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水平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酵素单一试剂法对50例健康人,155例恶性肿瘤患者,90例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的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肿瘤患者治疗后病情稳定或好转者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下降,而恶化或死亡者血清唾液酸水平无变化或者有上升的趋势。结论 血清中唾液酸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普查、疗效评价、预后观察及区分良恶性肿瘤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在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通过测定 10 0例正常健康人和 6 8例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SGF的含量 ,得出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前与正常人群的血清TSGF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手术后与手术前相比 ,血清TSGF含量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血清TSGF含量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血清唾液酸在肺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观察分析了临床肺部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结核患者共81例血清中唾液酸含量;结果显示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结核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测定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唾液酸含量有助于肺部恶性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测得上消化道恶性肿瘤144例的血清总唾液酸(Total Sialie Acid,TSA)含量与对照组及良性疾病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证实了TSA的水平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其良恶性疾病鉴别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又对手术确诊的83例患者于手术前1周、术后2、4周分别测定TSA含量,可评价手术效果和提供癌肿转移复发之信息。  相似文献   

5.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A、LS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总唾液酸 (TSA)、脂质结合唾液酸 (LS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A和LSA含量 ,并与健康女性及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比较。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A、LS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健康对照者 (P <0 .0 1,P <0 .0 0 1) ,且血清TSA、LSA含量随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的加重而升高 (P <0 .0 5 ,P <0 .0 1)。结论 :提示血清TSA、LSA含量的测定可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及早期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 ,并有助于了解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病情变化、估计预后、观察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及时更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测定了160例正常人,15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5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结果:正常组与良性疾病组无显著性差异。恶性肿瘤组与正常组及良性疾病组有高度性差异,结论:血清唾液酸测定在恶性肿瘤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一步酶法对60例术前的恶性肿瘤患者、16例术后无转移的病人1、6例术后有转移的病人、良性疾病患者30例及55例对照组进行血清唾液酸的检测。结果:恶性肿瘤组及术后有转移组血清唾液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病对照组(P<0.01),术后无癌转移组唾液酸水平较术前下降,同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及转移的监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97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0例正常人的血清唾液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血清唾液酸含量在恶性肿瘤患者有明显增高,手术后明显降低。提示血清唾液酸是恶性肿瘤的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它可以用于癌症的普查、诊断、疗效的动态观察,是判断恶性肿瘤预后的辅助指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测定了160例正常人,15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5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结果:正常组与良性疾病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与正常组及良性疾病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唾液酸测定在恶性肿瘤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测定了160例正常人、150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5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结果正常组与良性疾病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组与正常组及良性疾病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唾液酸可作为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的较好定量指标,也是肿瘤大面积普查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动态检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腹腔液总唾液酸(TSA)和脂质结合唾液酸(LSA)含量,并与正常女性及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比较。结果表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腹腔液TSA、LS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健康对照(P<0.01,P<0.001),且血清及腹腔液TSA、LSA含量随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的加重而升高(P<0.05,P<0.01),提示动态检测血清和腹腔液TSA、LSA含量可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早期卵巢癌的诊断,并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术后病情变化,估计预后,观察疗效,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原发颅内恶性肿瘤传统采用手术为主辅助术后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但总体疗效及预后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种局部治疗设备与技术的快速发展,颅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明显提高。同时随着对脑瘤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全身性治疗措施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脑瘤的治疗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浆脂质结合唾液酸 (lipid boundsialicacid ,LSA)变化对颅内肿瘤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朱翔等改良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了 83例颅内肿瘤患者的血浆LSA ,并对其中 47例进行了术后 6~ 12个月的随访。结果 :良性肿瘤组于术后 1~ 3个月血浆LSA逐渐恢复至正常 ,而恶性胶质瘤患者 ,术后一个月LSA稍下降 ,经手术全切 ,一年内未复发者 12例 ,术后 6~ 12个月血浆LSA基本下降至正常水平 ;反之 ,经手术全切一年内复发者 12例 ,术后 6~ 12个月又升高 ,与术后一个月血浆LSA含量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血浆LSA含量检测可作为颅内肿瘤的辅助诊断措施 ,动态观察有助于恶性胶质瘤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血清唾液酸的测定及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唾液酸简称SA,是真核细胞膜上糖蛋白、糖脂的重要部分,当机体发生某些恶性肿瘤时,细胞膜合成唾液酸增多,并分泌入血,血清中SA含量就会异常升高。测定30例健康者及70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SA含量的结果表明,各种肿瘤患者血清中SA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故血清SA含量的测定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有着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铜蓝蛋白含量测定的意义。方法:免疫浊度法检测恶性肿瘤组111例,良性病组36例,正常对照组48例血清铜蛋的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测定值较良性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及肺癌、肝癌肿块明显缩小期、胃癌术后血清铜蓝蛋白测定值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良性病组血清铜蓝蛋白测定值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铜蓝蛋白测定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后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锌(Zn)、铜(Cu)含量变化在妇科肿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经组织学确诊的63例妇科良、恶性肿瘤患者及45例健康人血清锌、铜含量。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锌含量明显降低,血清铜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01和0.001)。良性肿瘤组血清锌、铜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锌、铜含量测定及Cu/Zn比值可作为妇科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或化疗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78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和150例正常和病理对照进行血清唾液酸(SA)测定。并对部分卵巢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血清 SA 观察。结果提示卵巢癌患者血清 S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卵巢良性肿瘤及妇科其它良性疾病。血清 SA 含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与组织学类型无关。绝大多数病人术后血清 SA 含量下降。治疗有效时,SA 持续下降接近正常。治疗无效或复发时,血清 SA 水平相继升高。  相似文献   

18.
用F-8836专用试剂检测了60例正常人,20例良性瘤及炎症患者,112例几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唾液酸(TSA)和脂质结合唾液酸(LSA)水平,并将两者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项检测指标对各类恶性肿瘤均有较高的阳性率,而良性肿瘤及炎症患者阳性率低,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两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定性意义,但经X2检验,两指标无显著差异。在恶性肿瘤的临床监护中,血清TSA和LSA动态水平测定,能够及时反映病情变化,估计预后,并可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血清唾液酸含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含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三组人群即正常对照组、良性疾病组和恶性肿瘤组,采用单一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唾液酸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唾液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01)。同时,唾液酸含量测定对恶性肿瘤的阳性检出率也较其它两组有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 血清唾液酸检测可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总唾液酸(total sialic acid,TSA) 含量变化判断脑胶质瘤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采用王官将的快速测定法对正常对照组73例,脑胶质瘤患者21例术前术后(均辅以放疗)血清TS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缓解期胶质瘤及复发性胶质瘤术前血清TS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实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一个月TSA均稍下降(P<0.01);经手术全切1年内未复发者9例,术后6个月-12个月血清TSA含量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1),反之,经手术全切1年内复发者及未全切者12例,术后6个月-12个月又升高,接近术前水平。结论:动态观察血清TSA有助于脑胶质瘤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