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剂量和不同容量吗啡硬膜外腔注射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探讨术后硬膜外腔应用不同剂量和稀释容量的吗啡对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的影响。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腹部手术病人117例,分成四组,Ⅰ组:吗啡1mg稀释至5ml;Ⅱ组:吗啡1mg稀释至10ml;Ⅲ组:吗啡2mg稀释到5ml;Ⅳ组;吗啡2mg稀释至10ml,均用生理盐水稀释,于缝皮前主硬膜外腔。以口述评分法和针刺法确定术结硬膜外阻滞范围以及术后镇痛效果和副作用。Ⅰ、Ⅱ组镇痛时间明显短于Ⅲ  相似文献   

2.
以双盲法比较剖胸术后病人采用0.125%布比卡因和0.33×10^-3%芬太尼复合液持续硬膜外镇痛(Ⅰ组,n=10)和硬膜外推注吗啡镇痛(Ⅱ组,n=10)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用疼痛4点VRS法和镇静程度5点法评估镇痛、镇静效果,观察镇痛前后肺功能、BP、HR、R、SpO2变化和副作用。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术后均出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Ⅰ组镇痛后1h和24hVC、FVC、FEV1.0、PEF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开胸术后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硬膜外镇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30例ASA I~Ⅱ级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0.125%、0.200%、0.300%罗哌卡因复合0.005%吗啡进行术后硬膜外镇痛.并于术后6、12、24、48 h记录以下指标:疼痛VAS评分、舒适评分、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安静时均有镇痛效果,Ⅱ、Ⅲ组在咳嗽时有明显镇痛效果.但Ⅲ组表现出倦怠和咳嗽无力.Ⅱ、Ⅲ组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结论0.200%罗哌卡因复合0.005%吗啡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控硬膜外镇痛改善术后危重患者呼吸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自控硬膜外镇痛对术后危重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例中上腹手术后危重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动态监测,其中对照组(M)10例术后采用肌注吗啡镇痛;观察组(E)10例术后采用自控硬膜外吗啡与布比卡因镇痛。结果 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肌注法(P〈0.05);两组病人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肺活量(Vc)、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不同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根据一定频率的经皮电刺激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阿片肽的原理,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辅助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硬膜外腔吗啡自控镇痛20例(HANS组)与单纯术后硬膜外腔吗啡自控镇痛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吗啡和量HANS组150±192.6μg与对照组465±478.2μ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效果VAS评分HANS组0.5±0.51分与对照组0.9±0.64分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吗啡镇痛(PCIA)和病人自控硬膜外吗啡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手术女性病人,术前随机分为PCIA和PCEA组,每组各20例。全部病人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手术,PCEA组病人术前作硬膜外穿刺置管备术后镇痛。PCIA组用药术毕首量生理盐水4ml+2mg吗啡,以后生理盐水1.5ml(0.45mg吗啡)h+PCIA组用药  相似文献   

7.
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观察200例腹腔镜胆切除(LC)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通过20例病人在气腹前、气腹后40min内分别监测PaCO2、PETCO2、SBP、HR、SpO2、气通压等值。结果显示:气腹后PaCO2和PETCO2比气腹前明显增高,但仍在正常范围,气腹后对循环的影响较小。提示:ASAⅠ-Ⅱ级病人,监测PETCO2、SpO2血中PaCO2、SaO2而ASAⅢ-Ⅳ级病人,最好同时监测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预先应用韩氏神经穴位刺激仪(HANS)的超前镇痛作用及对机体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妇科择期手术病人3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HANS组预先应用HANS行超前镇痛,对照组不做超前镇痛。观察两组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的时程,静息及运动时的VAS,加用镇痛药的次数及血浆儿茶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1)两组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的时程及静息时的VAS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1:20万肾上腺素对硬外腔自控镇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观察1:20万肾上腺素对丁布氟芬液行术后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PCEA)效应的影响。选择ASAⅠ ̄Ⅱ级,硬膜外腔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20):丁布氟芬液100ml+NS0.5ml。用双盲法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24小时用药量、镇痛效果、血压、心率变化及嗜睡发生率。结果:24小时用药量、VAS评分、嗜睡发生率,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内镇痛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吗啡硬膜外微量持续注入(CCEA)技术用于术后镇痛的副作用。方法选择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1200例,随机分为四组:I组(301例对照组)术毕行单次吗啡4mg,8h后追加一次镇痛;观察组,Ⅱ组术毕行单次吗啡2mg,15min后行硬膜外微量持续注入(吗啡4mg)镇痛;Ⅲ组(300例)术毕行单次吗啡lmg,15min后行硬膜外微量持续注入(吗啡2mg)镇痛;Ⅳ组(300例)术毕行单次吗啡0.5mg,15min后行硬膜外微量持续注入(吗啡1mg、布比卡因100mg、维生素B12 1mg)镇痛。结果首剂所致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以I、Ⅱ组较Ⅲ、Ⅳ组明显;维持剂量以Ⅳ组最低。结论小剂量吗啡复合布比卡因硬膜外微量持续注入于术后镇痛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96例,ASAI-II级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20μg/kg+昂丹司琼8mg(对照组);氟比洛芬酯50mg+芬太尼10μg/kg+昂丹司琼8mg(观察组)。每组98例,术毕接PCA泵静脉自控镇痛,分别于术后6h、12h、24h、48h观察记录生命体征(BP、HR、SaO2、RR)、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结果: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VAS评分、Ramsay评分、PCA按压次数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过度镇静和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用芬太尼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可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镇痛效果确切,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在冠脉架桥术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本院36例冠脉架桥患者,随机分为2组:咪达唑仑0.05 mg/(kg.h)+芬太尼1μg/(kg.h)组(M组),右美托咪定0.6μg/(kg.h)+芬太尼1μg/(kg.h)组(D组)每组18例,2组分别于术后入ICU起开始用药,记录用药前和用药后4、8、12、24 h共5个时间段平均Ramsay镇静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SpO2),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等指标。结果 2组在Ramsay镇静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HR较M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D组较M组不易产生呼吸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冠脉架桥术后的镇静镇痛剂。  相似文献   

13.
黄延辉  白洁  周泓  黄悦  胡洁  陈煜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119-4121
[摘要]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和吗啡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120例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随机分成舒芬太尼组(S组,n=60)和吗啡组(M组,n=60)。S组术后镇痛选择舒芬太尼0.04μg.kg-1.h-1,M组采用吗啡15μg.kg-1.h-1,各组都加用格拉司琼3mg,并以生理盐水稀释到250ml。术毕送回重症监护室,当患儿清醒后开启镇痛泵,按5ml.h-1的速度持续静脉镇痛,两组的镇痛治疗时间均为50h。分别在术后6h、12h、24h、48h对患儿进行镇痛(Wong-Baker脸谱评分法)、镇静(Ramsay评分)评分,并记录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和患儿生命体征。结果 各时点S组患儿的Wong-Baker脸谱镇痛评分均比M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两组患儿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M组的呕吐、尿潴留发生率均高于S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生命体征都平稳,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 舒芬太尼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吗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加巴喷丁,对曲马多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镇痛副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ASA I~II级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服用加巴喷丁600mg,术后采用曲马多PCA;对照组:术前服用安慰剂,术后采用曲马多PCA。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在手术后1、3、6、12、24h时间点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价患者的镇静情况,进行记录,并记录上述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记录各患者手术后24h内PCA按压次数。记录手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眩晕、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CA按压次数较少。在Ramsay镇静评分上,两组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两组患者眩晕、呼吸抑制等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结论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前口服600mg加巴喷丁,可增强曲马多的术后镇痛效果,并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无其他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静脉内病人自控镇痛(PCIA)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所致应激反应的调制作用。方法:30例拟在全麻下行选择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内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组(T组)和对照组(C组)。采用LCP镇痛模式,即负荷量+持续量+冲击量。分别于围术期不同时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镇静程度,同时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48h内,T组病人VAS评分较低,Ramsay评分则较高,所测各项内分泌应激激素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呼吸功能参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后静脉内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副作用较少,且对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良好的PCIA可通过减轻疼痛刺激而部分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从而对乳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应激激素水平及代谢水平的稳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对咪唑安定镇静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霞云  陈安基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79-1881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凯纷)或芬太尼对咪唑安定镇静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134例行下腹部或下肢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将病例分为凯纷复合咪唑安定组(凯纷组)和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组(芬太尼组),每组67例。观察两组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SpO2,采用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比较两组病人的镇静程度,围术期呼吸抑制情况(SpO2≤90%超过5s)、术中牵拉或止血带压迫不适及术后有无恶心、呕吐。术后随访,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记录相应的VAS值。【结果】两组比较,芬太尼组围术期呼吸抑制的发生高于凯纷组(P〈0.05)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6h、12h VAS评分凯纷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中OAA/S评分,各时点的MAP、HR、RR、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凯纷复合咪唑安定术前静脉输注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比较,在辅助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的,其超前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小,不影响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未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病人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心理学变化等进行评价.方法 随机选择施行腹部手术的病人为镇痛组(n=70),采用光达电子泵向硬膜外控连续输注镇痛复合液(0.5%的布比卡因20 ml,芬太尼0.4 mg,昂丹司琼8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对未行PCEA的病例列为对照组(n=70),分别于术后2、6、10、16、24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计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并于术前、术后24 h进行心理学调查(SAS、SDS)和对BP、HR变化、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发现镇痛组VAS<1,Ramsay镇静评分在2.1~3.2之间,SAS、SDS也分别由术前42.5±3.1,42.8±2.2降至术后的40.6±3.2,39.8±3.2(P<0.05),BP、HR相对平稳;生活质量、依从性也相对提高;而对照组的VAS评分4.70,Ramsay镇静评分界于0.89~1.22之间,SAS、SDS由术前的42.5±2.8,42.6±2.2分别增加到44.5±2.7,43.7±2.6(P<0.05);BP升高不明显,HR明显增快,术后自理能力,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也相对较差.结论 PCEA术后镇痛、镇静可靠,有利于心理状态、血液动力学稳定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 (OPCABG)患者术后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皮下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 5 0名OPCABG男性患者 ,年龄 40~ 80岁 ,体重 65~ 80kg ,随机分为两组 :D组 (n =3 0 )和V组 (n =2 0 ) ,D组患者术毕皮下接一次性止痛泵 ,配方为芬太尼 2mg +利多卡因 10 0mg加生理盐水至 2 0 0mL ;V组患者术毕接静脉止痛泵 ,配方为芬太尼 2mg加生理盐水至 2 0 0mL。泵流量为 2mL/h。记录患者术中咪唑安定、芬太尼用量 ,手术时间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以及术后 4、8、12、16、2 4h的MAP、HR、SpO2 ,记录苏醒后 1、4、8、12、2 4h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 ,总镇痛舒适评分 ,不良反应和要求追加止痛剂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 4、8、12、16、2 4h的MAP、HR、SpO2 ,苏醒后 1、4、8、12、2 4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 ,总镇痛舒适评分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患者要求追加止痛剂的比例相当 (P >0 0 5 ) ,仅有V组 1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反应。结论 :OPCABG患者术后皮下持续泵入芬太尼利多卡因复合液是一种方便可靠的术后镇痛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肝癌切除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常用的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比较。方法:60例择期肝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对照组用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记录术中出血量、术毕苏醒时间、术后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毕苏醒时间延长10.3min,但术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可作为肝癌切除术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开腹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50例和芬太尼组50例,背景输注量和锁定时间均相同。记录药物用量、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的例数,调查病人的总体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布托啡诺组镇静时间较长(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芬太尼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布托啡诺组为高(P〈0.01)。结论两种药物用于PCIA镇痛及镇静均能达到满意效果,但布托啡诺组镇静时间较长,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睡眠情况;芬太尼组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要注意防止病人发生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