证型。FD动物模型的构建依据证型特定的发病机制来模拟人体症状,检测指标常采用行为学、胃肠动力学及相关蛋白水平等评估模型与FD患者的相似度。符合病症的动物模型是开展药效研究和药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对FD中医证型的造模方法及检测指标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完善和优化动物模型,为后续的药物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循环法在中药处方点评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PDCA循环法4个阶段的过程管理对2021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药处方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以1—3月32 292张处方为对照组,以4—8月50 557张处方为管理组,比较PDCA循环法运用前后发生率较高的2类不合理处方(饮片颗粒用法混淆处方、证型未使用中医证型处方)的数量、中药门诊处方合格率和住院中药处方合格率。结果 中药门诊处方合格率由实施前的97.6%(965/988)上升到97.8%(1 506/1 540),住院处方合格率在实施PDCA循环后从89.1%(106/119)上升到95.6%(259/271),发生率较高的2类不合理处方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在中药处方点评中运用PDCA循环法,提升了处方的质量,规范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同时提升科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