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RNAi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RNA干扰(RNAi)是指在细胞内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介导的降解同源序列的mRNA,从而抑制相应基因表达的现象。它是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的一种。RNA干扰不仅是基础研究的热点.也是临床应用研究的热点.小干扰RNA(siRNA)药物虽然在国际上已有部分进入Ⅰ-Ⅲ期临床研究,但是siR—NA的脱靶效应、siRNA的导入等实际问题一直是RNA干扰临床治疗的最大障碍。核酸药物比传统的化学分子甚至比蛋白质更容易被降解,而RNA干扰药物的有效传递依旧是RNAi药物临床应用的拦路虎,该技术一旦被攻克.将会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本文就RNA干扰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存在问题及广阔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范鸣 《药学进展》2012,(5):230-230
日前Alnylam制药公司就利用其开发的RNA干扰(RNAi)技术VaxiRNA生产疫苗产品,与葛兰素史克(GSK)公司达成合作伙伴协议。VaxiRNA技术通过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来增加疫苗生产过程中病毒滴度,从而提高疫苗生产能力。Alnylam公司CEO John Maraganore博士称,  相似文献   

3.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能够特异性沉默与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互补的靶mRNA,在果蝇、线虫、植物和哺乳动物中发挥重要的抗病毒免疫功能.此文概述了抗病毒RNAi途径的发现、抗病毒RNAi的免疫机制、病毒编码的RNAi抑制子、天然抗病毒免疫RNAi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现状以及抗病毒RNAi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RNA干扰的治疗前景RNA干扰(RNAi)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内源性基因沉默机制,发现于1998年,为双链RNA介导的序列专一性降解mRNA。科学家们很快就认识到了RNAi的治疗潜力。  相似文献   

5.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最近几年发现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在转录水平上的基因阻断技术。它与反义RNA技术有很大不同,是一种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分子在mRNA水平上关闭相应序列基因的表达或使其沉默的过程,也就是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RNA干扰技术对裸鼠乳腺癌的影响作用,探讨RNA干扰对乳腺癌基因治疗中的有效性和相关机制。方法36只NOD-SCID小鼠随机分为空载体组12只,阴性短发夹RNA(ShRNA)对照组12只及VEGF-C ShRNA转染组12只。构建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VEGF-C ShRNA质粒载体,并导入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尾静脉注射VEGF-C Sh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乳腺癌生长的影响作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方法检测VEGF-C在肿瘤组织中的蛋白浓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肿瘤组织VEGFR-3阳性脉管密度。结果全身系统性给予VEGF-C ShRNA后,空载体组、阴性ShRNA对照组及VEGF-C ShRNA转染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50±4)mm^3、(230±26)mm^3(P=0.2)、(97±25)mm^3(P〈0.05);瘤组织中VEGF-C浓度在空载体组、阴性ShRNA对照组及VEGF-C ShRNA转染组分别为(496±7)pg/mg、(362±95)pg/mg(P=0.2)和(115±55)pg/mg(P〈0.05);免疫组化分析VEGF-C ShRNA转染组肿瘤组织中VEGFR-3阳性脉管生成减少(P〈0.05)。结论VEGF-C的RNA干扰明显抑制了VEGFR-3阳性脉管的形成,抑制肿瘤的生长,有望通过RNA干扰技术实现乳腺癌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前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方法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RNA干扰技术的出现为治疗慢性HBV感染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就RNA干扰技术及其在抗HBV感染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张玉波  张伦理 《江西医药》2006,41(11):917-920
RNA干扰是由长的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l引发的降解与之同源的信使RNA(messager RNA,mRNA)的过程,dsRNA进入真核细胞.在胞浆内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icer作用,被切割成21—23bp的大小的小分子干扰RNA片段(small interfering RNAs,siRNhs),siRNAs与核酶复合物结合从而形成所谓的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激活的RISC可以精确降解与siRNAs序列同源的mRNA.完全抑制了该基因在细胞内的翻译和表达。RNAi可以用来降低或清除内源性异常基因如癌基因表达和抵抗外源性入侵遗传学分子如转座子、转基因、病毒等.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保护体免受病毒入侵的机制.因此对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可以说是RNAi最具前景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孙亚青  吴娜  陈海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122-2123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诱发的、同源mRN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它已在许多不同种属的生物体中被发现,并在生物体细胞之间进行传递,具有抵抗病毒入侵和维持基因组稳定的作用。由于使用RNAi技术可以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0.
刘猛  董伟  冯晓洁  邓久鹏  戚孟春  李金源 《河北医药》2011,33(22):3368-3370
目的研究Smad6信号干扰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骨向分化的促进效应。方法培养小鼠MSCs,用BMP-2诱导骨向分化。细胞分为3组:A组细胞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Smad6重组RNA干扰载体转染;B组细胞用空白载体转染;C组细胞作为对照。结果病毒转染后GFP在MSCs中有效表达,病毒转染效率达98.5%。与B组比较,Smad6RNA干扰显著提高了A组细胞AIP活性和骨钙素水平(P〈0.01),而C组ALP活性和骨钙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茜素红染色显示,A组矿化结节数目显著多于B组(P〈0.05),而c组无矿化结节形成。结论Smad6RNA干扰可有效促进BMP-2诱导的MSCs骨向分化,该研究为骨组织工程中骨缺损修复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肥胖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肥胖不育男性患者131例为肥胖组,年龄22~47岁。健康对照组为160例同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健康男性,年龄25~44岁。对以上两组实验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尘螨滴剂联合西替利嗪、氮卓斯汀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160例AR患儿,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80例,接受西替利嗪治疗)和研究组(80例,接受西替利嗪联合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E、M(IgA、IgE、IgM)、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患儿鼻塞、流涕、鼻痒、喷嚏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9.792、5.810、5.737、4.969,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因子对比:治疗前两组IgM、IgA、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14、0.529、0.474,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IgM、IgA、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9、5.464、0.584,均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CRP[(8.13±0.95)mg/L比(8.03±0.89)mg/L]、IL-6[(36.47±10.97)pg/ml比(30.52±6.23)pg/ml]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18、0.026,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871、4.912,均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对比: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1.25%(9/80),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0.00%(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798)。结论 尘螨滴剂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氮卓斯汀治疗可有效缩短AR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静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7):2396-2399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至6月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5只,分为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及黄芪甲苷组(C组),每组15只。A组给予剖腹手术,B、C组夹闭肠系膜前动脉45 min,C组夹闭动脉前10 min预先腹腔注射黄芪甲苷6.0 ml·kg-1,24 h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大鼠的小肠及血清组织进行检测。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肠道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E染色示:与B组比较,A、C两组大鼠的肠绒毛破坏较轻,绒毛排列整齐;ELISA结果示:A、B、C组的血浆D-乳酸分别为(1.24±0.08)μg/L、(7.41±1.07)μg/L、(5.78±0.48)μg/L,DAO水平分别为(2.27±0.19)IU/ml、(9.36±1.03)IU/ml、(6.82±0.52)IU/ml,B组血浆D-乳酸、DAO水平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示:VEGF蛋白在B、C两组表达明显上调,C组表达水平更高。结论 黄芪甲苷对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VEGF蛋白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D-D)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17例AP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MAP组(轻度): 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57.9±8.3)岁;MSAP组(中度):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58.6±8.1)岁;SAP组(重度):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57.4±8.7)岁。根据入院28 d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95例)、死亡组(22例)。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灌注扫描检查,同时采用免疫乳胶比浊法检测血清D-D表达水平。比较各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相关参数及血清D-D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分析螺旋CT灌注参数、血清D-D表达水平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螺旋CT扫描相关参数联合血清D-D预测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t检验比较,多组间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AP患者BF、BV等参数及血清D-D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MTT、PS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5、0.283,均P>0.05)。随着病情加重,BF、BV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D-D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死亡组BF[(59.57±8.36)ml·100 g-1·min-1比(87.06±23.59)ml·100 g-1·min-1]、BV[(6.05±1.87)ml/100 g比(15.82±8.63)ml/100 g]明显低于存活组,而血清D-D[(1.47±0.28)mg/L比(0.84±0.39)mg/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55、15.161、11.205,均P<0.001);BF、BV等参数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呈负相关(r=-0.573、-0.585,均P<0.05),血清D-D水平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呈正相关(r=0.617,P<0.05),而MTT、PS等参数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无明显相关性(r=0.175、0.207,均P>0.05);BF、BV等参数联合血清D-D预测重症胰腺炎(SAP)和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 螺旋CT灌注参数(BF、BV)联合血清D-D在预测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根阻滞与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许昌市中心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应用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1.09±4.41)岁。研究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1.85±5.27)岁。对照组采用单纯神经根阻滞治疗,研究组采用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93±0.54)分比(3.84±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D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23.03±2.74)比(26.55±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1.29±0.44)分比(2.23±0.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DI低于对照组[(13.76±2.33)比(19.7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单纯的神经根阻滞与神经根阻滞+冲击波治疗都能减轻患者症状,但后者更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基于血栓弹力图(TEG)制定的干预措施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每组27例。对照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73.14±2.58)岁;试验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73.15±2.64)岁。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干预措施,试验组给予基于TEG制定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血栓事件概率、凝血功能、TEG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血栓事件的总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7,P=0.030)。干预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D、Fib水平降低,PT、APTT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T、APTT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TEG指标[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最大振幅(MA)、α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TEG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均P<0.05),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应用基于TEG制定的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预防静脉血栓,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治疗社区患者肺部感染发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肺部感染发热患者100例,依据不同治疗干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1~75(48.24±6.73)岁,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干预(自拟中药方实施穴位贴敷治疗,1次/d);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32~74(48.19±6.71)岁,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乙酰氨基酚片,1 次/d)。比较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等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率(%)和(x±s)表示。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分别为(1.64±0.52)μg/L、(48.12±11.35)mg/L、(9.75±3.38)mg/L、(5.12±1.70)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85±2.49)μg/L、(95.53±21.25)mg/L、(18.69±6.18)mg/L、(9.58±3.8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03、13.915、8.974、7.428,均P<0.05)。观察组头晕、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P<0.05)。观察组对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P<0.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为(5.12±1.35) d,对照组为(6.33±1.1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4,P<0.05)。结论 针对社区肺部感染发热患者,在临床上给予患者穴位贴敷治疗干预的方式,将促进患者疾病快速恢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周伦  丁源  吕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21):2990-2994
目的 探究微小核糖核酸-34a(microRNA-34A,miR-34a)基于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对骨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选取43只6~9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作前瞻性研究,其中随机选取10只分为空白组,剩余33只建立骨关节炎模型。成功建模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各10只。观察病理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miR-34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4、IL-10,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表达。其中多组间比较行F检验,两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空白组、模型组、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的miR-34a表达分别为(0.94±0.08)、(2.39±0.26)、(2.12±0.23)、(1.54±0.17),Makin评分分别为(0.35±0.05)、(4.13±0.19)、(3.02±0.16)、(1.15±0.09)分,IL-1β分别为(3.68±0.37)、(7.51±1.23)、(5.72±0.95)、(4.63±0.72)ng/L,TNF-α分别为(37.45±4.85)、(62.05±7.49)、(56.26±6.25)、(43.85±5.10)ng/L,IL-4分别为(115.75±16.81)、(50.43±9.42)、(75.82±11.94)、(93.85±13.86)pg/ml,IL-10分别为(106.49±17.51)、(60.85±10.23)、(76.81±13.07)、(91.05±15.02)pg/ml,pAKT分别为(1.00±0.01)、(1.95±0.29)、(1.71±0.26)、(1.71±0.26),pmTOR分别为(1.00±0.01)、(1.89±0.24)、(1.56±0.25)、(1.25±0.1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的miR-34a表达、Makin评分、IL-1β、TNF-α、pAKT、pmTOR较高,IL-4、IL-10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值分别为25.290/0.001、91.260/0.001、14.144/0.001、13.077/0.001、15.525/0.001、17.580/0.001、16.080/0.001、10.676/0.001);与模型组相比,上调miR-34a组、沉默miR-34a组miR-34a表达、Makin评分、IL-1β、TNF-α、pAKT、pmTOR较低,IL-4、IL-10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沉默miR-34a组与上调miR-34a组相比,沉默miR-34a组miR-34a表达、Makin评分、IL-1β、TNF-α、pAKT、pmTOR较低,IL-4、IL-10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沉默miR-34a对骨关节炎大鼠有干预作用,减少大鼠出现炎性反应,降低Makin评分,其作用机制与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超声检测方法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和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79例(ACI组),男50例,女29例,年龄42~87(66.27±9.89)岁;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1~86(64.15±10.11)岁。两组行心脏彩超检查获取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动脉超声检查获取动脉内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取颅内动脉血流速度。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ACI组左房内径为(39.40±3.13)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0.26±3.48)mm、右室内径为(23.93±1.89)mm、肺动脉压为(38.11±3.37)mmHg(1 mmHg=0.133 kPa),均较对照组增加[分别为(38.00±3.32)mm、(48.82±2.51)mm、(22.89±1.23)mm、(36.08±2.3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7、2.276、2.677、2.907,P=0.048、0.026、0.009、0.005)。(2)ACI组左、右颈总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左颈内动脉Vd及右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I组左、右颈总动脉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I组两侧椎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差(ΔV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CI组右侧大脑前动脉V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两侧大脑前动脉ΔVd,两侧大脑中动脉ΔVd,两侧椎动脉ΔVd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CI患者通过调节心脏结构与颅内外动脉血流速度以改善脑的供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不寐(肝郁痰凝证)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诊断为不寐(肝郁痰凝证)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50.40±16.30)岁。对照组男8例,女22例,年龄(50.17±14.80)岁。观察组采用中药汤剂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催眠药酒石酸唑吡坦片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中医证候评分和疗效及安全性。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AIS评分(11.77±1.83)分,治疗后(6.63±1.30)分;观察组治疗前AIS评分(10.90±1.88)分,治疗后(4.80±1.50)分;两组治疗后AI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A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9.50±1.61)分,治疗后(9.27±2.32)分;观察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9.60±1.81)分,治疗后(4.17±1.86)分;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对比,分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3%(28/30),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10/30),观察组为10.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治疗不寐(肝郁痰凝证)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伴随的不适症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