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肾活检后肾出血行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创伤性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例肾活检后肾出血病例行超选择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选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结果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明确了出血的部位、程度及相关血管的情况,为栓塞治疗提供了依据,9例肾出血患者栓塞后出血完全停止,并保留了患肾的部分组织和功能。结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与栓塞是肾活检后肾出血可靠的诊断方法,也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手段,并对保留患肾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入放射技术在急性创伤性肾出血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学技术在急性创伤性肾出血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例急性创伤性肾出血患者采用无水酒精、明胶海绵、弹簧圈等栓塞剂注入靶动脉,将其出血血管腔及动脉瘤腔闭塞。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护理及介入器材准备。结果20例急性创伤性肾出血患者经栓塞靶动脉后,尿液由介入前金血尿转为淡红色,除2例尿液持续淡暗红色30d外,其余病例均7d转清,痊愈出院。结论介入放射学技术栓塞治疗急性创伤性肾出血,具有创伤少、止血快、疗效可靠的优点。充分做好各项护理是确保介入栓塞治疗顺利完成及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出血的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讨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创伤性出血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治疗的 2 7例患者的出血部位、损伤血管 ,典型造影表现、栓塞材料、栓塞部位及随访结果等资料。结果  2 7例患者均完全治愈 ,无组织器官坏死等并发症 ,未发生再出血。结论 经导管超选择栓塞治疗创伤性出血简便易行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在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术后严重出血的疗效。【方法】2004年4月至2008年6月,采用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358例患者共经历427次经皮肾镜取石,6例患者出现术后严重出血,行肾动脉血管造影及栓塞术。平均年龄42.6(27~68)岁,平均开始出血时间为术后3(1~13)d。均接受输血补液等保守治疗,不能维持生命体征,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明胶海绵颗粒、微钢圈动脉栓塞治疗。【结果】肾脏血管造影提示活动性动脉出血。6例患者接受血管超选择栓塞术,栓塞方法采用金属圈和凝胶海绵栓塞,术后出血立即停止。5例患者随访平均17个月,患肾肾功能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CNL术后严重出血及时通过肾动脉造影可确诊,超选择性肾段动脉栓塞止血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在肾癌、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创伤出血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对68例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30例为肾癌术前辅助治疗,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8例为晚期肾癌姑息性治疗,采用丝裂霉素+碘油的乳剂行末梢栓塞,然后用明胶海绵行肾动脉主干栓塞;6例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采用真丝线段栓塞;24例肾创伤出血,采用自身血块、明胶海绵或弹簧钢圈栓塞。结果:肾癌术前栓塞者,术中肿瘤易剥离,手术野清晰,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晚期肾癌姑息治疗和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栓塞术后1~3周临床症状显著改善,3个月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平均缩小65.6%;肾创伤性出血者,止血迅速,不影响肾功能。全部病例在栓塞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肾脏疾病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可用于肾癌术前辅助治疗、晚期肾癌的姑息性治疗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创伤出血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源性肾出血血管造影(DSA)表现形式与选择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53例患者分别因肾造瘘取石,肾穿刺活检及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发生肾损伤大出血病人。采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对造影资料进行仔细分析和分型,选择相应栓塞治疗方法。结果53例患者中52例发现出血征象,采用超选择插管进行栓塞治疗,全部获得成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医源性肾出血的影像学表现形式,选择相应栓塞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止血效果,能最大限度保留肾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自发性腹膜后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1例自发性腹膜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及病理证实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例,肾包膜恶性血管外皮细胞肉瘤1例,巨大肾积水1例,肾上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保守治疗2例,其中1例血管造影疑肾外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行栓塞治疗,1例出血原因不明。结论:自发性腹膜后出血常见病因为肾肿瘤,其中尤以良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为多见。CT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根据病因及出血的程度确定治疗方法。原因不明者可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
朱逸明  周莹 《临床医学》2009,29(10):66-67
目的探讨在肝破裂(包括创伤性以及自发性肝破裂)中介入的应用。方法11例肝破裂出血的患者首次均采用介入止血,然后进一步诊治。方法是行股动脉穿刺,肝动脉造影后,行靶血管(能显示有活动性出血的血管)栓塞的治疗。结果11例造影中有8例见有靶血管,3例见有肝表面的出血造影剂渗出。11例均行栓塞,1例栓塞转外院后48h内行第2次介入栓塞。介入治疗后72h内随访效果评价,均出血减少,血压趋于稳定。其中,9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并发损伤,1例死于介入治疗后2周再次出血。结论介入治疗相对于外科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且创伤小等优点,是治疗肝破裂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在诊断、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患者采取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后选用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钢圈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结果 18例患者中17例造影阳性,其中表现:单纯假性动脉瘤6例,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3例,片状对比剂外溢6例.17例阳性患者中16例行1次栓塞后成功止血,1例行2次栓塞后止血,18例均治愈出院,无肾脏切除.随访6个月均未再次出血.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表现典型,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创伤小,疗效显著,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难以控制的出血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联合应用微弹簧圈和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出血的疗效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2例PCNL后发生肾出血的患者行患侧肾动脉造影,明确损伤血管位置及损伤性质,诊断明确后将微导管超选择性插管至靶血管内联合应用微弹簧圈和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对其进行栓塞治疗。结果:造影发现肾动静脉瘘11例,假性动脉瘤8例,动静脉瘘合并假性动脉瘤3例。所有患者均行一次性栓塞即成功止血,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6个月出血无复发。结论:联合应用微弹簧圈和明胶海绵栓塞治疗PCNL后肾出血,手术成功率高,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肾动脉栓塞治疗严重肾外伤合并出血性休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晓  陈勇  赵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0):1033-1034
目的 探讨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损伤合并出血性休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肾外伤合并出血性休克 9例。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超选择性插管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及真丝线段栓塞。随访 1~ 48个月。结果 除 1例因肾蒂及肾动脉主干损伤而手术外 ,其余 8例止血效果良好 ,术后血尿停止 ,IVP及肾核素复查患肾功能正常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严重肾损伤合并大出血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12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伤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采用明胶海绵或(和)钢丝圈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5d肉眼血尿消失,平均随访10个月,无肾出血复发,血尿素氮、肌酐及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保护病肾功能,是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严重肾创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严重外伤性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12例经动脉造影证实的严重肾外伤出血患者,全部采用明胶海绵及金属圈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11例术后第1天内肉眼血尿完全消失,1例术后第2天肉眼血尿消失。12例1个月后静脉尿路造影显示患肾功能存在,1例部分肾盏显影不满意。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严重性肾创伤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大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经导管靶动脉栓塞急诊治疗外伤性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43例外伤性大出血患者,包括颅底骨折16例、肋骨骨折3例、肝、脾外伤各2例、肾外伤1例、下肢刀刺伤1例、骨盆骨折18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和(或)难以耐受外科手术,在外伤后1~5h行急诊血管造影,根据出血部位和造影结果,选用明胶海绵颗粒和细条、不锈钢圈及可脱球囊栓塞相应的靶动脉。结果除3例颅底骨折和2例骨盆骨折患者在造影过程中死亡未行栓塞外,其余38例均在1.5h内完成栓塞治疗,栓塞成功率88.4%(38/43),栓塞后活动性出血停止,失血性休克得到纠正,有效率达100%(38/38),其中35例经康复治疗后出院,2例因发生DIC,1例因合并颅脑损伤而死亡。无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出现。结论经导管靶动脉栓塞是急诊治疗外伤性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治疗。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患者,其中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后5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2例。将其与未出血患者比较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7例患者出血表现为术后6~22 d(平均14.9 d)内出现大量肉眼血尿,血红蛋白平均下降28.7 g/L。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34 cm)是肾部切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7例出血患者均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肾动脉造影提示6例为假性动脉瘤,1例为动静脉瘘,造影及栓塞过程顺利,血尿消失。随访10~38个月,未见肾出血再发、肾功能异常以及肾萎缩。结论 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往往为迟发性,其中肿瘤大小是术后出血的一个危险因素。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入性栓塞术对外伤性大出血的急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外伤性大出血急诊介入性造影及栓塞治疗的价值及效果。方法:12例危及生命的外伤性大出血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置于出血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海绵条及钢圈进行栓塞。结果:8例一次性栓塞血止,3例肾外伤者24h后血尿停止,1例二次栓塞后停止出血。双侧髂内动脉栓塞者有臀部缺血性疼痛。结论:经导管栓塞止血可作为外伤性大出血的有效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双侧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双侧肾错构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及讨论。结果:患者男,27岁,因突发右侧腰腹部疼痛伴肉眼血尿就诊,CT提示双侧肾多发错构瘤,右肾错构瘤出血。分期行双侧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6月未见破裂出血。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并发双侧肾错构瘤出血临床罕见,可迅速进展为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尽早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