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艾滋病(AIDS)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截至2011年底,全球共有3 4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布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2].在新增加的艾滋病感染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约占42%.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在全世界排第14位,青壮年占80%[3-4].健康教育是防治艾滋病的第一层屏障[5],高职院校学生既是艾滋病宣教的重点人群,又是传播艾滋病知识的重要人群.本文探讨同伴教育长期干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和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在全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迄今为止,人们没有发现预防艾滋病疫苗和治疗艾滋病特效药物,艾滋病全球监测报告数据表明,青壮年占被感染者的绝大多数 [1],大学生作为青壮年,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也是参与综合防治艾滋病的主力军.为了了解我院 2005级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情况,以便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笔者在 2005级新生中随机抽取 255名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梅毒、艾滋病(AIDS)是全球重要的传染病,我国AIDS和梅毒的疫情居高不下[1],给我国经济、社会、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监狱劳改人员、劳教所劳教人员作为特种人群,他们的感染状况直接影响梅毒、艾滋病的传播速度.为摸清特种人群感染梅毒、艾滋病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控制梅毒、艾滋病的传播速度,我们于2004年10月下旬对大庆市特种人群进行了普查.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作为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健康教育仍然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全球蔓延的唯一有效方法[1]。据国家卫生部2012年1月21日发布的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78万人(62~94万人)[2],其中l5~29岁的青少年占77.6%[3],已成为艾滋病防控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我国防控艾滋病快速流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芜湖市在校青年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了解和有关行为情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的《青年学生健康调查问卷》是在《青年学生国家级艾滋病哨点监测问卷》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内容,选取皖南医学院、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数据用Excel整理后,利用Epi-Data3.10建立数据库,再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次调查中有842名高校青年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有过性行为的青年学生占比8.31%(70/842),第一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占比54.29%(38/70),并且最近一年内,有过与异性性行为的青年学生占比32.86%(23/70)、有过临时性行为的占比30.00%(21/70).在关于艾滋病的8个基本知识中,知晓率为78.50%,不同年级(χ2=11.984,P=0.035)、是否接受宣传服务(χ2=98.534,P<0.001)、是否参与宣传服务(χ2=32.039,P<0.001)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青年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目前大家接受相关艾滋病的检测率是比较低的.应加强对青年学生人群的宣教及干预工作力度,鼓励大众去接受有关艾滋病的检测,从而控制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当前,艾滋病(AIDS)在我国的流行趋势日益严重,经性途径的传播呈不断上升趋势[1],女性性服务者已经成为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和桥梁人群[2].2010年1月姜堰市正式成为国家级暗娼监测哨点,根据全国艾滋病监测哨点实施方案(试行)要求,为分析当地艾滋病流行趋势、评价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效果,于2010 年4-6月连续收集姜堰市娱乐场所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行为特征及相关信息,进行摸底调查和监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消除对艾滋患者的歧视是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的活跃期与性心理的不成熟期,了解该人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针对该人群开展有效的反歧视宣传工作.作者2008年10月至12月在全国各级各类高校相对集中的、具有较好代表性的海淀区,通过抽样调查来分析大学生中艾滋病的歧视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艾滋病(AIDS)疫情有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趋势[1],并且近几年疫情快速增长.[2]为了解吉林省辽源市1995~2009年艾滋病流行变化趋势,为今后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为制定可行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对吉林省近15年来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及流行强度与各地人群的行为、文化、道德、卫生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关[1],它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为了进一步摸清鞍山市现阶段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对1996—2009年全市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艾滋病监测和检测、专项调查等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 我国艾滋病 (AIDS)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能否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广泛蔓延已经到了关键时期 .由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特异性疫苗 ,宣传教育等行为干预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手段[1] .大学生是性活跃与思维活跃的人群 ,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2 ] .我们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 ,并对此进行了效果评价 .1 对象和方法 从 2 0 0 0年起每学年第一学期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专题讲座 ,用随机抽班的方法调查了临床、高级护理、中西医结合 3个专业在校大学生 90 0人 ,平均年龄 2 0 .9…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银川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对3632名不同人群的调查对象进行艾滋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8类人群位居前三位的是医务人员、公安司法和政府官员,分别为58.5%、41.6%和30.9%;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建筑工人和青年学生知晓率较低,为11.7%和15.3%和18.2%。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建筑工人和青年学生是当前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
自1981年在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AIDS)患者之后[1],AIDS迅速在全球蔓延,到目前为止全球没有一个角落能够幸免.中国AIDS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数量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2].医学生既是预防控制AIDS的重点人群,也是AIDS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中有关性病、艾滋病的行为、知识及态度的现状,为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行为问卷。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均超过95%;对共用毛巾衣物、蚊虫叮咬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分别为67.6%和50.8%;有3.6%的的学生有过性行为。大学生对艾滋病预防措施的回答正确率较低。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的还不全面,对该人群应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改进教育形式和方法,增强青年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4.
管照秀 《医学动物防制》2010,(6):577-577,579
大学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点人群,同时也是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对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冯福  林志文  朱庆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955-1956
目的了解海口市青年大学生中有关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制定适合青年大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方案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口市某大学的918名青年大学生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与艾滋病病人发生性关系、输血或输入血制品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与艾滋病人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等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分别是94.55%、90.41%、85.72%和91.83%;而蚊虫叮咬、与艾滋病人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性病等非传播途径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分别是72.11%、87.04%、68.08%;有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人存在歧视现象;在性行为观念方面,赞成婚前性行为35.37%,赞成有多个性伴侣13.61%;获得艾滋病知识来源前三位是电视广播72.32%、杂志书刊52.23%和医务人员宣传48.24%。结论青年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知识掌握还不够,性观念较开放,应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艾滋病/性病教育、性道德教育,改变错误观念和不良行为,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球艾滋病(AIDS)的流行趋势十分严峻[1],2006 年11月25日,卫生部,联合国AIDS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宣布,中国现在有HIV感染者65万[2] ,艾滋病患者超过了18万人[3] .感染者已从吸毒人员等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向一般人群扩展,因此,防治工作刻不容缓.由于目前艾滋病缺乏特效治疗,患者患病后常感到无力防卫或没有希望[4] ,红丝带救治中心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情感支持,成为AIDS防治中的重要工作,笔者将本院红丝带救治中心点550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根据不同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采取个性化情感支持,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 1 981年 6月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 (AIDS)病例以来 ,2 0年间 ,全世界已经有 2 2 0 0万人死于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已达 6 0 0 0万。艾滋病正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 ,尤其以非洲地区最为严重 ,人口占全世界十分之一的非洲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却占全球的 6 3%以上[1] 。由于亚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艾滋病病流行形势不容乐观 ,其中印度艾滋病病毒感染数已逾 5 0 0万 ,泰国80~ 85万 ,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超过 5 0万人[2 ,3 ] 。感染人群已不再局限在吸毒人群 ,而扩散到整个高危险人群 ,即吸毒人群、卖淫妇女、性乱人群、职业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沧州市青年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以探索适应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以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方法对沧县职教中心的225名学生及沧县人才劳动力输出培训地的201名外出务工人员开展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年流动人口中职教中心学生与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学生总体知晓率高于务工人员。在知识获得途径上无明显差异,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比较,职教中心学生明显高于务工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人群对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均偏低。非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中,以握手拥抱不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为最高,且两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人群对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均非常低。同时两人群均缺乏对我国防治艾滋病的政策及自愿咨询检测的了解。结论调查表明,我市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还很欠缺,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青年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性病、艾滋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已有感染性病的报道[1],女性在性行为中更易感染艾滋病[2]。高校女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由不成熟逐渐向成熟方面发展和过渡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思想不成熟,极易受到社会中各种不良诱惑的影响,而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受到性病艾滋病的侵袭。而健康教育是控制性病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手段。鉴于此,于2011年11月对唐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与乙肝病毒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艾滋病患者是感染肝炎病毒的高危人群,更易合并肝炎,且临床表现更加复杂[1],在抗病毒治疗中极易发生肝损伤、纤维化,20%的患者不可避免地进展为肝硬化。因此,对艾滋病合并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适时合理的治疗与护理,对延缓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选择我院收治的36例艾滋病合并肝炎肝硬化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期改善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