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象及骨髓特点。方法:对43例SLE患者的血象及骨髓象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SLE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86%),另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占53.5%),面部红斑(占65.1%),部分患者并发有其他症状。SLE患者血象WBC、Hb及PLT均有不同程度减少;骨髓象增生活跃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可出现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增多。红系80%以上增生良好,但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混合性贫血。巨核细胞增生正常的占65.1%,另有少数增生减低或缺如。结论:SLE临床表现不一,多以贫血、血小板减少等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骨髓象可出现原始细胞及早幼粒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2.
WHO 2001年根据外周血象和骨髓象提出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新的分型:难治性贫血(RA),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RAILS),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RCMD),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1型(RAEBI),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2型(RAE82),未归类的MDS(MDS.U),5q-综合征[1].  相似文献   

3.
一、慢性期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有脾肝肿大或不肿大。2.血象:白细胞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Ⅰ型+Ⅱ型)≤5~10%,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3.骨髓象:增生明显~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2 7例均为我院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3月门诊和住院病人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象、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结果 ,按照FAB所提出的MDS分型及诊断标准确诊。男 18例 ,女 9例 ,年龄 18~71岁。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反应及转归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分型 难治性贫血 (RA) 7例 (2 5 9% ) ,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RAEB) 11例 (4 0 7% ) ,转变中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RAEBT) 8例 (2 9 6 % ) ,慢性粒 -单核细胞白血病 (CMML) 1例 (3 7% )。1 2…  相似文献   

5.
1临床特点SL占AM L的10%~30%,其中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t-AM L)约占59%,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 DS)约占41%。烷化剂所致SL与M DS后的白血病相似,发病前常有白血病前期,三系增生不良,有5、7染色体异常且预后较差;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所致SL患者的潜伏期明显缩短,常无白血病前期,但伴有11q23的平衡易位,从原发病诊断到t-M DS/t-AM L时间11~20 a不等,一般在4~6 a。早期症状主要为头晕、乏力、疲劳等。实验室检查:血象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白细胞减少。骨髓象可见红细胞巨幼样变、环状铁粒幼细胞,其原始和幼稚红细胞P…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一组以难治性贫血和伴有其他血细胞减少而骨髓增生和细胞形态异常的多相性骨髓病。部分MDS可最终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该综合征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并有可能预示其转归。现将部分病例的血象和骨髓象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伴血细胞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 对34例外周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WBC<4×109/L, 或Hb<100 g/L, 或Pt<100×109/L)的骨髓涂片进行回顾性细胞形态学检查,并与2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以及14例健康对照者综合分析.结果 34例SLE患者中24例(70.6%)骨髓发育不良,包括红系多核(三核或更多)10例(29.4%),巨幼样变8例(23.5%), Pelger-Hüet样畸形12例(35.3%),多核巨核细胞8例(23.5%),小型巨核细胞10例(29.4%). 结论在伴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中能观察到骨髓多系细胞发育不良,这些改变说明骨髓可能是SLE侵犯的靶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8.
白塞病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临床特点(附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了解白塞病(BD)与骨髓增生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了6例BD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资料、血象和骨髓象。2例合并难治性贫血(MDSRA),2例合并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1例合并转化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MDSRAEBt),1例合并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DSCMML)。结果:6例均示有贫血,5例白细胞低下,4例血小板减少。6例骨髓均增生活跃。4例BD发病在前,2例BD与MDS同时出现。结论:认为BD与MDS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AA和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及G-CSFR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细胞占单个核细胞(MNC)的比率及其表面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的表达率,以探讨二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3例AA、22例MDS及12例非血液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占MNC的比率及其表面G-CSFR的表达率.结果 AA组与对照组、AA组与MDS组、MDS-难治性贫血(RA)组与MD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组的骨髓MNC中CD+34细胞比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G-CSFR的表达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多数重型AA(SAA)患者(3/4)及很少慢性AA(CAA)患者(1/9)的骨髓MNC中CD+34细胞比率小于0.1%.大多数G-CSFR表达率低(<14%)的MDS患者(7/9)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在G-CSFR表达率正常(14%~28.9%)的患者(1/6)很少见;G-CSFR表达率高(>28.9%)的患者(3/7)也存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骨髓CD+34细胞检测有助于判断AA患者病情及MDS患者的预后,亦可用于鉴别AA和MDS.  相似文献   

10.
低增生性MDS     
闵捷  王志仑 《山东医药》2004,44(16):55-56
低增生性MDS是MDS病程中的一个阶段,以骨髓低细胞容积和病态造血为共同特征,占MDS患者总数的8.2%~29.O%,高者可达38%,女性易发。低增生性MDS以难治性贫血(RA)最多,其次为RA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其诊断标准以MDS为基础,治疗原则另有侧重。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和部分患者最终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危险性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是M  相似文献   

12.
总结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 2例的临床资料。MDS多见于中老年 ,本组 >5 0岁患者占5 9.1% ;强调病态造血对诊断的重要性 ,在条件许可时应进行多方面检查以助确诊 ;在治疗上 ,难治性贫血 (RA)、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粒幼细胞 (RAS)以雄性激素为主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RAEB)和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转变型 (RAEB T)则以小剂量化疗和诱导分化剂为主  相似文献   

13.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41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mmunorelated hemocytopenia,IRH)或全血细胞减少症(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IRP)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41例IRH/IRP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骨髓象、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BMMNC-Coombs)试验、抗核抗体ANA和ENA抗体谱、T淋巴细胞亚群、染色体核型等以及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结果:本组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血常规呈三系、二系或一系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不低;骨髓增生以活跃或明显活跃为主(82.9%),红系比例多增高;BMMNC-Coombs试验阳性率78.0%;除外了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等疾病;小部分病例(19.5%)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等治疗有良好反应。结论:IRH/IRP是由于T淋巴细胞调控异常致B淋巴细胞产生针对骨髓未成熟造血细胞的自身抗体而使血细胞减少,BMMNC-Coombs试验对IRH/IRP的...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分型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u Q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6):365-36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全潜能干细胞水平上的分化障碍引起的一组克隆性恶性血液病。法美英(FAB)三国协作组根据血象和骨髓象内的原始细胞数量、髓内环形铁粒幼细胞的多寡,以及周围血单核细胞的增多与否,将MDS分为5种亚型(期),即难治性贫血(R...  相似文献   

15.
李元堂 《山东医药》2001,41(19):64-6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是一组获得性造血功能严重紊乱、造血干细胞克降性的疾病。目前认为 MDS是健康人发展成白血病 (A1)的中间阶段 ,也是血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MDS的细胞学特点是病态造血和原始细胞量改变 ,病态造血对 MD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现对MDS患者的病态造血表现进行总结。1  MDS患者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1.1 血象  1粒细胞系统 :主要表现是幼稚粒细胞增多 ,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 ,可见环形杆状核及双核杆状核细胞 ,成熟粒细胞有分叶过多现象 ,Pelger- Huet畸形大于 5 % ;有的粒细胞浆内颗粒减少或…  相似文献   

16.
我院内科1976~1984.3.收治低增生性急性白白病4例,占同期住院急性白血病的3.67%。男1洲、女3例,年龄14~50岁。确诊前病程:2例15天,1例6个月,1例13个月。急淋2例,急粒和急单各1例。4例患者均以贫血症状为主诉,3例有反复感染发热史(臀部脓肿、泌尿系感染),1例确诊前半年临床表现及骨髓象提示再障。体检: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2例无肝脾肿大,2例随病情发展,出现肝脾肿大(肋下2~4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3.4~5g,红细胞105~205万,白细胞700~3200,血小板5~7万,外周血未见幼稚细胞。骨髓象表现为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原始细胞 幼稚细胞为31~55%。本组3例用  相似文献   

17.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Hypo- MDS)1 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院收治 2 7例患者 ,现将其临床及血液学改变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Hypo- MDS患者 2 7例 ,男 1 2例 ,女 1 5例 ;年龄 2 2~ 76(中位年龄 47.6)岁。其中难治性贫血 ( RA) 1 3例 ,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 RAS) 1例 ,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 RAEB) 8例 ,转化中伴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 RAEB- t) 5例。其首发临床表现为贫血 2 7例 ,出血 2 2例 ,发热 1 6例。2 7例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1周围血呈两系以上细胞…  相似文献   

18.
兹将两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有骨髓嗜酸细胞增多(M_4E_0)报道于下.例1,女性,25岁.因贫血症候群一月余就诊.血象:Hb70g/L,血小板0.78×10~9/L,白细胞16.2×10~6/L,分类中幼粒22%,幼单28%.于1987年11月9日入我院.检查:四肢皮肤见数个紫癜,颌下淋巴结如花生米大,肝脾未扪及。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红=20.8∶1。原始粒26%,早幼粒6.5%,幼单16%,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03例血液学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的血液学变化。方法 对103例pSS中患者外周血、骨髓象治疗前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pSS合并多种血液学异常,其中贫血最常见,占51%,单纯贫血占34%。白细胞减少占25%,血小板减少占23%,全血细胞减少占7.7%。经皮质激素治疗后,外周血及骨髓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pSS的血液系统异常与免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的临床及血液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艾滋病的临床及血液学特点。方法 :总结在我院确诊并有详细血液学资料的 15例患者 ,分析其临床表现、免疫功能及血液学特点。结果 :15例患者中发热 13例 ( 86 .7% ) ,淋巴结肿大 10例 ( 6 6 .7% ) ,消瘦 6例 ( 4 0 .0 % ) ,真菌感染 6例 ( 4 0 .0 % ) ,白细胞减少 8例 ( 5 3.3% ) ,贫血 12例 ( 80 .0 % ) ,为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 6例 ( 4 0 .0 % )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浆细胞增多及病态造血 ,免疫学检查主要为细胞免疫缺陷。结论 :艾滋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其临床、血液学和骨髓改变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