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采用基因诊断技术为遗传性耳聋家庭查明病因,对再生育的家庭提供产前诊断服务,明确胎儿的基因型,同时提供遗传咨询。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该院接诊的4个均有1个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的家庭,其中3个家庭的父母双方均为听力正常的个体,另一个家庭父母双方均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抽取先证者及其父母的静脉血并提取DNA,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对4个耳聋易感基因的9个突变进行分析,同时对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为杂合突变的病例进行GJB2和SLC26A4基因测序分析。明确受检者基因型后,对于有再生育需求的家庭,根据母亲妊娠时间,行适当的产前诊断取材并提取DNA,测定胎儿的基因型。对行产前诊断的新生儿进行随访。结果 4个家庭中,家庭1先证者为SLC26A4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父母双方均为杂合携带者;家庭2先证者为SLC26A4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父母双方均为SLC26A4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家庭3为GJB2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父母双方均为杂合携带者;家庭4先证者为SLC26A4基因的纯合突变,父母双方均为杂合携带者。产前诊断结果显示,家庭1和家庭3胎儿均携带母系突变,胎儿出生后随访听力正常;家庭4胎儿为突变携带者,未出生。结论遗传性耳聋的基因诊断结合产前诊断能有效防止聋儿的出生,是预防出生听力残疾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完善目前运行的产前诊断体系的价值。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行产前血清学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孕妇进行分析;给拒绝羊膜腔穿刺的高风险孕妇提供产前无创DNA测序检测选择,分析母血浆胎儿游离DNA高通量测序结果,评价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对现有产前诊断体系的补充作用。结果产前作唐氏综合征筛查23 161人,筛查高风险1 042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452例,其中21三体3例,18三体1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拒绝羊水染色体检查孕妇中共有243例接受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结果检出的3例21三体阳性孕妇并羊水染色体检查全部确诊,性染色体阳性5例中羊水确诊4例,2例无创性染色体异常拒绝确诊,1例无创性染色体假阳性,1例无创18三体阳性经羊水染色体确诊为45,X0。结论孕母血浆游离DNA高通量测序检测技术用于21三体胎儿产前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完善出生缺陷筛查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玉林市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状况,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62 719例孕妇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1 260对地贫双阳夫妇进行地贫基因诊断,436例孕妇进行地贫产前诊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玉林市孕妇地中海贫血α型基因携带率为6.45%,β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3.61%.夫妇双方均为同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胎儿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检出率70.64% (308/436).其中,24例α重型,β中间型或重型29例,10例α中间型共63例终止了妊娠,所有终止妊娠的胎儿进行基因诊断核实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对孕妇地中海贫血筛查、基因诊断,产前胎儿基因诊断是预防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活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产前基因诊断及随访结果,探讨预防重型地贫的有效手段及意义。方法:对夫妇为同型地贫携带者的孕妇257例进行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并进行产后追踪随防。结果:257例共检出重型地贫胎儿24例(Bart's水肿10例、重型β-地贫14例),HbH病20例,中度β-地贫2例,α-地贫基因携带者109例,β-地贫基因携带者30例,αβ复合型地贫12例(其中1例为重型),正常胎儿60例。产后随访均与产前诊断结果相符。结论:通过开展地贫的免费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联合B超排畸检查,做好随访及进一步的跟踪指导,可最大程度避免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5.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除输血及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外,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产前诊断是防止重型地贫胎儿出生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近年来,在血红蛋白异常筛查方面出现了全自动血红蛋白电泳、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新技术;在基因诊断领域出现了DNA芯片技术、悬浮点阵技术、DNA测序、多重PCR等。由于这些新的技术具有更准确、灵敏、方便等优点,它们正在逐渐取代以往所使用的旧方法。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种植前遗传诊断成为地贫产前诊断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对胎儿的超声检查仍不能取代血红蛋白电泳在地贫高发地区对孕妇群体进行携带者筛查,种植前遗传诊断存在着一定的医疗风险,绝大多数病例的预防仍是通过对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产前筛查技术与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的兼容性与共存性,期望通过摸索联合筛查方案来提高产前筛查准确性和检出率。方法对吉林省各地区来吉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7 974例孕妇通过系统的孕期检查,包括孕中期血清学筛查以及无创产前DNA筛查,以及最终对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建议通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进行后续随访追踪。结果17 585例进行唐氏筛查孕妇中,筛查出高危孕妇1 133例,临界风险2 272例,其中216例高风险孕妇选择进行无创产前DNA检测;388例临界风险孕妇选择进行无创产前DNA检测,28例低风险孕妇选择进行无创产前DNA检测;389例孕妇没有进行唐氏筛查直接选择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筛查出21-三体高风险4例(其中2例为血清学筛查结果高危,1例血清学筛查结果临界,1例未做血清学筛查),18-三体高风险1例(血清学筛查结果临界)。对NIPT高风险5例孕妇建议行羊水染色体产前诊断,羊水穿刺产前诊断检查确诊21-三体综合征4例,18-三体综合征1例,符合率100.00%。对其妊娠结局进行随访,没有发现假阴性病例。结论血清学产前筛查联合无创产前DNA检测可提高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检出效率,无创产前DNA检测减少了唐氏筛查技术的不准确性以及侵入性的产前诊断技术对胎儿和孕妇的创伤,是今后降低出生缺陷儿发生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脐血FⅧ活性对产前诊断甲型血友病的意义。方法:对25例有甲型血友病家族史的妊娠21~32周妇女行产前B超筛查,鉴定胎儿性别和有无结构畸形;在超声介导下行脐静脉穿刺术,脐血进行血红蛋白电泳、血常规、核型分析和测定血浆FⅧ活性。结果:产前B超检查结果22例为男性胎儿,3例为女性胎儿;24例胎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1例发现右侧盆腔异位肾。脐血核型分析结果显示,22例46,XY,2例46,XX,1例46,XX,inv(9)(p11q13),与B超性别鉴定结果相符。脐血FⅧ活性为0.6%~124.6%[(51.1±24)%],其中23例大于34%,诊断为正常胎儿,出生后随访均正常;2例分别为0.6%和3%,诊断为甲型血友病胎儿,引产终止妊娠。结论:超声介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抽取脐血检测FⅧ活性用于产前诊断甲型血友病方法安全可靠;当无法获得家族中先证者或女性携带者的基因突变信息时,它甚至是唯一可靠的产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杭州市余杭区2007年进行母血清产前筛查(以下简称产前筛查)的孕产妇中,胎儿有缺陷的发生情况。方法:由乡镇卫生院宣传发动,区属医院定点采血,区妇幼保健院集中递送标本,省产前诊断中心进行血清筛查检测。结果:余杭区产前筛查高风险发生率为3.63%,高风险孕妇中经产前诊断确诊21-三体综合征1例、神经管畸形(NTD)2例;21-三体综合征发病率为0.21‰,NTD的发病率为0.42‰;结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的重要措施,产前筛查结合三维超声筛查可大大减少先天缺陷的出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套规范的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提高诊断率。方法:对就诊遗传咨询的30 866例,超声筛查诊断21 958例;产前筛查337例;细胞遗传学检查10 442例,其中外周血8 987例,产前诊断1 455例(包括绒毛、羊水、胎儿脐血细胞染色体和FISH)。基因诊断87例(产前基因诊断10例)。结果: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异常2 274例(包括2例联体儿),随访结果与原报告不符的有3例,诊断率为99.99%。超声提示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30例,发现3例18-三体,可以看出超声在产前筛查中用于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无疑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细胞遗传学检查10 442例,发现染色体异常1 009例,其中常染色体异常485例(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86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99例);性染色体异常244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07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20例;脆性X染色体117例,76个家系);染色体变异280例(常染色体变异109例;性染色体变异171例);基因诊断87例,发现17例患者。结论:联合应用多项诊断技术,提高了缺陷儿遗传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经典型苯丙酮尿症(PKU)家系提供产前基因诊断。方法选取2008-2015年新生儿筛查中心确诊,并随访的经典型PKU家系中的4例,采用Sanger测序法对经典型PKU家系先证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突变分析,寻找致病突变位点,并在其父母中进行验证。联合PAH基因测序及PAH基因内部及附近的STR连锁分析,对其中3个家系的3例胎儿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4例经典型PKU家系经测序明确了8个突变等位基因,突变检出率达100%(8/8),鉴定了8个突变位点,分别是EX6-96 AG、E280K、D282G、R413P、R241C、R243Q、R252W、IVS6-1 GA。综合测序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3例胎儿均获得产前诊断,其中家系3和家系4胎儿为PKU患儿,家系2胎儿为杂合携带者。结论联合基因测序及多态性连锁分析降低了经典型PKU产前诊断风险,提高了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的存在 ,为非侵入性产前基因诊断开辟了崭新途径 ;检测手段的简便、高效及胎儿DNA的稳定性使我们在对性连锁遗传病及单基因遗传病进行产前诊断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同时 ,血中游离胎儿DNA的浓度改变也与某些妊娠病理息息相关。这些均为今后的产前诊断及研究母胎间关系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8,(2):143-14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应用于产前诊断中对胎儿畸形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87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筛查,以终止妊娠或胎儿出生后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判定并比较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在产前诊断中对胎儿畸形筛查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符合率。结果 879例产前筛查孕妇,经"金标准"明确诊断38名先天性畸形胎儿,发生率为4.32%。二维超声诊断灵敏度为60.53%,特异性为99.05%,阳性符合率为97.38%;四维超声诊断灵敏度为89.47%,特异性为99.64%,阳性符合率为99.20%。四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灵敏度、阳性符合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P<0.05),四维超声和二维超声在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的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维超声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较二维超声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阳性符合率,临床中对于二维超声筛查异常者应采取四维超声进一步筛查,以提高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的存在,为非侵入性产前基因诊断开辟了崭新途径;检测手段的简便、高效及胎儿DNA的稳定性使我们在对性连锁遗传病及单基因遗传病进行产前诊断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同时,血中游离胎儿DNA的浓度改变也与某些妊娠病理息息相关.这些均为今后的产前诊断及研究母胎间关系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4.
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的存在,为非侵入性产前基因诊断开辟了崭新途径;检测手段的简便、高效及胎儿DNA的稳定性使我们在对性连锁遗传病及单基因遗传病进行产前诊断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同时,血中游离胎儿DNA的浓度改变也与某些妊娠病理息息相关.这些均为今后的产前诊断及研究母胎间关系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5.
孕妇外周立中游离胎儿DNA的存在,为非侵入性产前基因诊断开辟了崭新途径;检测手段的简便、高效及胎儿DNA的稳定性使我们在对性连锁遗传病及单基因遗传病进行产前诊断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同时,血中游离胎儿DNA的浓度改变也与某些妊娠病理息息相关。这些均为今后的产前诊断及研究母胎间关系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伍晓容 《现代保健》2010,(17):52-53
目的 探讨地中海贫血筛查在产前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所有孕妇实施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并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基因诊断,对夫妻为同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产前诊断,杜绝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结果 在8626例被筛查标本中,查出地中海贫血966例,占11.20%,夫妻为同型地中海贫血者26对,经产前诊断主动发现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7例,占26.9%.结论 在地中海贫血高发区实施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和产前诊断是避免重症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在孕中期发现胎儿异常对减少出生缺陷儿,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方法:产前筛查采用双标记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孕妇血清中Free-Hcg,hAFP和uE3的浓度,根据产前筛查专用软件进行风险综合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及神经管缺陷的风险率。结果:产前筛查11776例孕妇,查出高风险孕妇1029例,高风险孕妇通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产前诊断B超诊断,确诊21-三体异常1例,18-三体异常2例,染色体多态4例,神经管畸形9例。随访发现高风险拒绝羊膜腔穿刺诊断出生21-三体活产患儿1例,低风险出生21-三体活产患儿1例。结论:孕中期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介入性产前诊断在中孕期产前筛查临界风险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549例产前筛查临界风险的孕妇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通过对羊水或脐血细胞进行培养和DNA提取,分析染色体核型和单核苷酸微阵列(SNParray)芯片结果。结果 549例孕妇中检出异常核型(不含多态) 12例,占2.18%(12/549),包含性染色体嵌合4例、非整倍体5例、平衡易位1例和倒位2例。239例SNParray芯片检测,检出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 17例,占所有病例的3.10%(17/549),检出率为7.11%(17/239);包括4例非整倍体异常、2例致病性CNV、11例临床意义不明CNV。结论中孕期产前筛查临界风险且胎儿超声无明显异常时,不建议常规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价值。方法:以我院经产前超声特征诊断或引产后尸体解剖后诊断为TAPVC胎儿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对产前超声诊断与引产后尸体解剖的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尸体解剖验证TAPVC胎儿6例,产前超声诊断5例,其中心上型和心下型各有2例、心内型1例,产前超声漏诊1例(心内型),产前超声诊断结果和尸检诊断结果对比见表1,产前诊断TAPVC准确率为83.33%,与尸检诊断的准确率(10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TAPVC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产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产前诊断指证在胎儿染色体病诊断中的意义,探讨产前诊断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对356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或脐血穿刺术,取羊水细胞或脐血细胞培养,做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49例孕妇共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7例,染色体异常率为2.01%,产前胎儿异常标记组、孕母血清唐氏筛查阳性组和高龄孕妇组的异常率分别为27.27%、1.14%和2.08%,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的异常率。脐血穿刺流产率为1%,羊水穿刺为0。[结论合理应用产前诊断指证可以明显提高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效力,选择适宜的产前诊断技术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