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PSA/TPSA)的测定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前列腺癌患者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47例血清PSA、FPSA和FPSA/TPSA在各组中的改变情况及取不同界值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结果:在诊断灰区外高值区,TPSA、胛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在诊断灰区患者间TPSA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F/T值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值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如果以血清PSA值4ng/ml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2.6%,如果以血清PSA4ng/ml为阈值,同时结合FPSA/TPSA并以16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而特异性为87.5%。结论:PSA与FPS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因而常常漏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诊断前列腺癌的肿瘤标物之一。它与游离PSA(F-PSA)、复合体呈等分子反应,可分别精确测定游离PSA和总PSA(T-PSA)的含量。由于临床上不少前列腺癌患者出现F-PSA和(或)T-PSA的含量测定结果可为阴性,因此不易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区别。有研究证明,测定F-PSA并计算F/T值有助于鉴别病灶的良恶性〔1〕。为此,笔者对37例PCa患者血清F-PSA和T-PSA的含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计算F/T比值,以讨论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PSA/TPSA)的测定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前列腺癌患者5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147例血清PSA、FPSA和FPSA/TPSA在各组中的改变情况及取不同界值时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意义。结果:在诊断灰区外高值区,TPSA、F/T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在诊断灰区患者间TPSA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F/T值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灰区外低值区TPSA、F/T值在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如果以血清PSA值4 ng/ml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52.6%,如果以血清PSA 4 ng/ml为阈值,同时结合FPSA/TPSA并以16为阈值,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100%,而特异性为87.5%。结论:PSA与FPS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血清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PSA(f-PSA)及f/t-PSA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9例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原、游离PSA,并计算f/t-PSA比值。结果:血清PSA在4ng/ml~10ng/ml时,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组的特异性抗原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游离PSA、f/t-PSA比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诊断灰区,同时检测游离PSA、特异性抗原,并应用f/t-PSA比值诊断前列腺癌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特异性抗原,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参数,不但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并减少了不必要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PSA、f/t-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PCa与5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患者血清PSA、f/t-PSA值在PCa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PCa与BPH两组患者间PSA、f/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PSA介于4.0 ~ 10.0μg/L之间,两组患者间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t - 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SA介于4.0~10.0μg/L之间,f/t-PSA在0.15时,对PC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佳.结论:PCa患者PSA显著升高,f/t-PSA则显著降低.选择f/t-PSA小于0.15作为临界值,对PCa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TPSA)比值在鉴别前列腺癌 ( 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 BPH)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12例 PC和 30例 BPH患者的血清 FPSA和 TPSA进行测定。  结果 :FPSA与 TPSA比值在 PC和 BPH中差异非常显著 ( P<0 .0 0 1) ,分别为 9.85%和 2 0 .12 %。当二者比值的界值 <0 .15时 ,其 PC诊断的敏感性 (取 PSA<4 ng/ ml为界值 )为 92 % ,特异性由 60 %提高至 80 %。  结论 :二者比值 <0 .15时提高了 TPSA在 PC和 BPH中的鉴别诊断 ,可早期发现 PC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自被发现以来,受到临床上高度重视,经深入研究,目前已被公认为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a)极具临床价值的指标。但PSA仅对前列腺组织特异而非PCa特有,作为早期诊断PCa的指标还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血清中PSA在(4~10)μg/L时,PCa与许多良性前列腺疾病(尤其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lasia,BPH)其值重叠。近期研究发现血清中PSA以不同分子形式存在,其主要与α1-抗糜蛋白酶(α1-ACT)和α2-微球蛋白(α2-MG)结合形成复合物,另外存在少量的游离PSA(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正是f-PSA对区分BPH和PCa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经临床医师行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后疑有前列腺疾患病人100例作血清PSA,f-PSA检测,算出fPSA/PSA比值,探讨与PCa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及F -PSA和T -PSA比值 (F/T)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和前列腺癌 (PCa)患者的鉴别价值。 [方法 ]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化学发光技术 ,测定 32例健康体检者、12 0例BPH患者和 32例PCa患者的血清F-PSA、T -PSA ,并计算其比值F/T。 [结果 ]正常对照组、BPH组与PCa组F -PSA依次为 (0 .4± 0 .3)、(2 .3± 2 .4 )和 (5 .9± 5 .7) μg/L ,T -PSA依次为 (1.5± 1.5 )、(11.7± 8.8)和 (33.9± 2 9.5 ) μg/L ,各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F/T值BPH组高于PCa组 ,但标准差过大未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在T -PSA诊断灰区 (4.0~ 2 5 .0 μg/L)中BPH组F/T值高于PCa组 (P <0 .0 5 ) ,并且以T -PSA >4 .0 μg/L、F/T比值 <15 .0 %为界值时效果较好。 [结论 ]联合应用T -PSA、F -PSA及F/T诊断PCa明显优于单用T -PS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SA、FPSA及FPSA/PSA比值这三项指标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对正常对照组43例,BPH组45例,PC组50例进行PSA、FPSA的检测及FPSA/PSA比值的计算。结果三组的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BPH组和PC组病例在血PSA水平各阶段所占比例及相应FPSA/PSA比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PSA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较低,当PSA水平在0~10μg/L时,PC难以与BPH区分,测定PSA、FPSA同时求出FPSA/PSA比值,可以提高PC的诊断率及PC和BPH的鉴别诊断率,同时FPSA/PSA比值的灵敏度、特异性均优于血PSA和FPSA的单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PSA、F-PSA、F-PSA/T-PSA比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IA)检测86例健康男性、46例前列腺增生和48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T-PSA和F-PSA,计算F-PSA/T-PSA比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T-PSA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F-PSA/T-PSA比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T-PSA与前列腺癌分期存在正相关性(r=0.786,P〈0.001),Ⅲ-Ⅳ期患者的T-PSA明显高于Ⅰ-Ⅱ期,而F-PSA/T-PSA比值与前列腺癌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T-PSA和F-PSA对前列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F-PSA/T-PSA比值可用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DWI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BP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PCA及20例BPH患者的磁共振DWI及ADC(表现扩散系数)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序列、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且均行手术病理证实分别为PCA和BPH.结果 在DWI图上,PCA表现为高信号,BPH表现为低信号;在ADC图上,PCA表现为低信号,BPH表现为高信号,PCA的ADC值明显低于BPH.结论 PCA和BPH在DWI图及ADC表现上具有重要信号差异,DWI结合ADC对鉴别诊断PCA和BPH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嗜铬粒蛋白A(CgA)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技术观察CgA在45例前列腺癌、30例前列腺增生症和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CgA在前列腺癌组织、前列腺增生及正常前列腺中表达分别为64.4%、33.3%及20%。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gA是前列腺癌组织中NE细胞和神经内分泌分化(NED)敏感的标志物,与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彩色血管平均密度(MCVD)对前列腺癌临床分期诊断的应用价值,以及估测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应用经直肠彩色血管能量超声(TR-CPA)检查86例经病理诊断和不同临床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比较不同分期的前列腺癌患者MCVD间的差异。结果 8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MCVD为(0.26±0.06);22例前列腺癌D期患者的MCVD(0.3897±0.0356)分别与21例A期(0.2158±0.0322)、20例B期(0.2267±0.0422)、23例C期(0.2366±0.0656)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CVD可作为前列腺癌临床分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并对前列腺癌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CT多期增强特征与血清PSA的相关性,以分析其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97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其CT多期增强特征,同时检测其血清前列腺组织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并比较患者与良性前列腺患增生患者PSA水平的差异,分析前列腺癌CT多期增强特征与血清PSA的相关性。结果经CT检查发现,前列腺癌患者的动态增强开始时间为(37±12)s,早于对照组的(49±14)s;前列腺癌患者的最大信号强度为(146.45±75.21)%,早期强化率为(124.34±84.95)%,两者均高于对照组的(109.11±60.01)%和(75.33±42.46)%。两组患者这三个参数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血清PSA水平为(61.01±45.23)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2±8.67)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CT多期增强特征与血清PSA的水平呈明显的相关性,这可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MSCT征象,分析MSCT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患者各5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总结MSCT图像特征,计算MSCT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MSCT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正确率为98.11%(52/53),MSCT对前列腺癌诊断正确率为92.45%(49/53),与临床检查结果对比,MSCT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诊断正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病灶外形呈结节状或片状,平扫显示均匀软组织密度影,膀胱壁出现不规则增厚,膀胱精囊三角区域基本消失,同时与膀胱界限模糊,增强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均可见强化均匀,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最大强化幅值分别为(45.12±10.01)HU、(45.42±9.74)HU,并未见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癌以Ⅱ型和Ⅲ型为主,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强化曲线以I型为主,良性前列腺增生增强后可见增生的中央腺体和低密度外周带。结论MSCT可有效显示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可有效鉴别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碱性磷酸酶(ALP)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经核素骨显像将98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所有患者均检测PSA和ALP,对比分析两组患者PSA和ALP检测结果、阳性率及与骨转移关系,分析二者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以及核素骨显像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分布情况。结果:骨转移组血清PSA和ALP水平均高于非骨转移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SA单项检测结果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阳性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LP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PSA和ALP值随着骨转移分级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PSA和ALP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敏感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核素骨显像检查阳性结果58.2%,且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多位于胸腰椎部位。结论:PSA和ALP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6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及30例其它肿瘤(直肠癌、膀胱癌等)及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与54例正常人血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浓度,以探讨其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硬结可疑癌及前列腺癌(PC)患者血清PS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PC患者血清PSA水平大部分大于40μg/L,显著高于BPH和前列腺硬结可疑癌患者(P<0.01),而其它肿瘤及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血清PSA水平则无明显升高(P>0.05)。因而认为血清PSA的放免测定可为前列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TRUS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引导(TRUS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直肠指诊阳性和/或PSA>4ng/ml的51例患者行TRUS13点前列腺穿刺活术。参照Eskew6点法,同时增加前列腺中间的3点及前列腺两侧沟各2点,总计13点。将增加的7点与标准的6点病理活检比较。并对13点活检的并发症进行讨论。结果:51例中有20例确诊为前列腺癌(20/51),占39%。20例前列腺癌患者若仅采用6点法活检,将有5例患者漏诊,占25%。所有接受TRUS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TRUS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临床检出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明确白介素-8 (IL-8)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IL-8与列腺癌的关系.方法 (1)收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泌尿外科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前列腺标本,前列腺癌组(PCa) 38例、前列腺增生组(BPH) 35例;(2)所有患者穿刺前检测PSA;前列腺癌患者行盆腔MRI及骨扫描检查;并行临床分期;(3)所有组织标本行HE染色;前列腺癌行Gleason评分;(4)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增生组织中IL-8的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 (1) 38例前列腺癌临床分期为:T2期5例,T3期14例,T4期17例;Gleason评分系统统计:Gleason评分≤6分组7例,Gleason评分=7分组5例,Gleason评分≥8分组26例;PSA值0~4 ng/mL组0例,4.1 ~ 10 ng/mL组1例,10.1~20 ng/mL组6例(17.63士2.65) ng/mL,>20 ng/mL组31例(89.66±46.64 ng/mL); (2) 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IL-8均在前列腺癌组织中不同程度的高表达,与BPH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前列腺癌组中Gleason评分越高,IL-8基因表达水平越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8的基因表达强度随前列腺癌分期进展而增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前列腺癌组织中IL-8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2)前列腺癌组织中IL-8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越高,呈正相关关系;(3)前列腺癌组中血清PSA值与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态PSA(F-PSA)和总PSA(T-PSA)及游离态/总(F/T)PSA比值作为前列腺疾病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采用Abbott公司AxSYM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自动检测未经治疗的84例前列腺增生(BPH)病人和29例前列腺癌病人血清F-PSA和T-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F/T百分率值在前列腺癌组中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01)。若总PSA限定于4~10μg/L范围内,应用F/T百分率值可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P<0.01),而两组总PS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F/T百分率值可用于区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总PSA在4~10μg/L范围时,应用F/T百分率值较总PSA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