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曾盛和 《中医药导报》2006,12(12):25-25,48
目的:观察通脑复元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缺血性中风患者9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服用通脑复元汤,对照组49例予维脑路通注射液静脉滴注,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脑复元汤确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药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元通脉汤对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2例,除常规西药治疗外,加用复元通脉汤;对照组68例,常规西药治疗。结果:两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元通脉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脑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统称缺血性中风,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对缺血性中风.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溶栓疗法和抗凝疗法。溶栓治疗因有“复流时间窗”及禁忌症限制,且出血风险较大,临床开展应用仍较少;抗凝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尚存在争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导致缺血性脑损害的中心环节是缺血瀑布导致的代谢紊乱连锁反应和再灌注损伤。本课题从中医理论出发,借鉴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治疗理论和中药药理研究成果,注重脑梗死后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及其对脑神经功能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以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味。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对血液流变性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尼莫地平等常规抗缺血性脑中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6周NIHSS评分、MRS评分、Barthel指数、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2组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方程K值、全血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均降低,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复元醒脑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应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根据卒中指南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元醒脑汤,疗程均为14d.治疗前、治疗7d后、14d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即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病类诊断评分均下降,BI均上升;根据中风病类诊断评分确定的病情程度在治疗7d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NIHSS评分、BI评定的生活能力治疗前后比较有所改善,两组7d后、14d后的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元醒脑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能更好地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病情改善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通络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用新鲜蚯蚓提取液制成的口服酊剂,与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为主治疗的缺血性中风各25例。结果表明,两组临床疗效基本相近。但通络酊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而且应用方便,特别适用于不能住院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2组临床疗效,判定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对比2组致残情况;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67.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Barthel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0、1、2级致残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5),2组4级致残患者比例及观察组5级致残患者比例降低(P0.05);2组致残级别4级的患者比例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脑通滴界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该药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该药可明显降低大鼠全血及血浆高、中、低切粘度,抑制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上述结果提示:脑通滴鼻液可通过多环节、多途径改善缺血性中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状态,是该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郭丽芳 《河南中医》2016,(10):1702-1703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改善脑微循环、抗血小板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小柴胡汤加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7.25±2.61)分、(7.20±2.4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4.12±2.97)分、(5.62±2.93)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观察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柴胡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李映辰  王瑾茜  刘侃  胡国恒 《中草药》2016,47(5):781-787
目的探究肾脑复元汤(SFD)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移植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FD组(11.6g/kg)、h UC-MSCs组、联合组(SFD+h UC-MSCs),各组根据处死时间随机分为造模4、8、15 d 3个时相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改变,HE染色观察海马区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Wer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FD组、h UC-MSCs组和联合组海马区神经细胞坏死均明显减轻,SFD组(第8、15天)、h UC-MSCs组及联合组(第4、8、15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BDNF和b FGF表达显著升高(P0.01、0.05)。与SFD组和h UC-MSCs组比较,联合组第8、15天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BDNF和b FGF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SFD联合h UC-MSCs移植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脑缺血后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b F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丹红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剂等一般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丹红注射液的临床药物治疗,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显著进步的比率46.67%(21/45)和总有效率91.11%(41/45)均显著提高,并且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1.39±0.21)m Pa·s,全血黏度高切值(5.91±0.12)m Pa·s,全血黏度低切值(7.18±1.34)m Pa·s,红细胞压积(40.23±4.15)%,血小板黏附率(26.73±5.24)%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并且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I评分值(74.61±7.82)分和FMA评分值(54.88±5.36)分均显著提高,并且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丹红注射液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38-941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风痰阻络证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IL-6、hs-CRP、TNF-α)及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FIB)的变化。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基本痊愈率42.86%、显著进步率38.51%、进步率14.29%;对照组分别为27.14%、32.86%、24.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两组IL-6、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IL-6、hs-CRP、TNF-α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凝血功能,两组PT、APTT、TT、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TT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P0.05),而FIB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复元活血汤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市骨科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冰敷+绑带固定)与观察组(冰敷+绑带固定+复元活血汤),各3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不同时期的VAS水平、临床证候评分水平、治疗总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阶段的疼痛程度评分、临床证候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以上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敷+绑带固定的基础上内服复元活血汤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可进一步消肿化瘀,改善炎症,减轻疼痛,促进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调胃续命汤合用熊胆散辨象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被确诊为缺血性中风的太阴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7%,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调胃续命汤合熊胆散治疗缺血性中风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缺血性中风11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6),给予服用起瘫复脑汤;对照组(n=55),予维脑路通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22,P<0.01);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起瘫复脑汤具有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血液黏稠度、降血脂等作用,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及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脑复元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侧脑室注射3μL蒸馏水),模型组(侧脑室注射3μLβ-淀粉样蛋白(Aβ) 25-35+蒸馏水灌胃)、肾脑复元汤组(侧脑室注射3μLβ-淀粉样蛋白25-35+肾脑复元汤灌胃)及对照组(侧脑室注射3μLβ-淀粉样蛋白25-35+盐酸多奈哌齐灌胃),各组均各灌胃1次,分别于7,14,21 d 3个时相处死。观察HE染色、tunnel染色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坏死程度较轻,且中药组(第14天)细胞凋亡程度较模型组减轻(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第7天) b FGF,BDNF表达上升(P 0. 05)。结论:肾脑复元汤对AD病大鼠海马区神经具有修复的作用,且发挥作用主要在后期。其机制与促进海马区BDNF及b F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土汤应用于缺血性脑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脑中凰患者96例,以随机盲分法平均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脑安胶囊,每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土汤(方药组成:甘草5g,地黄5g,白术5g,附子5g,阿胶5g,黄芩5g,灶心土12g)治疗。每天3次,温服。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和中医证侯疗效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土汤应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耿银龙  张伟萍  任梦诗 《陕西中医》2020,(2):172-174,179
目的: 探讨温阳复元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卒中病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复元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及两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脑血流动力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两个疗程后,观察组R水平低于对照组,DR及Vmin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2.73%(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P>0.05)。结论:温阳复元方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临床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栓肠溶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晌。方法: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栓肠溶胶囊,0.4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于治疗前后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Bartbel指数量表(MBI),检测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聚集率(PAR)及D-二聚体]及疗效指标(梗死灶体积,MESSS评分及MB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HCT,Fib及ESR),凝血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HCT,Fib及ESR)及疗效指标(梗死灶体积,MESSS评分及M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流变学、凝血及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消栓肠溶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改善血流变学和抗凝血功能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