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康复组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结果:康复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42例(87.50%)显著高于常规组32例(66.67%),两组护理前的VFSS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的VFSS评分(5.62±2.8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3.47±2.18)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吞咽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吞咽能力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记录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良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85.76±4.01)分高于对照组(72.22±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WAL-QOL评分(68.13±7.34)分低于对照组(94.62±8.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手段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可使患者吞咽能力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同时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降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8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护理干预延伸至院外,进行不间断的连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吞咽功能,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9%,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后缺乏科学系统的康复指导,延伸护理干预弥补了这一缺陷,有效避免了患者居家期间护理的盲目性,对促进其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训练(间接基础训练、直接摄食训练),对照组进行吞咽训练.两组均给予同质化治疗和常规护理.采用吞咽功能恢复状况及洼田饮水试验分别在进行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7.4%,对照组61.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吞咽治疗仪配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5.
冯娅  何小燕  曾静  陈静  张薇 《西部医学》2022,34(6):856-860
【摘要】 目的 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脑血流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21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11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n=57)和对照组(n=57)。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进行吞咽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低频脉冲治疗仪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实验(KDWT)]评级、功能性吞咽功能(功能性吞咽障碍量表FDS)评分、吞咽功能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吞咽造影检查评分[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脑血流、血清神经因子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实验评级、功能性吞咽功能评分、吞咽功能评分、吞咽造影检查评分、血清神经因子水平(NGF、BDNF)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组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较训练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仪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有效提高患者吞咽能力,改善其神经营养情况及脑部血流情况,降低不良结果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7.
罗少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221-1222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摄食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对照组22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训练组26例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不再进展,48h后即给予康复训练,在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训练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吞咽摄食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舌肌训练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7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神经科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6例,采用抛硬币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予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舌肌训练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和联合组的SSA评分[(27.92±4.08)分、(23.18±3.27)分]较治疗前[(35.45±5.16)分、(34.96±5.78)分]明显下降,VFSS评分[(5.72±0.91)分、(6.78±1.04)分]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3.52±0.73)分、(3.97±0.70)分]较治疗前[(4.48±0.67)分、(4.52±0.71)分、(2.95±0.56)分、(3.02±0.59)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后联合组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1,P<0.05)。结论:舌肌训练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肯定,能明显减轻吞咽障碍程度,改善吞咽功能,使患者日常的摄食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10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干预.分别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量表(SWAL-QOL)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记录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评估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洼田氏饮水试验干预后(Ⅳ级+Ⅴ级)发生率、评分及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梁冰莲  张敏  黄小清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39-1241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同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多学科协同康复护理,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吞咽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2.20%、7.32%,低于对照组的31.71%、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前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S-QOL评分为(201.47±17.65)分,高于对照组的(182.03±1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同康复护理能够提升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少误吸的发生,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程吉英 《中外医疗》2016,(22):168-171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居家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6例于2011年2月—2012年8月间就诊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延续护理干预。出院后定期随访,于入院前、出院时、出院1个月、2个月、4个月、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饮水试验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同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异。结果①研究发现,入院前、出院时两组患者饮水试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两组患者评分开始降低,吞咽功能改善,出院1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2、4、6个月时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6个月后,观察组吸入性肺炎、误吸、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总发生率分别为14.6%、8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居家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干预性康复护理组)48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总结了72例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体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摄食护理和摄食训练.认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吞咽困难患者恢复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 13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假针刺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8周后对两组疗效和吞咽功能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