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病房的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41~74(53.71±8.72)岁。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釆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来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结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1.76±9.30)分, 不同子女的个数、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8、1.24, P=0.015、0.044)。结论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是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建议对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病程较长的患者加强术后心理护理以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就诊于邳州市中医院老年病科的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院自制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健康调查简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入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自我行为管理和自我效能感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最终有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入本研究,量表评估后结果如下:自我行为管理得分(55.33±8.34)分、自我效能感得分(23.58±3.26)分、生活质量得分(51.38±9.66)分。Pearson相关分析:自我行为管理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间呈正相关(r=0.413,P=0.006);自我效能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间呈正相关(r=0.335,P=0.01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收入、心功能分级、年住院次数、自我行为管理及自我效能感得分均为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得分的因素(P <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均处于中等水平。慢性心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自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卒中后抑郁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社会功能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和自我效能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得分为(4.23±0.98)分优于对照组的(9.12±1.23)分,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为(3.87±1.21)分优于对照组的(2.12±0.87)分,且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哮喘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15日至2023年2月15日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哮喘患者145例。患者的病耻感得分为(50.26±24.38)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自我效能与病耻感总分均呈负相关(P <0.05);不同性别、职业、人均月收入、运动情况、病史,是否规律服药、是否有诱因的病耻感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性别、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为哮喘患者病耻感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哮喘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应重点关注男性、低收入及低社会支持等高危因素人群,降低哮喘患者病耻感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用便利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13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总分为(68.05±9.67)分,其中能力因子(18.02±1.66)分、社交因子(25.42±2.51)分、治疗因子(13.59±1.4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病程、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社会支持水平的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业、性别、婚姻状况的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5年(β=0.373,t=5.441,95%CI=3.324~1.517)、独居(β=0.324,t=3.578,95%CI=5.325~18.904)是影响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β=-0.211,t=-2.210,95%CI=-0.280~-0.053)、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门诊协同护理联合认知重构干预在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再次入院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治疗后定期复查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2例,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每组41例。参照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69.07±5.62)岁;试验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69.31±5.47)岁。参照组行认知重构干预,试验组加用门诊协同护理。对两组疾病知识掌握、自我效能测定量表及西雅图心绞痛问卷生活质量数据进行测评。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参照组[95.12%(39/41)比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效能的自我护理技能评分[(36.21±2.82)分比(34.51±2.74)分]、自我责任感评分[(11.26±2.74)分比(9.52±2.65)分]、自我概念评分[(25.36±2.63)分比(23.52±2.84)分]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48.29±2.67)分比(46.56±2.58)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的躯体活动评分[(24.89±2.59)分比(26.53±2.63)分]、躯体症状评分[(23.71±2.64)分比(25.46±2.84)分]、情绪困扰评分[(15.76±2.63)分比(17.45±2.88)分]及生活满意度评分[(14.66±2.56)分比(16.35±2.64)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再入院率低于参照组[2.44%(1/41)比14.63%(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48)。结论 门诊协同护理联合认知重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水平,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入院当天(术前3~6 d)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测定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2.12±0.76)分,病程、个人年收入、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与动脉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中的面对为患者自我效能的有利因素,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和屈服为不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脉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不理想,存在一定的疾病知识缺乏;病程、个人年收入、家庭功能、应对方式影响动脉狭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干预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VPA)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置管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VPA乳腺癌化疗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8~62(48.65±5.68)岁,病程3~20(8.13±2.42)个月;观察组年龄26~63(49.37±5.75)岁,病程4~20(8.35±2.16)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FCC模式的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140.73±11.28)分、(159.36±12.84)分]均高于对照组[(121.26±12.41)分、(123.50±14.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43、11.742,均P<0.05);置管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为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 FCC护理能够提高VPA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跌倒恐惧、跌倒风险及自我效能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跌倒恐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徐州市矿山医院的8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跌倒恐惧量表、跌倒风险量表及自我效能量表对入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纳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2例,年龄63~85岁,平均(73.33±6.25)岁,男性49例(59.76%)。量表评估结果如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跌倒恐惧得分(44.58±5.46)分、跌倒风险得分(4.67±1.45)分、自我效能得分(21.33±4.55)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跌倒恐惧得分与跌倒风险得分间呈现正相关关系,r=0.456,P=0.002;跌倒恐惧得分与自我效能得分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0.414,P=0.006;跌倒风险与自我效能得分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0.425,P=0.009。影响分析结果如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跌倒风险得分及自我效能感得分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跌倒恐惧处于较高水平。提示临床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农村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现状及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基本情况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调查量表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河北省唐山市4个镇4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4.07±0.27)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76.9±9.9)分,6项分量的得分依次为:血糖监测(9.7±2.2)分、运动自我管理(10.4±2.1)分、高低血糖的处理(11.4±2.6)分、遵医嘱服药(12.1±1.9)分、足部护理(15.2±2.7)分、饮食控制(17.7±3.2)分。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饮食控制、运动自我管理、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高低血糖的处理自我管理及自我管理总分相关(r分别为0.50、0.46、0.20、0.51、0.31、0.54、0.70,均P=0.000)。结论农村糖尿病患者总的自我效能感较差,自我管理现状很不理想,患者的自我效能影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医护人员应针对性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6~12岁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主要照顾者导管维护知信行(KAP)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6~12岁接受PICC置管化疗ALL患儿家庭主要照顾者80例,其中男37例、女43例,年龄(33.17±3.89...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癌症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提高癌症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20年7月至9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21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出院准备度量表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C30)于患者出院当天进行调查,并分析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区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屈光不正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社区参与慢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横断面研究。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广州市越秀区黄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了解受检者的一般情况、生化检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等。所有受检者都接受了视力和眼部检查,包括验光检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4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加了本研究,186例男性(41.0%),年龄(65.70±8.27)岁,糖尿病病程(9.46±7.28)年。该人群中近视、远视、散光相应的患病率为22.7%(95%CI:18.8%~26.6%)、47.6%(95%CI:43.0%~52.2%)、50.7%(95%CI:46.0%~55.3%),其中远视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近视仅与教育水平有关(P<0.05),远视与年龄、糖尿病病程有关(均P<0.05),散光、屈光参差均仅与年龄有关(均P<0.05)。结论 黄花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屈光不正患病率较高,其中教育水平是近视的影响因素;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是远视的影响因素;年龄是散光及屈光参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CC)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1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6例NE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23~63(42.94±1.2)岁,中位年龄44.5岁,肿瘤长径1.0~10.0(5.03±1.9)cm。单一型NECC 10例,鳞状细胞癌伴NECC 4例,腺癌伴NECC 2例。13例行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5例接受新辅助化疗),1例未手术者仅放疗1次放弃治疗,2例妊娠合并NECC均行剖宫产+全子宫切除术(1例接受化疗,1例放弃术后放化疗)。16例患者获得最终随访,随访时间2~97个月。15例手术患者中,6例无复发及转移,1例发生盆腔转移仍带瘤生存,8例死于多发转移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肺、肝、腰骶椎、骨盆转移,4例腹腔、膈角、纵隔、锁骨下多发淋巴结转移);1例未手术ⅣB期患者随访3个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术后化疗、盆腔淋巴结转移、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ⅡA期)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因素(均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FIGO分期>ⅡA期(HR=0.168,95%CI:0.038~0.743,P=0.019)是影响PFS的唯一独立因素,术后化疗(HR=5.034,95%CI:1.137~22.282,P=0.033)是影响OS的唯一独立因素。结论 NECC预后与肿瘤分期及术后化疗有关,提高肿瘤早诊早治率,可使患者生存受益,即使早期患者也建议术后辅助化疗,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病例对照研究血非甲基化胰岛素DNA(INSDNA)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NT2DM)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NT2DM患者45例,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47.0±9.6岁);长病程2型糖尿病(LT2DM)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辅助生殖妊娠后先兆流产患者延续性护理的需求。方法 对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7月成功实施不孕辅助生殖助孕妊娠后先兆流产的12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年龄(33.7±4.50)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延续性护理需求程度影响因素。结果 辅助生殖妊娠后先兆流产患者延续护理内容需求中,内容需求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安全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和就医指导,形式需求排在前3位是网络咨询“叮呗医生”,开通咨询电话及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及去医院和诊所的频率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程度有关(t=4.11、2.68,均P<0.05)。结论 辅助生殖妊娠后先兆流产患者对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有迫切的需求,且形式多样。加强出院后患者的健康指导,采用个体化、现代化的延续性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接受辅助生殖助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晚期流产患者发生宫颈机能不全(C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辅助生殖助孕PCOS晚期流产患者102例,患者年龄(32.39±6.54)岁,单胎妊娠78例、多胎妊娠24例。按是否出现CI分为对照组(未出现CI)88例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弹性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法,选取2021年3月至5月广东省中医院104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和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和AMOS 23.0建立结构方程。结果 104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总分为(70.98±10.72)分,生活质量总分为(70.74±8.70)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0.46±12.00)分;患者心理弹性与治疗依从性(r=0.308,P=0.001)和生活质量(r=0.379,P<0.001)呈正相关,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也呈正相关(r=0.314,P=0.001);心理弹性在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187。结论 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弹性,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简易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选取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80例,男34例,女46例,年龄(58.63±7.62)岁。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CD-RISC进行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CD-RISC评分的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赋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CD-RISC评分为(63.52±5.95)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术后并发症、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积极应对SCSQ评分、消极应对SCSQ评分的患者CD-RIS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后并发症(β=-2.983,P<0.05)、心理护理(β=3.427,P<0.05)、社会支持(β=4.251,P<0.05)、积极应对SCSQ评分(β=2.154,P<0.05)、消极应对SCSQ评分(β=-2.476,P<0.05)均为CD-RISC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术后并发症、心理护理、社会支持、积极应对SCSQ评分、消极应对SCSQ评分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CD-RISC评分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相关影响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广东省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10日至2021年11月20日期间在广东省各大医院临床工作的286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由性别分布统计得出:其中男护士45(15.7%)名,女护士241(84.3%)名。由年龄分布统计得出:20岁以下的护士7(2.4%)名,20~29岁的护士100(35.0%)名,30~39岁的护士139(48.6%),40~49岁的护士36(12.6%)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灾害护理核心能力问卷、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分析其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86 名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总均分为(3.210±0.735)分;单因素关联性分析显示不同特征的灾害护理核心能力得分比较结果为:性别(t=3.049、 P=0.003、年龄(t=4.159、 P=0.003)、婚姻状况(t=6.285、 P<0.001)、工作年限(t=3.508、 P=0.008、科室职务(t=5.091、 P=0.007)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灾害护士护理核心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年龄(t=2.766、 P=0.006)、创新能力(t=15.902、 P<0.001)是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可解释总变异的 52% 。结论 广东省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有待提高。急诊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创建和优化灾害救援队伍,强化急诊护士灾害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并重视培养灾害护士的创新能力,提高灾害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