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25(OH)D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114例,运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脑梗死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并检测25(OH)D水平及生化指标。分析年龄、血压、血糖、血脂、饮酒、吸烟、25(OH)D水平对MMSE分值的影响。结果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25(OH)D降低均导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随着25(OH)D降低,认知功能评分越低,提示认知功能障碍越重。25(OH)D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结论25(OH)D可能能够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减退并成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2月住院的82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40例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对照组42例为不伴骨折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仪器对所有患者的腰椎、左侧股骨近端及骨密度进行测量,并准确测量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及尿素氮(BUN)。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的患者维生素D3水平偏低,较未合并骨折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而言,维生素D3缺乏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淡漠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动力学水平。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来自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CSVD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淡漠量表临床版(AES-C)评估将受试者分为淡漠组(20例)和非淡漠组(45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其颅内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前动脉(A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统计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差异。结果 CSVD淡漠组ACA、MCA两侧的Vm低于非淡漠组,两侧的PI值高于非淡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VD伴情感淡漠患者与非淡漠患者相比,其TCD血流动力学水平有差异,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就诊的老年股骨手术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Aβ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POCD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d血清NSE、S100B、Aβ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对于老年创伤患者具有较严重的早期认知功能损伤,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极大降低老年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方法分别测定临床诊断为老年CHF患者和同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各40例的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比较两组血钙(Ca)、甲状旁腺素(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BGP)及骨密度(BMD)值。结果两组血Ca测定结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HF组的PTH值高于对照组,25(OH)D、BGP及BMI值均低于对照组,各检测部位的BM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CHF患者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CHF相关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的关键,能有效提高老年CHF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在影像学上主要以腔隙性梗死、白质病变和脑微出血的形态存在。静止性CSVD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其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反应迟钝和注意力下降等,与病灶部位、数量和大小相关。本文就静止性CSVD的主要影像学表现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医生对静止性CSVD及其危害的认识并提高识别率,由此尽早干预而延缓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选择最适宜老年患者使用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硬膜外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24h、术后24h、术后48h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急性认知功能障碍者,术后24h:观察组11例(55%),对照组13例(65%)(P〉0.05);术后48h,观察组5例(25%),对照组9例(45%)(P〉0.05)。结论同单纯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影响较轻,更适于老年患者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02例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列为观察组,并选择84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率。观察组患者在人院1年后再行评估,比较人院时和1年后的评分变化,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和认知功能总分分别为(3.25±0.83)、(4.45±0.71)、(2.26±0.61)、(2.58±1.31)、(22.64±2.9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认知障碍率为50.98%,显著高于对照组(X^2=8.745,P〈0.001)。观察组1年后认知功能评分为(22.51±3.23),与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5,P=0.396)。其中26例患者在1年后MoCA评分显著下降(t=3.983,P=0.03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导致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34、0.011)。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部分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认知功能障碍有加重的趋势。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吸烟史相比,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张麒 《安徽医药》2015,(6):1169-1170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32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手术并发症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32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共发生术后并发症55例,总发生率为17.19%,其中肺部感染与切口感染、裂开及脂肪液化发生率较高;(2)合并症≥3种、BMI>25 kg· m-2、即刻手术、手术时间>3 h、术中失血≥200 mL的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合并症<3种、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择期手术、手术时间≤3 h、术中失血<200 mL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分期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高,A期、B 期、C期、D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Dukes分期是影响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术前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Dukes分期是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宗銮  王英 《海峡药学》2016,(10):89-91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的影响。方法我院行择期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术的12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BMI 18~25kg/m2,年龄60~7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浅麻醉组(L组)及深麻醉组(D组)。 L组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在45~60,D组BIS值维持在30~45。于术前24h和术后24、72h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分。同时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基本情况及术中补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低血压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评分等情况。结果 D组术后24和72 h POCD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术中补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低血压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评分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与术中BIS值维持在45~60间相比,BIS值维持在30~45间可降低老年食管癌患者早期术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术前高压氧处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血清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80例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3.01±8.16)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4.51±7.90)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处理措施。术后1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au、pTau及Aβ1-42水平,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比较两组术后认知功能水平、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术后1周,观察组Tau、pTau水平低于对照组,Aβ1-42水平高于对照组(t=5.690、7.054、10.300,均P<0.001);术后,观察组MoCA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776,3.688、2.860、6.870、4.308、2.611、5.908、4.567,均P<0.05);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5%(5/40)比 32.5%(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723)。结论 术前高压氧处理能够减轻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清Tau、pTau、Aβ1-42水平异常变化,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端骨钙素(N-MID)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德州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100例≥60岁男性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密度(BMD)水平将患者分为非骨质疏松组(62例)和骨质疏松组(38例)。对所有患者的BMD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跖骨皮质指数(MCI)对跖骨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咸宁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41例跖骨应力性骨折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男26例,女15例,年龄(36.2±8.9)岁;选取同时期4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34.9±9.7)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Ⅰ型氨基端延长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和25-羟维生素D[25-(OH)D]、跖骨皮质指数(MCI Ⅰ~MCI 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骨密度(BMD)小于对照组(t=-2.043,P<0.05),试验组CTX-Ⅰ水平高于对照组(t=3.670,P<0.05),试验组PINP、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164、-2.075,均P<0.05),试验组第一脚跖骨MCI(MCI Ⅰ)、第二脚跖骨MCI(MCI Ⅱ)、第三脚跖骨MCI(MCI Ⅲ)、第四脚跖骨MCI(MCI Ⅳ)、第五脚跖骨MCI(MCI Ⅴ)均小于对照组(t=-2.062、-2.019、-2.012、-5.889、-2.083,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每个跖骨皮质指数与跖骨应力性骨折均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X-I为跖骨应力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OR=6 065.508,P=0.021),而MCI Ⅳ为跖骨应力性骨折的保护性因素(OR=0.011,P=0.001)。CTX-Ⅰ和MCI Ⅳ诊断跖骨应力性骨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95%CI 0.735~0.914)和0.869(95%CI 0.793~0.945),CTX-Ⅰ和MCI Ⅳ的最佳截点值(cutoff值)分别为0.34 μg/L和1.7%,CTX-Ⅰ和MCI Ⅳ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66%和81%,CTX-Ⅰ和MCI Ⅳ的诊断特异度分别为83%和85%。结论 CTX-I和MCI Ⅳ为应力性骨折的影响因素,CTX-Ⅰ和MCI Ⅳ可作为诊断跖骨应力性骨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8.79±4.36)岁;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9.17±4.29)岁。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高压氧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颅脑损伤后下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威海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4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女22例,男25例,年龄(60.02±8.52)岁;研究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61.02±8.68)岁。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核心稳定性训练,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高压氧。比较2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的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训练前F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0,P=0.128),训练后2组FMAS评分高于训练前(均P<0.05),且研究组FMAS评分高于对照组[(28.36±4.82)分比(24.96±3.52)分](t=4.522,P=0.001)。2组患者训练前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4,P=0.232),训练后2组MMSE评分高于训练前(均P<0.05),且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24.25±2.85)分比(19.56±2.56)分](t=8.393,P<0.001)。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38%(3/47)比23.40%(11/47)](χ2=5.371,P=0.020)。结论 高压氧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应用在颅脑损伤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中,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改善精神状态,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鹤壁朝阳仁爱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65例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后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82例)和研究组(83例)。对照组男42例、女40例,年龄(69.27±2.51)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孕晚期补充维生素D对母儿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新生儿体格发育及新生儿疾病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16例)和对照组(337例)。干预组<35岁269例,≥35岁47例;对照组<35岁283例,≥35岁54例。干预组自妊娠28周至分娩每日补充维生素D≥600 IU,对照组每日补充维生素D <600 IU。检测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测量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统计分娩方式、早产比例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25(OH)D水平分别为(27.91±7.56)μg/L、(16.24±4.31)μg/L,均高于对照组(24.65±6.83)μg/L、(12.60±3.9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孕产妇分娩前及新生儿出生后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为19.62%(62/316)、17.09%(54/316),均低于对照组47.18%(159/337)、49.26%(166/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27%(4/316)、2.53%(8/316),均低于对照组4.15%(14/337)、6.23%(21/3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孕晚期每日补充维生素D≥600 IU可以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血清25(OH)D水平、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并降低新生儿期重症疾病的发生率,但对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的发生率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正念认知联合自我悲悯干预对胎儿畸形引产孕妇抑郁状态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入院的因胎儿畸形需引产的孕妇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年龄23~38(29.21±7.03)岁,给予常规引产术后护理;试验组年龄22~39(28.72±7.65)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正念认知联合自我悲悯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悲悯水平、应激反应严重程度和产后抑郁状态及创伤后成长水平。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普遍人性、自我友善及正念评分分别为(7.87±0.56)、(4.36±0.51)、(4.18±0.6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孤立感、自我批判、过度沉溺评分分别为(2.62±0.32)、(2.83±0.23)、(2.97±0.5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应激反应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Z=3.310,P<0.05)。试验组抑郁评分(8.32±2.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5±2.27)分(t=4.776,P<0.05)。试验组人生感悟、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人际关系、自我转变评分及创伤后成长总评分分别为(19.50±4.35)、(10.01±2.25)、(15.65±3.35)、(9.87±3.67)、(16.21±2.34)、(83.35±13.2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正念认知联合自我悲悯干预应用于胎儿畸形引产孕妇可以提升其自我悲悯水平,降低其应激反应程度,显著改善其抑郁状态并有效促进创伤后成长,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癌症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提高癌症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20年7月至9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21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出院准备度量表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于患者出院当天进行调查,并分析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PNS)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辅助性T细胞(Th)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UAP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NS组各35例,另以30例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男/女为21/14,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