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围产期母婴健康的影响, 以便为基层医院围产期母婴健康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南澳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1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 年龄(29.5±13.5)岁, 有计划实施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措施;随机选择南澳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56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 年龄(29.0±12.0)岁, 只进行口头常规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孕产妇采取不同教育后的效果。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 观察组孕产妇对调查问卷中各项内容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 健康教育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810/810)比92.53%(880/9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89, P<0.001)。观察组孕产妇经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后, 顺产率[81.0%(656/810)比69.3%(659/951)]、母乳喂养率[99.0%(802/810)比90.4%(860/95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3.507、64.859, 均P<0.001);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围产期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的83例围产期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两个组别。常规组行常规保健指导,健康教育组在常规保健指导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并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满意率和顺产率;孕产妇和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孕产妇孕期检查依从评分、孕期健康知识掌握评分的差异。结果:(1)健康教育组满意率为95.24%,顺产率95.24%,与常规组相比,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健康教育组孕产妇和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分别为2.38%和0.00%,与常规组相比,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3)健康教育组孕期检查依从评分、孕期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95.51±2.41)分、(95.51±2.61)分,与常规组相比,t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围产期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大,可提高孕产妇孕期检查依从性和对孕期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可提高顺产率,改善母婴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产前健康教育对围产期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产前健康教育对围产期婴儿及母亲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348例孕产妇进行调查,将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列为研究组,非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列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围产期母婴死亡率、分娩方式、出生缺陷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产妇围产期母婴死亡率、剖宫产率、难产率、出生缺陷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可降低孕产妇围产期母婴死亡率、剖宫产率、难产率、出生缺陷率、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产期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5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建立广州市孕产妇系统管理手册和接受产前检查的并分娩的产妇268例,把她们分成两组,将在孕产期接受我院系统的健康教育的134例孕妇分在实验组,剩下的没有接受健康教育的134例孕妇分在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的产程、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特征。结果实验组的134例患者有108例是经阴道分娩,26例是剖宫产,剖宫产率为19.41%,而对照组经阴道分娩的孕妇有91例,剖宫产有43例,剖宫产率为32.09%,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孕妇在分娩期间有贫血发生的孕妇有31例,发生率为23.13%,对照组有47例,发生率为35.07%,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孕妇的第一、二、三产程也比对照组的短。结论在孕产期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对母婴的健康有很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有外科病房有床位30张,收治普外、泌尿、胸外科等病人,农村病人占80%左右。从1998年以来,我们对住院病人施行健康教育,病人反映较好。现介绍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一些体会。1健康教育的做法1.1 入院时的宣传介绍 病人入院后,由主班护士向病人或家属介绍本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介绍医院环境和相关科室的方位,介绍住院规则,询问病人有否要求,然后请责任护士将病人送至病床。  相似文献   

6.
我院是山东青岛市一所县级医院.外科病房有床位30张,收治普外、泌尿、胸外科病人,农村病人占80%左右.从1998年以来,我们对住院病人施行健康教育,病人反映较好.现介绍我们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张利萍  赵蕾 《河北医药》2011,33(6):949-950
我国是乙肝感染大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1]。研究表明,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围产期母婴传播发生慢性乙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以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害的症状[1]。大多数患者缓解与发作交替进行,目前病因不明,尚不能根治,我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给患者合理药物治疗和护理,对SLE患者改善精神心理状况、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SLE患者共204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女196例,男8例;年龄15~40岁140例,农民125例,工人55例,干部24例;文化程…  相似文献   

9.
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研究太原市传染病院(030012)白钢钻宁美英我国人群中HBsAg阳性率高达14%以上,而HBsAg阳性携带者中约1/3来源于母婴垂直传播,因此有关HBV(乙型肝炎病毒)围产期母婴传播问题是目前妇产科、儿科及传染科共同关心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SLE患者共204例,通过评估患者,按照特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分别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SLE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知识的评分构成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122.2,P〈0.001),健康教育前优良率仅为27.5%,健康教育后优良率上升到79.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SLE患者对该病的认知和能力,在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况、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等方面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围生期孕妇保健状况调查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8月~2013年12月间的120例孕妇进行围生期保健状况调查以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不采用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方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保健知识评分、产程时间和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本院的分组调查,观察组的保健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均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较之对照组要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院的分组调查研究,根据孕妇的自身情况开展不同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生育质量,值得临床的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HE)在孕产妇围产期(Maternal perinatal period,MPP)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本科接受产前检查的孕产妇138名,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9名给予常规围产期健康教育;观察组69名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个性化的围产期健康教育干预,并比较两组孕产妇护理干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而明显高于对照组(79.71%比59.42%,P< 0.05),观察组新生儿评分轻度窒息及重度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x2=7.273 1、6.900 0,P<0.05),观察组BF、RF、EF、CF、SF、OH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围生期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方法,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确保了母婴身体健康,提高孕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孕产期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后其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和护理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8年4月~2011年4月来本院进行孕期保健护理的104例孕产期妇女的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2例。A组孕妇在孕产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B组孕妇进行非系统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孕妇的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和护理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A组孕妇的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和自我护理能力均明显优于B组孕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期妇女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可以使孕妇对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了解更加透彻,可以使其产褥期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应将其作为今后对该类孕妇进行孕产期保健教育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晚期早产儿发生率及其围生期临床问题。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晚期早产儿的发生率;并将晚期早产儿与足月儿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围生期临床问题。结果晚期早产儿的发生率为8.15%,占全部早产儿的82.34%。晚期早产儿组男孩比例、出生体质量〈2500 g的新生儿比例、出生时窒息发生率、出生后新生儿科住院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P〈0.01)。转入新生儿科的晚期早产儿组高胆红素血症、低体温、低血糖、贫血、喂养不耐受、感染、暂时性呼吸增快、呼吸窘迫、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以及辅助通气的使用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P〈0.01)。结论晚期早产儿发生率较高,比足月儿有更高的新生儿科住院率和更多的围生期问题,应重视晚期早产儿的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15.
苏静 《中国医药科学》2012,(12):154-155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在围产期的心理状况波动情况及心理护理对策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的高龄初产妇围产期焦虑和抑郁等负面心理状况的波动变化情况,针对易引发孕产妇围产期发生负面心理的因素,积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生育方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家庭教育等因素,易引发高龄初产妇围产期发生负面心理。经过有针对性的积极的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积极进行高龄初产妇围产期心理情绪状态的评估与护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恢复产妇产后的身体机能,还可以促进其产后身心健康,促进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小儿腹泻的防治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以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腹泻患儿19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8例.两组均进行基本健康教育及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腹泻情况,对家长做关于腹泻防治知识的认知问卷调查,随访18个月.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每日腹泻次数、胃肠功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腹泻次数显著下降,治愈率100.00%,对照组有部分患儿胃肠功能未能完全恢复,治愈率92.86%,两组患儿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家长对于小儿腹泻防治的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家长的调查问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掌握程度更好,且评分更高,对照组多为基本掌握.随访18个月,观察组复发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3%.结论 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对腹泻患儿的疗效、腹泻预防及家长认知度等均有较好促进作用,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冀晓利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46-47,5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GDM孕产妇6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5例非GDM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孕产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妊高征、巨大儿、早产、难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感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5)。结论GDM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其剖宫产率和难产率也较高,早发现、早处理是保障孕产妇及围生儿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本院产科围分娩期抗菌药物使用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掌握围分娩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科1223例住院患者中710例围分娩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观察分析围分娩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及构成比、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给药剂量、胎膜早破以及人工破膜患者胎膜破裂距离分娩时间.结果 1223例住院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双胎妊娠妇女焦虑、抑郁情绪及母婴结局影响.方法 将86例双胎妊娠女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孕产妇均接受常规体检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导.两组孕产妇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以及母婴结局情况比较.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分别为(62.49±10.28)分、(53.37±9.26)分,研究组分别为(63.02±10.31)分、(54.11±9.88)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分别为(47.49±8.07)分、(44.47±10.15)分,研究组分别为(33.63±7.45)分、(37.26±8.33)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评分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改善双胎妊娠妇女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早期新生儿贫血的围生期危险因素,以预防和减少早期新生儿贫血的发生.方法 对52例早期新生儿贫血的围生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诊断及血常规等检查,围生期新生儿贫血52例中失血性贫血31例占59.62%,溶血性贫血21例占40.38%.本组失血性贫血相关因素中,主要四位因素为:胎盘早剥、胎盘异常、医源性失血及双胎输血综合征.结论 加强围生期孕妇的监测及评估,最大限度降低围生期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发生围生期新生儿贫血时,应迅速作出诊断,确定病因,及时对症处理,挽救新生儿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