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娩疼痛在分娩过程中普遍存在,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激发体内的一系列反应,甚至影响母婴安全。因此,产程镇痛不仅解决疼痛,更提高产时保健质量,改善母婴健康水平。镇痛方法应以安全有效为前提,不干扰分娩过程的生理活动,但实际上所有分娩时所用的药物均能通过胎盘,并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在分娩时应尽量少用药物镇痛。美国克劳斯医生倡导的Doula陪伴分娩,在整个产程过程中持续地给产妇生理、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采取一些分娩疼痛的镇痛  相似文献   

2.
分娩痛虽然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分娩过程中伴随着宫缩产生的疼痛以及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导致产妇机体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产程的延长、胎儿宫内窘迫等。我国产妇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并畸形升高的一方面原因就是产妇对分娩时疼痛的恐惧[1]。这种畸形上升趋势的剖宫产率不仅没有使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反而使剖宫产妇与新生儿伤亡及发生术后并发症危险性的趋势回升[2,3]。分娩镇痛在产妇中合理地应用与实施,可一定程度使剖宫产率降低,扭转这种畸形趋势[4]。同时,规范合理的分娩镇痛对新生儿Apgar 评分无影响,还可降低疼痛所引起的应激及一定程度地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并发症和提高产妇满意程度[5]。因此推广实施分娩镇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娩疼痛又名产痛,其是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生理过程, 是每一名孕妇必须经历的人生中最严重的疼痛之一,难以承受的疼痛使得许多产妇放弃阴道顺产而选择剖宫产[1,2]. 据调查显示,2008年—2014年我国剖宫产率呈逐步增高趋势,至2014年为34.9%,部分省市高达62.5%[3].针刺穴位镇痛是一种古老的镇痛方法,近年来,因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且为非药物疗法,在临床上被应用于全身各部位镇痛治疗及分娩镇痛中[4]. 呼吸减痛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分娩止痛法.本文对针刺昆仑穴联合呼吸减痛法干预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针刺分娩镇痛的作用机制。[方法]以Keele标尺图评级法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 RS)疼痛分级法作为针刺分娩镇痛效果评定方法,并通过记录产妇产程等来观察针刺对母婴的影响,通过观察针刺前后及相应时间产妇外周血中β-内啡肽(β-EP)及5-羟色胺(5-H T)浓度变化,探讨该方法的镇痛机制。[结果]针刺能有效减轻第一产程分娩疼痛,与自然分娩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且能缩短产程。该方法能明显提高产妇外周血中β-EP及5-H T浓度。[结论]以针刺作为分娩镇痛手段,具有操作方便、安全,镇痛效果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其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中枢镇痛系统与对子宫的直接作用共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马宏伟  姚强 《西部医学》2018,30(5):769-772
【摘要】 分娩疼痛是一种内脏性疼痛,是导致围产期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原因之一,其强度及镇痛措施的效果与产妇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相关。非药物分娩镇痛措施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和生理调节技术以达到分娩镇痛、促进自然分娩的目的。其对产程及母婴影响小、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经济易行,适用范围广,有利于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科和麻醉干预措施,改善妊娠结局。本文就国内外常用的非药物分娩镇痛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物镇痛法和非药物镇痛法2种分娩方法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120例无产科和硬膜外阻滞禁忌证的单胎初产妇,在宫口开大到3cm时随机分为2组,观察2组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及Apgar评分。结果:采用药物镇痛法分娩的产妇镇痛效果、产妇产程显著优于非药物镇痛法分娩的产妇。结论:分娩镇痛可有效缓解产痛,缩短产程,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无痛分娩能够有效减少分娩并发症 ,有利于胎儿顺利娩出和增加母儿安全。目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包括精神预防法、药物镇痛法和麻醉镇痛法等 ,其主要作用在于产妇局部镇痛、全身镇静放松和减少疼痛所致的各种并发症。氧化亚氮是一种镇痛作用较强、麻醉作用较弱的吸入麻醉药物 ,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产科临床分娩镇痛。1 产痛与分娩镇痛分娩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 ,但是产程中的剧烈疼痛可以导致血管痉挛和外周阻力增高、子宫收缩不协调与产程受阻、胎儿宫内缺氧以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后果 ,严重时可能威胁母儿安全。因此 ,无痛分娩是产科医务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分娩镇痛的产妇实施心理支持疗法取得满意效果.方法在实施分娩镇痛前向PPST组产妇详细介绍产程经过及产科生理;麻醉经过及安全有效性,做好充分思想准备,树立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关心产妇,增加产妇自信心及自我控制能力.结果 PPST组产妇麻醉前后及产程中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其过程中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且新生儿Apgar评分比对照组略高.结论支持疗法增强产妇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是非药物分娩镇痛和药物性分娩镇痛联合应用于产科分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泌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导乐 (Doula)陪伴分娩是由美国克劳斯医生倡导的 ,即由一个有生育经验的妇女在产前、产时及产后陪伴产妇 ,给产妇以生理上、心理上、感情上的支持 ,使其安全、舒适、顺利地分娩[1] 。有文献报道[2 ] ,导乐陪伴分娩对增加有效宫缩、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产程分娩镇痛在阴道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柘城中医院收治的80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第一产程分娩镇痛,观察组接受全产程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中转剖宫产率、分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新生儿1分钟Ap...  相似文献   

11.
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无痛无娩已成为产妇和医务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如何使产妇清醒、无痛苦地分娩 ,诞生新的生命是人们所追求的。吸入镇痛是指吸入亚麻醉剂量药物 ,在分娩第一产程发挥镇痛作用 ,其镇痛效果可以与区域镇痛相比拟 ,尤其对惧怕打针和腰穿的产妇更为适合 ,主要药物为笑气。为此 ,我们对分娩产妇采用笑气吸入镇痛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 2 0 0 2年 7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 ,无产科或内科综合征 ,正常范围女性骨盆。临床上按照疼痛治疗学分级评分法 [1 ] ,评出 3级或 3级以上的疼…  相似文献   

12.
医学科学的发展导致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经注意到了产程疼痛的解剖、生理基础及药物镇痛对产妇生理的有利作用。因此分娩镇痛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然而现在的分娩镇痛通常在第一产程的活跃期,即宫口开至3cm开始实施,而初产妇的平均潜伏期为8h,因此很多产妇在分娩镇痛前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疼痛,全产程中实现无痛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研究通过对80例初产妇在潜伏期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探讨潜伏期实施CSEA分娩镇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郭瑞芬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78-3679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护理工作也取得长足的发展,心理护理逐渐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分娩过程中除了需要保证母婴的安全外,还要求无痛分娩,以减轻分娩带来身体上的痛楚。而且疼痛会引起应激反应,使产妇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使得产程延长,甚至发生婴儿在宫内缺氧等不良后果。为此,降低分娩带来的痛苦是产科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无痛分娩已经成为了现实,无痛分娩分为非药物无痛分娩和药物无痛分娩两种。非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优点是对产程和婴儿无任何影响,但是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其中,椎管内分娩镇痛法是迄今为止效果最好的方法。本文主要讨论无痛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自然分娩对于产妇分娩结局有许多积极影响,但诸多产妇因难以忍受分娩时的疼痛而选择剖宫产,导致国内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为提高自然分娩率,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近年来自然分娩时的镇痛管理受到临床重视[1]。分娩时疼痛主要来自于子宫肌层阵发性收缩和胎儿对产道的挤压,由于镇痛药物和麻醉药物大多伴有中枢抑制作用,其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分娩顺利完成,因此临床需要一些非药物干预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非药物性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娩是每个生育妇女的人生历程,赋予新生命的诞生,是一个复杂的、有众多干扰因素的特殊生理过程.在其过程中,随着产程的进展、胎儿的娩出,母亲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即分娩痛.这是绝大多数妇女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剧烈而最难忘的疼痛,却因为是"生理过程"而被忽略.分娩痛使产妇处于应激状态,对母儿相当不利.因此寻求对母婴安全又能有效减轻或消除分娩痛,即分娩镇痛的方法,是医学领域不断探索的目标.分娩镇痛的方法很多,大体分为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前者对产程和母婴影响极小,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的常用镇痛技术.现对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分娩过程不仅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分娩期的不良心理因素与宫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等有显著相关性[1]。在分娩过程中提供护理干预,促进有效适应,使产妇减轻不适,主动参与和控制分娩过程,对确保母子平安有着重要作用。我院于2006年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使产妇能有效地减轻疼痛,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在产妇宫口张开2~3cm时,采取镇痛措施:观察1组160例吸入笑气镇痛,观察2组150例硬膜外麻醉阻滞术(PCEA)镇痛,对照组140例给予静脉注射安定。分别观察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1组和2组在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继发宫缩乏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笑气吸入应用于无痛分娩,产妇自由控制,无创伤,方便易掌握,不影响活动,且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操作技术要求不高,更适合于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分娩疼痛是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荷尔蒙会让宫缩越来越强烈,使产妇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中,不仅影响产妇分娩,还会延长产程,增加产后出血。因此无痛分娩是必要的,催眠阵痛作为非药物镇痛方法,在近年来成为被关注的临床产程镇痛法之一~([1])。笔者将催眠镇痛法引入产程护理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分娩疼痛作为正常生理过程,可对母体机体内环境进行损伤,影响产妇分娩依从性、分娩进程等[1]。目前硬膜外麻醉为无痛分娩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娩镇痛技术,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属于局部麻醉镇痛药物,镇痛效果确切,已成为硬膜外麻醉中常用药物[2]。目前有研究指出,硬膜外规律间断给药有利于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缓解疼痛效果优于硬膜外持续给药[3]。鉴于此,本研究将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妊娠分娩初产妇116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产程调试对分娩镇痛产妇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无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照分娩镇痛常规护理,支持组给予产妇分娩镇痛围产程期麻醉护士的产程调试,记录并比较2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宫口开全时)、静脉镇痛泵平均进药总量、按压次数及产程时间.结果 :支持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支持组静脉镇痛泵平均进药总量及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支持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1和P<0.05);而第三产程用时较对照组产程并未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护士对分娩镇痛产妇全程产程调试可以提高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减少静脉镇痛药物用药量,缩短产程时间,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