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新生血管指标水平、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后, 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 观察组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女性30例、男性23例, 年龄(58.69±1.28)岁;观察组女性31例、男性22例, 年龄(57.96±1.32)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tokeratin protein fragment 19, CYFA21-1)、血清癌胚抗原(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新生血管指标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三野等中心放疗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有效率为96.3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应用于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具有显著优势,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总计30例应用放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总计3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铂联合治疗。然后将两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疗效、患者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不良反应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辅助替吉奥治疗老年患者中晚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共选取93例患者,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辅助替吉奥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剂量为95豫PTV 60~63 Gy/32~35次;服药时机为患者首次接受放疗开始,早饭及晚饭后各服1次,28 d为1个疗程,共服用2个疗程。结果93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期间的全部治疗过程,患者在短期内的治疗效果较明显,其中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1.2%(P〈0.05)。观察组1、3年的生存率为71.1%、46.7%,高于对照组的64.6%、39.6%(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辅助替吉奥治疗老年患者中晚期食管癌的短期效果及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有较好效果,适用于临床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同步化疗应用于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80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试验组在三维适形放疗基础上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同步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3年内生存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67,P=0.0389<0.05)。试验组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腹泻、放射性食管炎、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00%、77.50%、62.50%,均高于对照组的75.00%、55.00%、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同步化疗应用于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并且患者能够耐受药物的毒副反应,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14):1991-1994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在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组患者给予氟尿嘧啶80 mg/m~2,ivgtt,d1+奈达铂70 mg/m~2,ivgtt,d1~d5;观察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胶囊60 mg,bid,连用5 d,休息2 d。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和生存质量测定表(QLQ-C30)评分,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和QLQ-C3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显著降低,QLQ-C30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方法 8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放疗治疗,治疗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同对照组患者的64.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1、2、3年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展开对比分析,治疗组患者治疗1、2、3年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8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顺铂、多西他赛化疗.结果:两组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等中、重度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到2009年1月之间收录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并采取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分析,治疗有效率为91.7%,其中,CR为33.3%,PR为58.3%,ND为3.3%,PD为5.0%。在随访的1年、2年后的局部控制率为81.7%、75.0%;生存率为85.0%、78.3%。而毒副反应中出现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以及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主要以Ⅰ~Ⅱ度为主。结论临床中对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虽然出现有毒副反应,但是程度较轻,患者能够耐受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三维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方法将本院9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放疗组45例,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化放疗组45例,进行紫杉醇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三维放疗治疗。对其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常规放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20例占44.4%,化放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26例占57.8%。化放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好与常规放疗组。化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的长期生存率比较,化放疗组的长期生存率均高于常规放疗组。结论紫杉醇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三维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抛硬币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43.48±5.57)岁;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4.39±6.0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清IL-21、IL-18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哮喘复发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71.79%(28/3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流速(PE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L-21、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哮喘复发率为6.38%(3/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9/39)(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明显改善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且复发率低,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较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IL-21、IL-1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60例(包括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等患者),并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6.64±5.89)岁]和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6.85±5.79)岁],各30例。对照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中做额颞叶部分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2 5,P>0.05);治疗后7、14、28 d时,观察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925 1、5.823 4、7.601 7,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1 8,P>0.05);治疗后7、14、28d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824 6、13.716 9、15.082 6,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8 1,P>0.05),治疗后28 d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t=14.309 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χ2=4.320 0,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χ2=6.666 7,P<0.05),而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7/30)比6.67%(2/30),χ2=3.268 0,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率,且大大改善患者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在蒙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2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6~55(40.12±4.18)岁,病程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培美曲塞、贝伐单抗三联化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的106例EGFR突变型NSCL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中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度腹腔感染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免疫功能、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ICU重度腹腔感染80例作为研究资料,男46例,女34例,年龄(61.57±4.08)岁,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治疗后,两组MMP-9、Toll样受体(TLR-4)、Ⅳ型胶原(Ⅳ-C)水平减少,与治疗前有明显变化,观察组3项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86、9.097、10.124,均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有所减少,与治疗前比较的变化明显,对照组在3项指标水平方面与观察组相比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58、3.807、5.396,均P<0.05)。治疗后,两组T亚群细胞CD3+、CD4+、CD4+/CD8+水平有所增加,较治疗前的指标水平有明显变化,对照组的3项指标水平较观察组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26、5.062、4.682,均P<0.05)。用药治疗过程中,共有9例病患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来自对照组,剩余5例来自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度腹腔感染患者采取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机体健康状况,并降低血浆MMP-9、TLR-4、Ⅳ-C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取得确切的疗效,联合用药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但需加强监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生化散瘕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至6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药物流产术后宫腔残留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加用生化散瘕汤治疗[年龄(31.03±6.20)岁],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年龄(31.95±6.79)岁]。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药物治疗失败行手术治疗者2例,治疗成功者38例(95.0%),对照组治疗失败者8例,治疗成功者32例(80.0%),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治疗1周后,观察组宫腔残留包块大小[(0.89±0.23)cm比(1.28±0.37)cm,P<0.001]、阴道出血消失时间[(10.16±1.85)d比(12.03±1.91)d,P<0.001]、宫腔残留包块消失时间[(11.00±2.68)d比(12.63±3.09)d,P=0.021]、血HCG降至正常时间[(10.18±1.69)d比(11.19±2.05)d,P=0.028]及月经复潮时间[(31.08±5.48)d比(33.31±3.11)d,P=0.045]均小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HCG[(283.57±253.86)mIU/ml比(428.81±256.15)mIU/ml,P=0.020)及VEGF[(83.17±35.31)mg/L比(101.71±38.55)mg/L,P=0.040)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生化散瘕汤联合米非司酮能够促进药物流产术后宫腔残留吸收,降低血HCG,减少阴道流血,加快月经复潮,中西医治疗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半量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流动力、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AMI患者90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尿激酶治疗)、研究组(半量瑞替普酶治疗),每组45例患者。研究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57.12±8.47)岁;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56.24±9.31)岁。检测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于干预后0.5 h、1.0 h、1.5 h、2.0 h观察血管再通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Perooll法分离计数CEC,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房平均压(mean left atrial pressure,mLAP)、肺动脉平均圧(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平均左房室瓣压力差(malignant mitral valve prolapse,mMVP)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治疗后mLAP、mPAP、mMVP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以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ET-1、CEC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ET-1、CEC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以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均P<0.05)。研究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26.67%(12/45)比6.67%(3/45),35.56%(16/45)比13.33%(6/45),60.00%(27/45)比33.33%(15/45),77.78%(35/45)比51.11%(23/45);均P<0.05]。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的产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半量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可改善AM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通过抑制CEC表达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AMI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 system,DPMAS)应用在治疗百草枯中毒所致肝脏损害中的效果与护理技术。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由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2例,女22例,年龄(44.26±8.48)岁;观察组男13例,女21例,年龄(45.33±8.26)岁。两组均采取DPMAS治疗,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检验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校验。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液中百草枯浓度、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氨(NH3)、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均明显小于护理前(均P<0.05),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88.2%(30/34),高于对照组的76.5%(26/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处血肿或出血、肺部感染、低血压、寒战、凝血的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PMAS作为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一种,应用在百草枯中毒所引起的肝脏损害治疗中,能够有效清除血液中的百草枯及其他毒性物质,改善肝脏功能,在治疗时配合以针对性的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0~6月龄婴儿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血清中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KD患儿72例,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分为典型组(32例)和不典型组(40例),并选取同期因发热住院治疗非KD患儿为对照组(30例)。典型组患儿男20例,女12例,月龄(2.7±0.2)个月;不典型组患儿男23例,女17例,月龄(2.9±0.1)个月;对照组患儿男17例,女13例,月龄(2.9±0.3)个月。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NT-proBNP水平,应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中PCT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KD患儿使用静注人丙种球蛋白后比较NT-proBNP、IL-6、PCT的变化。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对照组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537.25(392.39,724.95)pg/ml低于典型组1 340.00(924.50,3 050.00)pg/ml和不典型组927.90(585.50,1 499.5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典型组和不典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血清IL-6水平24.90(14.75,33.13)pg/ml低于典型组98.07(83.56,151.15)pg/ml和不典型组72.28(55.35,114.3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典型组和不典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PCT水平0.96(0.55,2.13)μg/L与不典型组0.24(0.14,0.50)μg/L、典型组0.40(0.29,0.74)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KD患儿NT-proBNP、IL-6水平较治疗前NT-proBNP、IL-6下降[365.10(205.73,736.35)pg/ml比1 168.50(773.95,1 972.25)pg/ml,15.55(5.83,46.32)pg/ml比91.70(69.24,136.6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患儿PC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0.07,0.25)μg/L比0.33(0.17,0.58)μg/L](P>0.05)。结论 NT-proBNP、IL-6、PCT疾病前期联合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0~6月龄小婴儿KD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应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雄激素水平及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方法 选取江南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02例早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观察组年龄(56.85±10.26)岁,常规组年龄(57.25±11.25)岁。常规组行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雄激素(游离睾酮及双氢睾酮)水平,术后尿失禁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短于常规组(均P<0.05)。2组患者术前游离睾酮、双氢睾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的游离睾酮、双氢睾酮较术前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5.88%(3/51)]低于常规组[19.61%(10/51)](P<0.05)。结论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有助于改善手术指标,提高雄激素水平,降低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