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 (AS)脊柱后凸矫正术的适应症与主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 :① 6例新鲜尸体主动脉按 10 %、15 %、2 0 %、2 5 %、30 %和 35 %牵拉后的力学变化 ,用压力换能器在生理二道记录仪上记下压力值 ,作组织切片 ,光镜观察 ;② 30例高血压主动脉钙化硬化病人在核磁共振下动态由弯腰变伸直进行弯腰试验 ;③ 41例AS合并主动脉钙化患者 ,脊柱后矫正前后行X线观察主动脉与椎体相对位移情况。结果 :主动脉受牵拉超过原长的 2 0 %会产生血管损伤 ,而牵拉在 15 %以内则无血管损伤 ;弯腰试验主动脉与椎体无移位 ;主动脉钙化者 ,矫正术后均未发现主动脉损伤征象。结论 :对AS脊柱后凸合并主动脉钙化患者 ,只要术中对主动脉的牵拉限制在 2 0 %以内脊柱矫形术是安全的。术中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可以增加主动脉顺应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后凸矫正术的适应症与主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1)6例新鲜尸体主动脉按10%、15%、20%、25%、30%和35%牵拉后的力学变化,用压力换能器在生理二道记录仪上记下压力值,作组织切片、光镜观察;(2)30例高血压主动脉钙化硬化病人在核磁共振下动脉由弯腰变伸直进行弯腰试验;(3)41例AS合并主动脉钙化患者,脊柱后矫正前后行X线观察主动脉与椎体相对位移情况。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矫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对策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矫形术患者90例,随机分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康复护理,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45例患者中满意11例,基本满意18例,不满意16例,满意率为64.4%;研究组45例患者中满意31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95.6%,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矫形术患术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能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截骨矫正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12具新鲜猪胸腰椎段脊柱标本,随机分成截骨组和对照组,每组6具,截骨组标本截骨两处并行椎弓根钉固定,在生理负荷下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顺逆时针轴向旋转6种运动范围的测试,记录载荷值大小,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理负荷下截骨组屈伸、侧屈和轴向旋转运动稳定性与对照组无差异性。结论脊柱截骨后采用椎弓根钉固定后的稳定性能够达到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全脊柱最大后凸角(GK)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11年4月—2018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90例,其中男84例、女6例,年龄20~66(37.0±10.6)岁,病程1~38(10.3±8.0)年。测量患者术前GK及L1~4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T值及Z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GK与L1~4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T值、Z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GK与股骨颈T值、Z值均呈负相关性(r=-0.259、-0.242,P=0.014、0.021),与L1~4椎体T值、Z值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GK与股骨颈骨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人股动脉牵拉后的顺应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意外死亡青年男性的正常股动脉段6侧,测定其受牵拉后的压力-容积关系,并求出其顺应性。发现股动脉段拉伸后的P-V曲线也可用抛物线来拟合。不超出生理压范围时股动脉P-V曲线的非线性特性明显,但拉伸等程度增加后线性特性逐渐加强,伸长率等于或小于15%时,顺应性无明显变化,伸长率等或大于20%时,股动脉的顺应性明显下降,说明股动脉段拉伸15%以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的受力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力学原理在脊柱后凸畸形顶点附近进行后方楔形截骨,能有效恢复脊柱生理曲线,减轻其负荷;根据椎体解剖生理特点,选择椎体内截骨、使截骨面最大吻合,压强最小,愈合快,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由椎弓根高度与椎弓根中点至椎体前1/3处长度之比,设计保留三柱,杆极受力承受度最大的单处截骨角度;依患者后凸圆(cobb's 法),计算应截骨面的个数,设计了一次性多平面椎弓椎体楔形截骨术式。矫正脊柱后凸畸形200例,平均矫正57.2°(30°~100°),平均矫正率达77.2%。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脊柱后凸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意外死亡青年男性的正常股动脉段6侧,测定其受牵拉后的压力—容积关系,并求出其顺应性。发现股动脉段拉伸后的P—V曲线也可用抛物线来拟合。不超出生理压范围时股动脉P-V曲线的非线性特性明显,但拉伸程度增加后线性特性逐渐加强,伸长率等于或小于15%时,顺应性无明显变化,伸长率等于或大于20%时,股动脉的顺应性明显下降,说明股动脉段拉伸15%以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正> 该文报告了20例强直性脊柱炎所致脊柱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结果。术前凸度平均为76.8°,术后为32.5°,矫正率57.7%,认为治疗效果满意。文中,作者主张术中截骨尽量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以下简称AS)是一种病因不明,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曾长期把AS划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亚型,60年代以来,才认为AS是一种不同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独立疾病。 1973年,Brewerton等和Schlosstein等发现AS患者中HLA-B27抗原(以下简称B27,其它HLA抗原也均略去HLA)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Schlosstein等同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B27频率与正常人群无显著差别。这一发现进一步从遗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术手术方案制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在手术前后进行胸腰椎CT扫描,获得的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手术前在重建模型上模拟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进行虚拟截骨、预测矫形效果,并测算截骨椎体所需截骨角度及相应在椎板及椎体后缘的截骨宽度。手术后在预测模型及术后重建模型上分别测量全脊柱后凸角,颈7椎体中心点与骶骨后上角的水平距离,截骨节段相邻上下椎体棘突间及双侧横突间距离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5例手术前后均顺利完成三维建模。术前模拟截骨测算出截骨椎体所需截骨角度、椎板截骨宽度和椎体后缘截骨宽度的值分别为(26.34±3.16)°(23.30~30.11°)、(27.71±1.22)mm(26.53~29.15mm)和(14.45±1.62)mm(12.17~16.62mm),在虚拟截骨模型上及术后重建模型上测得的比较指标相近。结论:应用计算机对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截骨矫正手术进行仿真模拟设计的方法具有可行性,能比较直观、精确反映矫形效果,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较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一种新的经前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严重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运用前路后凸顶椎前移的方法治疗少儿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5例,对比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了解矫形效果。结果 5名患儿随访6~24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前脊髓神经症状在术后一段时间均完全消失,无医源性脊髓神经并发症发生。后凸角度﹙Cobb角﹚由术前32~55°平均42.2°,改善为术后5~26°平均12.8°;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植骨融合。初期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前路后凸顶椎前移法是矫正少儿脊柱结核所致非僵硬严重后凸畸形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病因不明,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与HLA-B27相关,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病变.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AS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该文主要就AS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睡眠质量的评估,探讨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2例AS患者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和胸腰椎后凸病史等临床资料,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上测量胸腰椎后凸Cobb角。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同时采用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量表、Bath AS功能指数(BASFI)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32例患者PSQI评分为(6.8±4.2)分,HAMA评分为(9.7±8.0)分,BASDAI评分为(3.5±1.6)分,BASFI评分为(3.1±2.0)分,ODI评分为33.0±16.8,后凸畸形Cobb角59.5°±22.1°,ESR(25.4±15.5)mm/h,CRP(22.7±21.7)mg/L。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SQI总分与患者年龄、病程长短、ODI、BASFI及HAMA评分呈正相关(P值均〈0.05),与发病年龄、后凸病史长短、ESR、CRP、BASDAI及胸腰椎后凸Cobb角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睡眠质量显著下降,与患者年龄、病程长短、疼痛、功能受损程度以及焦虑情绪等相关,主要影响因素为疼痛和焦虑情绪;而与ESR、CRP及胸腰椎后凸Cobb角无相关性,其不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是病变后期出现的脊柱矢状面上的屈曲畸形,脊柱截骨矫形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目的:综述国内外关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EMbase数据库2000-01/2011-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截骨;ankylosing spondylitis;kyphosis;osteotomy”。此外还查阅相关文献中引用的原始文献数篇。纳入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截骨方法、适应证和效果的论著类文章。 结果与结论:按照截骨矫形后的三柱变化,临床常用的截骨方法主要有:开张型、闭合型和闭合-开张型截骨。目前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术式主要有:后路多节段经椎间关节V形截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脊椎切除以及脊柱去松质骨截骨。前二者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应用最多的两种标准化矫形技术,而后二者则主要应用于后凸顶点较局限或顶椎区楔形变的重度角状后凸畸形。且不同截骨方法各有其相应技术要点、适应证及并发症,选择恰当的截骨方法有助于后凸畸形的有效矫正。   相似文献   

16.
以往校正脊柱侧凸多采用Harrington氏拉伸棒,也有人用Lique氏的弓形脊柱仪系统,前者最多能校正40%,后者则可能对神经有损害。二者结合起来效果较好,它需要以弯曲校正片附在脊柱凸面上来加强。为了使用内部固定系统在其安全水平下对脊柱作最佳校正,迫切需要对矫正力作生物力学模拟。本文首次发展了一个二维脊柱有限元模型,对比作了计算。首先用X射线摄影得到患者脊柱的几何形状,并和用活体牵引实验结果计算出脊柱模型的弯曲刚度,以每块脊锥骨距心为边界划分有限元,假设每个单元为各向同性的圆柱形,底面积等于脊柱平均截面积,并当作可抵抗轴向力、剪切力和弯曲的梁元素,具有线性弹性和小位移。利用此模  相似文献   

17.
大量的研究证明,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关性最强的疾病。AS的发病与HLA-B27阳性密切相关,并与B7、B13、B40等几个等位基因有一定关系。HLA-B位点有42个等位基因,其中HLA-B27具有高度多态性,含有22个以上的亚型,不同亚型的碱基序列间只有个别差异。B27亚型在AS患者中的分布因地区和种族上的差别而不同,在中国主要以B2704和B2705为主,但以B2705分布最广。这几年大量的人B27转基因鼠实验证明AS与B27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刘军莲  戴娜  杨迎  张斌斌  郑新 《医学信息》2019,(16):167-168
目的 探讨全脊柱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急性炎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我院58例明确诊断为AS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脊柱MRI扫描,分析图像质量以及AS脊柱急性炎症的发病部位、数目及MRI特征。结果 全脊柱MRI图像分辨率高,能清楚显示椎体、椎间盘、椎小关节、肋椎关节等解剖结构。58例患者均出现脊柱急性炎症,包括44例椎角炎、12例椎间盘炎、44例肋椎关节炎、43例椎小关节炎、33例棘突附着点炎,其MRI表现为相应部位出现斑片状、条状或片状水肿信号。结论 全脊柱MRI能清晰显示AS脊柱急性炎症病灶,对治疗决策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根据畸形的严重程度,采用单节段或两节段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矫形,可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目的:对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应用结果及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 方法:对解放军306医院骨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16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并以电子检索的方式对CNKI数据库2002/2011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研究文献进行检索,采用检索词为“螺钉;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共检索相关文献48篇,进行数据特征等的深入分析。 结果与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侵犯中轴脊椎关节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晚期常合并胸段或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经胸段脊椎屈曲增加,患者往往无法平视,严重的甚至肋骨下缘挤压内脏致心肺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采用脊柱截骨,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矫形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专业治疗中行颈腰椎椎弓根椎体截骨疗法的必要性。方法选择89例患上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病例,随机分组:甲组45例行颈腰椎椎弓根椎体截骨疗法,乙组44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法统计疗效、临床指标及其手术指标。结果甲组总有效率95.56%(43/45),比乙组79.55%(35/44)更高,(P0.05);甲组失血量(983.26±64.22)m L,手术时间(162.76±1.96)min,优于乙组,(P0.05);甲组腰椎前凸(20.16±5.33)°,颌眉角(12.55±2.69)°,胸椎后凸(2.00±0.27)°,脊柱后凸(30.15±4.41)°,同样优于乙组,(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业治疗时,行颈腰椎椎弓根椎体截骨疗法不仅高效,而且可靠,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