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州(博州)维吾尔族(维)、哈萨克族(哈)、蒙古族(蒙)、汉族人静息心率(HR)与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利用2004年新疆博州维、哈、蒙、汉族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4335人(维、哈、蒙、汉各1248、1054、818、1215例),通过回归分析寻找静息HR和CVD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随着静息HR增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腹围(W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及肥胖、高血压、高空腹血糖、血脂紊乱、≥3项CVD危险因素聚集检出率均有逐渐增高趋势(均P〈0.05);应用多元线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和静息HR〈65次/min比较,静息HR〉85次/min者SBP、DBP分别增加8.9mmHg、4.1mmHg(P=0.000),高血压发生风险是1.82倍(95%CI1.45—2.28);WC、BMI分别增加2.2cm、0.8kg/m^2(P=0.0130),肥胖风险是1.37倍(95%CI1.08~1.73);FBG增加0.8mmol/L(P:0.000),高空腹血糖风险是2.77倍(95%CI2.13~3.59);血脂紊乱风险是1.58倍(95%CI 1.26~1.97);CVD危险因素≥3项聚集出现的风险是2.80倍(95%CI2.10~3.74)。结论新疆博州地区维、哈、蒙、汉族人群中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加肥胖、高血压、高空腹血糖、血脂紊乱等多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风险增加,并且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易聚集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疆哈萨克族(哈族)、汉族高血压病(HT)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血糖、血脂、血压及肥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哈族人127例及汉族人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哈族HT组、哈族对照组、汉族HT组、汉族对照组。均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WC)及臀围,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抵抗素、胰岛素(FINS)、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体内脂肪百分比(BF%)、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进行比较。结果哈、汉HT组血浆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哈、汉HT组间或哈、汉对照组间血浆抵抗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哈、汉HT组,抵抗素均与年龄、SBP、WC、BMI、WHR、BF%、FPG、FINS、HOMA—IR、TG呈正相关(哈HT组r=0.492,0.296,0.28I'0.648,0.263,0.515,0.742,0.759,0.797,0.595;汉HT组r=0.417,0.275,0.391,0.483,0.278.O.318,0.453,0.560,0.641,0.310;P〈0.05);调整年龄、血糖、血脂、肥胖等指标后,各组中抵抗素仍与FINS、HOMA—IR呈正相关(哈HT组r=0.432,0.410;哈对照组r=0.327,0.305;汉HT组r=0.426,0.425;汉对照组r=0.377,0.392;P〈0.05),与SBP、DBP无相关(P〉0.05);在哈族HT组,HOMA—IR、FPG和BMI是影响血浆抵抗素水平的独立因素;在汉族HT组,HOMA—IR、FPG和BF%是影响血浆抵抗素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哈、汉HT患者血浆抵抗素水平升高,其血浆抵抗素与肥胖、血糖及IR关系密切,与血压可能存在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与蒙古族高血压的关联及关联强度。方法 对2589名≥20岁的蒙古族居民进行血压的测量及吸烟、饮酒等因素的调查,采取单因素X^2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以OR值作为评价关联及关联强度的指标,用Mantel—HaenszelX^2趋势检验法分析饮酒与高血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男性)、吸烟、饮酒、超重[体质指数(BMI)≥25]、腹型肥胖[腰臀比(WHR)≥0.9]、高血糖(血糖≥6.1)以及高血压家族史与高血压相关联(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BMI、WHR、血糖和家族史等因素后,吸烟与高血压的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23,P〉0.05),而饮酒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05,P〈0.0001)。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蒙古族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有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结论 饮酒可能是蒙古族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高,而吸烟可能不是蒙古族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居民不同体格测量指标与血压的关系,为高血压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较集中的4个社区中的376名40岁以上维吾尔族居民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和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身高比值(WHtR),同时探讨BMI、WC、WHtR与血压的关系。结果376名维吾尔族居民中,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9.79%和51.60%,高血压检出率为45.74%。分别以性别将WHtR以0.5、WC以85/80cm和BMI以24.0kg/m^2为切点进行分组后,WC≥85cm的男性SBP【(138.3±20.9)mmHg】、DBP[(82.3±12.1)mmHg]高于WC〈85cm的男性[分别为(124.7±16.3)和(74.0±7.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C≥80cm的女性SBP[(135.0±21.8)mmHg]、DBP[(77.9±10.5)mmHg]均高于WC〈80cm的女性[分别为(116.2±18.1)、(70.4±7.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24.0kg/m^2的男性SBP[(140.2±21.3)mmHg]高于BMI〈24.0kg/m^2的男性[(126.3±14.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8,P=0.001);BMI≥24.0kg/m^2的女性SBP[(136.7±21.9)mmHg]、DBP[(78.2±10.8)mmHg]均高于BMI〈24.0kg/m^2的女性[分别为(119.1±16.9)、(73.4±8.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HtR≥0.5女性组的SBP[(134.8±21.8)mmHg]、DBP[(77.8±10.5)mmHg]均高于WHtR〈0.5组[分别为(116.6±19.5)和(70.5±8.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男性BMI与SBP呈正相关(r=0.180,P〈0.05),女性WHtR、WC、BMI均与SBP、DBP呈正相关(P〈0.01)。结论维吾尔族居民超重和肥胖问题显著,高血压检出率高,BMI、WC和WHtR与血压之间具有稳定的正向关系,WHtR在预测高血压的风险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肥胖儿童青少年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与其体块指数(bodymassindex,BMI)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之同的关系,以了解宫内营养状况对生后肥胖的影响。方法将500例7~15岁单纯性肥胖青少年按出生体重分成四组:BW≥4000g、3500g≤BW〈4000g、3000g≤BW〈3500g、BW〈3000g,对他们的体块指数、空腹血糖(free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reeinsulin,FINS)进行监测,用稳态模式(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计算胰岛索抵抗指数(IR=FBG×FINS/22.5),胰岛B细胞分泌指数[IS=20×FINS/(FBG-3.5)],胰岛索敏感指数(IAI=1/(FINX×FBG)]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索的比值。结果低出生体重者(BW〈3000g)BMI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出生体重和BMI呈正相关(r=0.127,P〈0.01),男孩出生体重与BMI呈正相关(r=0.136,P〈0.05),女孩出生体重与BMI无相关性(r=0.069,P〉0.05)。BMI与FINS(r=0.270)、HOMA(r=0.259)、HOMB(r=0.108)呈正相关(P〈0.05),与FBG/FINS(r=-0.218)、IAI(r=-0.212)呈负相关(P〈0.05)。结论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出生体重与其体块指数有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出生体重大者(BW≥4000g、3500g≤BW〈4000>g、3000g≤BW〈3500g)较出生体重小者(BW〈3000g)长大后体块指数要大,发生肥胖的风险要高;儿童青少年时期的BMI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正常但体脂肪含量(BF%)偏高的正常体质指数性肥胖(NWO)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健康体检者940名,选取BMI介于18.5~25kg/m^2者407名。利用生物电阻抗(BIA)原理进行BF%测定,按BF%≥25%(男)或BF%≥35%(女)定义为NWO组,BF%〈25%(男)或BF%〈35%(女)者为对照组。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及检出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NWO组发生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险度(OR)。结果男性、女性NWO检出率分别为13.13%、14.91%。随年龄增长NWO检出率有增高趋势(趋势χ^2=6.90,P〈0.05)。NWO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2.97、2.44、2.54、5.09、2.71和3.91,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t=-3.90,P〈0.05)。高血压、高血糖、高三酰甘油、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异常及高尿酸的检出率NWO组均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6.76、5.58、14.50、11.97、10.97和8.76,P〈0.05)。NWO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的发病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186、2.120、2,088和4.175倍。校正了年龄和性别因素,NWO组高尿酸的发病风险降低为对照组的3.491倍。结论NWO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是具有高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群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期肥胖与睡眠时间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269名体重指数(BMI)≥23kg/m^2的7~15岁单纯性肥胖儿童按BMI不同分为三组:A组(23≤BMI〈25)57名,B组(25≤BMI〈30)164名,C组(BMI≥30)72名。对肥胖儿童及120名正常健康儿童分别记录睡眠时间。所有肥胖儿童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对照组中70名儿童测定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均分别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HOMA-IS)。结果3组肥胖儿童的睡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FBG、FINS和HOMA-I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肥胖B组和C组HOMA-IS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3组肥胖儿童之间、A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儿童期肥胖影响因素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对肥胖有影响(P〈0.05),对胰岛素抵抗影响因素做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值对HOMA-IR和HOMA-IS均有影响(P〈0.05),且BMI增加一个单位,HOMA-IR和HOMA-IS则分别随之增加0.261个单位和11.054个单位。结论睡眠时间减少者更易发生肥胖;BMI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明显的相关性,随着BMI的增加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亦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驻守戈壁某部军人应激状态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驻守戈壁的某部军人847人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包括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其应激状态,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相关项目,分别以NC、PC、领悟社会支持程度(PSS)和SCL-90作为解释变量,SBP、DBP、FPG、OG3T2hPG、TC、lgTG、LDL—C和HDL—C作为反应变量,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SCL-90总分高于SCL-90中国成人常模(P〈0.01)。直线回归分析显示:NC与FPG、OGTT2hPG、TC、lgTG和LDL—C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PC与FPG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SCL-90与SBP、DBP、OGTT2hPG、TC、lgTG和LDL—C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C与TC、LDL—C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13、0.008),PC与FPG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06),SCL-90与SBP、OGTT2hPG、TC、lgTG、LDL—C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14、0.002、0.002、0001、0.001)。结论应激状态是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驻守戈壁某部军人应激状态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驻守戈壁的某部军人847人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包括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其应激状态,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相关项目,分别以NC、PC、领悟社会支持程度(PSS)和SCL-90作为解释变量,SBP、DBP、FPG、OG3T2hPG、TC、lgTG、LDL—C和HDL—C作为反应变量,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研究对象SCL-90总分高于SCL-90中国成人常模(P〈0.01)。直线回归分析显示:NC与FPG、OGTT2hPG、TC、lgTG和LDL—C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PC与FPG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SCL-90与SBP、DBP、OGTT2hPG、TC、lgTG和LDL—C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C与TC、LDL—C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13、0.008),PC与FPG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06),SCL-90与SBP、OGTT2hPG、TC、lgTG、LDL—C有线性回归关系(β=0.014、0.002、0.002、0001、0.001)。结论应激状态是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及个人应对方式的现状,探究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和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方式和工作倦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9大高校16个院系的950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新疆高校教师中,男性教师人格解体维度得分高于女性教师(13.19±6.32 vs 12.23±5.95,P〈0.05),汉族教师的耗竭维度要高于维、哈、回民族教师(18.24±6.82VS16.93±7.03 vs 16.49±7.23 vs 4.62±6.36,P〈0.05)。②不同性别、民族教师应对方式不同,消极应对方式退避得分男性要比女性得分高(7.58±2.73 vs 7.19±2.74,P〈0.05),维族、哈族教师消极应对方式中,幻想得分高于回族教师(8.02±2.67 vs8.04±2.55 vs 6.72±3.19,P〈0.01)。③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方式求助与工作倦怠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呈显著的负相关(r=0.116,P〈0.01;r=0.036,P〈0.01),消极应对方式中幻想、退避和工作倦怠的人格解体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342,P〈0.01;r=0.348,P〈0.01),相关性求助〉退避〉合理化〉幻想。结论新疆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情况普遍存在;不同性别、民族及教龄教师采取应对方式不同;不同的应对方式与教师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新疆博尔塔拉州(博州)维吾尔族(维)、哈萨克族(哈)、蒙古族(蒙)、汉族正常高值血压(SBP 120~139 mm Hg和或DBP 80~89 mm Hg)的人群分布特点及其他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的伴随情况.方法 利用2004年博州维、哈、蒙、汉族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4325人,其中维、哈、蒙、汉族各1247、1047、817、1214人),比较分析多民族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其他CVD危险因素伴随情况.结果 (1)维、哈、蒙、汉族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分别为39.2%、34.5%、36.0%、36.5%,维、哈、蒙族<40岁组的正常高值血压比例高于同民族40~60岁(分别P=0.000、0.006、0.016)和>60岁组(均P=0.000).(2)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SBP和DBP均高者最多(>45%),单纯DBP高者最少(>13%).(3)4民族正常高值血压者的超重肥胖(BMI≥24.0 kg/m~2)比例≥57%、腹型肥胖(腰围:男85 cm/女80 cm及以上)≥62%、血脂异常≥43%、1个其他CVD危险因素及以上≥82%.(4)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增龄、超重肥胖、男性是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博州20~79岁维、哈、蒙、汉族正常高值血压比例很高,尤其在<40岁人群中,并伴多项其他CVD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对该人群的早期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体检人群颈围与中心性肥胖测量指标的关联性。方法对4236名体检者进行体格检查,以颈围的均值四分位数分组,对各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等的均值平均变化量进行比较。以腰围、BMI、腰臀比三种肥胖标准进行分组,分析颈围与肥胖的关系。以ROC曲线分析法判断颈围的切点。结果男性颈围为(37.40±2.46)cm,女性为(32.46±2.24)cm,男性大于女性(t=47.20,P〈0.01)。随着颈围均值每四分位数的增加,男性和女性年龄、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的平均变化量均呈增加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腰围(男性:5.58cm,女性:5.26cm)、体重(男性:6.25kg,女性:4.81kg)的平均变化量最大。三种肥胖标准分组中肥胖组的颈围均大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中心性肥胖,男性颈围的切点是36.8cm,女性颈围的切点是33.1cm。结论颈围与年龄、身高、体重、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呈正相关关系。颈围与中心性肥胖存在显著联系,男性颈围〉36.8cm或女性颈围〉33.1cm时可以预测中心性肥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飞行人员肥胖参数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关系的分析,更好地指导OSAHS防治。方法对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颈围(NC)及腰围(WC),计算体重指数(BMI)。对打鼾者和(或)Epwortb嗜睡量表(ESS)评分≥9分者,随机进行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初筛检测。临床高度怀疑OSAHS者和氧减饱和指数≥10次/h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三组:OSAHS组、单纯鼾症组和正常组。分析BMI、NC、WC与OSAHS的关系。结果1063名飞行人员中,超重399例(37.54%)、肥胖36例(3.39%);NC增粗130例(12.23%)、WC增大354例(33.30%)。各组中肥胖参数异常发生率和BMI、NC、WC的平均水平,均为OSAHS组〉单纯鼾症组〉正常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超重、肥胖和腰围增大与打鼾显著相关(P〈0.05),而打鼾者中颈围增粗与OSAHS显著相关(P〈0.05)。结论肥胖参数BMI、NC、WC增加是飞行人员患OSAHS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患者动脉血管早期病变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入选非糖尿病MS患者8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实施健康管理,包括健康教育、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纠正不良习惯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未行健康管理干预。随访9个月,所有患者随访前后均进行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的测定。结果(1)干预组BMI、WC、SBP、TG、FIDL—C、FPG、HbAlc、FINS、HOMA—IR和hs—CRP在干预后6个月、9个月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DL—C、FPG、HbAlc、FINS、HOMA-IR和hs—CRP在干预后9个月与干预后6个月相比又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9个月干预组BMI、WC、HDL—C、FPG、HbAlc、FINS、HOMA—IR和hs—CRP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baPWV和ABI在干预后6个月、干预后9个月与干预前相比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98,45.81;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9个月干预组baPWV和ABI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2,5.99;P〈0.05)。(3)干预组baPWV在干预后9个月的异常率为44.68%,与干预前(68.09%)相比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23,P〈0.05)。(4)baPWV与hs—CRP、HOMA—IR相关(OR值分别为:0.436,0.565);ABI与hs—CRP、HOMA—IR相关(OR值分别为:0.543,0.502)。结论对MS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加强生活方式的调控,能明显改善非糖尿病M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在社区通过“知己健康管理”模式进行饮食及运动综合管理的效果。方法社区慢性病管理团队运用“知己健康管理”模式,以知己能量监测仪、“知己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软件”为工具对饮食和运动实施量化管理,对58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3个月强化期的综合干预,包括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合理用药、健康教育等-对-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比较管理前后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有效运动次数、有效运动时间、有效运动/体重、膳食摄入量,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h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5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240例,女性345例;平均年龄(64.44-9.1)岁。强化管理后患者体重、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5、20.34、23.74、14.06、12.35、13.35、16.50、9.90、7.53、6.37、-3.74、4.91,均P〈0.05)。饮食习惯较管理前有改善的有321例,占总人数的54.8%,管理后有效运动量、有效运动时间、有效运动次数、有效运动量/体重、膳食摄人量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7.91、-5.60、-8.41、5.21,均P〈0.05)。管理后空腹血糖达标率由54.2%提高到80.1%,餐后2h血糖达标率由60.4%提高到87.8%,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由58.9%提高到77.9%,强化管理后的达标率较管理前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21、109.31、39.97,均P〈0.05)。结论“知己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管理中是-种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糖尿病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健康体检1084例踝臂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踝臂指数(ABI)与心血管疾病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84例门诊体检人群,检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并计算不同性别、不同ABI分组条件下各组的患病率。结果男性和女性在不同ABI组中的分布不相同(x^2=52.130,P〈0.05)。按ABI分组,心血管各危险因素中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空腹血糖在三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8.268、24.826、192.950、88.213、7.602、14.802、199.216,P〈0.05)。其中年龄、血压及空腹血糖随着ABI的减低而逐渐增加。随着ABI分级的增加,同时并存多个危险因素的例数逐渐增加。结论ABI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现和监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顺德容桂地区老年人糖尿病现况。方法对顺德区容桂街道整群随机抽样,随机抽取2个村。对村中6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全部进行调查。总人数1503人,资料完整的1400人(60—93岁,68.15±6.66岁)其中男性578人,女性822人;60~69岁865人(占61.8%),70~79岁430人(占30.7%),80岁~105(占7.5%)。调查的项目有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血压、既往史,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和腰围身高比(WHtR)。结果①1400例社区老人糖尿病总现患率12.4%;男性现患率12.8%,女性现患率12.2%。60—69岁组现患率12.8%,70~79岁组现患率12.3%,80岁以上组现患率9.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者BMI、SBP、DBP、WC、WHR、WHtR、TG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TC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尿病与BMI、WC、WHR、WHtR、SBP、DBP、TG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C不相关。结论①1400例顺德容桂社区老人糖尿病现患率12.4%;②糖尿病患者与BMI、WC、WHR、WHtR、SBP、DBP、TG升高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农村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空腹血糖(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的分布及其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的关系.方法 在连云港市随机抽取20个乡镇,筛查出45 ~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问卷凋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9 123人,平均FBG为(5.82±1.90) mmol/L,男女FBG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空腹血糖异常率及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05%和13.50%;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腰围增大,男女性空腹血糖异常的风险(男性:OR=1.012,95% CI:1.001~1.024;女性:OR=1.020,95% CI:1.011~1.030)和糖尿病患病风险(男性:OR=1.036,95%CI:1.023 ~1.050;女性:OR=1.034,95%CI:1.025 ~1.044)均增加;而BMI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并不明显.结论 农村高血压人群空腹血糖水平较高,且腰围与血糖水平相关,提示腹型肥胖者易发生空腹血糖异常或糖尿病,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