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冬梅  于波 《黑龙江医学》2008,32(6):417-418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107例AM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松养心胶囊加常规AMI治疗组(治疗组)58例,常规AMI对照组49例。治疗前进行HRV测定,两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1个疗程(28 d)后再次进行HRV测定。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去Holter 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去Holter 5 mi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IDX)2、4 h去Holter正常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心搏数所占百分比(PNN50)、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总功率谱(TP)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0.01),LF/HF显著降低(P<0.01);②对照组:治疗后,SDANN、PNN50、LF、HF、TP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均<0.05),LF/HF显著降低(P<0.05);③治疗后参松养心胶囊组与对照组比较SDANN、RMSSD、PNN50、LF、MF、HF、TP均显著升高(P均<0.05),LF/HF显著降低(P<0.05)。结论①常规AMI治疗(静脉溶栓、硝酸酯类及抗凝治疗),提高AMI患者的HRV;②参松养心胶囊加常规AMI治疗,对改善AMI患者HRV更显著,且能改善自主神经平衡性,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心率变异性 (HRV)在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中的变化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 87例AMI患者和 2 5例年龄相当的正常人及AMI患者死亡组和生存组 2 4hHRV时域和频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时域指标为 :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SDNN) ,5min平均心率标准差 (SDANN) ,5minR -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 (SDNNIDX) ,相邻R -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 (RMSSD) ,差值 >5 0ms的百分比 (PNN50 ) ;频域指标为 :总频谱 (TF) ,低频 (LF) ,高频 (HF) ,心率谱密度为ms2 /Hz。结果 AMI组与正常组HRV时域和频域对比分析 ,所有指标均显著下降 ,时域中SDNN、SDANN、SDNNIDX和频域中HF下降尤为显著 ,AMI患者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 ,各项指标进一步下降 (P <0 .0 5~ 0 .0 0 1)。结论 AMI患者植物神经活性减低 ,尤以副交感神经活性减低明显 ,且死亡者减低更显著。HRV可做为AMI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评估其自主神经功能。【方法】经夜间多导睡眠图(PSG)7h监测及动态心电图检查,选取重度OSAS患及正常受试各20例,分为OSAS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时域法和频域法分析HRV。【结果】OSAS组与对照组比较时域指标SDANN、SDNN、RMSSD显增高,SDNN-index则显减低。频域指标VLF、LF、HF、LFnorm、HFnorm及LF/HF均较对照组显增高。【结论】OSAS患的HRV异常变化。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活动均增强,以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至2016年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9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90例,分别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HRV各项指标(时域指标:SDNN、RMSSD、SDNNIndex,频域指标:LnTF、LnLF、LF/HF),比较ACS组和健康对照组的HRV指标,并根据ACS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分为Lown分级Ⅲ-Ⅴ级组(恶性心律失常组)32例和Lown分级Ⅰ-Ⅱ级组(非恶性心律失常组)58例,分析这两组的HRV指标变化。结果 ACS组的HRV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wn分级Ⅲ-Ⅴ级组的HRV指标明显低于Lown分级Ⅰ-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RV与ACS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ACS的病情发展、猝死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2周)心率变异性(HRV)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以上)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AMI患者,按修正Lown分级标准分类,分成2组:AMI组(23例,LownⅡ级以下)和恶性组(37例,LownⅢ级以上合并AMI),发病后第2周作Holter检查和HRV分析;另选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AMI组HRV多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组HRV明显低于AMI组。结论HRV的下降反映了AMI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短暂性心肌缺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时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特点。②方法 对 5 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与 4 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 (HRV )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③结果 冠心病组SDNN、SDANN、RMSSD、PNN5 0、HF显著低于对照组 (t=3.175~ 4 .5 12 ,P <0 .0 1) ,LF/HF显著高于对照组 (t =3.2 6 8,P <0 .0 1)。心肌缺血发作时HF显著低于ST段压低后 1h(t =3.375 ,P <0 .0 1) ,LF、LF/HF显著高于ST段压低后 1h(t =3.2 10、3.92 5 ,P <0 .0 1)。④结论 冠心病病人的自主神经活动受损 ,迷走神经张力减弱 ,而交感神经张力相对亢进 ,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冠心病病人短暂性心肌缺血与HR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海洛因依赖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患者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海洛因依赖患者与89例对照组进行全程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行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分析对比。【结果】海洛因依赖患者组SDNN、SDANN、SDNNIr、MSSD、PNN50降低,LF、HF也降低,LF/HF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能较直观反映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功能失衡,且稳定性、重复性及敏感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顾红娟  刘桂华 《吉林医学》2002,23(5):268-269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支架术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30例冠心病患者于PTCA +支架术术前、术后第 1天、第 3天、1周、1个月行Holter检查 ,检测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结果 :PTCA +支架术后第 3天内HRV较术前降低 ,SDNN、SDANN、SDNNI、RMSSD、LF明显降低 (P <0 0 1)、HF亦降低 (P <0 0 5 ) ,术后第 3天开始增加 ,1个月增加明显 (P <0 0 1)。结论 :PTCA +支架术术后HRV增加 ,第 3天内降低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QT离散度与心肌梗死(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后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对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检测方法及其作用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检测方法以及其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符合WHO诊断标准的48例AMI患者均于发病6小时内接受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Oxford Prima Holter System动态分析仪,计算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三导联QT离散度指标(QTd、QTpd)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MI病人QTd、QTpd与SDNN、HF、LF/HF之间均有显著相关性(r绝对值=0.614~0.808,P分别<0.05).结论:基于动态心电图记录测量的QT离散度、QTp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SDNN及频域指标LF/HF有很好的相关性,它们能用于评价AMI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QTd、QT间期改变与心率变异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用同步 12导联心电图测定 4 7例糖尿病患者的QTd、QTcmax和经心率校正的QTcmax,同时用Holter监测其心率变异性 (HRV)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并与 37例非糖尿病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糖尿病组QTd、QTcmax较非糖尿病组显著增加 (P<0 .0 5 ) ;②糖尿病组心率变异性指标中SDNN、SDNN -index较非糖尿病组显著降低 (P <0 .0 5 )。糖尿病组QTd与SDANN、SDNN -index及QTcmax与SDNN、SDANN、SDNN -index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非糖尿病组QTd及QTcmax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无明确相关性。③糖尿病组QTd与室性心律失常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 ,而非糖尿病组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 :糖尿病组QTd、QTcmax较非糖尿病组延长 ,且QTd与心率变异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相关 ,QTd可作为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猝死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方永辉 《广西医学》2004,26(3):345-346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的改变 ,探讨心率变异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情预测。方法 随机分为原发性高血压 (EH)组 6 6例 ,对照组 6 0例。用北京美高仪医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心电工作站 (ECGLABTM) ,经 5分钟采集心率变异 (HRV)各种指标 :全程NN间期标准差 (SDNN) ,全程NN期间之差的均方根 (RMSSD) ,NN5 0除以总的NN期间的个数 (PNN5 0 ) ,低频段功率 (LF)与高频段功率 (HF)之比 (LF/HF)。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SDNN(98 33± 71 6 7)ms ,RMSSD(2 4 3± 1 1 76 )ms,PNN5 0 (5 2 9± 3 2 9) % ,LF/HF(3 78± 3 4 1 )。对照组SDNN(1 4 2 7± 79 6 6 )ms ,RMSSD(2 7 89± 1 2 89)ms ,PNN5 0 (9 1 8± 8 5 3) % ,LF/HL(1 5 2± 1 4 9)。原发性高血压组SDNN、PNN5 0均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MMSSD也较对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LF/HF较对照组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RV有显著的改变 ,提示有自主神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 AMI)病人心率变异性 ( HRV)改变及小剂量倍他乐克对 AMI病人 HRV改变的干预。方法 :分析 67例 AMI病人 2 4h HRV时域指标 ;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健康对照组 40例。AMI病人分为倍他乐克组 ( n=42 )及对照组 ( n=2 5 )。测定两组病人用药前及用药后 3 mo的 2 4h HRV。对倍他乐克组治疗前后 2 4h HRV时域指标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a.AMI组 HRV各项时域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0 1 ;b.AMI组中前壁梗死各项 HRV时域指标虽较下壁低下 ,但未达统计学意义 ,P >0 .0 5 ;c.AMI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 HRV时域指标较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显著降低 ,P <0 .0 5 ;d.应用倍他乐克 2 5 mg/d3 mo后 HRV各项时域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恢复 ,P <0 .0 5 ,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5 ;e.小剂量倍他乐克对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心肌梗死病人 HRV各项时域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AMI后存在 HRV降低 ,前壁梗死较下壁梗死 HRV略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HRV的降低与室性心律失常正相关 ,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降低的 HRV,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降低病死率 ,且对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 AMI病人 HRV改善无差异 ,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NIDDM)患者心率变异 (HRV)改变及HRV的昼夜节律性。方法 观察 2 8例NIDDM患者及 30例健康人 2 4h白天段及夜间段心率变异长程时域及 2 4h频域分析。结果 NIDDM组HRV各指标SDNN ,RMSSD ,PNN5 0 ,SDANN ,LF ,HF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 ,NIDDM组白天与夜间各段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NIDDM患者HRV降低 ,HRV昼夜节律性丧失。HRV是检测早期NIDDM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简单而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方永辉  施志雄 《广西医学》2004,26(9):1277-1278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 (VLP)及心率变异 (HRV)的改变 ,探讨VLP、HRV对冠心病病情预测及心脏事件发生的防治。方法 随机分为冠心病组 73例 ,对照组 6 0例。检测VLP的QRS终未 4 0UV以下振幅的持续时间 (D40 ) ,QRS终未 4 0ms内的均方根电压 (V40 ) ,经滤波后QRS总的持续时间 (QRST)。检测HRV的各种指标 :全程NN间期标准差 (SDNN) ,全程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 (RMSSD) ,NN5 0除以总的NN间期的个数 (PNN5 0 ) ,低频段功率 (LF)与高频段功率 (HF)之比 (LF/HF)。结果 冠心病组VLP阳性率 2 6 0 3% (19/ 73) ,对照组阳性率 6 6 7% (4 / 6 0 )。冠心病组SDNN(99 5 1± 6 5 6 )ms、RMSSD(2 2 4 2±6 5 7)ms,PNN5 0 (5 4 0± 3 0 8) % ,LF/HF(4 38± 3 36 )。对照组SDNN(14 2 76± 79 6 6 )ms,RMSSD(2 7 89± 12 89)ms ,PNN5 0 (9 18±8 5 3) % ,LF/HF(1 5 2± 1 4 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SDNN、RMSSD、PNN5 0、LF/HF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冠心病组VLP、HRV均有显著性改变 ,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心肌电活动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存在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治疗轻中度Eh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和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计算并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及频城分析指标与心率震荡(HRT)分析指标。结果试验组HRV时域分析指标SDNN .SDANN .RMSSD和PNS0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RV频域分析指标LF、HF和LF/HF比值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RT分析指标TO水平(0.98+0.15)%高于对照组[(-0340.09)%],TS水平[(486+0.81 )mvRRN]低于对照组(7.02+1 67)ms/RR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H患者的HRV时城及频域分析指标与HRT分析指标异常,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临床上可通过调节HRV时域及频城分析指标与HRT分析指标,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降低恶性心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室晚电位 (VLP)、QT离散度 (QTd)、校正QT离散度 (QTcd)对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定 6 4例AMI患者和 30例健康人的VLP、QTd、QTcd ,并对AMI患者随访 1年。结果 :AMI组VLP阳性率 (4 2 2 % )较对照组 (6 7% )明显增高 (P <0 0 1) ,QTd、QTcd分别为 74 2± 18 4ms和 81 3± 2 2 6ms较对照组 (2 8 4± 10 6ms和 34 8± 15 3ms)明显延长 (P <0 0 1)。 6 4例AMI患者随访 1年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 18例 ,其中VLP阳性率、QTd、QTcd分别为 88 9%、86 5± 2 7 4ms、93 6± 34 8ms和非事件组(2 3 9%、6 2 7± 2 4 3ms、6 9 4± 2 5 2ms)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在预测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敏感性 ,特异性和有效性QTd分别为 6 6 5 %、85 4%、78% ,QTcd分别为 72 4%、71 3 %、71% ,VLP分别为42 6 %、92 8%、6 8%。结论 :VLP(+ )和QTd、QTcd明显延长与AMI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密切相关 ,并可作为AMI患者预后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可靠的 ,非侵入性预测指标。其中以QTcd敏感性最高 ,VLP(+ )最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室肌复极的变异性。【方法】用计算机自动测量技术及 2 4hHolter记录仪 ,分析心肌梗死组 (n =35 )和对照组 (n =37) 2 4hQT、QTc间期变异性 (QTV、QTcV)。【结果】心肌梗死组 2 4hQTV指标中ASDQT较对照组增大 (P <0 0 5 ) ,心肌梗死组 2 4hQTcV指标中SDQTc、SDAQTc、rMSSDQTc、CVQTc较对照组增大 (P <0 0 5 ) ,两组各频域指标 (HF ,LF ,TF ,HF/LF)比较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心肌梗死后QTV、QTcV增大 ,提示心室肌复极在时间上的不均一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与Ⅲ、Ⅳ级对HRV的影响及昼夜节律性变化。方法 Holter记录冠心病患者心功能Ⅰ、Ⅱ级组 2 2例、Ⅲ、Ⅳ级组 2 0例及对照组 2 0例的心率。结果 (1)Ⅰ、Ⅱ级组与对照组HRV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Ⅲ、Ⅳ级组与对照组HRV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除rMSSD外 ,Ⅰ、Ⅱ级组与Ⅲ、Ⅳ级组HRV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4 )Ⅰ、Ⅱ级组SDNN与LF处于高水平 ,且有昼夜规律 ;与HF处于高水平 ,无昼夜规律。Ⅲ、Ⅳ级组SDNN与LF、HF处于低水平 ,无昼夜规律。结论 HRV水平与心功能不全程度密切相关 ,冠心病心功能Ⅰ、Ⅱ级迷走神经受损 ,Ⅲ、Ⅳ级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受损 ,为尽早使用 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为降低猝死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关系,同时观察HRV与AMI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MVA)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住院的 AMI 患者120例,依据AMI后是否发生MVA,分为MVA组和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non 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NMVA)组;依据心梗部位不同,分为前壁心梗组和非前壁心梗组。分析HRV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MVA组正常NN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N intervals,SDNN)、平均正常NN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verage NN intervals,SDANN)、SDNN指数、连续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square root of the mean squared differences of successive NN intervals,RMSSD)、低频(low-frequency,LF)、高频(high-frequency,HF)、LF/HF明显低于非前壁心梗组,P值分别为0.000、0.004、0.001、0.000、0.000、0.001与0.017;而极低频(very low-frequency,VLF)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714)。前壁心梗组正常SDNN(P=0.000)、SDANN(P=0.000)、SDNN指数(P=0.000)、LF(P=0.000)、LF/HF(P=0.013)明显低于非前壁心梗组;RMSSD(P=0.000)、HF(P=0.000)明显高于非前壁心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LF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64);前壁心梗组MVA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前壁心梗组,统计学上有差异(P=0.008)。结论:HRV与AMI后MVA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此外,HRV可能与AMI发生的部位有关,前壁心梗可能以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为主,非前壁心梗可能以迷走神经活动降低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 测定海洛因依赖者HRV的时域、频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海洛因依赖者较正常对照者心率(HR)、低频功率(LF)和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HF)之比(LF/HF)显著增高,24 h R-R间期标准差(SDNN)、24h每5mi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HF显著降低,24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海洛因依赖者前后两次HRV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吸者较正常对照者SDNN、SDANN、HF显著降低,极度低频率(VLF)降低;复吸者较正常对照者SDNN、SDANN、HF显著降低,RMSSD降低;复吸者较初吸者LF和VLF升高.高吸组较正常对照组SDNN、SDANN、HF显著降低,LF/HF显著升高;高吸组较低吸组LF/HF升高;低吸组较正常对照组SDNN、SDANN显著降低,低吸组较正常对照组LF/HF显著升高,LF升高,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HRV降低并且指标具有可重复性,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尤其高吸者和复吸者其HRV改变更明显.HRV测定可以更真实地及早发现海洛因依赖者中的高危人群,便于及时处置,也能为HRV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