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对足月儿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应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轻度ARDS足月儿,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分成双水平组、高频组各30例。双水平组男∶女为18∶12, 胎龄(36.41±2.94)周;高频组男∶女为19∶11, 胎龄(36.58±3.05)周。对双水平组患儿行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对高频组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不同时间氧合指数、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状况及临床治疗效果。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在血气分析指标方面高频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双水平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机24 h、48 h后, 两组患儿的氧合指数持续降低, 高频组明显比双水平组低(均P<0.05), 氧合改善情况更良好。两组的总吸氧时间、总无创呼吸支持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频组的气管插管发生率[6.67%(2/3...  相似文献   

2.
吴银弟  王丹 《安徽医药》2012,16(3):382-384
正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高频通气(HFV)的一种。1980年加拿大Bohn首次用狗作高频振荡通气研究:频率为15 Hz,潮气量为15 ml,证实其可以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同年将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临床,并与常规机械通气比较。高频振荡通气显示了可以减少肺内分流,提高心输出量。20世纪80年代,有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同时,对高频振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10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方案治疗,实验组采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吸入氧气浓度、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吸入氧气浓度、平均气道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分别为(0.41±0.01)、(9.56±0.21)cm H2O(1 cm H2O=0.098 kPa)、(31.19±3.12)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0.54±0.04)、(12.21±1.78)cm H2O、(37.35±6.46)mm Hg,氧合指数(432.14±33.15)mm Hg高于对照组的(415.21±30.46)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通气治疗总时间、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2.13±2.52)、(15.35±2.32)d,均短于对照组的(15.13±3.13)、(18.56±3.5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发生率分别为4.00%、4.00%、0,均低于对照组的16.00%、18.00%、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方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和生命体征,缩短病情改善的时间,并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支气管肺发育不佳、气漏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纳入25例ARDS患者,随机分成无创通气组(13例)及对照组(12例1。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无创通气组早期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如患者不能耐受无创通气则序贯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13例均行气管插管)。结果无创组和对照组平均气管插管天数分别为(6.50±1.00)d、(8.00±0.85)d,P〈0.05。重症医学科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住院天数,对照组(12.4±1.5)d,无创组:(11.6±1.0)d,P〈0.01,存在显著差异。ICU病死人数:对照组和无创组分别为2、3例,P=0.54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RDS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可能减少气管插管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张丽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3):42-4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应用的疗效。方法ARDS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治疗组采用面罩NIPPV治疗,选择压力支持通气(PSV)和呼气末正压(PEEP),PEEP水平为8~12 cm H2O;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通气前呼吸频率(RR)为(25.4±2.1)次/m in,PaO2为(112±3.6)mm Hg,氧合指数(O I)为(315.5±20.5)mm Hg,辅助通气时间为3~8d。治愈8例,死亡2例。结论对早期ARDS患者,NIPPV治疗有利于改善肺的氧合功能,减轻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无创通气在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的6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均使用无创通气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数据、乳酸、心率、呼吸频率及血压变化,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分析和观察发现,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血气情况、乳酸、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临床监测指标。结论无创通气对治疗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IV)用于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值。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本院早期ARDS30例患者,用NIV对患者进行呼吸支持。患者在出现气管插管指征时,则予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最终28例患者完成NIV治疗,观察患者NIV前及后2、8、12h生命体征、血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H(APACHEII)评分变化。结果患者上机后2h、8h、12hpH、PaO2、SaO2、OI、APACHEII与上机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能改善早期ARDS患者氧合状况,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及并发症的发生,是早期ARDS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新生儿ARDS患儿经HFOV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经皮氧饱和度(TcSpO2)、血气分析、氧合指数(OI)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5例(71.43%)治愈.治愈患儿中FOV冶疗24h后,TcSpO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84.31±3.47)%vs.(92.13±3.21)%,P<0.05],PaO22明显上升[(45.01±9.51)mmHg vs.(67.31±9.72)mmHg,P%0.05],OI明显下降[(35.09±8.90)vs.(31.47±9.60)],而PaCO2迅速(12 h后)下降[(55.01±8.52)mmHg vs.(43.12±5.71)mmHg,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ARDS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分析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19年5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经过空氧混合仪和加温湿化罐后通过导管连接乳胶鼻塞,鼻塞另一端经连接管道接水封瓶伸入水下控制压力,整个管道保持密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将大小适中的面罩扣于患儿口鼻部,与呼吸机连接。频率初设值6~13 Hz,振幅初设值2~70 cmH2O,以胸廓震荡起伏为基础。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4小时后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氧合指数、PaO2、SaO2、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32、9.29、11.52、2.30、6.05、11.75、11.40、9.83,P<0.05)。观察组无创呼吸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7.1%,3/42)低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对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5例在本院PICU治疗的ARD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对照组32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观察两组的氧合指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在2、15、24 h不同时间点氧合指数(OI)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NRDS患儿106例随机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组(CMV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通气后6h和24h患儿血气分析结果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HFOV组治愈率显著高于CMV组(P〈0.05);且HFOV组患儿在通气后6h和12h,Pa02高于CMV组,OI、PaC02低于CM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FOV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少于CMV组(P〈0.01)。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较常频机械通气更能有效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功能情况,提高治愈率,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加热湿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度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RDS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联合加热湿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枸橼酸咖啡因。统计2组呼吸情况,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给氧时间、呼吸暂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 d后、5 d后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 d、5 d后的血氧分压(P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 d后、5 d后的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加热湿化高频振荡通气治疗重度RDS早产儿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抑制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2例重症新生儿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76)。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各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OI)。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H、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O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21.5±4.9)d,观察组为(14.7±3.1)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7.59,P=0.006)。观察组治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χ2=5.37,P=0.018),并发症发生率为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χ2=6.99,P=0.008)。结论 HFOV能明显改善重度新生儿RDS的缺氧状态,改善氧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其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对治疗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2例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随机分成两组,26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另26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并发症及转归等。结果:HFOV组患儿在治疗6、12、24、48h,氧浓度(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明显下降,a/APO2(动脉/肺胞氧分压比值)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CMV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上机时间、氧疗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均较CMV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能较CMV更好地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迅速纠正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减少上机时间及氧疗时间,提高存活率,疗效较CMV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拔管撤机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有创呼吸支持超48 h,并在出生3周内撤机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儿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接受呼吸支持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42例行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模式(NHFOV).对比两组7 d内撤机成功率、血气分析指标、一般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7 d内撤机成功率为8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P<0.05).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氧分压(PaO2)及氧分压/吸氧分数(FiO2)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总辅助通气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开奶时间及全肠喂养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共出现14例(33.33%)并发症,与观察组出现5例(11.6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FOV较NCPAP可明显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拔管撤机成功率,改善病儿血气分析指标,缩短开奶时间及全肠喂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住院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45例,按通气模式分为HFOV组25例和SIMV组20例,比较2组患儿上机后1 h、12 h和24h的血气指标、上机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肺气漏( PA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脑室内出血( IVH)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 组治疗1h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 OI)明显下降,与SI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开始时、12 h、24 h的PaO2、PaCO2、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上机时间、住院时间短于SIMV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2组PAL、BPD、IVH 发生率、治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迅速改善肺呼吸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及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7.
聂振清  陈晓燕 《安徽医药》2019,23(6):1222-1225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不同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所收治的NRDS病人共72例,均给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据病儿家庭经济条件及家长意见病儿分别接受猪肺磷脂注射液(40例)和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32例)治疗,比较两组病儿临床治疗结果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后两组病儿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猪肺磷脂注射液组在用药后第4小时及第24小时血气氧分压[p(O2)]分别为(78.39±12.34)、(85.61±9.46) mmHg,显著性高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 h=2.079,P4 h=0.041;t24 h=2.257,P24 h=0.027);猪肺磷脂注射液组第24小时血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为(38.16±11.72)mmHg,显著低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组(t=2.193,P=0.031)。猪肺磷脂注射液组给药时间为(4.73±1.67) min(t=13.142,P<0.001),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时间为(96.34±22.17) h(t=3.227,P=0.002),均显著性低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组,但两组重复给药比例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猪肺磷脂注射液应用方便,可更加有效地改善病儿血气指标,缩短CPAP时间,且不增加病儿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重症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本组患者均给予人工开放气道及呼吸机辅助呼吸,13例死亡,死亡率为27.66%。结论早期诊断并尽早呼吸机治疗可有效降低本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14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在早期抗病毒治疗、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全部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14例患者中9例有效,有效率为64.2%,5例死亡,死亡率为35.8%。14例患者治疗后2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为P<0.01)。结论机械通气可在短时间内纠正缺氧保证氧合,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在治疗肾移植后CMV合并ARDS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商品名: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0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50例。治疗A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联合固尔苏治疗,治疗B组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联合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A组的PaO2(59.0±5.4)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治疗B组的(64.7±5.2)mm Hg,PaCO2(44.2±5.0)mm Hg高于治疗B组的(36.4±4.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无创通气时间(7.3±3.1)d、氧疗时间(12.4±6.2)d、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8±0.6)d、住院时间(16.9±7.1)d均长于治疗B组的(4.5±2.6)、(7.7±3.3)、(1.8±0.4)、(12.7±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2.0%低于治疗B组的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5)。结论BiPAP通气模式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PaO2水平改善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了临床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