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浸润型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0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型胃癌临床及多层螺旋CT资料,患者术前均有胃镜及病理活检结果.所有病例均口服胃对比剂,在低张状态下行MS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 40例病例中MSCT检出病变38例,诊断符合率为95%(38/40).根据MSCT表现结果可见38例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胃壁增厚.胃壁局限性增厚者28例,胃壁弥漫性增厚者10例,周围侵犯者17例, 淋巴结转移者25例,远处脏器转移者9例.胃镜诊断符合率为80%(32/40),MSCT与胃镜检查诊断符合率相比较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浸润型胃癌的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癌在CT中的不同表现以提高CT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55例患者经手术和(或)内镜病理证实为胃癌。按常规行胃部CT扫描检查,检查前空腹状态下服水约800~1500ml,检查前10min肌注654—220mg,作增强前后扫描。结果胃壁增厚1~2cm,范围〈5cm者4例,胃壁增厚〉2cm伴有局限肿块18例,胃壁增厚〉2cm伴有广泛(环形)肿块20例,邻近器官侵犯36例,淋巴结转移28例。CT对病变的检出率100%,定性准确率95.1%。结论CT对进行性胃癌的诊断有其独到之处,对外科术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胃癌的多排螺旋CT诊断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经多排螺旋CT检查,并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回顾性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30例胃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图像后处理,进行多排螺旋CT诊断及胃癌的术前评估分期,同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胃壁增厚18例,软组织肿块12例,邻近组织浸润8例,淋巴结转移20例。结论:多排螺旋CT检查可显示胃壁增厚、肿块、局部管腔狭窄、管壁僵直等,可以观察周围组织受累及远处转移情况,对胃癌分期评估和选择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胃癌在CT中的不同表现以提高CT对胃癌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 49例患者经手术和(或)内镜病理证实为胃癌.按常规行胃部CT扫描检查,检查前空腹状态下服水约800~1 500ml,检查前10min肌注654-2 20 mg,作增强前后扫描.结果胃壁增厚1~2cm,范围<5cm者5例,胃壁增厚>2cm伴有局限肿块21例,胃壁增厚>2cm伴有广泛(环形)肿块23例,邻近器官侵犯38例,淋巴结转移25例.CT对病变的检出率100%,定性准确率96.1%.结论 CT对进行性胃癌的诊断有其独到之处,对外科术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曹鸿 《吉林医学》2013,34(5):908
目的: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对胃癌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与胃镜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检出病变位于胃窦部60例(50%),胃底贲门部18例(15%),体部24例(20%),弥漫型18例(15%);其中局限性胃壁增厚100例,广泛性胃壁增厚20例;早期胃癌24例,进展期胃癌96例;胃癌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脏器转移17例。检出率为100%,诊断结果与胃镜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显著提高胃癌的检出率,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侵及范围及有无转移,全面准确地呈现胃癌的病理特征,为胃癌的术前分期提供可靠的依据,对胃癌的诊断敏感性、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定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临床上诊断胃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杜茂云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06-107
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技术对胃癌的诊断、分期及可切除性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CT表现及分期诊断,预测手术可切除性,并与手术及病理相对照。结果37例胃癌的CT主要征象为胃壁增厚、僵硬、肿块。动脉期及门脉期病变明显强化,31例以门脉期更为显著;周围脏器浸润13例,淋巴结转移11例,远处转移5例;其中28例行手术治疗,9例CT评估为Ⅲ、Ⅳ期而放弃手术。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相符23例,CT增强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2.1%。结论(1)良好的检查技术是胃癌准确诊断的基础。(2)CT多期扫描能够正确评估胃癌的分期,对临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段文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71-71,84
目的通过对胃癌CT表现的分析,探讨胃癌的CT征象及临床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均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为胃癌的CT表现,其中27例手术。32例CT平扫,其中20例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CT能清楚地观察胃癌病变的全貌,胃癌表现为病变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合并溃疡时表现为增厚胃壁及肿块内龛影,同时可以发现胃癌邻近侵犯及远处转移。结论 CT可作为胃癌诊断方法之一,并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张建刚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8):135-136
目的 探讨胃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胃癌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平扫、16例增强扫描、6例同时平扫加增强。结果 30例患者中,20例经手术切除治疗,其中肿瘤位于胃窦部者12例,胃底贲门部者4例,体部者3例,广泛型者1例。CT表现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邻近组织器官浸润,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结论 CT检查对中晚期胃癌的术前评估及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胃癌的CT表现,旨在提高胃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同顾性分析手术和胃镜及病理证实的55例的CT表现.结果 全部病例均有局部或广泛胃壁增厚,其中早期3例,周围组织及脏器侵犯16例,腹腔淋巴结肿大22例,远处转移13例.结论 CT对中晚期胃癌定位及定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早期胃癌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且经过手术的21例胃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胃癌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进一步强化。CT可同时发现胃癌的邻近侵犯及远处转移。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癌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连续120例临床和(或)其他影像方法拟诊乳腺癌的患者进行前瞻性MSCT研究。开始注射对比剂后35s(动脉早期)启动动态增强扫描,并于60s和150s重复扫描。然后将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研究,计算CT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结果本组120例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者89例100个病灶,其中浸润性导管乳腺癌61例,导管原位癌12例,浸润性小叶癌8例,髓样癌6例,炎性乳腺癌2例。分别按照病灶形态学、病灶强化特征、病灶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及上述三者综合分析,并进行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82%、84%和92%。结论MSCT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扩张症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 CT对支扩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3例支扩患者行多层螺旋 CT扫描 ,扫描结束后分别以 8mm~ 10 mm层厚及 1mm~ 2 m m薄层重建图像 ,其中 15例有普通 CT检查资料。对不同 CT扫描及不同层厚的多层螺旋 CT重建图像进行评价。结果 :33例患者共检出支扩肺段 75个。其中 15例同时有普通 CT检查资料 ,共 4 8个支扩肺段 ,普通 CT仅检出 2 4个 (5 0 % )。1mm~ 2 m m薄层重建图像检出支扩肺段 75个 ,而 8m m~ 10 m m常规厚层重建图像仅检出 5 4个 (72 % ) ,且有 6例 (18% )常规厚层重建图像显示阴性。结论 :多层螺旋 CT较普通 CT在支扩诊断上很大的优越性 ,尤其是 1mm~ 2 mm的薄层图像价值更大。对临床疑支扩患者 ,应首选多层螺旋 CT检查 ,以便及早得到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朱峰岭  杨兰英  杜涛  高俊  汪莉华 《安徽医学》2011,(10):1751-1753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检出血尿病因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62例血尿患者行CTU尿路成像检查,后处理采用不同的重组方式,包括曲面重建、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结果62例患者中,病因检出率85.4%,包括泌尿系肿瘤19例,结石26例,炎症及结核5例,肾、输尿管先天畸形3例.结论16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  相似文献   

14.
王正芳  赵毓 《甘肃医药》2009,28(4):257-26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疑有小肠病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检查前清洁肠道,肌注盐酸山莨菪碱10-20mag以减少肠蠕动,口服足量2.5%等渗甘露醇水对比剂充盈肠管后扫描,结合多平面容积重建(MPVR)和/或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观察图像。结果:正常12例;病变2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肠肿瘤12例,其中间质瘤4例(良性1例,恶性3例),淋巴瘤2例,腺癌3例,腺瘤2例和脂肪瘤1例;Crohn病3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例;肠系膜扭转后梗阻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增生性肠结核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病变的定位、定性、肿瘤分期、肠系膜及其血管病变有较高临床价值,是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257例,选出39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术前MS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MSCT轴位图像结合MPR对早期胃癌检出结果与单纯轴位图像检出结果比较。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MSCT轴面图像结合MPR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87%(34/39),单纯MSCT轴面图像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64%(25/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轴位图像结合MPR与单纯CT轴位图像相比,能明显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64排CT与全景牙片在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与口腔全景X线牙片对上颌前部埋伏牙诊断及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全景X线牙片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64排螺旋CT扫描,并应用64排螺旋CT图像后处理功能,做三维重建和多层面重建,获取相应牙体的任意平面、任意方位图像.结果:42例患者,38例为上颌前部埋伏牙,25例埋伏牙位于腭侧,9例埋伏牙位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髋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 Ultra八层螺旋CT机对16例髋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扫描完成后再进行薄层图像重建,然后将重建图像导入CT AW 4.1工作站,应用AW 4.1工作站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最全面、直观的显示相应的髋关节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部位、类型、程度及关节腔内骨碎片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对髋臼骨折和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影像表现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和手术内固定器械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1月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6 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受试患者均行MSCT平扫及多平面重建技术扫描,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癌MSCT诊断的影像学表现(病灶部位、大小、形态、邻近结构、远处转移)具有典型特征;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胃癌早期、进展期准确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较无明显差异(P0.0 5);胃癌T分期的MSCT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分别为T1期(75.00%)、T2期(66.67%)、T3期(86.67%)、T4期(81.82%)。结论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癌诊治中有较高捡出率,对患者术前T分期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高,对胃癌患者术前评估及合理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胃癌的术前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CT表现.结果 MSCT能够清楚显示胃癌病变的全貌、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CT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或软组织肿块,且明显强化,可伴有周围脏器的浸润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 MSCT检查诊断胃癌有其独特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有...  相似文献   

20.
刘灵灵  周聪  汤小星 《黑龙江医学》2010,34(10):757-758
目的探讨MS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的MSCT表现。结果主要CT征象为胃壁增厚、僵硬、肿块。动脉期及静脉期病变明显强化26例,其中14例以静脉期更显著。13例伴有周围脏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5例伴有远处转移。增强分期准确性达到80%。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可对胃癌做出更为完善的评价,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及分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