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的子宫附件切除对女性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65例40~45岁月经周期规则的良性妇科肿瘤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3组:组Ⅰ(n=22)行单纯次全子宫切除术;组Ⅱ(n=23)行单纯全子宫切除术;组Ⅲ(n=20)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加一侧附件切除术.各组于术前1 d及术后l周、3个月、1年分别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催乳素(PRL)的水平,比较各种激素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 术后1周,各组E<,2>均较术前1 d明显降低(P<0.05);之后各组E<,2>逐渐上升,术后1年时组Ⅰ、组Ⅱ基本接近术前水平,但组Ⅲ仍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个月时各组FSH、LH较术前1 d及术后1周明显升高(P<0.05);术后1年时各组FSH、LH仍较术前1 d显著升高(P<0.05),组Ⅰ、组Ⅱ中FSH、LH较术后3个月时下降(P<0.05).术后1周,各组PR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不同术式的子宫附件切除术后,近期表现为E<,2>明显下降,PRL显著上升,以后逐渐恢复.FSH、LH术后3个月时明显升高,之后可能因为卵巢通过血管再生及局部内环境的调整,FSH及LH逐渐下降,1年后仍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次全子宫切除术及一侧附件切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宫和(或)单侧附件切除手术后对受术者性激素的影响及其恢复途径.方法:120例良性妇科肿瘤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4组:Ⅰ组行单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Ⅱ组行单纯全子宫切除术,Ⅲ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加一侧附件切除术,Ⅳ组行单侧附件切除术.各组于术前、术后1周、3个月、1年后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手术前、后FSH、LH、E2、P、T、PRL的变化.结果:术后1周各组E2水平均降低,PRL水平上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FSH、LH、P、T未见明显差异.术后3月,各组E2水平均高于术后1周,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各组PRL水平较术后1周下降,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P<0.05),Ⅰ组、Ⅱ组、Ⅲ组水平均较术后1周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Ⅳ组未见明显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1年后,各组E2水平继续上升,接近或达到术前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Ⅱ组、Ⅲ组FSH水平继续上升,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Ⅳ组术后3个月就已下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和(或)单侧附件切除术后,近期对内分泌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E2、PRL最敏感,E2水平明显下降,PRL显著上升,以后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与传统术式切除子宫对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有无差别.方法:对96例45岁以下非绝经妇女因良性子宫异常出血而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分别在术前月经干净后3 d、术后6个月测定LH、FSH、PRL、E2、P、T水平,并于术后6个月进行更年期症状的随访.结果: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后FSH、LH无明显升高,E2水平无明显下降,差异无显著性;保留双侧附件的子宫次全切除术后FSH、LH均升高,E2水平均下降.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比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疗效比较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有子宫次全切除术指征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前术后不同时间两组对卵巢功能近远期的影响。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自觉症状缓解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24个月E2、P、INHB较术前比较明显下降,FSH、LH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开腹组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E2、P、INHB均较术前明显下降,FSH、LH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开腹组术后6个月、12个月E2、P、INHB水平均较腹腔镜组明显下降,而术后6个月、12个月开腹组FSH、LH水平较腹腔镜组明显提高。结论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能维持卵巢功能,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附件)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于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检测所有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并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FSH、E2、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FSH、LH水平高于术前,E2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前全子宫切除对保留卵巢的影响情况,以利于临床采取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8月住院尚未闭经患者57例,均行全子宫切除,同时选择正常月经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患者组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血清中的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进行检测.结果:子宫切除组术前和术后与对照组比较PRL、E2比较相对偏低,FSH、LH水平是比对照组升高,子宫切除组术前与对照组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雌二醇(E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结果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绝经前妇女子宫切除后,卵巢功能减退,甚至衰竭,使绝经前妇女出现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7.
子宫良性病变保留附件新型手术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未绝经妇女子宫良性病变保留附件新型手术的效果.方法 将82例良性子宫病变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研究组(36例)行保留附件的新型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泌乳素(PRL)、雌激素(E2)、孕激素(P)的变化.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年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9.635,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FSH、LH、T、PRL、E2、P等6种激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保留附件的新型手术方式是45岁以下未绝经妇女子宫良性病变安全、可靠、损伤小、对内分泌影响最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及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及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组)30例和B组(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血清P、FSH、LH、E2水平。结果治疗后6、12及24个月B组的血清P、E2水平均高于A组,而血清FSH、LH水平则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对于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传统术式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有子宫切除指征的220例良性子宫疾病患者,根据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中是否切除双侧输卵管分为两组,11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输卵管切除术作为观察组,11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保留输卵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月经第3~5天)及术后1、6、12个月,同位素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改良Kupperman评分评估围绝经期症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卵巢血供变化及盆腔情况,以评价患者卵巢功能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血清FSH、LH显著升高,E2降低(P<0.05);改良Kupperman评分逐渐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FSH、LH升高及E2降低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切除双侧输卵管对卵巢近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近远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子宫良性病变保留宫颈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患者218例,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22例)和开腹组(96例)。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3、6、12、24个月,采静脉血测定E2、FSH、LH、P、INHB的水平。结果两组同期比较术后3个月内,E2、P、INHB、FSH、LH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6~24个月开腹组较腹腔镜组E2、P、INHB水平低,FSH、LH水平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小于传统开腹手术,在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情况下,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并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比较,同时观察两种术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孕产妇2395例,其中,64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治疗,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64例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测定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变化情况,从而观察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黔0.05)。治疗后3个月后开腹组的血清E2水平高于腹腔镜组,而血清FSH、LH水平则低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对卵巢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朱素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4):101-101,103,148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对60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发生并发症1例,术中失血(95.2±55.1)ml;手术时间(90.1±12.2)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3±9.2)h;术后住院日数(5.1±1.3)d。结论:适应证掌握得当,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具有对病人打击小、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成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宫颈残端两种处理方式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07年9月~2009年12月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51例,其中套扎法处理宫颈残端27例(A组),缝合法处理宫颈残端24例(B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有1例发生盆腔脓肿,2例术后1个月出现盆腔包裹性积液,2例术后腹腔内大出血;B组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中采用缝合法处理宫颈残端术后并发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冯炜炜  曹斌融 《上海医学》2001,24(9):551-554
目的探讨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指征,病理检查对指导手术范围的重要性以及切除残端宫颈的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宫颈残端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次全子宫切除术时患者平均年龄(38.9±56)岁,其中良性疾病占77.5%,切除原因有患者要求保留宫颈,存在粘连、手术困难等.恶性者占22.5%,切除原因为误诊或手术困难.再次残端宫颈切除手术困难,并发症发生率高(12.5%),耗时长.结论对40岁以上需切除子宫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以全子宫切除为佳.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前应排除宫颈和内膜恶性病变.术前、术中病理检查可提高恶性肿瘤确诊率,以正确选择术式.[恶性肿瘤手术应彻底,必要时先期化疗、放疗或介人治疗.再次残端宫颈切除术难点在于分解粘连、游离输尿管、分离膀胱.]  相似文献   

15.
於莉英  王菊芳  张桂宝 《浙江医学》2017,39(17):1462-1464,1468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子宫动静脉处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早期开展的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动静脉上行支予双极电凝后切断的28例[电凝组,子宫大小如孕(70.0±11.94)d]和子宫动静脉上行支予0/Ⅰ肠线路德结套扎宫颈处理组27例[套扎组,子宫大小如孕(86.3±9.26)d],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等各项指标。结果55例患者子宫次全切除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经过顺利,无中转开腹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病变。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门诊随访,所有患者均无特殊不适主诉,B超及妇科二合诊检查也无异常发现。结论套扎宫颈阻断子宫动静脉上行支的方法手术操作比较简便,比较适用于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初学者及子宫较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子宫切除术式对受术者排便功能影响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健  赵辉  陈小凤  簧友琼 《河北医学》2007,13(6):727-729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切除术式对受术者排便功能的影响及护理特点.方法:选择75 例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比较术式不同,患者术后排便次数,排便难易程度的差异.结果:子宫切除术后有52%的患者排便次数改变;子宫全切除术后排便次数减少发生率为53.3%;次全子宫切除术发生率20%;子宫切除术后49.3%患者排便难易程度改变;全子宫切除术后排便费力发生率为48.3%;次全子宫切除术为13.3%.结论:子宫切除术可影响受术者的排便功能.术式不同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强受术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选择最适合具体患者的术式,能提高受术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东莞市察步医院6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分为2组阴式组(n=35)和腹式组(n=28)。阴式组患者经阴道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腹式组患者则行传统的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阴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1.3±6.5)min比腹式组的(75.7±8.9)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17.4±11.7)mL与腹式组的(122.6±13.5)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式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1.69±0.38)比腹式组的(3.22±0.7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2.1±4.6)h早于腹式组患者的(35.8±6.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4±1.9)d短于腹式组患者的(8.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患者的住院费用(5243.8±188.5)元少于腹式组患者的(6546.5±298.2)元(P〈0.05)。结论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改良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76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改良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组(A组)S9例,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组(B组)87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及术后相关情况,并在随访期间对心理和性生活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阴式手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镇痛泵使用率、术后疼痛指数、最早下床活动时间、术后3d平均最高体温、术后胃肠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较开腹手术组为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随访期间进行心理和性生活调查,结果显示阴式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较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式手术组较开腹手术组术后病情恢复较快,心理及性生活质量较好,可作为子宫次全切除术治疗良性子宫病变的常规进路,应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赛楠 《中外医疗》2016,(34):16-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次全子宫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3年6月_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其中45例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45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性功能评分。结果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患者住院时间(3.01±0.44﹚d、手术时间(61.28±10.25﹚min、术中出血量(40.54±4.82﹚mL均少于全子宫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全子宫切除术组的6.67%,且x2=3.1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组术后性功能评分高于全子宫切除术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允许保留宫颈的前提下,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有着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对性生活影响小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