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卫气升降出入的角度探析"卫气内伐"的机制和原因。根据卫气的生理病理特点总结出卫气运行的升降出入通道为"下焦-中焦-上焦-肺主宣发-肌肉-体表",该气道功能障碍即可导致"卫气内伐",并出现发热、胀满、皮肤麻木不仁等临床症状,治疗以疏通卫气气道为主,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
滚针疗法是针灸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刺激面积较大、安全、省时省力、疗效较好的特点,其作用部位在人体皮部,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腑-脏”的途径有效调节人体脏腑的气血阴阳,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3.
<正>卫气理论是中医"气"学说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医典籍中有很多关于卫气生理作用以及在人体病理状态下会产生何种反应的论述。浅刺针法源远流长,早在《内经》中就有对其理论、针具、刺法及应用范围的详备论述。其作为一种将针体刺入穴位内组织较浅部位的刺法,在临床应用广泛,除了毫针浅刺,梅花针、皮内针、耳针、头针等均属此类。笔者试从卫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浅刺针法防治疾病的原理,以抛砖引玉。1浅刺与皮部理论  相似文献   

4.
"皮部"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关于中医传统"皮部"理论的研究却鲜有开展。文章从"皮部"理论的理论渊源、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对"皮部"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指明了"皮部"理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毛刺法是一种独特的皮部刺法,属"十二刺法"之一[1].《灵枢·官针》记载:"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其特点是多针浅刺,即用短细的毫针快速浅刺皮部.皮部位于人体体表最外层,是十二经脉气血布散于体表的部位,人体体表通过孙脉、络脉、经脉系统与脏腑相连,构成皮部-经脉-脏腑有机整体.十二皮部以十二经脉为纲,与经络、脏腑、气血密...  相似文献   

6.
"卫气"是机体内与邪气相抗衡的一种防御机制,其盛衰是各种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当前"卫气"与免疫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卫气"与黏膜免疫、细胞免疫、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白细胞能量供给、循环中的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物质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等物质的相关性研究。虽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实验验证和临床研究方面的报道较少,尚缺乏相关客观指标的系统阐述。故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及临床研究,通过客观指标加以严密、系统地论证,以促进"卫气"研究进一步发展,推动其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7.
围绕承淡安《中国针灸学》所论述的艾炷直接灸法,分析艾炷直接灸具有"热刺激"和"火伤毒素"的灸法本质,因此被承淡安认定为传统的经典灸法。同时分析了承淡安通过艾绒的选择、艾炷大小、多少、松紧等途径,使艾炷直接灸灸量更可控制。总结了承淡安把艾炷直接灸用于疑难病和传染病的临床经验。结果表明只有掌握灸法的作用特性和适宜病症的关键病理,才能正确选用艾炷直接灸并操作适宜的施灸方法。承淡安肯定了艾炷直接灸治疗疑难病和传染病的临床效力,优化了艾炷直接灸的具体操作方案,启示我们应更加深入研究灸法,使灸法广传后世、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8.
介绍李希君老师运用传统的灯火灸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经验。李师通过灯心火对经络皮部的热刺激,以激发经气,疏通经脉,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扶正祛邪,拔腐生肌,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并附验案2则,以证疗效。  相似文献   

9.
灸法用于"治未病"历史由来已久,其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批判-总结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萌发灸法保健,到唐代明确提出,宋元时期是其主要发展时期,其发展既包括理论的深入也包括治法的完善。可以说宋元时期是灸法"治未病"发展的鼎盛时期,随后到了明代,由于灸法"治未病"的滥用开始出现质疑,并在质疑中总结。在演变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资料分散不易研究。本文按历史发展顺序为脉络对灸法"治未病"的几部重要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郝峻  彭娟  赵楠 《江西中医药》2020,51(2):19-22
经筋病(疼痛病)为临床常见病,"筋针"疗法对此病疗效较为突出。笔者在多次治疗中发现,将灸法与之结合,针灸合用,可称之"温筋针"法。此法可提助卫阳之气,提升通达经络、解痉止痛的效果。通过临床案例导引,结合《内经》中"燔针劫刺"概念和经筋理论与卫气学说进行分析,探究温筋针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临床应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皮部是络脉之气散布所在,通过研究皮部络脉的字解、定位及结构,分析挖掘皮部络脉二者之间的表里关系、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皮部络脉理论是中医传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望诊.望面部皮部络脉而诊疗,十二经脉的气血皆上注于面部;望小儿指纹皮部络脉,通过皮部络脉色泽的变化可以判断内在脏腑的病变及疾病的寒热虚实属性.同时阐述以皮部络脉理论为指导的中医外用药的转输途径,构建中医药外治疗法中经皮给药传输机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提高灸法学术地位和广泛推广灸法临床应用,经有关方面批准,由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种灸法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杂志、中国艾灸网主办,齐齐哈尔市针灸学会、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承办的"全国首届灸法学术研讨会暨灸法适宜技术提高培训班"将于2014年8月16-17日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召开。会议论文征集内容及说明:凡从事临床及科研等医务工作者及养生保健领域对灸法有研究和应用者均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提高灸法学术地位和广泛推广灸法临床应用,经有关方面批准,由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种灸法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杂志、中国艾灸网主办,齐齐哈尔市针灸学会、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承办的"全国首届灸法学术研讨会暨灸法适宜技术提高培训班"将于2014年8月16-17日在美丽的丹顶鹤故乡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召开。会议论文征集内容及说明:凡从事临床及科研等医务工作者及养生保健领域对灸法有研究和应用者均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提高灸法学术地位和广泛推广灸法临床应用,经有关方面批准,由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种灸法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杂志、中国艾灸网主办,齐齐哈尔市针灸学会、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承办的"全国首届灸法学术研讨会暨灸法适宜技术提高培训班"将于2014年8月16-17日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召开。会议论文征集内容及说明:凡从事临床及科研等医务工作者及养生保健领域对灸法有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提高灸法学术地位和广泛推广灸法临床应用,经有关方面批准,由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种灸法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杂志、中国艾灸网主办,齐齐哈尔市针灸学会、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承办的"全国首届灸法学术研讨会暨灸法适宜技术提高培训班"将于2014年8月16-17日在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召开。会议论文征集内容及说明:凡从事临床及科研等医务工作者及养生保健领域对灸法有研究和应用者均  相似文献   

16.
针刺“审察卫气”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Zhuo LS 《中国针灸》2010,30(9):763-767
检索、摘录古代文献中关于卫气的功能、循行、分布、特性等内容,用以分析、体会《内经》中针刺"审察卫气"的理论,结果发现针刺"得气"与卫气有关,卫气运行动静有时,刺法则应动静结合。卫气的聚散和分布情况与针刺治疗的效能范围有关。卫气的循行受天地阳气变化的影响,四季不同,不宜以"按时取穴"的方法机械对待。卫气既可与脉并行,亦可"不循其道",因此"循经感传"的实验是否"循经"尚有待于讨论。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31-634
卫气是《内经》气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为了强调卫气失常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内经》提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的论述。通过对《内经》关于卫气的生成、循行、生理特性和致病机制的理论梳理,阐述卫气失常致病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说明卫气失常致病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通过对"卫气为百病母"的理论探讨,有助于深入理解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皮部特种针具及其发展源流,从现代医学理论角度探讨了皮部特种针具的作用机制。通过查阅相关针灸书籍及文献,结合临床所用针具,总结了针具可分为按摩皮肤针具、皮部刺血针具、皮下浅刺针具等多种类型。皮-脑轴是皮部刺激疗法发挥作用的核心。皮肤表面机械压力、机械针刺力、微循环变化及药物叠加作用是皮部特种针具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率居高不下,黏膜固有免疫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中焦之脾与宿主免疫密切相关,“脾为之卫”与肠黏膜免疫网络高度吻合。脾行卫之功,卫气隶属于脾。卫气强弱与人体免疫关系密切相关。基于此,该病的主要病机是脾胃虚弱,卫气不足;疾病转归与预后的关键是“脾脏-卫气-免疫”交互网络。五加减正气散基于调脾强卫,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抗病毒、增强免疫、调节肠道菌群、抗炎止泻等作用,为进一步揭示该经方的抗病毒机制和可能作用靶点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实现温病-免疫-病毒学的有机结合丰富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整理《针灸甲乙经》中浅刺相关论述,初步梳理出书中浅刺针法的概况。《针灸甲乙经》作为一部承先启后的针灸专著,对皮部、络脉、筋经、卫气相关理论及浅刺腧穴进行归纳总结,使浅刺相关理论第一次由散在性论述转变为集中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对后世浅刺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